《2021陈情表高二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陈情表高二下册语文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陈情表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陈情表教案设计背景:在前面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本节课试图通过教学,唤起学生对亲情的感受,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挖掘到文字背后的泪水。整节课以孝穿情,真正使学生走进了文本,用心灵触摸了文学形象。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意和词句的理解并不是太困难。在疏通课文语句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诵读、点拨为主,培养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能力,背诵全文。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情于理的构思艺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
2、文章真挚朴实的感情色彩,正确理解“孝”的含义;学习重点、难点讲解表达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讨论作者说理周密,表达感情淋漓尽致委婉陈情的方法步骤。教学方法:注重诵读,点拨引导,讨论分析,PPT展示设计目的: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案例过程: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分析李密的陈情表。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第二段的“喻之以孝道之大义”。那么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我们来看文章。文本研习,探
3、究问题探究一:晋武帝看到文章这里,应该能有点被这份苦情、孝情、忠情打动了,但是,李密此时并没有直接提出“终养祖母”的请求,为什么呢?朗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学生:时候还不到,时机还不成熟。教师:因为啊,李密知道,如果马上提出要求,凭他蜀汉旧臣的特殊身份,晋武帝一句话就可以把他驳得哑口无言。下面我们就假设一下,你们就是晋武帝,李密说我和祖母都挺苦的,我现在要奉养祖母以尽孝心,所以我不能出去做官,你们会怎么说?学生:教师:晋武帝可能会说,既然你要奉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时你又出来做官呢?其实大家一下子就能想到,这也就说明这个问题是很明显的,李密之前多次“辞不就职”“辞不赴任”,晋武帝产生猜疑之
4、心这很正常。古人讲,一臣不事二主,如果李密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主的嫌疑,不事二主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李密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下面他必须去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打消晋武帝的疑虑,表明自己的忠心。他是怎么说的?那么,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一点呢?学生:“臣少仕伪朝,历职朗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实际上说了这么多,李密的中心意思他想说明什么?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生:教师:中心意思就是想说:自己现在不出仕做官,绝不是要保守什么名节,唯一的原因就是祖母年纪大了,已经气息奄奄,朝不虑夕了。况且我对新朝给我的恩遇,充满了感激,
5、我一个亡国贱俘,怎么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呢。你想,听了这样的表白,感激之词,晋武帝还会有疑虑吗?学生:(没有)甚至还有可能龙颜大悦呢。我们再看这一段的第一句,李密还提到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晋朝的治国纲领,这又有什么作用?(生:)本段小结:为自己孝敬祖母不能立即赴任,找到了理论依据,将自己的行为纳入到晋武帝的治国体系中,使之产生认同感。就是说,我李密尽孝心,顺应当时潮流,符合晋国的国策,虽是个人私事,但也是忠于晋武帝的表现。探究二:李密是怎样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的?现在,大家按屏幕提示来读第四段,字词下有划线的表示重读。(PPT显示):(全班齐读)教师:同学们读出了文章的感情,读得
6、很感人。可以听得出,同学们的领悟能力很强,有很高的诵读能力和水平。李密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学生1: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学生2: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学生3:目的是愿乞终老。教师进一步引导:在这样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那么,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学生1:祖母九十六岁了,活不了多久了。学生2: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学生3: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学生4:先养祖母,然后再去就职。本段小结:很好,同学们回答非常正确。如果李密
7、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等我把祖母刘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尽忠,合情合理,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ppt显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孝后尽忠。课后作业:背诵全文教学反思: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朗读背诵突出外,对古文言知识的检查落实稍感不足。另外,古文背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都有畏难情绪。我发现解决的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进,通过默写检查落实;二教师示范背诵能消除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调
8、动学生兴趣时,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尊重他们想法,指导他们活动,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陈情表阅读练习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题。(8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
9、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4)但以刘日薄西山2.下列加点的词语均属于古代升降官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D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至微至陋,过蒙拔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10、鸿毛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亲贤臣,远小人D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答案:1.(1)及,至(2)考察和推举(3)不久(4)迫近2.D(D为降官,其他为升官。)3.D(A均为形容词,低微;B均为介词,表比较;C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D前为介词,因为,后为连词,常与“无”连用,和在一块译为“不能够”。陈情表测试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家门衰微。祚(zu作)薄:福薄B.外无期(j机)、功强近之亲: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人。这些都是同族关系较近的人。C.茕茕孑立:无依无靠,孤孤单单。茕:孤单无援的样子。孑立:孤立无依。D.形影相吊:吊:悼念。2
1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举臣秀才:举,举荐。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B.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操持。C.拜:授官或封爵。D.除:任官,除去旧官任命新官。洗(xin鲜)马:也称“先马”,汉时为太子的属官,晋以后改掌图籍。3.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婴,婴儿。B.蓐:草席。C.沐浴清化:受到晋朝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4.下面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
12、,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D.“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能力素质提高阅读下文,完成15题。嵇康遇害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山涛将去选吕,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夏月,居
13、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念,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
14、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博览无不该通。该:完备。B.此书既行。行:流传。C.后安为兄所枉诉。诉:叙说。D.宜因衅除之。衅:缝隙,引申为机会。2.下列各句加点的字都有活用,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远迈不群康友而善之康友而善之康不为之礼以淳风俗康将刑东市A./B./C./D./3.下列八句话,分别编四组,构成嵇康遇害根本原因的一组是()远迈不群与魏宗室婚知其不可羁屈也吕安服康高致辞相证引会以此憾之嵇康卧龙也,不可起言论放荡非毁典谟A.B.C.D.4.下面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嵇康是魏国皇帝的亲戚,官拜中散大夫。他超迈不群,
15、常修养性服食之事,不与一般人结并,他所与神交的只有“竹林七贤”罢了。B.嵇康当大夫时,也常常在柳树下打铁,有一次他与向秀打铁,钟会特意来拜访,他不予理睬,锻不辍,钟会站了半天,只好回去,他又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因此钟会非常恨他。C.嵇康与吕安友善,吕安被他哥哥枉诉,引稽康为证,于是稽康也被收。钟会向司马昭进谮言,要他因衅除之,于是嵇康吕安同时被害。D.嵇康在东京被刑时,三千太学生请求他留下来做老师,嵇康不答应。他看日影,还未到行刑时,便索琴弹一曲广陵散,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天下士人都为他悲痛。5.翻译下列句子(45分)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综合实践创新对陈情表中李密辞不就官,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奉养祖母和不愿事者。试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21陈情表基础知识运用1.D2.A3.A4.B综合迁移训练1.C2.D3.A4.C5.嵇康谈吐优雅,风度翩翩,可是却使形体像土木一样,不能修饰美化自己。山涛将要离开掌举的官职,推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就给山涛一封宣布绝交的信。后来吕安被他哥哥诬告,因为某种事情被关在监狱里,供词里引嵇康为证,于是又逮捕了嵇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