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小雪的由来及风俗习惯.docx
《24节气小雪的由来及风俗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节气小雪的由来及风俗习惯.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节气小雪的由来及风俗习惯24节气小雪的由来小雪,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节气,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地面上无积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我国古代
2、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24节气小雪的风俗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开始出现下雪天气,这时的雪呈现半冰半融状态,又称“湿雪”或“雨夹雪”。小雪与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节气,它不同于我们日常所指降雪强度较小的小雪。如果说前面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气温下降水汽凝为水珠,发展到冷凝为霜,那么,小雪则是寒气降
3、至零下凝为雪。从节气名称的变化中可看出古人的活动规律看天生活,以节气的变化安排生活与农事。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季节变化情况而制定,故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节气物候特点最为明显。小雪节气,北方大地早已封冻,但南方地区正是气温下降明显,天气阴冷状态,未至封冻降雪时刻,因此也呈现南北方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小雪节以后即开始生火炉,烧暖炕,有的地区则不生暖炕,只有冷天里才烧个火盆御寒。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节田里的农活已不多,人们就修补农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为来年开春做准备。有的还是继续给小麦浇冻水,做好小麦越冬工作。人们也多盼望此时能下场雪,因为有
4、雪覆盖麦田就省去老百姓浇冻水的麻烦,谚语“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蒸馍睡”,“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表现的就是小雪节以后下雪滋养保护小麦、冻死害虫的殷切盼望。北方地区小雪节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白菜深沟土埋储藏时,收获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贮藏,尽量择晴天收获。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沟深以白菜高度为准,储藏时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沟中,天冷时多覆盖白菜叶和玉米杆防冻。而半成熟的白菜储藏时沟内放部分水,边放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节气 小雪 由来 风俗习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