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样本.docx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样本.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样本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1山市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文言文诵读,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重点)2、疏通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内容,提取课文主要信息,赏析语句;(重点)3、通过各学科结合,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难点)教学内容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788年,拿破仑率军进攻埃及。一天,法军行进在沙漠途中,突然看见前面有一片模糊的湖光山景。景物
2、倒悬在空中,不一会儿,湖泊又消失得无影无踪。随后,他们又看到草叶变成了棕榈树丛。这种变幻莫测的景像使法军十分惊慌、不知所措。士兵们个个被吓得跪在地上祷告,企求上帝保佑。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海市蜃楼”。蒲松龄的山市也记载了这种情况。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二)简介作者以及作品蒲松龄(1630或1640-1715年)清朝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南)人。他屡试不第,至71岁方为贡生。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
3、生著作很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为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聊斋”,书屋名。“志”,记。“异”,奇异。(三)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奂hun邑y冥mng甍mng垣yun睥b睨n亘gn莽mng霄xio扉fi缥pio缈mio逾y倏sh(四)给重点词注释奂山山市,邑(县)八景之(的)一也,然(但)数年恒(经常)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喝酒)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青天,天空),相顾(看)惊疑,念(想起)近中(近处)
4、无此禅院(寺院)。无何(不久),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屋檐),始悟(才明白)为(是)山市。未几(不久),高垣(高墙)睥睨(矮墙),连亘(连绵不断)六七里,居然(竟然)城郭(城市)矣。中有楼若者(有的像楼),堂若者(有的像厅堂),坊若者(有的像街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以(用)亿万计(计算)。忽大风起,尘气莽莽(广大)然,城市依稀(隐约)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同“无”)有,惟(只)危(高)楼一座,直接霄汉(云霄与天河)。楼五架(间),窗扉(窗户)皆洞开(大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指着点计数),楼愈高,则明(亮点)渐少。数至八层,裁(同“才)如星点。又(再)其
5、上,则黯然缥缈(昏暗得看不分明),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或(有的)凭(靠着)或立,不一状(形状)。逾时(过了一会儿),楼渐低,可见其(它)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高高的平房);倏忽(突然)如拳如豆,遂(终于)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人家)市肆(集市。肆,店铺。),与世(尘世)无别,故又名(称)“鬼市”云。(五)翻译全文。(略)(六)问题探究(学生讨论后可自讲:)1、作者描绘山市时,是以什么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明确:是以时间为序的。忽、无何、未几、忽、既儿、逾时、倏忽2、山市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用一个成语概括山市的特点。明确:孤塔宫殿城郭危楼高
6、舍如拳如豆不可见特点:变化莫测神奇变幻3、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明确:(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明确: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山市”还有别称。5、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明确: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6、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描绘的是动景,抓住山市景象变幻莫测的特点来写,因而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绘景象的变化。7.为什么人们又称“山市”为“鬼市”?它是真的“鬼市”吗?请用科学
7、知识来说明“山市”的形成原因。明确: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蜃楼”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而古代的人不知道其科学原理,所以说它是“鬼市”。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夏天,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比上层低,密度比上层大,折射率也比上层大.我们可以把海面上的空气看作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远处的山峰、船舶、楼房、人等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上层空气的入射角不断增大,以致发生全反射,光线反射回地面,人们逆着光线看去,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七)小结1.掌握通假字: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8、.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2.掌握古今词义不同的词:直接霄汉:古义:一直连接到;今义:不经过中间的事物3.词类活用:窗扉皆洞开(像洞一样,名词做状语)4.一词多义:见宫殿数十所(几,几个,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2世说新语知识目标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2.背诵两篇短文。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重点)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难点)情感目标: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第一课时:咏雪学习目标:1.朗读文言文,了解文言大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讨论
9、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学习摹景状物的手法。3.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分类积累,疏通文意1.自读课文,根据文意读准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1)重点字词解释:内集:家庭聚会儿
10、女:子侄辈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未若:不如,比不上。讲论文义:讲解诗文。(2)重点句子翻译: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教学备注】学法指导文言文朗读停
11、顿的“两个原则”: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教学提示本文篇幅不长,疏通不难,可以在串讲中明确重点文言字词,加深记忆。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1.文章开头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
12、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强,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撒盐空中”比喻了雪的颜色。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教学提示通过质疑,让学生感受谢家的浓厚的雅致氛围,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讨论交流解决难点。目标导学三:运用比喻,想象写作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咏
13、雪的名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师生共点评!教学提示让学生积累咏雪名句,丰富语言积累。教学提示此题意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说的答案有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多加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3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1、分析主要人物特点。2、归纳课文思想内容。教学重难点:1、领悟作品
14、的丰富内蕴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环节: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课前播放一段视频: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说出这个故事并且说出故事的作者-安徒生2、对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了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3、介绍体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4、然后导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5、请学生根据以前的积累把以下字词读准。如:
15、陛下头衔滑稽钦差称职炫耀骇人听闻御聘精致呈报二、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认识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新装)2、梳理文章脉络:请同学们找出文章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先说第一个引子:皇帝爱新装。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句式总结其余几个。(开端-骗子做新装发展-君臣看新装高潮-皇帝穿新装结局-孩子揭新装)三、重点分析与训练:(一)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听读皇帝爱新装部分,回答问题:1、课文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皇帝很爱新衣呀?从治装费用:不惜倾其所有从心思兴趣:最爱炫耀新衣服从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2、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6、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二)学生听读做新装,回答:皇帝为什么会决定让骗子做新装?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布的颜色和图案:分外美观布的特性:奇怪的特性(三)学生听读看新装部分,回答:请找出老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装时的心理、神态、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心理: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神态:装模作样地看了又看语言:点头赞美“真是美极了”(四)听读皇帝穿新装部分,回答: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请具体分析。骗子加班:动作:取下衣料,裁了一阵,缝了一通。语言:请看!新衣服缝好啦!骗子献衣:动作:各举起一只手。语言:裤子、袍子、外衣、优点皇帝穿衣:转了转身
17、子扭了扭腰大家吹捧:合身、好看、花纹、色彩、贵重(五)阅读小孩揭新装部分,回答:1、一个小孩最后说道:“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表现了小孩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表现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敢说真话。用意是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2、后来,从小孩子到老百姓都说了真话了,为什么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然装模作样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我不能让国人明白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作者这样写更充分暴露出皇帝的怯弱虚弱。四、品味句子,分析人物形象.以“一个的皇帝”、“一群的
18、大臣”、“一个的孩子”、“一个的骗子为句式,在人物后填入一个修饰性词语,来说明本文的皇帝、大臣、小孩是个怎样的人。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骗子-狡猾伪善。孩子-纯洁天真、无所顾忌。五、课堂小结:1、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骗)2、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六、课外拓展:请同学们课后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1)_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想像他会怎么做)(2)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
19、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七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案4紫藤萝瀑布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4、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教学重点: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
20、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图片欣赏,配乐“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二、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作者是一位女作家,_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一家人深受_,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徘徊在庭院之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思怀,于是在其弟病逝前
21、写成此文。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三、预习反馈: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迸溅(bngjin)伶仃(lngdng)盘虬卧龙(qi)仙露琼浆(qing)酒酿(ning)解释下面的生词:迸溅:向外溅出或_。繁密:多而密。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伶仃:孤独,没有依靠。酒酿:米酒。挑逗:逗引,招惹。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仙露
22、琼浆:形容鲜美的酒。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四、朗读指导: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句子的重读;读准字音,注意感情。五、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六、思考品味1、文首句“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独句成段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紫藤花的美丽,作者是因为心
23、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引出下文。2、(1)找出第2-7自然中段描写紫藤花的句子,并分析讨论:A.描写对象是如何变化的?B.描写角度有何变化?C.描写手法如何?A.描写对象分别是花瀑、花穗、花朵。B.描写角度有形象、颜色、神态.C.描写手法有比喻、拟人。(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人教版 语文教案 样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