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推理。教学工具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例6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哪个的内角和更大呢?钝角三角形呢?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二、学习新课(一)学习例6,找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1.量一量:以小组为单位任画三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各一个),利用手中的工具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组内分工,两人度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一人汇报。)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小组内做好记录。各小组发表意见。教师小结,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谁能用更好的办法来验证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一定会弄清这个问题的。2.撕一撕(剪一剪):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撕下来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课件演示将三个内角拼成一
3、个角。学生动手拼一拼后发表各自的意见。3.折一折:课件演示折法。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请学生拿出桌上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将三个角折拼在一起,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得出结论。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5.完成做一做。(二)学习例7,找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规律:1.四边形都包括哪些?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3.那其它的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来计算。课件演示平行四边、
4、形梯形和一般的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4.得出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是360度。5.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课本练习十六第3题)3.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课后小结谈一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习题一、填空。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3.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分别是110和40,那么第三个角是()度。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角是直角。()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
5、形。()3.三角形共有一条高。()4.两个底角都是28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5.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6.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正好等于90。()7.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8.将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90。()三、求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并指出是什么三角形。1.1=30,2=108,3=(),它是()三角形。2.1=90,2=45,3=(),它是()三角形。3.1=70,2=70,3=()。它是()三角形。四、如下图,1=55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
6、、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法。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整数的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让我们用一道习题回顾一下。(呈现多媒体,学生自主完成习题并总结计算算理)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引出课题并板书)(二)例题讲解师:周末的时候小丽和小林去新华书店买书,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
7、那么咱们帮帮他们怎么样?(1)小丽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生:好的(展示小丽遇到的问题(1),并让学生列出算式)师:根据咱们总结的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想一想这个式子怎么计算呢?生1:注意数位对齐生2:注意小数点要对齐生3:老师小结:小数点要对齐,得数的小数点也要对齐。师:小丽啊还有一个问题让我们看一看(展示问题(2)(让学生自主解决,并再回忆需要注意什么?)完成后学生给予总结,完成小数加减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三)习题巩固课本72页做一做课后小结学生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给出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课后习题一、计算。1.5-0.5=1-0.9=2.3+0.6=0.9+0.8=1.9-0.8=3.5-2.4=0.36+0.65=0.96-0.32=二、竖式计算。20.87-3.65=3.25+1.73=18.77+3.14=23.5-2.8=三、解决问题。1、小红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元,买文具盒用去9.8元,一共用去多少钱?2、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忽略不计,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板书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
9、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提问: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师:那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情况吗?教师出示:2
10、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提问:这样表达大家认为好吗?为什么?教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学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教师投影出示:提问:从这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学生观察后
11、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3、掌握折线统计图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让学生同坐之间交流,然后集体汇报。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提问: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学生充分探讨,然后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规律。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6、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师: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大的优点,那
12、怎样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的画法。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第110页例2,教师课件出示“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提问:观察与前面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理解纵轴上050厘米用折线表示的意义(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选择正确而合理的刻度)。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确定位置再描点,然后再将这两点连成线段。(教师课件演示0岁2岁的描点、连线过程)提问:你能把这张折线统计图完成吗?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在课本上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绘制的完整过程,同时选取部分同学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三、全课总结,构建模型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
13、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点拨。四、巩固拓展,内化新知1、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2、完成课本第112页练习十九的相关习题。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重难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