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5篇.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1一、复习本单元易读错的字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独立完成练习。3、交流反馈。4、订正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再次练习5、补充相关练习。二、巩固对四个字词语(及成语)的理解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3、学生帮学生这一类词语的规律。4、用自己的话说说各词语的特点。5、补充相关练习,或换一种形式练习。三、新的修改符号。1.读懂题目要求2.看原句及其修改方法3.集体读说明部分,学习使用方法四、学联学生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读句子查找病因,独立修改。3.交流反馈4.使用方法5.补充相
2、关练习。五、有感情的朗读短文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3遍,要求:音准句通、明白大体内容。2、独立思考: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小组交流。4、派代表归纳组内同学的发言汇报交流。(注意语言的组织)5、画己喜欢的语句。再读一读。口语交际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自己要交流的内容、话题。2、想一想自己熟悉的小工艺品或小吃,有什么特点,要如何介绍。3、小组内交流。4、选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5、听的时候要注意听清:,他说得怎么样,做出适当的,同时也为自己发言做好准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号称”、“计策”、“失信”、“自不量力”、“调兵遣将”、“不计其数”、
3、“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及骄兵必改的道理。能按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周瑜的军队用了哪些具体办法打败曹军;按问题阅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教具准备:1、一张三国时两军地理位置示意图。2、小黑板。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简要复述火攻经过。第三课时:复述,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做练习题。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通过对赤壁之战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东吴的周瑜要火攻曹操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的后面部分,请同学们打开这篇课文。二、讲读课文(一)齐读第四自然段,然后默
4、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既然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马上去火攻就行了呗,为什么还要想个计策呢?(火攻是个好主意,但是由于两军隔江相对,曹操人多势众,防范又很严,强攻是不行的。要火攻就必然要在曹军不防的情况下去接近曹军。怎样才能过江去接近曹军,使曹军不防而攻打曹军?所以必须要想个巧妙的计策,用智谋火攻。)2、“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这句话说明什么?“就这么办”是指的什么?“怎么办”这里说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说明周瑜赞同并采纳了黄盖的计策。指按黄盖的计策办。没有写出来的好处:略写,节省笔墨;制造悬念,引起兴趣。)(二)讲读课文511自然段。究竟黄盖的计策是什么?周瑜是怎样
5、按黄盖的计策火攻曹军的?(板书:东吴火攻曹操)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一读课文的511自然段,看看书中插图,对照课后第3题思考,可用笔在书上划批,也可同桌议论。1、集体讨论:你认为周瑜火攻曹军是分几步实现的?(从整体入手,指名学生概括回答,并逐一进行五个步骤的板书:黄盖投降、选时北进、兵船在后、点火烧船、周瑜追杀)2、细读课文,深入讨论周瑜火攻曹军的每一个步骤。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一步“黄盖假降”。先指名读,然后提问:从信中,你们认为黄盖去投降是真的还是假的?曹操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是从这节的哪句话看出来的?曹操“欢喜得了不得”说明了什么?(板书:麻痹轻信)。黄盖的这封信为什么会使老谋深算的曹操麻痹
6、轻信呢?(因为黄盖的信是为了促使曹操相信,以便有机会接近曹军,这是经过东吴深思熟虑的,他们精心研究了曹操,抓住了曹操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喜欢奉承等弱点。在信中说东吴弱小,不是他的对手,又贬低周瑜而称赞曹操,最后还表示了投降诚意。曹操见黄盖是东吴名将,信内又说得真诚,还说要带兵士和粮草来投降,这就可增强自己势力,削弱东吴力量,焕散东吴军心。加上他通过探子的情报,盘问送信的人未发现破绽,因此,曹操相信了黄盖的信。)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二步“选时北进”。黄盖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有了接近曹军的机会,那么什么时候北进为好呢?为什么要选“东南风很急”这一天呢?说明了什么?(主要是便于从南岸向北岸顺风行船。风大
7、一方面可使船速更快,以免曹操发现问题,便于尽快火攻;一方面可使火燃大,火攻的效果就大,既烧连环船,还能借风吹的力量,烧到岸上兵营,把曹军烧得更惨。说明了东吴是经过周密策划的。)曹操有否防备呢?你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有防备。曹操亲自到船头查看,有巡逻的兵士,发现情况向曹操报告。)当曹操看到挂着“黄”字旗的船向他开来,既然有防范,为啥不出击,还笑呢?他这一笑,与前面的“欢喜”有啥区别?说明了什么?自读曹操笑着说的话,先理解以下词语意思,接着理解句意,然后再回答这道题。“失信”什么意思?(说话不算话,失去了别人信任。)“没有失信”呢?(说话算话,得到别人信任。)“果然”什么意思?(真的,果真,的
8、确,确实)你是怎样理解曹操说的这句话的?(黄盖说话算话,没有骗我,写信来投降,现在真的就来了。)然后回答曹操为什么要笑,这个“笑”表示什么,与前面的“欢喜”在心情上有啥区别。(让学生联系前文理解,前文说曹操接信后,只是“欢喜”,但黄盖还没行动,所以不放心。他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一方面说明他有警惕,亲自查巡,一方面也说明他在等黄盖带兵士和粮草来投降,心里不踏实。这一天,看见挂着“黄”字旗的船来,就认为黄盖说话算话,果然来投降了,所以“笑”了,这一“笑”说明他放心,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同时,还说明他对黄盖失去了戒备,而深信不疑。由于曹操对黄盖的深信不疑,对东吴北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东吴精心策
9、划的火攻之计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板书:深信不疑)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三步“兵船在后”。默读思考,东吴去火攻一共准备了几种船?这几种在火攻中各派什么用场?(在书上勾画批注)二十条大船干什么用?如何点燃?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这些船里装的易燃物品,而用“不是也不是而是”这个句式来写出?你明白了什么?(这是针对假降信上的内容来写的,究竟是不是装的兵士和粮草呢?用了“不是”、“也不是”,用“而是”特别强调是装的火攻用的易燃物品。同时,这个句式也暗示着:曹操,你估计错了,你高兴得太早了。让我们明白了黄盖是假投降,真进攻,字里行间还带有幽默讽刺曹操上当了的味道。)用小船干什么?(点火后上小船撤退。)用兵船干什
10、么?(装兵士,追杀敌人。)东吴准备得这样充分、周密,当黄盖的船已快速向曹操冲来的情况下,曹操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板书:高兴不防)学习、讨论计策的第四步“点火烧船”。一方作了如此充分周密的准备,另一方又无防备,此时正是东吴进攻的时机,东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请默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看文中插图,边看边思考,边注上符号,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回。集体讨论:东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可穿插以下的小问题:为什么黄盖要在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时下令点火?(说明连点火的距离也考虑得很具体。因为离得太远烧不到连环船,离近了易被发现,不利火攻。)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写出了火攻的威力?从这些词
11、句中你看出了什么?在书上注上符号。(火攻厉害,东吴的计策很不简单,火攻厉害,风助火势,火助风威。曹操上当惨败)(板书:上当惨败)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五步“周瑜追杀”对逃上岸的曹操,东吴采取的什么办法?(周瑜带兵追杀)。不可一世的曹操此时的下场如何?(板书:带兵逃跑)3、小结提问:凡看过三国演义书的同学,都知道曹操在当时是一个不可一世的深通兵法的军事家和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但是,在赤壁这一仗上,他为什么会败在弱小的东吴手下呢?而东吴为什么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呢?出示小黑板:骄兵必败。东吴必胜原因:观察分析,知己知彼周密策划,麻痹敌人利用时机,攻其弱点紧密配合,攻其不备4、默读课文,结合板书,简要复
12、述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打败曹军的?(先让自己复述,然后指名复述)三、启发激励: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究竟三国鼎立是怎么回事?在那时还有哪些用兵如神、足智多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三国演义的书来读。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3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执著、赌气、沮丧”等。2、品读课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说话练习,加强感受,积累语言,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3、以读悟写,以写促悟,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展开想象,练习写几句描写儿子心理活动的语段。4
13、、体会母爱的无微不至,获得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等乐观积极的生活体验。设计意图科学解读教材,首先必须正确解读,实事求是解读。本文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理解并无大碍,但文章出现的几个生字新词却有一定难度,所以课前安排预习,只有学生自己查字典获取的才是印象深刻的。科学解读教材,还必须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此文结构清晰,由剥豆的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细腻的爱,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自信、大气,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的少年形象。我们面对的好多学生不就是缺少这样的品质吗?于是,我们的情感目标果断地定位于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体验。另外,作为选读课文,我们还应该透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地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程度
14、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他还说:“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写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此课时教学,我就是根据这些想法去设计实施的。预习要求借助字典读通课文,尝试理解新词。课前朗诵:有关母爱的诗歌【教学流程】一、课题导入1、我们刚刚学了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今天我们再来学学她的另一件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板书,读课题(正音)。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难读的记下来。2、检查:1)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我就相信大家不检查了。2)写在小组
15、的本子上,全班反馈,请小老师教3)在预习时按照剥豆前、中、后给课文分了段,把结果跟大家说说。指名(怎么想的呢)三、导读重点,落实训练1、导语:对待同样的剥豆比赛,妈妈和儿子的态度似乎迥然不同。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分别找出写母亲和写儿子的句子,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适当正音2、导语: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母子二人对待剥豆比赛的态度吗?板书:母亲(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儿子(认真、执著)3、导读母亲“瞻前顾后”体会母爱细腻导语:自由读句子,边读边划出妈妈剥豆时速度的词语,反馈板书。(1)看到这里,老师产生问题了,你们有疑问吗?(2)导:是啊,比赛,为什么慢了下来?为什么又快了起
16、来?为什么缓了下来?为什么又紧了许多?妈妈的这复杂的心情,你能读懂吗?(3)选择一个点,用上“母亲剥豆时之所以是因为”写一句,有时间可以写上两句。(交流3位评价: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无微不至)(4)朗读训练体会母爱导:母亲的心理是复杂的,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的心理变化呢?同桌互相读读评评教师小结同桌合作学习方法展示(你现在就是这位母亲了)同桌评议(5)说说“瞻前顾后”的意思。(4)师:作者只用了四句话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剥豆比赛,主要进行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板书),(5)指读母亲赛前和赛后的哪些表现看出她也是瞻前顾后的。(板书:抓和淡化结果)出示6句4、导读儿子的表现补写儿子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