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学习成绩曲线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建立学习成绩曲线图.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建立学习成绩曲线图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理念提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提倡老师要研究班隋、生情、学情,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尤其是要帮助学生弄清自己知识上的弱点、缺点,从而对症下药,因人而宜制定培尖补差计划。因此,每次考试后,班主任都会根据成绩开出一串目标生、临界生、补差生名单,任课教师则一阵忙乎:谈话、面批、督查、开小灶。老师忙个不停,学生疲于应付,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我们以为老师对学生学情并未真正全面的了解。因为每次考试学生的名次会上下浮动,学科成绩也有波动,到底该生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其学科成绩薄弱如何,薄弱学科又到底薄弱在哪一知识点上,
2、对此,老师难以把握到准确可信的数据材料。开考试分析会,一次考试,若干数据,让任课教师难以直观而简洁地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也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定位,给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不了正确的导向。培尖补差工作自然也易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效益不高。于是我们想通过绘制学生学习成绩曲线图,让教师根据学生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变化形成对该生的科学评价。从而避免了一次、两次考试的偶然性,对学情把握的片面性,补差的盲目性。进而达到让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生情、学情,提高教学针对性,促进教学效益最优化途径的目的。二、曲线图建立以首次考试为起点,计算出某生的总分、单科分与同学科组合学生总分的均分、单科均分的差并除以同学科
3、组合学生总分的均分、单均分得该生的总分、单科分的分差率。以后每次考试都计算出学生的总分及单科分与同学科组合学生总分的均分、单科均分的分差率,并标示到图上。分差率可以避免因考试难易系数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学生成绩的波动,影响对学生在同学科组合中的准确位置的评价。这样可以回避单以名次来评价学生成绩的不准确性,而从分差率的正负看学生的变化,正便是进步,负便是退步;可以回避考试总分及名次的升降与该生实际分值在同学科组合中位置并不相符的现象。即名次虽有上升,但分值与同学科组合均分值的差距却拉大了,这样的不合拍就不能算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正确评价,曲线图是以分差率为纵轴,考试次序为横轴构成的,如下图:曲线图可分
4、两种绘制,一种是班主任计算学生个人每次考试总分与同学科组合均分的分差率,然后绘出该生几次考试成绩变化曲线图。由此变化轨迹,则一目了然地看出学生的变化动态,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直观可信的材料。另一种是任课老师计算学生个人每次考试单科分与同学科组合单科均分的分差率,绘制出学生几次考试学科成绩变化曲线图。由此变化轨迹,则清晰地显示该生学科的学习情况,从而为任课老师的培尖补差提供可靠而有效的信息。以上有关数据档案构成的曲线图,旨在让班主任、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演变过程有全方位的了解。让每个教师做到心中有学生,有数有底;心中想学生,想方设法,做到工作有的放矢,措施得力有效。三、曲线图延伸1.学习成绩变化
5、曲线与知识点掌握曲线相结合高考试卷几年来已基本定型,试卷结构、题量、题型、分值及各知识点的分布等都相对比较固定。一个学生某一学科弱,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差,识记、理解、运用不可能都弱。什么地方痒,什么地方最疼,学生最希望我们抓什么部位,抓到什么力度,这倒是我们要细化研究的。正确把握补差生、补差科目、补差点,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因人而宜,提高补差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我们还可以让任课教师将补差对象每次考试的某一知识点的得分情况绘成曲线图,从而纵向了解该生某一薄弱知识点的演变情况,科学评价该生这一知识点的实际掌握运用的层次并适时调整补差策略。2.老师绘制曲线与学生自我绘制曲线相结合为了让学生对自己
6、的学习情况准确定位,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我绘制曲线图。比较点可以是总分,可以是某一学科分,可以是某一知识点得分。从图示变化,让学生自我去剖析成绩的演变,寻找变化的原因,思考解决的突破口。毕竟什么地方疼,什么地方痒,有多疼,有多痒,学生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老师帮学生把脉找症状,有高度,有指导意义;学生自己把脉找问题,更实在,易操作。尤其是学生从曲线图的变化可以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评价。同时自我过去的一段学习过程,过去的得失,寻求完善改进提高的方法。如此,可激发学生占据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从老师要我补到我要老师补,我要老师补什么,我要老师什么时候补,怎么样去补等。我们希望通过此举更好
7、地改进我们的补差工作,激发师生双方补差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补差效果。四、曲线图类型一般说来,学生历次成绩变化轨迹可以描述为四种类型:1.稳定型一般可以把单科成绩上下浮动不超过5分,各科成绩趋于平衡,总分成绩上下浮动15分以内的类型描述为稳定型。2.波动型可以把单科成绩上下超过10分,总分成绩上下浮动超过20分的类型描述为波动型。求这种波动型的各科均分值时,最好是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以增加均分值的可信度,总分均分值也可根据这个办法求得。3.上升型可以把单科成绩、总分逐渐呈递升趋势的类型描述为上升型。这种上升型往往表现出某些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具有在考试中发挥稳定
8、,甚至超常发挥的心理优势。4.下降型可以把单科成绩、总分逐渐呈下降态势的类型描述为下降型。这种类型往往反映出某些学生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差,考试时容易失常。因此,在求出总分均分值以后可考虑再减去15分左右作为该生升学考试的假想分。五、曲线图功能指导分析学情。调优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成绩曲线图,可以把我们教师的视线引向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引向科学分析学情,发掘学生潜力;引向优化师生关系,让教师心中真正想着学生,让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引向让曲线牵动师生双方形成合力,共同探求教学新思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2.把握发展动态。提高培尖补差效率学生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涵盖了每个学生每次考试每门学科的演变情况
9、,再加上班级管理档案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应该说学生学习成长的动态,老师可以一目了然。培尖补差对象、科目、知识点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复习的补偿工作也就有的放矢,从而能提高培尖补差的针对性、实效性。3.发挥激励功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轨迹,其动态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起落;其连续性,又让学生看到过去的成绩和发展趋势。个中成功让学生信心百倍,偶有波折让学生迎头赶上。区区曲线牵动着学校家庭共同关注,激发着老师学生齐心协力。让曲线攀升上扬永远是学生心中所求,老师心中所想,家长心中所盼,三方合力,共同谋划,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10、。六、曲线图认识学生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管理、学业评价的改革。1.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以往学生成绩单只反映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而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则着眼于学生平时的动态发展状况,通过描述学生学业发展起落轨迹展示学生学习的概貌。2.片面与全面的结合过去只反映学生某一两次考试成绩,其间偶然因素难以避免,而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则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更全面、深入、多侧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改进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3.单向与多向的结合过去只由教师对学生评定后向家长报告,现在的学习成绩变化曲线图则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我反思,学生互相启发,教师评
11、析,家长反馈参评等方法进行信息的多向而充分的交流。4.过程与结果的结合过去只注重期末的考试成绩,老师给出对学生结论性意见。现在则注重平时学习过程,每次考后师生互动认真剖析,不断调整教与学的行为,并且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随时对学生进步予以鼓励,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予以补救,使学生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成长状态。5.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定量是着眼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数量因素,通过量化考查测试,获得学生学业的量化结果,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分析、解释和利用,对那些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宜量化的内容则纳入定性评析的范围。6.纵比与横比的结合纵比即把学生当前的成绩与历次考查检测的成绩比较,利于发现学生发展的路径,预测学生学业成绩变化的趋势;横比则将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的成绩平行比较,利于发现彼此间的差距及各自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使学生个体、集体学有目标,进有标准,以激励学生、班级不断攀登。当然,对学生学习的科学评价可以从学生成绩变化曲线图的角度去进行科学综合评价,还可以切合每一个阶段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方法、学科平衡、心理状态、身体状况等方面去定性评价。总之,学生成绩变化曲线图,可以避免用一时一次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片面、不合理评价,利于对学生相当长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的整体评价,从而形成更有利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