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8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8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8篇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3、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教学准备有关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1
2、)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6。(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
3、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
4、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
5、,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三、巩固应用:1.基本练习。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2.提高练习。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
6、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2教学要求: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
7、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2、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1.2扩大到它的10倍120.8扩大到它的10倍80.96缩小到它的1/10096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
8、再缩小100倍。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
9、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4)专项练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0.0240.0130.140.026967824260.3360.000338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三、应用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0.586.252.044.20.1828116500016322326254082436112505712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670.32.146.2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
10、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五、作业:p87、9题。p913题。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小数乘以整数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
11、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3.5元扩大10倍35角3310.5元105角缩小10倍105角就等于10.5元(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
12、,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板书:0.725(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3)示范:0.72扩大100倍72553.60360缩小100倍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5)专项练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3.50.2015.02把353缩小10倍是多
13、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判断13.522.70(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l计算740.742572.57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l专项练习练习一4二、运用1、填空。4.5()0.74()3322()135()1482、做一做书p32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四、作业:练习一1、2、3五、板书:小数乘整数13.5元35角3310.5元105角例2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553.60
14、360缩小到它的1/100六、课后反思: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3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难点:充分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活动一:分笔游戏,体会单位?1、分笔活动,找4名同学拿着自己的笔来到讲台。(笔
15、数是2的倍数:4、4、6、8)2、请你们4名同学拿出自己笔的1/2,看谁拿的又快又准。3、另找4名同学检查。4、同学们自己说说是怎么分的。(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5、师提问:他们都是拿出全部笔的1/2,可是拿出来的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每位同学的总数不一样)6、师总结:最初每位同学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造成的,所以,他们的1/2也不同。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二:教材p34说一说。1、带着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2、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
16、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3、师总结:因为书的薄厚不同,也就是总页数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4、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读的一样多呢?(整体相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5、请同学们再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王兴国吃了一个苹果的3/4,李晓阳也吃了一个苹果的3/4。王兴国说:“我俩吃的一样多”。李晓阳说:“我吃得比你多。”他们谁说得对呢?(三)巩固练习1、教材p34画一画。2、教材p35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在练习中,针对错误比较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则个别讲解)四、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整体相同,相同分
17、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采取以小游戏为开篇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教学和练习中我重点强调了“平均分”和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学生在练习时,也能体会到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如“印度洋海啸捐款”一题。但在练一练第一题写分数时出现错误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书中没有平均分,而是要画一条辅助线和旋转图形。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4学习目标: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重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首先必须掌握倒数的意义与求法,其次是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
18、的求法,所以我认为倒数的意义及其倒数的求法是教学的重点。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要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所以我认为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关键就是教会学生克服难点,办法是结合课本中的例子说明,然后让学生举出几组倒数,并对学生的回答发表意见,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二、说教法、学法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模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地让学生自学。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
19、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本节课,我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所以我由生活中的具体的实例引入:先看看语文中有趣的“倒数”现象。汉字“吴吞”,“杏呆”激发兴趣!然后联想自然界中这样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