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10篇范文.docx
《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10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10篇范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10篇范文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2、引导同学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口算。5/122/5=15/77/5=11/88/13=5/211/5=3/167/3=8/217/8=先独立考虑,再指名口算订正。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33/2=21/2=11/88/11=1/1010=7/99/7=1/77=6/55
2、/6=1/55=22/3535/22=同学先独立口算,再口答订正。观察这些算式,说说自身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观察,考虑,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同学获得积极的情感经验。】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篇2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
3、的量。(1)引入实例。谈话:假如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与规范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3)展示交流。2.认识正、负数。(1)引入正、负数。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
4、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篇3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1、电脑显示:小红家卫生间是长方形,如右图,小红爸爸准备装修卫生间,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面砖,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才干不用锯分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砖呢?同学说出: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12分米师
5、:怎么铺?会多出来吗?18分米同学说出:每行铺18快,铺12行,不会多出来。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同学说出:我用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师:怎么铺?同学说出:每行铺9快,铺6行。师:有没有其它铺的方法?同学说出:我用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每行6块,铺4行,也正好。同学还可能说出: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让同学小组讨论:按要求能不能铺?让同学明确要锯分铺了。师:还有其它铺的方法吗?让同学说出:还可以用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铺地,每行3块,铺2行。师:哦,原来小红家卫生间有这么多的铺法?小红爸爸要铺得快一点,那一种铺法最好?设计意图:课始,创设生活情境,将同学有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
6、去,通过设疑,让同学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同学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又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二、引导自主探索1、自主探索、形成概念师:那我还要问一问,你们是怎么想出可以用边长是1、2、3、6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呢?让同学说出:1、2、3、6都是18的因数,又都是12的因数1、2、3、6是18和12的公有的因数师:18的因数和12的因数有几个?能举完吗?让同学说出:能,只有4个,个数是有限的师:我们可以把这4个数叫做18和12的公因数,最大的一个是几?师:谁给它起
7、个名字?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只要求同学掌握笼统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同学的“发现“意识,引导同学参与研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同学潜能,能让同学通过努力,自身解决问题,形成概念。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篇4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60个小木棍。观察:这里有几
8、个小木棍?(同学数,并口答。)2.假如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同学实践操作,得出结论。)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身分的方法合解雇。4.假如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结合同学汇报,教师板书:这样算63=2603=206.试一试.(同学独立完成)804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考虑,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同学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63=26003=2003.试一试。36066408二.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1.出示第三个问题
9、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考虑,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同学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2403=80一、巩固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4056408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7页1.2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篇5【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考虑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
10、析和处置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男女生套圈成果图。学具:每四位同学一副男女生套圈成果学具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很多同学都知道套圈游戏,一起来看。(媒体出示:三年级一班的男女生进行套圈竞赛,每人套15个圈。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想请大家来当裁判,愿意吗?可要比比哪个裁判最公正哦!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一)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同。屏幕出示第一小组男、女生套圈成果统计图。提问:要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11、,你认为可以比什么呢?同学回答后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二)两队人数不同,每队中每人套中的个数相同。屏幕出示第二小组男、女生套圈情况统计图。请同学一起回答是哪个队套得准一些。提问:有同学认为可以比比他们套中的总个数,你们觉得公平吗?结合媒体演示小结。(三)两队人数不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完全相同。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出示第三小组的套圈成果图(例题),引导比较,得出与第二小组套圈成果图的异同。小小组四位同学利用学具板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全班交流比的结果。指出:其实,象这样移了以后再比,是分别求出了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再去比的。结合电脑演示教师讲解揭示平均数的含义。2.提问:你还
12、能用其他方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几个吗?女生呢?指名列式并说说想法。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谈话引导同学观察、比较,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4.小结。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辨一辨、说一说。2.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2题。(三条丝带的长度分别改成6厘米、44厘米、13厘米。)3.想一想,选一选。四、全课总结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篇6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同学在前几册教材里已经陆续学习了一些较小的长度单位和较小的质量单位。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厘米,1米=100厘米。
13、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和克,1千克=1000克。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1千米=1000米;认识吨,1吨=1000千克。本单元编写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一个练习和一次实践活动。另外还有一道考虑题,设计最优的运输方案。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关于计量和丈量工具进步发展的历史事实。具体布置是先教学千米,后教学吨。1.认识千米。例题先出示四幅画面,显示千米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这些画面告诉同学:计量路程或丈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这些画面和这句话,给同学一个鲜明的印象:计量很长的路或很长的长度时,要用千米作
14、单位。教学时要给同学讲讲画面中标志的意思,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南京还有98千米,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还要让同学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这在生活中和后面的数学练习中经常使用。教材接着讲1千米有多长,教学的重点是协助同学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先联系学校操场上的跑道,告诉同学1000米就是1千米。由于多数学校都有100米长的直跑道,同学对100米已有具体的感知,所以“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既让同学对1千米是多长有初次感性认识,又讲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材继
15、续让同学联系自身学校的跑道一圈长是200米、250米还是400米,通过简单的推算,算出跑道几圈的长正好是1千米,又一次空虚对千米的感性认识。要注意,这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根据自身学校的跑道一圈的长度,重点进行一次推算就可以了,另两次推算不必都进行。不过,重点进行的那次推算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教材这样的布置,较好地落实了规范的要求:让同学体会1千米,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想想做做”紧紧扣住体会1千米而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训练,又注重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考虑。第1题结合看路线图再次突出1千米就是1000米。第2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把2000米换算成2千米,为第3题作铺
16、垫。第4题通过选用适当的单位,体会米和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往往是不同的,积累一点正确使用单位的经验。第5题以比较数的大小为基础进行长度的比较。第6题教学看铁路路线图,并进行有关千米的笔算和估计。在交通路线图上,依据已知一段的实际长度,估计其他路段的长度是十分实用的技能。教学时,不求同学估计得很精确,但要充沛地交流估计的方法和考虑,激发估计的兴趣。2.认识吨。教材中关于吨的编写思路与千米很相似,也从几幅画面引入吨。首先告诉同学港口码头上的大批货物、列车要装运的大宗物品、集装箱里的货物,都要用吨作计量的单位。接着利用画面配合文字叙述的方式展现了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是1吨。形象具体地讲了
17、1吨,以和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教材充沛考虑到同学体会1吨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收集了一些实际的素材继续协助他们积累对1吨的感性认识。这些素材有40个小同学的体重、1000棵白菜、2头牛、20包水泥、5桶油、10头猪,它们的总重分别都是1吨。通过这些常见的、熟悉的素材,联系生活体验,有助于同学发生对1吨的体会。特别要注意的是教材还让同学从1桶水10千克推算几桶水1吨,从2块砖5千克推算几块砖1吨,加强1吨是1000千克的认识。充沛地利用熟悉的10桶水、200块砖体会1吨有多重。“想想做做”第5题,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让同学再次感受吨是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时使用的单位。第6题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关于吨的四则
18、计算。练习六的前两题是知识整理,其中第1题通过填写单位,使同学明白吨和千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千米和米都是计量长度的单位,长度与物重是不同的量,要使用不同的单位。第2题练习单位换算,既有本单元教学的吨与千克、千米与米的换算,还有前几册教学的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的换算,是一次对计量单位的整理活动。第36题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了空间与位置、时间计算等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很好。第79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了解千米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仍然紧扣体会1千米设计。在“走走看看”栏目里布置的活动能激起同学的兴趣,协助同学对1千米形成更丰富的体验。在“查
19、查填填”栏目里,引导同学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既空虚活动内容,又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数学观摩课活动方案篇7教学目标:1、初步认知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使同学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3、通过同学操作、表达使同学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4、培养同学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5、使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胜利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自身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生:小棒或学具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观摩 活动 方案 10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