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心得体会2020汇总范文.docx





《大学生求职心得体会2020汇总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求职心得体会2020汇总范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求职心得体会2020汇总范文 针对大学生职者提出的问题,建议此时可以配合面试工作的特点作为主要依据来回答,如业务工作需要与人,便可举出之前工作与人的例子,经历了哪些困难,学习到哪些经验,把握这些要点做陈述,就可以轻易过关了。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大学生求职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求职心得体会1 12种求职方式成功率排行榜 人人都有自己找工作的经验,但其实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很多人以为找工作就三样东西:简历,招聘广告和劳务中介。其实,找工的方式有12种,它们的有效率用百分比来表示: 1. 利用互联网来看公司网站,中介网站,或者把自己的简历贴在网站上等人来看。(1%) 2. 随
2、意地挑选报纸,电话簿上的公司,寄出自己的简历。(7%) 3. 应聘自己行内发行的专业杂志,新闻简报上的招聘广告。(7%) 4. 应聘登载在本地报纸上的招工广告。 (5-24% 取决于工资要求) 5. 通过私人的就业中介。 (5-24% 取决于工资要求) 6. 参加招聘会,和雇主直接见面,当面由雇主挑选。(8%) 7. 和以前的老师,教授联系,看有没有门路。(12%) 8. 通过当地政府部就业辅助中心寻求机会。(14%) 9. 向,旧同事,老乡,亲戚打听,看他们有没有好介绍。(33%) 10. 不管对方有没有空缺,有没有登广告,直接找那些你感兴趣的企业,亲自上门看有没有机会。(47%) 11.
3、翻开电话簿,找到那些你认为可以的企业,打电话去看他们是否在招你这样的人。(69%) 12. 和一群找工的人,大家一起看电话簿打电话给潜在雇主。(84%) 看完以上部分,你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实:找工花功夫越多的方式,越难堪看起来越不可能的方式,率越大。更重要的是,不要只限于一种方式,同时用几种,机会就大多了 大学生求职心得体会2 何在网络求职中见招拆招 全国的网络招聘会刚刚拉下帷幕,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中国人才热线等网站又在沪上联合推出了沪上知名网站联合招聘会活动。 但据调查,许多求职者对网上信息不信任,并担心个人应聘资料外漏。为此,本期晨报人才,专门采访了智联招聘的CEO刘浩和中
4、华英才网上海分公司的总汤圣平,解读网络求职的疑惑,帮读者见招拆招,出奇制胜。 招聘信息真伪难辨 求职者普遍反映的问题是,“经常看到部分公司招聘的同一个岗位在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都在公布,不知是网站信息更新的问题,还是这些公司的问题。”“打电话到网上有招聘启事的公司,却被告知已过招聘时间。” 刘浩表示,企业登出的岗位都有招聘的起止日期,有些企业岗位一直是日期,大多是由于企业一直没有招到合适的人。但也不排除企业在招聘到合适人选后,利用没到期限的时间继续储备人才库,特别是一些流动性比较快的岗位和技术岗位,企业有时会长期挂在网上,为的是储备人才,以备随时补足流走的人才。此时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不一定和收集
5、的候选人联系,但长期来看,无疑增加了更多的机会。第二个问题,则主要是由于有些小网站没有充足信息源,为了吸引人气,抄袭其它网站的信息,或用一些过时的信息来填充门面所致。这样,明明一个公司已经招聘结束了,可过期的招聘信息和作废的E-mail信箱依然挂在公司根本没有正式委托过的网站里。 求职信息石沉大海 “网上投出百份简历,犹如石沉大海,未收到一份面试通知,有的只是少数公司的自动回复。”有的求职者曾把网络招聘获得面试的机会,形象地比喻成“中了彩票”。汤圣平说,由于网上投递简历轻松又省事,求职者的期望值一般会比自己的实际情况高一些,忽略了自己跟岗位之间的匹配值。 个人隐私难保“隐蔽” 有些求职者抱怨说
6、,自从在网上登陆了个人简历后,个人的生活经常会受到骚扰,有时会经常接到一些“保险或推销”的电话。 根据网络运营的有关管理规定,招聘网站是不能泄漏求职者简历的,简历的信息都是在网络公司对企业的“身份”验证后才会对他们公开。对于一些保险公司打着招聘人的旗号,到网上购买简历的情况,汤圣平说,大部分专业网站的做法是加大对这些公司审查力度,只接待这些公司部的负责人。但在一些非正式的招聘网站里,公开的求职者个人信息难保会被不法个人挪作他用。 诈骗行为难防 刘浩介绍,目前许多诈骗行为非常高,如有些公司和资格学校挂钩,通过所谓对“招聘人员”进行的方式来。汤圣平说,这是整个社会诚信系统的问题,要求求职者具备基本
7、的判断事情真伪的常识。企业招聘人的原则是“先到公司,后履行相关的义务”。 选择知名专业网站 网上求职,一定要选择具有人才许可证的网站。刘浩说,因为根据有关规定,这些网站在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时,都须验正招聘单位的真实性,要求招聘单位提供单位营业执照、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以及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等,信息来源比较可靠。 尤其是选择一些大型、专业、知名的人才网站,因为这些网站运作相对规范,除了信息可信性较高之外,有专业的网站管理队伍,安全系数较高。 合理使用简历的公开度 刘浩介绍,在网上填写简历时,对个人简历的自然信息,公开程度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全部隐蔽;一种是半公开,求职者可以对不愿对方看到的企业隐蔽;一
8、种是全部公开,求职者要慎用选择。建议求职者尽量不要使自己的个人简历处于无条件公开的状态,这样会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汤圣平建议,求职者在找到工作,一段时间内不希望变换工作时,最好把简历的状态设定为“休眠”,这样企业在搜寻求职者的简历时,就会找不到。 舍得一些“机会” 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要提高警惕。对凡是需要录用前先缴纳费用的企业,建议求职者最好选择。对一些招聘信息漏洞百出,与人才市场差距很大、提供鼓动人心的的岗位,建议求职者最好不要去尝试。 认真核实企业“身份” 收到面试的电话后,求职者可到网站上去查询这个企业,看看企业有没有网站,网站的数据是不是经常更新。 充分利用网络招聘的各种工具
9、 刘浩说,在专业的招聘网站里,设置了许多求职的工具,求职者可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服务于自己的求职历程。 一是简历库。根据求职者对简历公开程度的设置情况,有被动和主动求职两种情况,若简历部分公开或全部公开,企业可通过查询简历找到求职者,是被动求职。建议求职心切的人,可采用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方式。 二是定制职位。若求职者想在不查询网站的前提下就能获得岗位,可以采用定制职位,网站会根据您的设置定期把岗位需求发到您的邮箱,成为求职者管理的小秘书。 三是搜索引擎。可以根据关键字,如行业、职位、时间等选择与自己最匹配的岗位。 根据求职意向设置不同简历 企业每天都会收到上千封的简历,建议求职者不要长篇大论,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求职 心得体会 2020 汇总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