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优秀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优秀PPT.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4页第二章第二章 理想光学系统理想光学系统 理想光学系统:理想光学系统:以任意宽的光束都能成完善像的光学系统称为理想光学系统。1.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3.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4.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5.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6.透镜透镜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4页2.1 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n 高斯光学:高斯光学:假设在任意大的空间中,以任意宽 的光束都能成完善像。
2、n 共轭:共轭:物像对应关系叫做“共轭”。n 共线成像:共线成像:点对应点,直线对应直线,平面对 应平面的成像变换称之为共线成像。n 基点和基面:基点和基面:已知的共轭点和共轭面称为共轴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第三页,本课件共有54页二、共轴理想光学系统成像的性质二、共轴理想光学系统成像的性质1.光轴上的物点对应的共轭像点必然位于光轴上,过光轴的某一截面内的物点对应的共轭像点必位于该平面的共轭像面内,过光轴的任意截面成像性质都相同。2.垂直于光轴的物平面,其共轭像平面也必然垂直于光轴,且平面物与其共轭平面像的几何形状完全相似,即:在垂直于光轴的同一平面内,物体的各部分具有相同的放大率物体的各部分具有
3、相同的放大率。3.一个共轴理想光学系统,如果已知两对共轭面的位置和放大率两对共轭面的位置和放大率,或者一对共轭面的位置和放大率,以及轴上两对共轭点的位置一对共轭面的位置和放大率,以及轴上两对共轭点的位置,则其它一切物点的共轭像点都可以根据这些已知的共轭面和共轭点来表示。第四页,本课件共有54页过光轴的截面过光轴的截面第五页,本课件共有54页已知两任意的共轭物面和像面及其放大率,求任意一物点对应的像点位置已知两任意的共轭物面和像面及其放大率,求任意一物点对应的像点位置已知一对共轭物面和两对共轭点,求任意一物点对应的像点位置已知一对共轭物面和两对共轭点,求任意一物点对应的像点位置第六页,本课件共有
4、54页2.2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一、无限远的轴上物点和它对应的像点一、无限远的轴上物点和它对应的像点F无限远轴上物点发出的光线与光轴平行。像方焦点、焦平面;像方主点,主平面;像方焦距f L,U0第七页,本课件共有54页n无限远轴外物点无限远轴外物点发出的光相互平行,且与光轴有一定的夹角,经成像系统会聚于像方焦平面上一点。二、无限远轴上像点对应的物点二、无限远轴上像点对应的物点n入射光线过物方焦点F,则出射光线/光轴。第八页,本课件共有54页二、无限远轴上像点对应的物点二、无限远轴上像点对应的物点n物方焦点、焦平面;物方主点,主平面;物方焦距f n物方焦平面上任何一
5、点发出的光线,通过理想光学系统后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光线,其与光轴夹角的大小反映轴外点离开轴上点的距离。三、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之间的关系三、物方主平面和像方主平面之间的关系nQ和Q;无限远轴上物点和F以及F和无限远轴上像点都是共轭点;n 物方主平面QH和像方主平面QH是一对共轭平面;n主平面的垂轴放大率为+1;n出射光线在像方主平面的投射高度与入射光线在物方主平面的投射高度相等;第九页,本课件共有54页一个实际的光学系统可以用共轴系统的一对主平面和两一个实际的光学系统可以用共轴系统的一对主平面和两个焦点位置来代表示个焦点位置来代表示第十页,本课件共有54页四、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的计算
6、四、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的计算方法:方法:在实际系统的近轴区追迹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利用近在实际系统的近轴区追迹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利用近轴计算公式,计算实际系统基点位置和焦距。轴计算公式,计算实际系统基点位置和焦距。例:已知三片型照像物镜,求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1)为求物镜的像方焦距f,像方焦点F的位置及像方主点H的位置,可沿正向光路追迹一条平行于光轴的近轴光线,利用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公式逐面计算。(2)为求物镜的物方焦距f,物方焦点F的位置及像方主点H的位置,可沿反向光路追迹一条平行于光轴的近轴光线。相应的曲率半径改变符号。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4页近轴光线光路计算公式近轴光线光
7、路计算公式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4页多个折射面的过渡公式多个折射面的过渡公式 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4页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4页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4页2.3 理想光学系统物像关系求解理想光学系统物像关系求解 目的目的:对于确定的光学系统,给定物体位置、大小和方向,求其像的位置、大小、正倒和虚实。一一、图像法求像图像法求像(定义)可供选择的典型光线和可以利用的性质可供选择的典型光线和可以利用的性质:平行于光轴入射的光线,经过系统后过像方的焦点;过物方焦点的光线,经过系统后平行于光轴;倾斜于光轴入射的平行光束经过系统后,交于像方焦平面上的一点;自物方焦平面上一点发出的光束经系统后成倾斜于光
8、轴的平行光束;共轭光线在主面上的投射高度相等。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4页三对共轭的特殊光线三对共轭的特殊光线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像方焦点的光线经过像方焦点的光线经过物方方焦点的光线经过物方方焦点的光线平行于光轴的像方光线平行于光轴的像方光线经过透镜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光心的像方光线经过透镜光心的像方光线正透镜作图法正透镜作图法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4页像方焦点像方焦点物方焦点物方焦点像方焦平面像方焦平面物方焦平面物方焦平面负透镜作图法负透镜作图法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像方焦点的光线经过像方焦点的光线经过物方方焦点的光线经过物
9、方方焦点的光线平行于光轴的像方光线平行于光轴的像方光线经过透镜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光心的像方光线经过透镜光心的像方光线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4页正透镜作图法正透镜作图法倾斜于光轴入射的平行光束经过系统后,交于像方焦平面上的一点倾斜于光轴入射的平行光束经过系统后,交于像方焦平面上的一点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4页正透镜作图法正透镜作图法自物方焦平面上一点发出的光束经系统后成倾斜于光轴的平行光束自物方焦平面上一点发出的光束经系统后成倾斜于光轴的平行光束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54页图像法求解实例图像法求解实例 在理想成像的情况下,从一点发出的一束光线经光学系统作用后仍在理想成像的
10、情况下,从一点发出的一束光线经光学系统作用后仍交于一点,只需求出物点发出的两条特定光线在像方空间的共轭交于一点,只需求出物点发出的两条特定光线在像方空间的共轭光线,其交点即是对应的像点光线,其交点即是对应的像点1.对于轴外一点和一段垂轴线段的图解法求像对于轴外一点和一段垂轴线段的图解法求像 物方焦点的光线,经过系统后平行于光轴;平行于光轴入射的光线,经过系统后过像方的焦点。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4页虚物与实物虚物与实物轴外点两个物镜成像轴外点两个物镜成像只要第一镜的像处于第二镜的物方,对于第二镜来说都是实物;反只要第一镜的像处于第二镜的物方,对于第二镜来说都是实物;反之都是虚物。即:像的虚实
11、性与作为物的虚实性之间没有关系。之都是虚物。即:像的虚实性与作为物的虚实性之间没有关系。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4页在第二镜的物方则为实物,在第二镜的像方则为虚物在第二镜的物方则为实物,在第二镜的像方则为虚物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4页图像法求解实例图像法求解实例2.轴上点的图解法求像轴上点的图解法求像 n过物方焦平面上一点发出的光束经系统后成倾斜于光轴的平行光束。n平行光束经系统后会聚于像方焦平面上 讨论:光学系统的焦点和主平面位置关系变化后的成像讨论:光学系统的焦点和主平面位置关系变化后的成像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4页图像法求解实例图像法求解实例3.轴上点经两个光组的成像轴上点经两个光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理想 光学系统 优秀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