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优秀PPT.ppt
《第二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优秀PPT.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5页一、分离度(分辨率)及影响因素一、分离度(分辨率)及影响因素1分离度定义式 2影响分离的因素(分离方程,分离度计算式)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5页1分离度定义式分离度定义式分离度分离度:相邻两组分峰顶间距离是峰底宽平均值的几倍相邻两组分峰顶间距离是峰底宽平均值的几倍 (衡量色谱分离条件优劣的参数)(衡量色谱分离条件优劣的参数)讨论:讨论: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2影响分离的因素(计算式)影响分离的因素(计算式)前提前提在定义式基础上,相邻两组分的在定义式基础上,相邻两组分的n一致(假设)一致(假设)柱选择项柱选择项柱容量项柱容量项柱效项柱效项第四页,本
2、课件共有45页a a柱效项及其影响因素:柱效项及其影响因素:影响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色谱柱性能及载气流速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5页 讨论:讨论:v 增加柱效是提高分离度的一个直接有效手段v 提高柱效、改善分离的途径:增加柱长;降低板高v 根据速率理论,降低板高、提高柱效的方法是:1)采用粒度较小、均匀填充的固定相(A项)2)分配色谱应控制固定液液膜厚度(C项)3)控制适宜的操作条件:流动相的性质和流速,柱温等(B项)选用分子量较大、线速度较小的载气N2气,控制较低的柱温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5页b柱选择项及其影响因素:柱选择项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峰的间距:主要受固定相性质,以及柱温影响第七页,本课
3、件共有45页讨论:讨论:v 增大柱选择性是改善分离度的最有力手段v 气相色谱中,柱选择性取决于固定相性质和柱温 选择合适的固定相,使不同组分的作用产生差别 才能实现分离 一般说,降低柱温可以增大柱的选择性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5页c柱容量项及其影响因素:柱容量项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峰位影响峰位主要受固定相用量、柱温和载气流速的影响主要受固定相用量、柱温和载气流速的影响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5页续前讨论:讨论:综合考虑分离度、分离时间和峰检测几项因素 控制k的最佳范围 25GC中,增加固定液用量和降低柱温可以增加 k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5页图示k k 影响峰位影响峰位影响峰位影响峰位n n 影响峰宽窄
4、影响峰宽窄影响峰宽窄影响峰宽窄 影响两峰间距影响两峰间距影响两峰间距影响两峰间距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5页练习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改进分离度?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改进分离度?太小,两组分未分开太小,两组分未分开太小,两组分未分开太小,两组分未分开应改变固定相极性,降低柱温应改变固定相极性,降低柱温应改变固定相极性,降低柱温应改变固定相极性,降低柱温k k 太小,太小,太小,太小,n n 也太小,也太小,也太小,也太小,应增大固定液用量,降低柱温应增大固定液用量,降低柱温应增大固定液用量,降低柱温应增大固定液用量,降低柱温n n 太小,许多组分未分开太小,许多组分未分开太小,许多组分未分开太小,许多组分
5、未分开应设法降低板高,提高柱效应设法降低板高,提高柱效应设法降低板高,提高柱效应设法降低板高,提高柱效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5页二、实验条件的选择:二、实验条件的选择:色谱条件包括分离条件和操作条件分离条件是指色谱柱操作条件是指载气流速、进样条件及检测器1色谱柱的选择2柱温的选择3载气与流速的选择4进样条件的选择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1色谱柱的选择(以气液分配色谱为主)色谱柱的选择(以气液分配色谱为主)(1)固定相的选择(2)柱长的选择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5页(1)固定相的选择)固定相的选择固定液的选择:固定液的选择:1)按“相似相溶”的规律选择:即极性相似原则选择。2)按官能团相似原则
6、选择。3)按组分主要性质差别:沸点相差大的选非极性固定液 沸点相差小的选极性固定液 4)同时也应考虑到柱温,以防止固定液流失 柱温 1.5选择L,一般较短(0.56m)不可以无限延长柱子 2.有效的办法:根据速率理论,制备出 一根性能优良的色谱柱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5页练习例:两组分在1 m长柱子上的分离度为0.75,问使用 多长柱子可以使它们完全分离?解: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5页2柱温的选择(柱温的选择(柱温柱温柱温柱温 分离度、分析时间)分离度、分析时间)分离度、分析时间)分离度、分析时间)原则:1)对难分离组分,在能保证R的前提下,尽量使用低柱温,应保证适宜的tR及峰不拖尾,减小检测
7、器本底 2)根据样品沸点情况选择合适柱温 柱温应低于组分沸点501000C 宽沸程样品应采用程序升温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5页续前程序升温好处:程序升温好处:改善分离效果 缩短分析周期 改善峰形 提高检测灵敏度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5页3载气与流速的选择载气与流速的选择选择载气应与检测器匹配选择载气应与检测器匹配TCD选H2,He(u 大,粘度小)FID选N2(u 小,粘度大)选择载气和流速时,应同时考虑对柱效和分析时间的影响选择载气和流速时,应同时考虑对柱效和分析时间的影响常用流速:20-80ml/min 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5页4进样条件的选择进样条件的选择气化室温度一般稍高于样品沸点
8、,不超过500C检测室温度应高于柱温30500C进样量不可过大,否则造成拖尾峰。在检测器的灵敏度足够高时,进样量 越小,越有利于得到良好的分离。注:检测器灵敏度足够进样量尽量小 最大允许进样量使理论塔板数降低10%的进样量 常用的进样量:气体0.1-1ml,液体0.1-1ul。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5页练习例:已知物质A和B在一根30.0cm长的柱上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16.40和17.63min,不被保留组分通过该柱的时间为1.30min,峰底宽为1.11和1.21min,试计算 (1)柱的分离度(2)柱的平均塔板数(3)塔板高度 (4)达1.5分离所需柱长解: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5页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优秀PPT 第二十一 色谱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