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质疑与辩护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ppt
《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质疑与辩护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质疑与辩护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质疑与辩护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摘要:摘要:认知语境主义者认为,“知道”是语境敏感的,“知道”的语境敏感性表现为“知道”是省略的、含糊的、等级的、标识的、对比的。认知语境主义的反对者试图借错误理论异议、等级性异议和澄清技术异议来反对认知语境主义,笔者认为,这些反对意见都是站不住脚的。目 录 0 前言1 1 认知语境主义者论认知语境主义者论“知道知道”的语境的语境敏感性敏感性 2 2 对对“知道知道”的语境
2、敏感性的质疑与的语境敏感性的质疑与辩护辩护 0 前言正如当代知识论者麦克法兰(John MacFarlane)所说:“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在知识归因句的语义学中,不仅知识论者,而且语言哲学家,在寻找对语言的语境敏感性的全面理解上,有越来越大的兴趣。尽管有这些重要的关注,然而,我们像以前一样,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在认知语境主义有可能成为知识论的主流理论的今天,探讨“知道”的语境敏感性的表现形式,应对反对者对“知道”的语境敏感性的质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 1 认知语境主义者论认知语境主义者论“知道知道”的的语境敏感性语境敏感性 认知语境主义者认为:知识的归因(knowledge-attrib
3、uting)依赖于归因的语境,换言之,“S知道p”或“S不知道p”的真值,以及“p是知识”或“p不是知识”的真值,是由该语句的说出者和被归因的语句的语境共同决定的;“知道(know)”的语境性即“知识”的语境性,其实质在于“知道”语句意义是不完整的。概括认知语境主义者对知道的语境敏感性的说明,这种不完整性可能表现在:“知道”是省略的、含糊的、等级的、标识的、对比的,等等。1.1“1.1“知道知道”是省略的是省略的 对“知道”语境性的省略分析认为,“知道”像“大 的”和“成 功 的”一 样,是 省 略 的(elliptical)。“知道”的语义评价有一条裂缝,通常需要用语境尤其是突显的认知标准来
4、填充。先看两个案例:斑马案例A:去年夏天,孙松和她爱开玩笑的朋友严思带着她们的孩子去动物园玩。当来到斑马区时,孙松的孩子孙郜问孙松:“那些动物是什么?”孙松告诉他说:“它们是斑马。”严思开玩笑地问孙松:“你真知道它们是斑马吗?”孙松毫不犹豫地说:“我当然知道。我知道斑马像什么,而且围栏的标记牌上清楚地标明这些动物是斑马。”斑马案例B:去年夏天,孙松和她爱开玩笑的朋友严思带着她们的孩子去动物园玩。当来到斑马区时,孙松的孩子孙郜问孙松:“那些动物是什么?”孙松告诉他说:“它们是斑马。”严思开玩笑地问孙松:“你真知道它们是斑马吗?”孙松毫不犹豫地说:“我当然知道。我知道斑马像什么,而且围栏的标记牌上
5、清楚地标明这些动物是斑马。”严思反问道:“你知道这些动物不是动物园的管理员在骡子身上画上条纹巧妙伪装而成的吗?如果你不知道这些动物可能是巧妙伪装的骡子,那么你怎么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动物是斑马呢?”孙松承认说:“也许我真的不知道这些动物是斑马,最好我们去调查一下。”斑马案例A和B冲突可表示为:(1)孙松知道那些动物是斑马。(2)孙松不知道那些动物是斑马。如果把斑马案例A和B冲突的实质看作“知道命题意义的不完整”,那么这种不完整的原因可归结为省略。把它们补充全,冲突就会消失。案例A省略了“根据低标准”,案例B省略了“根据高标准”即:(3)根据低标准,孙松知道那些动物是斑马。(4)根据高标准,孙松不知
6、道那些动物是斑马。从省略的角度上看,“知道”的使用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通常认为,“S知道p”是在表述主体S与命题p之间的二元(dyadic)关系,然而从省略的视角看,则是在表述一种三元(triadic)、四元(tetradic)甚至更多元的关系,请看一个五元关系的表达式:归因者A,在其归因语境下Ca下断言,主体S在认知语境Cc下知道p。这个表达式就表达了A-Ca-S-Cc-p的五元关系。1.2“1.2“知道知道”是含糊的是含糊的 赫勒(Mark Heller)认为,“知道”的语境敏感性源于含糊性(vagueness或ambiguity)。两种或两种以上含义的对话通常会导致含糊,两种或两种以
7、上真值条件通常会产生含糊的句子,在“Jack went to the bank”中,由于“bank”可表示银行、堤、岸、沙洲、浅滩、储藏所等,因此“Jack went to the bank”的意思是含糊的。为了解决斑马案例A和B的冲突,语境主义者可能提出一种含糊的方法:“知道”有不同的对话意义如“知道l”是相对于低标准的知道,“知道h”是相对于高标准的知道。由于有两种不同的知道,因此句子“孙松是否知道那些动物是斑马”就有两种不同的答案:(5)孙松知道l那些动物是斑马。(6)孙松不知道h那些动物是斑马。1.3“1.3“知道知道”是等是等级级的的 有不少语境主义者如理查德(Mark Richar
8、d)认为,“知道”像“高的”、“富的”、“水平的”、“空的”、“有准备的”一样,是一种语境敏感的等级形容词(gradable adjective),是一种需要详细说明相关的对比项的“不确定的表达”,需要依赖语境精确化。柯亨(Stewart Cohen)指出:“自然语言中,如果不是大多数谓词,那也有许多谓词,都是这样:包含这些谓词的语句的真值依赖于由语境所决定的标准。这些谓词有水平的、秃的、富有的、幸福的、悲伤的。对这种谓词来说,为了使它能普遍地应用,语境将决定这种谓词必须满足的强度。为了成为水平的,语境将决定一个水平面必须水平。”“水平的”归因是相对于突显的水平的等级的。即使对相同的认知主体,
9、同一个表面可能被判断为水平的,也可能被判断为不水平的,这依赖于语境:对日常的目的来说,如在外面野餐、日光浴、玩排球等等,我可以把某块草坪断定为水平的;但如果温布尔登国际网球比赛要在这块草坪上进行,那么相同的断定就是错的。同理,知识的归因是对语境决定的认知参量(epistemic parameter)敏感的。柯亨还主张,“知道”的等级性,源于辩护的等级性,他说:“在我看来,辩护或有好的理由是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概念无疑具有程度性。”1.4“1.4“知道知道”是标识的是标识的 德娄斯认为,“知道”是标识的,具有标识性。克雷格(Edward Craig)说,知识归因就是“去标记被认可的信息来源”
10、。具有明显的标识性的标识词有: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s)如“我”、“你”、“他”等;指示性代词(demonstratives)如“这里”、“那里”、“这个”、“那个”、“这些”、“那些”、“附近”和“当地”;时间关系词:“今天”、“明天”、“昨天”、“此时”、“那时”等。它们的语义随着语境的不同而变化。标识是指示性表达,其语义评价依赖于说话的语境。语境决定标识的参量,而标识参量决定标识表达的评价,以“我”、“这里”或“现在”为例,“我”的相关参量是说话者,“这里”的相关参量是说话的地方;“现在”的相关参量是说话的时间。对于传统的语境主义来说,S知道p,可以表述为“S相对于标
11、准N知道p”,其中标准N可以是“低标准”,也可能是“高标准”。标识表达的内涵是一种从语境因素(如说话者、说话的地方、说话的时间等)到语义评价的函数。如果把函数概念应用到S知道p,那么我们可以归纳出“知道”的对话内涵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有如下的析取形式:“知道”=在语境A,如果“知道”,那么“知道”相对x标准;或者在语境B,如果“知道”,那么“知道”相对y标准;或者在语境C,如果“知道”,那么“知道”相对z标准,或者在所有其他情况下,“知道”相对标准w。1.5“1.5“知道知道”是对比的是对比的 肖弗(Jonathan Schaffer)认为,“知道”像“更喜欢”一样,是一种知者、已知命题和相关
12、的对 比 组 的 三 元 关 系,具 有 对 比 性(contrastivity)。肖弗认为,传统的知识论假定只有一种二元的Kap关系(即S知道p);语境主义主张有多种二元的Kap关系即Kiap关系;对比主义认为没有二元的Kap关系,只有三元的Kapq关系(a知道p而非q)。笔者认为,以上对“知道”性质的不同判断,都可以成为“知道”具有语境敏感性的理由,然而,对“知道”的这些判断,反对者提出了质疑。2 2 对对“知道知道”的语境敏感性的质的语境敏感性的质疑与辩护疑与辩护 质疑“知道”的语境敏感性的反对意见概括地说主要有:错误理论异议、等级性异议和澄清技术异议。2.12.1错误理论的异议错误理论
13、的异议 错误理论的异议认为,语境主义依赖错误理论(error theory)。错误理论主张,能干的说话者有时会系统地弄错“知道”的内容。语境主义的反对者认为,认知语境主义和它的错误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在面对怀疑主义论证时,“很难想像流利的说话者会系统地混淆他们的语境”。谢辉(Stephen Schiffer)详细地论证说:“语义理论将按照认知语境主义的要求解答怀疑主义悖论是不太合理的。如果被提议的语义学是正确的,那么极端的错误理论将需要首先解释为什么我们似乎有悖论。但错误理论是不合理的:如果知识语句像认知语境主义所需要的那样是标识的,那么说话者将知道他们正在说的东西。”谢辉举例说,有人说:“天正
14、在下雨”,为了说伦敦正在下雨,必然清楚地知道他正在声称伦敦正在下雨。然而,当我们说“张三知道某动物是一匹斑马”时,我们通常不会认为我们声称张三的知道是相对某一标准的。谢辉认为,语境主义者的如下主张是没有道理的,即知识的归因包含了一种隐藏的标识,或者动词“知道”本身就是标识的,或者动词“知道”是含糊不清的。很明显,谢辉反对认知语境主义的这种策略依赖于标识的透明要求(Transparency Requirement for Indexicals)即:对所有的标识i,在i改变它的内容的任何可能情境下,能干的说话者都能认识到i改变了它的内容。这一要求明显违反了认知语境主义。因为语境主义者认为,能干的说
15、话者在谈论怀疑主义论证时,经常在“知识”归因的内容上出错。谢辉接受标识的透明要求的理由来源于经验,并认为标识的透明要求为所有认可的标识如核心标识、等级形容词等所接受。他还以“我”和“这里”以及“水平的”和“空的”为例,说明能干的认知者是不会看不到它们的标识性的。因此,“知道”不具有这种标识性。另有反对者以动物园案例来反对错误理论。动物园案例:A:我知道那是一匹斑马。B:你能排除它是一匹巧妙伪装的骡子吗?A:我想我不能排除。B:因此你承认你不知道那是一匹斑马,所以你先前的结论是错的?A:哦!我没有说我知道它是一匹斑马。反对者认为,在认知语境主义者看来,A的最后断言“我没有说我知道它是一匹斑马”是
16、对的,因为在B问第一个问题后,“知道”已经改变了它的内容。但认知语境主义的解释是十分笨拙的,因为有能力的说话者不仅感觉到A的最后断言是奇怪的,而且直觉到它完全是错误的。的确,很明显,在A的第一个断言和最后的一个断言之间有真正的矛盾。反对者认为,在这个案例中,为了否认人们对A的结论的直觉性,语境主义者显然要救助于他们的错误理论。另有一个相似的案例,它是由威尔逊(Timothy Williamson)修正的动物园案例*:A:我知道那只动物是一匹斑马。B:你是怎么知道它不是一匹巧妙伪装的看上去像是斑马的骡子?A:嗯,就我所知,它是一匹描了色的骡子,因此我错了,我根本不知道它是一匹斑马。威尔逊认为,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道 语境 敏感性 质疑 辩护 发表 厦门大学 学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