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chapter+08-10+enzyme-01.ppt





《生化chapter+08-10+enzyme-0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chapter+08-10+enzyme-01.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化chapter+08-10+enzyme-01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章第一章 酶学通论酶学通论1 1、酶的催化性质、酶的催化性质3 3、酶的分类命名、酶的分类命名2 2、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化学本质4 4、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5 5、酶的活力与分离纯化、酶的活力与分离纯化l人们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人们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l夏禹时代,人们掌握了酿酒技术。夏禹时代,人们掌握了酿酒技术。l公元前公元前1212世纪
2、周朝,人们酿酒,制作饴糖和酱。世纪周朝,人们酿酒,制作饴糖和酱。l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曲曲)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l酶者,酒母也酶者,酒母也酶酶酒酒概述概述-酶的发现及研究历史酶的发现及研究历史1.1.不自觉的应用不自觉的应用:酿酒、造酱、制饴、治病:酿酒、造酱、制饴、治病2.2.对酶的初步认识对酶的初步认识:消化与发酵现象消化与发酵现象l1919世纪世纪30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获得胃蛋白酶。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获得胃蛋白酶。l18331833年,法国化学家年,法国化学家PayenPayen和和PersonPerson用酒精处理麦芽抽提用酒精处理麦芽
3、抽提液,得到淀粉酶(液,得到淀粉酶(diastasediastase)。)。l18781878年,德国科学家年,德国科学家K Khnehne提出提出enzymeenzyme从活生物体中分从活生物体中分离得到的酶,意思是离得到的酶,意思是“在酵母中在酵母中”(希腊文)。(希腊文)。3 3、1919世纪,对于发酵过程的本质开展了长期的学术争论,并导致了世纪,对于发酵过程的本质开展了长期的学术争论,并导致了随后一系列对于酶的分离及化学本质的研究随后一系列对于酶的分离及化学本质的研究l当时法国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当时法国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PasteurPasteur认为没有生物则没有发酵。认为没有生物则
4、没有发酵。l德国化学家德国化学家LiebigLiebig认为发酵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认为发酵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l此争议由德国学者此争议由德国学者BuchnerBuchner兄弟于兄弟于18961896年解决。年解决。lBuchnerBuchner兄弟的试验:用细砂研磨酵母细胞,压取汁液,汁液不含兄弟的试验:用细砂研磨酵母细胞,压取汁液,汁液不含活细胞,但仍能使糖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证明:发酵与细活细胞,但仍能使糖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证明:发酵与细胞的活动无关。胞的活动无关。4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在细胞内外起催化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在细胞内外起催化作用的生理活
5、性物质。那么酶的化学本质究竟是什么?那么酶的化学本质究竟是什么?l19261926年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美国康乃尔大学的SumnerSumner博士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结晶,博士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明具有蛋白质的性质。并证明具有蛋白质的性质。l19301930年,美国的生物化学家年,美国的生物化学家NorthropNorthrop分离得到了胃蛋白酶分离得到了胃蛋白酶(pepsinpepsin)、胰蛋白酶()、胰蛋白酶(trypsintrypsin)、胰凝乳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chymotrypsin)结晶,确立了酶的化学本质。)结晶,确立了酶的化学本质。l随着
6、随着X X光晶体衍射,多维核磁共振(光晶体衍射,多维核磁共振(NMR NMR)技术的发展,很多酶的)技术的发展,很多酶的空间结构被揭示。空间结构被揭示。5 5、80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RNARNA核酶核酶(ribozyme)(ribozyme),这一,这一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开辟了酶学研究的新领域。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开辟了酶学研究的新领域。l19831983年核酸酶的确认:切克年核酸酶的确认:切克(Thomas Cech)(Thomas Cech)等人发现四膜虫等人发现四膜虫(TetrahynenaTetrahynena)细胞的)细
7、胞的26 S rRNA26 S rRNA前体具有自我剪接功能前体具有自我剪接功能(Self-splicingSelf-splicing)。该)。该RNARNA前体约有前体约有64006400个核苷酸,含有一个内个核苷酸,含有一个内含子(含子(IntronIntron)或称为间隔系列()或称为间隔系列(Intervening sequence,Intervening sequence,IVSIVS)和两个外显子()和两个外显子(ExonExon),在成熟过程中,通过自我催化作),在成熟过程中,通过自我催化作用,将间隔系列切除,并使两个外显子连接成成熟的用,将间隔系列切除,并使两个外显子连接成成熟
8、的 RNARNA。这种。这种剪接不需要蛋白质存在,但必须有鸟苷或剪接不需要蛋白质存在,但必须有鸟苷或55GMPGMP和镁离子参与。和镁离子参与。切克(切克(T.CechT.Cech)将之称为自我剪接反应。认为)将之称为自我剪接反应。认为RNA RNA 亦具有催化活亦具有催化活性。并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性。并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RNA 称为称为ribozymeribozyme。淀粉酶类与淀粉糖业淀粉酶类与淀粉糖业果汁生产与果胶酶果汁生产与果胶酶乳制品与凝乳酶乳制品与凝乳酶酶制剂在国外饲料工业酶制剂在国外饲料工业中得到不断应用,不仅中得到不断应用,不仅提高了饲料原料的转化提高了饲料原料的转
9、化率,也促进了对饲料的率,也促进了对饲料的消化。消化。植酸酶植酸酶Bio-FeedBio-Feed Phytase(Ronozyme Phytase(Ronozyme P)P)主要用于提高植酸磷的消化率,并相应改善钙和其主要用于提高植酸磷的消化率,并相应改善钙和其它矿物元素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动物粪便中磷的它矿物元素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动物粪便中磷的排放量,有益环保。排放量,有益环保。生物抛光是一种用纤维素酶改善纤维素纤生物抛光是一种用纤维素酶改善纤维素纤维制品表面的整理工艺维制品表面的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的抗起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并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毛起球并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
10、溶菌酶溶菌酶凝血酶凝血酶栓溶酶类与心血管疾病栓溶酶类与心血管疾病l 酶酶是一类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是一类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因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因此又被称为此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l 酶参与的反应称为酶参与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促反应,被其作用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被其作用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为底物底物1.1 1.1 酶的基本定义酶的基本定义Eduard Buchnerl 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反应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反应l 加快反应速度加快反应速度l 在反应中其本身不被消耗在反应中其本身不被消耗1.2 1.2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1.3 1.3
11、 酶与一般催化剂不同酶与一般催化剂不同l 酶均是由生物体合成的酶均是由生物体合成的l 酶和生命活动密切相关酶和生命活动密切相关l 酶具有不稳定性酶具有不稳定性l 酶的催化活性在体内可以受到调节控制酶的催化活性在体内可以受到调节控制 l1.1.专一性专一性l2.2.高效性高效性l3.3.作用条件温和作用条件温和1.4 1.4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1.4.1 1.4.1 专一性专一性l大多数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底物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大多数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底物或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质,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1.4.2 1.4.2 高效性高效性l 比非催化反应高比非
12、催化反应高10108 810102020倍,比其它催化反应倍,比其它催化反应高高10106 610101313倍倍l 酶催化的最适条件几乎都是温和的温度及非极酶催化的最适条件几乎都是温和的温度及非极端的端的pHpHl 酶的一般反应温度在酶的一般反应温度在20204040之间,反应之间,反应pHpH在在5 58 8之间之间 1.4.3 1.4.3 作用条件的温和性作用条件的温和性2.1 2.1 酶的化学组成酶的化学组成化化学学本本质质是是蛋蛋白白质质l经酸碱水解终产物是经酸碱水解终产物是aaaal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活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活l酶可变性失活酶可变性失活l酶是两性电解质酶是两性电解质l具
13、有不能通过半透膜等胶体性质具有不能通过半透膜等胶体性质l具有蛋白质的化学呈色反应具有蛋白质的化学呈色反应蛋白质部分:脱辅酶或酶蛋白蛋白质部分:脱辅酶或酶蛋白辅因子辅因子辅基辅基辅酶辅酶全酶全酶单纯酶单纯酶结合酶结合酶酶的化学组酶的化学组成分类成分类2.1 2.1 酶的化学组成酶的化学组成结合酶中各部分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l酶蛋白的作用:酶蛋白的作用:决定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决定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l辅因子的作用:辅因子的作用:作为电子、原子或某些基团的载作为电子、原子或某些基团的载体参与反应,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体参与反应,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l辅因子的分类:辅因子的分类:l辅酶:辅酶:用透析
14、法可除去的,直接参加催化反应用透析法可除去的,直接参加催化反应l辅基:辅基:用透析法不易除去的,它间接参加反应用透析法不易除去的,它间接参加反应2.2 2.2 酶的辅因子酶的辅因子 辅酶辅酶 辅基辅基2.2 2.2 酶的辅因子酶的辅因子2.2 2.2 酶的辅因子酶的辅因子(a prosthetic group)(a prosthetic group)2 H2O2 2 H20+O2(tetramers)l 1.1.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l 2.2.国际系统命名法国际系统命名法3.1 3.1 酶的命名酶的命名l 根据其催化底物来命名根据其催化底物来命名l 根据所催化反应的性质来命名根据所催化反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 chapter 08 10 enzyme 0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