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验光员高级答案).doc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验光员高级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验光员高级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第一、单项选择(第 1 题题 第第 160 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 0.5 分,满分分,满分 80 分。分。 )1、 ( C )的态度是每个验光员应必备的。A、消极 B、被动 C、积极主动 D、平淡2、0.52 毫米是用光学方法测量活体角膜( C )的正常值。A、厚度 B、曲率 C、中央部厚度 D、周边部厚度3、晶状体宛如洋葱,由外向内分为囊膜、前囊下上皮、基质皮质层和( B ) 。A、内层 B、核层 C、带状纤维层 D、径线纤维层4、用来计算柱面透镜上( C )的屈光力的公式为 F
2、 =F sin2。A、与垂直线成 夹角方向上 B、与水平线成 夹角方向上C、与轴向为 夹角方向上 D、与最大屈光力方向 夹角方向上5、10mm 为( )静止时正常值。A、角膜前面 B、 后面 C、晶状体前面 D、6、1.35mm 是简化眼中,单一折射球面位于( A )的正常值 。A、主点前 B、主点后 C、结点前 D、角膜后7、透镜是由( D )构成的透明介质。A、两个反射面 B、三个反射面 C、一个折射面 D、两个折射面8、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柱称( D )。A、凸透镜 B、凹透镜 C、透镜 D、棱镜9、光学树脂片表面进行缓冲膜处理来保持和增强其( D ) 。A、透光率 B、折射率
3、C、抗冲击性 D、表面硬度10、两眼屈光度差别超过( B )为屈光参差的诊断依据。A、1.00D B、2.00D C、-3.00D D、3.00D11、屈光参差的临床表现有( A ) 、交替视力、单眼视力。A、复合视力 B、混合视力 C、矫正视力 D、双眼视力12、用一个远用矫正和一个近用矫正两个部分组成的镜片为( D ) 。A、近用镜片 B、远用镜片 C、渐变镜片 D、双焦点镜片13、 ( D )位于晶体与视网膜之间。A、房角 B、房水 C、虹膜 D、玻璃体14、角膜、房水( C )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A、角膜上皮 B、角膜内皮 C、晶休 D、视网膜15、虹膜炎所致的玻璃体混浊为( C )
4、 。A、化学性 B、物理性 C、病理性 D、生理性16、在照明度逐渐减低的情部下,最后失去辨别( B )的能力。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17、 ( A )感觉是视网膜病变的反应最灵敏的。A、红黄 B、红蓝 C、黄蓝 D、红绿18、绿色与( D )盲是最常见的色觉障碍。A、白色 B、黑色 C、黄色 D、红色19、 ( A )可导致后天色觉障碍。A、视神经炎 B、玻璃体混浊 C、角膜白斑 D、晶体硬化20、色弱是指( C ) 。A、不能区分颜色 B、不能辨别颜色 C、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降低 D、对红、绿色辨别能力降低。21、红色盲辨别( A )的能力的丧失。A、红色与绿色 B、红色与黄
5、色 C、红色与蓝色 D、红色22、绿色盲辨别( D )的能力的丧失。A、红色与绿色 B、红色与黄色 C、红色与蓝色 D、绿色23、 ( B )者称为全色盲。A、四色视 B、三色视 C、二色视 D、一色视24、 ( D )是先天性色觉障碍男女发病的比例。A、1:2 B、1:5 C、2:1 D、5:125、完全反射光线的物体呈现( B ) 。A、黑色 B、白色 C、绿色 D、黄色26、人眼的最小视角是由( B )决定的。A、屈光 B、人眼所具有的最小分辨力#*C、角膜状况 D、晶体状况27、儿童视力表的视票为( D ) 。A、标准的“E” B、较大的“E” C、 “C” D、不同的图形28、 (
6、D )是在我国常用的视力检查距离。A、20 厘米 B、50 厘米 C、70 厘米 D、33 厘米29、使用交叉柱镜比较前后两面清晰度是否相同时( C ) 。A、两面一定要同样清楚 B、两面一定要同样模糊C、同样模糊与同样清楚均可 D、一面清楚一面模糊即可30、标准对数视力表中 1.0 相当于 5 分记录法中的( D ) 。A、3.0 B、3.1 C、4.0 D、5.031、远近视力都大于 1.0 时眼的屈光状态大约为( D ) 。A、正视眼 B、近视眼 C、远视眼 D、正视或轻度远视32、调节机理可分为( D ) 。A、病理性与生理性 B、物理性与生理性 C、病理性与物理性 D、生物性与生理性
7、33、-3.00D 的人眼的远点在( C ) 。A、30 米处 B、3 米处 C、0.33 米处 D、0.033 米处34、近视眼的远点与近点( A ) 。A、均在眼球前方 B、均在眼球后方C、均在眼球前方,但相差 1 米 D、均在眼示前方,但相差 10 米。35、40 岁的人调节幅度约为( A ) 。A、5.0D B、50cm C、5m D、1m36、某人为正视眼,如近点为 20cm,那么他的调节范围为( C ) 。A、1020cm B、2030cm C、20cm D、0cm37、如近视为 3.0D,远点在 33cm,近点在 8cm,那么他的调节程度为( A ) 。A、9.5D B、9.0D
8、 C、8.5D D、8.0D38、近反射的三联运动是指( A ) 。A、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B、调节、集合、瞳孔开大C、调节、前移、瞳孔开大 D、调节、前移、瞳孔缩小39、如果要检测结果灵敏,那么应该选择交驻柱镜的度数为( D ) 。A、1.0D B、0.75D C、0.50D D、0.25D40、如果矫正视力为 0.8,那么双眼平衡时应选择( C )那一行为视标。A、0.2 B、0.5 C、0.6 D、1.041、平衡调试时如果不能棱镜分离,那么被检查者有( B )的可能。A、水平斜视 B、垂直方向斜视 C、外直肌麻痹 D、内直肌麻痹42、 ( B )是双眼平衡的目的。A、平衡双眼的度数
9、B、平衡双眼的视力 C、等同双眼的刺激 D、缩小双和的屈光差别43、 ( A )是双眼平衡的前提。A、双眼雾视+1.00D B、雾视的视力达到 0.60.8C、双眼雾视+0.50D D、双眼雾视+0.75D44、双眼平衡时左眼棱镜底向下,那么右眼棱镜底( A ) 。A、向上 B、向下 C、向内 D、向外45、双眼平衡时如右眼较清楚,那么应( B ) 。A、左眼加+0.25D B、右眼加+0.25D C、左眼加-0.25D D、右眼加-0.25D46、 ( B )是双眼不能平衡时采取的措施。A、让弱势眼保持良好的视力 B、让优势眼保持较好的视力C、提高优势眼的镜度 D、提高弱势眼的镜度47、 (
10、 A )可用来作老光镜片。A、近视与远视镜片 B、只有远视镜片C、只有近视镜片 D、只有散光镜片48、 ( C )是确定渐进镜片远用屈光度的原则。A、远视度数控制在+3.0D 以内 B、远视度数控制在+5.0D 以内C、远视能深则深 D、远视能浅则浅49、柱镜轴位在 75o 时,则其屈光力在( D ) 。A、15 o B、125 o C、90 o #*D、165 o50、 ( A )测量调节幅度时,最后被检者所添加的负镜度总和就是调节幅度。A、负镜法 B、正镜法 C、推进法 D、托后法51、渐变镜加光的量越大( D ) 。A、远用区越大 B、近用区越大 C、棱镜越大 D、每侧像差越大52、老视
11、验配是以( B )为基础的。A、矫正视力达到 0.8 B、远用屈光状态的矫正 C、近用屈光状态的矫正 D、矫正视力达到1.053、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在( C )以后才开始出现老视。A、60 岁 B、50 岁 C、40 岁 D、30 岁54、 ( C )一般不会发生在老视眼上。A、调节滞后更明显 B、调节幅度下降C、远视力下降 D、近视力下降55、渐变镜片基本上可分为( C ) 。A、视远、近区及渐变区 B、视远区及视近区C、渐变区及视远视近区 D、减薄镜片的厚度56、渐变镜加棱镜是为了( D ) 。A、增加镜片的厚度 B、增加镜片的重量C、减少镜片的重量 D、减薄镜片的厚度57、渐变镜暂时标
12、记包括( D ) 。A、商标 B、隐形小刻印 C、加光度 D、配镜十字58、 ( A )是渐变镜软式设计的优点。A、渐进区宽而长 B、渐进区细而长 C、渐进区细而短 D、渐进区宽而短59、渐变镜从远用区到近用区的镜度变化( D ) 。A、无关紧要 B、决定过渡槽的宽度C、是固定的 D、呈 0.25D 递增60、 ( B )是渐进镜的优点。A、看中距与看过清晰 B、全和的清晰视力 C、看远与看中距离均能看清 D、看远与看近均能看清61、 ( C )是渐进镜的缺点。A、子片太大 B、跳跃现象 C、物体变大 D、物体变小62、渐变镜畸变像差会使戴镜者头部移动时感到( B ) 。A、无法移动 B、视物
13、变形 C、物体变大 D、物体变小63、 ( B )是不适合配戴普通渐变镜的职业。A、教师 B、书记员 C、秘书 D、图书管理员64、渐变镜镜架选择时瞳孔中心至镜架底部最小应为( C ) 。A、20mm B、18mm C、16mm D、12mm65、 ( C )是镜架调整的主要内容。A、镜框大小 B、镜框高度 C、顶点距离 D、镜框宽度66、 ( C )是镜架顶点距的一般要求。A、817mm B、1317mm C、1015mm D、1520mm67、镜架前倾角是为了( D ) 。A、外观美观 B、配戴舒适 C、扩大视远区视野 D、扩大视近及中间区的视野68、平行光线通过交驻贺柱镜后形成( A )
14、 。A、史氏光椎 B、史氏圆锥 C、特纳氏圆锥 D、特纳氏光锥69、散光患者雾视后,则两条焦线必须在( D ) 。A、视网膜上 B、视网膜后 C、视网膜两侧 D、视网膜前70、视标到( B )是推进法测量 Amp 时测量的距离。A、视网膜 B、角膜 C、晶体 D、眼镜平面71、负镜度测定 Amp 时,最后所添加的负镜度总和就是( D ) 。A、被检者的屈光度 B、检查者的屈光度 C、Amp 的一半 D、Amp72、雾视后晶体的屈光力比原来( D ) 。A、变大 B、不变 C、变厚 D、变小73、散光的度数与轴向是用( D )来精确的。A、裂隙片 B、散光表 C、视力表 D、交叉柱镜74、双眼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技能 鉴定 国家 题库 统一 试卷 验光 高级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