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化解策略研究——以山西省煤炭行业为例 (4).docx
《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化解策略研究——以山西省煤炭行业为例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化解策略研究——以山西省煤炭行业为例 (4).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历经依赖加大投入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各级政府开始意识到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病,并着手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因此,对于煤炭、钢铁等工业产业的产能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统计数据可知,自从2014年后,煤炭价格连续下滑,特别是山西这样的产煤大省,几乎所有的煤炭企业在2015年度陷入了完全亏损的状态。因此,研究煤炭产能调整,并测算产能对以煤为主产业的省份意义重大。本文从探究煤炭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如何定量测算产能过剩以及怎样应对产能过剩等方面出发,对煤炭产能过剩的界定及测算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重点对生产函数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产能过剩的定量测算方法进行修
2、正。本文以山西省煤炭产业为实证对象,对其2007年到2017年度的山西产能利用率和产能过剩水平进行分析测算,并进行了该省十一个地区2017年度的煤炭产能利用率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煤炭产业煤炭产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山西煤炭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煤炭的产能过剩是由企业的逐利行为、基于GDP导向的地方政府发展冲动以及市场供需变动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基于这三个方面九个维度,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剔除价格因素等三个不容易进行预测的影响因素之后,将其他六大因素确定为后续分析研究的依据指标。在分析国家去产能整体部署和山西省去产能政策支撑的基础上
3、,通过构建线性规划模型对山西省十一个地区在去产能导向下对各自的产能进行定位,以便于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控各个地区产能过剩状况以提升产能效率,特别是为淘汰落后产能提供有力的理论分析支撑。从而,为各个区域的产能调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实现山西各大煤炭企业的健康运行。关键词:煤炭产能;产能过剩;利用效率;形成机理;影响因素AbstractAfter the high-speed economic growth brought about by increasing investmen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began to realize the disad
4、vantages of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and began to adjust and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refore,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productivit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coal, steel and other industrial industries.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istical data of
5、 our country, since 2014, the price of coal has been declining continuously, especially in Shanxi, which is a big coal-producing province. Almost all coal enterprises are in a state of complete loss in 2015.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vinces with coal as the main industry to study
6、 the adjustment of coal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o calculate coal production capacity.Starting from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al overcapacity, how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it and how to deal with it,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d meticulous study on the definition and calculation met
7、hod of coal overcapacity, focusing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and revises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al overcapacity. Taking Shanxi coal indust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calculates Shanxis productivity utilization ratio and overcapacity l
8、evel from 2007 to 2017,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al productivity utilization ratio of 11 regions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17. On this bas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Shanxi coal industry a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hanxi coal
9、 production capacity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vercapacity, the overcapacity of coal is caused by the joint action of profit-seeking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the impulse of loc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 based on GDP and the change of mar
10、ket supply and demand. Based on the nine dimensions of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eliminating the three difficultly predictable shadows such as price factors. After the sound factors, the other six factors are determin
11、ed as the basis indicators for the follow-up analysi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deployment of national capacity and the support of Shanxis capacity-removal polic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to locate the capacity of 11 regions in Shanxi Province under the guidance
12、of capacity-removal, so as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excess capacity of each region more pertinently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especially to provide a powerful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eliminating backward capacity. Support. Thus, it provides a new idea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13、capacity regulation of each reg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major coal enterprises in Shanxi.Key words: coal productivity; overcapacit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formation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目 录1. 绪论7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1.1.1 研究背景71.1.2 研究意义81.2 研究目标与内容91.2.1 研究目标91.2.2 研究内容91
14、.3 研究方法与思路101.3.1 研究方法101.3.2 研究思路111.4 本章小结12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22.1 相关概念界定122.1.1 产能过剩界定122.1.2 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142.2 产能过剩测算152.2.1 产能利用率152.2.2 辅助性指标152.3 国内外文献综述162.3.1 国外文献综述162.3.2 国内文献综述172.4 产能过剩的化解策略192.5 本章小结203. 山西省煤炭行业发展现状203.1 山西省煤炭产业概况203.1.1 资源状况203.1.2 山西各大煤炭企业运行状况213.2 山西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测算223.2.1
15、煤炭产能定量测算方法的修正223.2.2 山西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测算233.3山西煤炭产业产能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243.3.1煤炭产业结构单一243.3.2安全问题严重制约山西煤炭产业发展253.3.3 环境破坏日益引起重视264. 山西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成的理论分析264.1 煤炭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264.2导致煤炭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分析284.2.1企业逐利行为284.2.2 基于GDP导向的地方政府发展冲动294.2.3 市场供需变动304.3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治理必要性实证分析304.3.1 描述性统计314.3.2 相关性分析314.3.3 回归分析324.3.4 多重共线性
16、检验324.3.5 异方差检验335. 山西省煤炭行业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测算335.1 测算假设335.2 测算假设合理性分析345.2.1 假设一合理性分析345.2.2 假设二合理性分析345.2.3假设三合理性分析355.3 测算模型分析365.4 测算结果分析366.结论及建议376.1 研究结论376.2 去产能的应对策略386.2.1 提升行业集中度以促进煤炭产业升级386.2.2 全面实施煤炭产业提质增效396.2.3 妥善解决职工分流安置406.3 研究展望40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化解策略研究以山西省煤炭行业为例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
17、国经济实现了举世瞩目的40年高速增长奇迹。但粗放的增长让总量快速攀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结构失衡等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速开始下滑,之前的高额投资与此时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让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与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适度大于需求是市场竞争机制发挥
18、作用的前提,有利于调节供需,促进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但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超过有效需求时,将会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为了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供给侧改革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相继提出,在适度扩大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煤炭作为中国工业的基础性能源,其下游行业包括火电、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的动力源之一。但煤炭行业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2008年金融危机后,煤炭价格大幅跌落,之后在“四万亿计划”的强刺激下,煤炭价格回升,并于
19、2011年底达到峰值,之后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煤炭需求进一步下降,并受到多种资源的替代性影响,价格于2016年中达到新低。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反映出其需求的易变性,但是煤炭企业是典型的重资产企业,供给很难短时间变动,从而出现了一定时期内供给远大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是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导致了机器设备、资金等的闲置,进一步拉低经济增长,从而会陷入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图:中国煤炭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Wind,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西省是中国煤炭资源大省,煤炭产业也是山西省历年来的支柱产业,在2017年达到了峰值,山西省原煤产量占到了全国的五分之一,当年山西省GDP为1.5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采矿
20、业增加值占到了四分之一,尽管自2000年以来,山西煤炭行业经历了多轮结构性调整,关闭中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但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使得山西煤炭产能保持增长,截至2017年底,山西省共有煤矿332座,总生产能力达到8.98万吨/年,而2016年产量只有5.90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9.7%。严重的产能过剩迫使煤炭价格低迷,煤炭开采企业亏损面不断加大。除此之外,由于大型煤炭企业均为国有企业,银行贷款获取的便利性导致其财务杠杆较高,盈利状况不佳也带来了相关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不断加大。就目前而言,山西省作为资源型地区,未来“煤焦冶电”为主业的产业格局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因此,研究如何化解过剩产能,帮助
21、山西煤炭企业脱困,为山西省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源具有重要意义。1.1.2 研究意义煤炭是我国的重点支撑产业,也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并且,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使得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研究煤炭产能过剩及其测算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通过生产函数对山西煤炭产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定量测算,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产能过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构建线性规划模型对各大煤炭企业在去产能导向下对各自的产能进行预测,为山西煤炭产业的生产运行、投资决策等经营管理提供客观有效的信息。并且,能够为山西省外煤炭企业的产能规划和市场预期提供现实的
22、指导。(2)煤炭产能的过剩主要来源于投资行为的“潮涌现象”,并且得到地方政府在贷款、税收和投资导向等金融财政政策方面的支持,由此引发的大量资本涌入包括房地产、金融、电力等多种产业的资本投入,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因此,通过对煤炭产能过剩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能够发现产能过剩深层次的本质诱因,从而为政策干预找到合适的着力点,促进煤炭行业投资机制的完善。(3)通过构建线性规划模型对山西省十一个地区在去产能导向下对各自的产能进行预测,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控各个地区产能过剩状况以提升产能效率,特别是为淘汰落后产能提供有力的理论分析支撑。从而,为各个区域的产能调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实现山西各大
23、煤炭企业的健康运行。1.2 研究目标与内容1.2.1 研究目标以山西省煤炭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为实证研究对象,因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产煤集中的地区,属于我国产煤第一大省而具有典型代表性,所以在研究分析中能够说明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山西煤炭产业的产能过剩进行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产能进行定量测算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后,构建线性规划模型对山西省十一个地区的煤炭产业在去产能导向下的产能进行了定量的分析预测。最后,结合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山西省层面的中观调控政策,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结果,进而提出了相
24、应的去产能对策。1.2.2 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山西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化解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第一章:绪论。本部分重点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通过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揭示出本课题的选题依据。通过描述研究内容及方法指明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则揭示了论文研究的创新价值及未来改进之处。(2)第二章: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基于本文研究的主要命题,本章一方面对论文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做出描述,产能过剩理论及产能过剩形成理论等。另一方面,本章收集国内外关于产能过剩理论及其治理策略的有关文献,并且对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化解策略研究以山西省煤炭行业为例 4 产能 过剩 形成 机理 化解 策略 研究 山西省 煤炭行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