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质处理方案的对比研究.docx
《不良地质处理方案的对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良地质处理方案的对比研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不良地质处理方案的对比研究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工程管理 姓 名: 黄铭杰 学 号: 160806101571 指导教师: 周 梅 职 称: 讲师 中国珠海二二零年五月六日17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我所呈交的毕业论文不良地质处理方案的对比研究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材料,均在文后按顺序列出其参考文献,论文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承诺人签名: 日 期: 年 月 日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也进入一个高潮期,在工程建设的途中,往往会碰上滑坡、软弱地基、岩溶、崩
2、塌等各式各样的不良地质,而这些不良地质已经对工程的正常建设产生了巨大的负面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同时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与人员伤亡。不良地质已经严重影响着正常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不良地质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工程面对不良地质状况的处理效率。本文以不良地质的特点及其处理的不同方案为研究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取海南省昌江县芒果西路为例进行论证,以达到面对不良地质的时候,能选出一个符合标准、安全、经济效益高的方案。关键词:不良地质现象 不良地质处理方案 经济效益评价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gineering construct
3、ion in China has entered a high speed period in recent yea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various kinds of adverse geologic phenmoena, such as landslide, soft ground, karst, rockfall, etc., are often encountered. These adverse geologic phenmoena have produced huge negative econom
4、ic benefits for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Not only that, but also caused different degrees of traffic accidents and casualties. Adverse geologic phenmoena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mooth progress of normal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e treatment of adverse geologic phenmoena is particu
5、larly importa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engineering facing the adverse geological phenmoena.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geological phenmoena and the different schemes of its treat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Mango West Ro
6、ad in Changjiang County, Hainan Province is selected as an example for demonstration, so as to select a scheme that meets the standards, is safe and has high economic benefits when facing the unfavorable geology. Keywords: adverse geologic phenomena , adverse geologic phenomena treatment plan , Econ
7、omic benefit evaluation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论文写作的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研究的目的21.4 研究的方法21.5 研究的内容3本章小结4第二章 不良地质的分类、成因及其危害分析12.1 不良地质现象的分类12.2 不良地质现象特点12.2.1 软弱地基12.2.2 滑坡12.3 不良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2.3.1不良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12.3.2不良地质现象危害2本章小结3第三章 不良地质的处理方法分析43.1 不良地质处理方案的基本原则43.1.1软弱地基43.1.2滑坡43.2 常见不良地质处理方法43.2.1 软弱地基43.2.2 滑
8、坡63.3 方案对比分析63.3.1软弱地基73.3.2滑坡7本章小结8第四章 芒果西路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案94.1 项目概况94.1.1地层岩性特征94.1.2场地地震效应104.2 项目不良地质分析及处理方案104.2.1软弱地基104.2.2软弱地基处理方案104.3 选取方案结果12本章小结13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145.1 结论145.2 展望14参考文献15致 谢16附 件:17第一章 绪论1.1 论文写作的意义伴随国家的日益强大,工程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我国疆界辽阔,同时,也拥有着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在工程建设的途中,常常会遇到阻碍,而其中最值得人们注意的就是不良地质现象了。
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正常建设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我国规范中,将不良地质进行了划分为采空区、岩溶、地裂缝、地面沉降和有害气体。而不良地质现象,常常导致工期的延长、造价的提高、甚至人员的伤亡,危及工程的寿命和质量保障。在我国发生的灾害中,大部分都由不良地质造成,尽管根据报道,这些不良地质现象造成的破坏小于一些大型自然灾害,但其发生的次数却远大于自然灾害,每年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可见,不良地质的处理方案的研究就成了摆在工程人面前需要跨过的一座山。同时,不良地质的处理方案又是复杂的,就算是面对同样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果影响程度不同,所处环境背景不同,甚至是预算不同。在处理时也没有办法不加考虑
10、的直接借鉴。因此,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就显拥有一定的必要性。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不良地质现象种类繁多,而国内外的学者对此也有着各自的研究见解。Takaharu Shogaki等学者曾经就韩国釜山港周围的软黏土的土粒组成和抗剪程度等进行过多方面的对比研究,对地段的土体参数变化等进行归纳总结,为釜山港片区的不良地质现象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2。1973年在西德汉诺威就曾经举行了首届的“溶岩地质工程问题”会议,该会议由国际工程会议举办,主要目的在于当时的一些世界大国探讨有关不良地质现象中的溶岩现象,互相分享经验。邱青等学者就不良地质现象中的滑坡灾害预防治理提出过“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
11、认为在滑坡的治理中,最为重要的还是防,而并非一味的等到出现问题才进行治理3。欧珂学者就软弱地基导致的地基沉降问题的治理中,提出在进行治理的时候,应当先进行必要的调查勘验,了解到导致沉降的因素是什么,才可以正确的选择桩长、桩的数量和强度等,才可以使治理拥有一个好的经济效益4。苏丽等学者曾经提出过, 不良地质现象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尤其在公路的建设中,常常会遇到众多的不良地质现象,而这些不良地质现象给公路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认为我国在面对不良地质现象处理的时候仍然缺乏一定的经验,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总结5。皱辉杰学者就不了地质现象中的软弱地基提出过见解,认为软弱地基的治理最重要的是治理前的工作,即
12、资料的采集和勘察,只有正确的了解项目软弱地基状态才能选择更佳的方案6。高磊曾就岩溶路段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提出过见解,认为由于岩溶路段的特殊性,桥梁工程的基础采用桩基础之后配合钻孔注浆加固会更为合理7。王甲就不良地质现象在高速中的地基处理提出看法,认为高速公路中的地基施工在施工前应当对当地环境进行考察再决定方案,要做到符合工程要求又有一个好的经济效益8。罗将就不良地质现象给道路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看法,认为在道路建设的时候不良地质现象不但会影响工程质量,对工程人的安全也产生着威胁,认为在建设的途中应该投入更多注意力到不良地质现象的处理上9。丁代坡等学者就滑坡治理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滑坡的治理中常
13、出现的错误措施,对其提出了改善意见,并对两种常见的滑坡治理方案进行对比,认为滑坡的治理不但需要工程方案的正确实施,也少不了前期的对地质情况的复勘才能选出最合适的方案10。1.3 研究的目的(1)通过查找文献了解不良地质对工程,人民的危害,了解不良地质现象所带给人们的灾害。(2)对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处理方案进行比较,阐述不同情况下所适用的方法。(3)通过查找文献对不良地质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出各方案的优越性,最适合的地质条件,经济效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证。1.4 研究的方法本论文通过两种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一是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列表对比分析,将各自项目的造价、工期、
14、工艺等列出,直观明了的看出各自的优缺点。二是案例结合分析法。根据案例,更直观的对不同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对比。主要思路如下图。图1.1研究方法思路图1.5 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对不良地质及其常见的处理方式进行比对分析,然后以海南省昌江县芒果西路工程为案例,结合文献资料,运用所学专业课的相关知识,重点分析研究内容:(1)不良地质的危害分析。(2)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方案对比分析。(3)具体案例条件下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方案的取优选择。文章主要框架如下所示。图1.2内容框架图本章小结在这一章中简要地说明了在我国现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程建设也在随之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其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
15、质现象不但会导致工程进度延期,甚至会影响工程建设安全质量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本章主要以滑坡,软弱地基为重点讲解国内外对此不良现象的研究现状,希望通过文献查阅以及实际案例的结合,对工程中面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加强对不同方案的见解,同时也为今后类似面对不良地质现象状况提供参考。第二章 不良地质的分类、成因及其危害分析2.1 不良地质现象的分类根据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307-2012)将不良地质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是采空区、岩溶、地裂缝、地面沉降和有害气体。除此之外在进行地质情况勘察的时候还存在着危岩落石、泥石流、活动断裂、岩堆和滑坡等。在规范国家现行标
16、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对勘察有明确规定。根据这五大类不良地质在我国成因、分布、常见处理方案和危害进行分析。表2.1 不良地质现象分类表成因分布常见处理方案危害采空区人为挖取完地层中富含的资源后遗留下的坑洞。不同的采空区分布并不一样。(1)掏煤洞:分布于埋藏浅易开挖的含煤地层中。(2)掏砂洞:甘肃、青海以及黄河及其各支流分布较多。(3)掏金洞:分布于接触变质岩和有大量侵入岩脉地区河流两岸。(4)坎儿井:新疆天山南北山前洪积平原上。哈密至托克逊一带较多。(5)其他:古墓、地窖等。(1)崩落法:通过物力、化学手段崩落采空区岩石,利用落岩形成缓冲保
17、护岩石垫层,防治大量岩石突然崩落。(2)充填法:用充填料(废石,尾砂)充填采空区。用充填料支撑围岩,可以减缓或阻止围岩的变形,以保持其相对的稳定。(3)封闭处理:封闭采空区。采空区的形成大多为人为因素,大多集中于煤洞、砂洞等富有自然资源的地带。而一旦出现采空区不予处理,则极易导致坍塌。一旦塌陷不仅会导致地下水枯竭,耕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当地房屋受损专,道路地裂变形,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工程以及城市建筑因处理采空区塌陷而增加建设难度和费用。岩溶可溶性岩层受水的作用产生沟槽、裂缝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洼地等。岩溶分为多种,而不同的岩溶分布并不同。(1)裸露型岩溶
18、:我国大部分岩溶均属此类。(2)覆盖型岩溶:大多分布于广西、云贵高原等。(3)埋藏型岩溶:分布于四川盆地、华北平原。(1)对个体溶洞与溶蚀裂隙,可采用调整柱距、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或桁架跨越的办法。(2)浅层洞体顶板不稳定,可采用清、爆、挖等办法去除,然后可结合工程要求用块石、碎石、粘性土或毛自石混凝土等回填至设计标高。(3)溶洞大顶板有百一定厚度可用石砌柱、拱或钢筋混凝土柱支撑,增加洞体稳定性。(4)岩体裂隙可采用灌注水泥浆等方法处理。(5)地下水宜输不宜堵,建筑物附近的排泄地表水、落水及岩溶泉应清理疏导,保持水路畅通。度(1)岩溶会引起地基塌陷,失稳甚至出现地基破坏。(2)会引起地基沉降且沉
19、降差异过大难于处理。(3)地下工程的突水、涌水问题在岩溶区尤为突出,对地下工程施工及工程运营使用会造成危害。(4)岩溶的发育对边坡工程危害也较大,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地裂缝地表岩、土体在自然、人为因素下产生开裂并产生一定长宽的裂缝。大多集中在我国华北、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等七省。(1)采用建筑物防灾减灾对策各类工程建筑绕、避这类裂缝区段。(2)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例如减少地下水开采,地下采矿后及时填充采矿区等(3)做好地裂缝活动时间和空间的预测,做好规划。(1)地下工程使用期间,地裂缝活动会导致水体渗入地裂缝带,引起地基软化变形,甚至破坏洞
20、室的安全。(2)地裂缝还可导致已建成的天然气管道、污水管、下水道等接头处受损,泄漏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3)地裂缝给地下工程施工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如地裂缝变形带的土体裂隙多,施工时可能会造成基坑坑壁或隧道局部坍塌,还可能出现沿裂缝带的集中渗水现象,基底出现不均匀沉降地面沉降由于人类或者自然原因导致的地壳表面局部标高降低。主要局限于存在厚层第四纪堆积物的平原、盆地、河口三角洲或滨海地带。例如长江、黄河、海河及辽河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大多与人们对地下水的抽取而导致的,针对此现象。提出方法(1)修复技术:为了满足供水和改善水质的要求,含水层存储和修复技术的应用;在当地的河流上建立蓄水坝
21、以收集雨水,增加河水对流经区的地下水的补给。(2)土地使用:为了防止地面沉降,将土地使用由农业用地型向城市用地型转变,以降低需水强度,防止地下水位的进一步下降。(3)节水措施:利用含水层组贮藏和运输地下水,要优于造价高昂的地表蓄水和输水系统。(4)加固堤防:对沿海城市进行海岸加固,建造堤防防止洪水泛滥和海水入侵。(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道更多的建设投专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3)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属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
22、对地面沉降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有害气体人类活动或富含有机质的软土所产生的对人类有害的气体。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附近的燃气、油气管道渗漏、化学污染、人工有机物堆积、化粪池等产生、储存有害气体地段等地。(1)催化转化法。催化剂作用下,一般常用催化氧化法和催化还原法。此法效率高,反应温度低,操作简便,应用广泛。(2)吸收法。用溶液或溶剂吸收工业废气中有害气体,使之被分离除掉,此法适用于大多数有害气体的处理,应用也较广,但吸收净化效率不高,吸收液需要定期处理。(3)吸附法。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可吸附工业废气中大多数有害气体组分,尤其适用于低浓度有害气体的去除,净化效率
23、较高,解吸后气体可回收利用。(1)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部分有害气体会产生爆炸,对人们生命、建设安全造成危害。这五大类不良地质现象仅是大体进行分类,而事实上不良地质现象种类远不止如此,本文将重点以滑坡及软弱地基作为不良地质现象代表进行研究讨论。2.2 不良地质现象特点2.2.1 软弱地基(1)软弱地基土体含水量会高于普通土体,并且孔隙比相对来说会比较大。土体含水量一大,那么抗剪强度就会随之减小,而压缩性则随之增大。(2)抗剪强度很低。由于软弱地基含水量较大,因此导致了软弱地基的抗剪强度都很低。(3)压缩性较高。软弱地基大多都由各种高压缩性土体结合而成,因此压缩性相对于正常地基较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良 地质 处理 方案 对比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