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蒙古族顶碗舞蹈的艺术特征).doc
《浅析蒙古族顶碗舞蹈的艺术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蒙古族顶碗舞蹈的艺术特征).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浅析蒙古族顶碗舞蹈的艺术特征 作者姓名 刘 欣 然 所学专业名称 音 乐 指导教师 高 静 2020年4月 日学 生: (签字)学 号: 2016214215论文答辩日期: 2020年 5 月 日指 导 教 师 : (签字)目 录摘要 1前言 2一、顶碗舞的艺术特征 2(一)、顶碗舞舞蹈的艺术风格 2(二)、顶碗舞的艺术形式 31自娱性舞蹈 2风俗性舞蹈 3表演性舞蹈(三)、顶碗舞的技术技巧 3 1上身动作 2下身动作(四)、顶碗舞的情感表现 4二、顶碗舞的传承与发展 41顶碗舞的传统现状2顶碗舞的发展研究三、结语 5注释参考文献 6致谢 6
2、分析蒙古族顶碗舞的艺术特征摘要舞蹈既是民族精神的传承符号,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角度出发,以其中的顶碗舞为研究对象,它作为蒙古民间舞蹈的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纯净、热情豪爽的品质,也展现了蒙古族的文化民族特色。本研究以蒙古族顶碗舞为基础,详细分析该舞蹈的现状、历史演变、情感倾注、技术特点以及艺术特征等方面。取精去粗,在保留传统舞蹈文化特点的基础下,加强蒙古族舞蹈与现代社会人文与技术的紧密联系,希望能够有助于蒙古族顶碗舞在当代社会当中得到更好的发扬和展现。关键词:蒙古族顶碗舞;发展与思考;艺术风格; 一、 顶碗舞的艺术特征(一) 顶碗舞舞蹈的艺术风格“顶碗
3、舞”受地域、历史风俗的影响而形成的风格独特,舞姿优美。舞蹈一般用轻巧的小碗,有时还在碗里盛着清水,舞者们跟随音乐缓缓起舞,使舞蹈更加深入人心,表现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开朗。 “顶碗舞”的伴奏多以民族古典乐器为主, 比如马头琴、三弦、四胡、扬琴等,现在加上了许多现代乐器,比如电子琴、架子鼓,小提琴等,使伴奏更具多样化,。蒙古族“顶碗舞”舞曲大都是即兴演唱的民歌,并无固定旋律和节奏形式。在音乐的引导下,人们极为自然的舞动身躯,并将强烈的情感注入舞姿。需要注意的是,顶碗舞的表演形式较为随意,且外部条件宽松。简而言之,群众利用碗筷撞击声形成简单的节奏,能够有效增强舞蹈的趣味性。由于限制条件较少,草原人们
4、极为偏爱顶碗舞。再加上此类舞蹈动作难度较小,在草原上的普及率非常高。顶碗舞是一种自娱性舞蹈风格, 它的自由欢快更能获得旁观者的共鸣。同时这种舞蹈结合高难度的,人们不曾了解的杂技动作, 从而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观赏性,使人们享受这种过程和结束后的韵味。 男性顶碗舞的风格特征:根据舞姿来看,草原男性身材魁梧,性格慷慨豪迈,所以舞蹈中加以夸张了男性顶碗舞的幅度与动作,使男性本色得以彰显。除此之外,草原居民非常喜爱骑马。马的俊美、勇敢、坚毅代表了男儿们的品行,所以男性顶碗舞大都还原男性在骑马时的动作状态和情景。草原酒歌采集了蒙古族宗教信仰活动中的男性顶碗的仪式和风俗,使舞蹈风格变得更加贴近生活。与此同时
5、,男性的舞姿更为洒脱。舞蹈中男性张开双臂的舞蹈动作表达了他们重情重义的精神。“圆”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使线条流畅、韵律十足。从蒙古族居住的蒙古包的圆形和古时一直传承到现在的圆形图腾都能体现出草原人们对于圆形的青睐。因此,顶碗舞中也融入了不少类似元素。简单来说,舞者要用手、腰、胸、跨画圆表现出来,使舞蹈刚柔并济,有始有终。舞蹈以在马背上跳顶碗舞为框架, 利用胯部、腰部、肩膀以及手臂等上肢部位进行配合,而下肢学习马奔跑的姿态。其中根据马的奔跑动作加以创新改编的走马步,还有大幅度快速向前的碎跑步,在单腿跪地舞蹈动作中加入绕圆动律,使人们仿佛看到一群骏马从远处跑来的画面。女性顶碗舞的风
6、格特征:蒙古族的女性拥有着男性的直爽自在又拥有女性独有的柔情细腻,这样的性格特点使女性顶碗舞相比之下显得更加柔情优美。舞者们头顶着小碗,配合着手、腕、腰的扭动,抖着肩、舞动着裙摆,持续交换位置,使队形发生变动。通过这种方式,使队形变得更加流畅,在观众的视线上呈现的各种传统审美图形,让舞台成了一个流动的火焰流动在观众眼中。在表演顶碗舞的时候,女性所表现出来的细腻、灵动和质朴,如娟娟溪水流入人们心中。(二) 顶碗舞的艺术形式从类型上看,风俗性舞蹈、自娱性舞蹈以及表演性舞蹈共同构成了蒙古族顶碗舞的表演形式。由以前的自娱性舞蹈在蒙古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与创新发展下慢慢走向舞台走向人们的眼前。1.民族自娱性
7、舞蹈:对于顶碗舞而言,其民族特点非常明显,且风格与动作较为新颖。草原人民大多能歌善舞,尤其是在聚会上,他们便将茶杯或碗放在头顶,握着竹筷和酒盅等物品,伴随音乐随性起舞的蒙古族舞蹈。当时的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路,舞者要掌握击打节奏和基本动作,便可进行现场发挥。需要注意的是,舞者的舞姿与情绪呈正相关。因此,在舞者情绪较为亢奋时,舞蹈的渲染力越强。顶碗舞属于宗教仪式舞蹈或自娱性舞蹈,是草原人民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此类舞蹈的节奏比动作更加重要,只需要与节拍搭配可以随性而舞,是当时人们表达心情的舞蹈。2.风俗性舞蹈:作为部落图腾之一,雄鹰代表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神。不少草原部落崇拜雄鹰,并
8、将其融入顶碗舞中。通过这种方式,使其形态、气质加上当时人们相信山川地河跪拜祭祀的动作发展为顶碗舞。蒙古族民族的传统文化及民间习俗相结合使民间舞蹈更具有风俗性,记录蒙古族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顶碗舞的表演形式越来越成熟。从舞蹈风格来看,其豪放自由、柔中带刚的特点极为明显。3.表演性舞蹈:在艺术家们的努力下,顶碗舞的表演形式愈发完善。与此同时,草原人们见证了顶碗舞从民族自娱性舞蹈到登上舞台让人们记忆犹新的过程。每一次创作都是对一直以来的总结和加深,艺术家们吸取蒙古族舞蹈文化的底蕴,又突破传统的舞蹈模式,把民族的性格特点融入在舞蹈中,让观看的人们如痴如醉。草原酒歌更是“顶碗舞”的一次巨
9、大跨步,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相契合的伟大作品。彰显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和豪放的酒桌文化,气势磅礴。从此,“顶碗舞”走上舞台,成为表演性舞蹈的一部分。(三) 顶碗舞的技术技巧 顶碗舞在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技术技巧的独特性使观众为之惊叹。在表演过程中,“碗”的运用极为重要。不仅如此,舞者更倾向于凸显舞蹈的形式美,并尽力减少情节性。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结合当代舞蹈的特点,并将其融入顶碗舞中,使该舞种变得更加优美。在此基础上,舞者必须充分发挥上肢的作用,更好的完成表演动作。需要注意的是,扔碗、挥手以及柔臂等动作均包含在该舞种当中。除此之外,拧倾动律、绕圆动律以及横韵动律共同构成了蒙古
10、族舞蹈中较为常见的动律类型。“顶碗舞”因为需要保持头顶小碗的稳定性,所以特别需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稳定。舞蹈主要是以横韵动律和绕圆动律为主,横韵动律是顶碗舞最为主要的动律。横韵动律的核心就是保持腰部为中心平衡点身体进行左右摆动,双臂随着身体的摆动而进行和谐的优美的摆动。经过专业舞蹈者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加工、整理、发展和创新, 形成了一种动静相宜,且美感十足的风格。为体现舞姿的优美,舞者手臂需要大幅度的动作又不能失去顺畅软水的感觉。 肩部是柔韧含蓄的柔肩和绕肩, 而碎步、平步以及拖步均为脚下步法。在表演过程中,舞者要维持头部平稳,并保持平稳以及端庄的体态。日常训练中需要学生多多顶着碗走路跳舞,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蒙古族 舞蹈 艺术 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