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论.doc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论.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国演义人物形象论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中塑造的的很多人物到现在都耳熟能详。全文全面的描绘出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历史场景。刻画出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他们的身上,显现出了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忠”、“义”、“智”等形象,生动的再现了三国时期各种人物的形象及心理,更还有描述出当时女性生存的艰难,令如今的人们得以知晓当时人们的忠义观。使得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得以体现,能够永久的流传。关键词:三国演义、形象、忠、义引言:东汉末年,群雄并立,各大诸侯割据一方。东汉王朝岌岌可危。在这乱世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身怀报国之心的文臣武将。他们身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形象特
2、征,有抱着与汉室共存亡的忠臣、有身具游侠气息与知恩图报的义士,还有胸藏韬略、宇藏万机的智者,更有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组成了三国时期的人物关系网,将三国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忠封建社会时期,忠”是其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之一。而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忠”这个问题,表现出了其自身所有的复杂性与包容性。在三国演义所塑造的400多人物形象中,“忠”这个形象在许多人物身上都有所体现。但有在每个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忠”的表达。三国演义所表现得“忠”,首先便是对气数已尽的东汉王朝的愚忠。其愚忠的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便是三国演义的主旨思想尊刘贬曹。在罗贯中先生眼中,东汉王朝虽然已经油
3、尽灯枯,气数已尽。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有有识之士能够逆天改命,让东汉王朝重新回到巅峰时期。而这有能力的人,只能是有东汉王朝血脉的刘姓之人刘皇叔刘备。所以虽然曹操功盖千古,一统北方,成为三国鼎立中最强大的一方,但因为他是异性之人,所以曹操便成了罗贯中主要的贬斥对象。第二则主要是表现了一些在东汉王朝即将崩塌之际依然甘愿与其共存亡的所谓的“忠臣义士”。其中着重描写了王允。王允在三国演义中是最早出场的人物之一。他对东汉王朝真的是忠心耿耿,在董卓掌权之际,他利用吕布与貂婵之间的恋情,秘密召见吕布,随即策反吕布,于未央宫侧门处成功斩杀了董卓。而在李傕、郭汜叛乱杀到洛阳城下之时,为了保护年少的皇帝,
4、王允自堕于城墙之下,用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他对东汉王朝挡的忠心。但王允自始至终也不知道,东汉王朝的衰亡并不是因为十常侍作乱,也不是因为何进、董卓专权所导致的,而是因为封建统治者无情的剥削,才导致爆发了黄巾起义。另外的典型代表还有荀彧,荀彧虽然是曹操的谋臣,但却一直以汉室臣子自居,所以曹操自称魏王的典礼,荀彧并没有去参加。后来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就是因为荀彧一直心存汉室,没有真正的归心于自己。所以逼迫荀彧服毒自尽。但据三国志记载,荀彧确实有过劝导曹操进爵国公的做法,“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或疾留寿春,以忧毙,时年五十。”1 但曹操并没有要杀了荀彧的意思。荀彧是因自己太过忧心而病故的。所以由此
5、可见罗贯中宣扬封建愚忠的思想。第三还有公认的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他在罗贯中的笔下也具有着愚忠的思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诗圣“杜甫”的蜀相完完全全的表现了诸葛亮对于刘备的忠心。从刘备为关羽、张飞复仇起兵攻打孙吴开始,诸葛亮已经开始露出愚忠的表现。他知道,若是孙刘反目,只会让曹操渔人得利,蜀汉复兴本就希望渺茫,若是孙刘再反目成仇,那就基本没有希望了。但是,刘备当时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失去理智,诸葛亮苦劝不成,知道天命不可违,他当时已经对蜀汉充满了失望。按照一个聪明人的头脑,在那种情况下,主公已经对其充满不满,作为谋臣,大多数都会弃之而去。但诸葛亮没
6、有,他还是忠于刘备,并亲自起草了讨伐孙权的文书。结果大家也知道,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蜀汉自此一蹶不振。同样在后主时期,面对昏庸无能的刘禅,他为了遵循自己与刘备之间诺言,还是选择忠于蜀汉,忠于刘禅,六出祁山,将一生投入到北伐大业中去,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的美名。其次,三国演义之中表现得“忠”还有其他层面的含义。其中描述的最多的就是谋臣武将对于其所投靠的政治集团首脑的忠。在当时的时代理念下,一个人一旦选定了某一集团,就必须忠于该集团,否则就会受到别人的谴责。典韦在曹操被张绣背叛后,用生命掩护曹操逃走,许褚一直在曹操身边担任护卫的
7、角色,任劳任怨。他们都是在曹操的提拔之下才得以出人头地,所以他们忠于曹操,忠于自己的选择,为曹操一统天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孙吴的壮大也离不开周瑜、鲁肃等文人武将的尽心尽力。诸葛亮与诸葛瑾兄弟二人,因为他们所选择的政治集团不同,所以即使他们是亲兄弟,在政治利益面前,他们也都各为其主出谋划策,为自己所在的政治集团谋取利益。当刘备为关羽、张飞复仇攻打孙吴之时,诸葛瑾自告奋勇,前往刘备营中求和,孙权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信任,“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盟;孤不负子瑜,子瑜亦不负孤。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吴,孤欲使子瑜留之。子瑜曰:弟已事玄德,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其言足贯神明,今日岂肯降蜀乎?”
8、4而并没有因为诸葛瑾与诸葛亮的关系而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最后还有刘关张兄弟三人之间的兄弟情义所产生的忠义。他们三人之间的忠又与上述所表现得忠有所区别。他们三人原本互不相识,但因为“桃园三结义”成为了异性兄弟。因义生忠,而三人又忠于彼此之间的兄弟情义。所以关羽在被困无奈降于曹操之际,也是“降汉不降曹”,并与曹操约定三事,一旦得知刘备消息,就会立刻离开,哪怕曹操对关羽各种优待,也改变不了关羽对刘备的忠心,由此衍生出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而刘备在关羽被孙吴所杀,张飞被害后凶手又投奔孙权而举兵伐吴,无一不在表现兄弟三人之间的忠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臣忠于君,君亦忠于臣的关系,而
9、并不是单纯的臣子对君主之间的忠。但无论是许褚、典韦对于曹操的忠,亦或是关羽、张飞与刘备的兄弟情义之忠,还有周瑜、鲁肃对于孙吴集团的忠,都是作者所提倡的。三国演义正是因为具有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愚忠,对自主选择的政治集团的效忠以及刘关张三人之间的关于兄弟情之间的的义忠,所以他才表现出了其独有的包容性与复杂性。义“义”贯穿了三国演义整本书的始末。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主要思想。所以,三国演义中还塑造了许多具有江湖义气的人物形象。我们以关羽为例,来形象的探讨一下三国演义中对于“义”的描写。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5,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就已经拉开了三国演义关于“义”的描写。而在许许多
10、多的人物中,关羽身上的“义气”最重,也是全文中最重“义”的人物。清末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其中关羽就被冠以“义绝”的称号。可以说,关羽的一生,与“义”密不可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刘关张三兄弟之间的兄弟之情。其中对关羽义气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这也导致在后人看来,三国演义中关羽个人的义气之深重。鲁迅先生曾言:“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显刘备之宽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6关羽的出场就已经与“义”相结合。与刘备、张飞第一次见面,关羽介绍自己之时曾言:“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这足见关羽是一个正
11、义感很强的江湖人士。他看不惯世间的不平,在其羽翼未丰之时,就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具有江湖人士的侠义之气。曹操在征徐州之时,将关羽困在了下邳。当时,刘备、张飞已被曹军冲散,只剩下关羽一个人困兽犹斗。关羽初始的想法是为在走投无路之际杀身成仁,以身报国,但是曹操对关羽的神勇赞叹不已,有意将关羽纳入帐下,于是,在张辽的劝说下,关羽与曹操达成了“约法三章”。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其二,与刘备俸禄,不得骚扰二位夫人;其三,若得知刘备消息,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这三约更是将关羽的“义”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条表现出了关羽的忠义无论如何,只降汉帝,以汉朝的子民自居,与曹操无关,第二条更是在长兄刘备不在的前
12、提下,尽力照顾好长兄的夫人;第三条在得知长兄消息的情况下,不论多远,也要立刻前往,这形象的表现出了关羽对于兄弟之间情义的重视。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约,罗贯中才能在后续的章节里描绘出关羽对于“义”之坚守,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约,才有了后续将关羽之义弘扬光大的精彩情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约,后人才能认定关羽为重情重义之男子汉,才有了毛宗岗先生认定的“义绝”,才有了“阵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一系列三国演义中精彩的情节。在关羽身属曹营的时间段内,关羽依旧没有忘记自己与刘备、张飞之间的兄弟之情,他一直都很尊敬自己的二位嫂嫂,在刀斩颜良后,曹操夸其为“将军真神人也”,给予其极高的称赞,关羽也没
13、有居功自傲,反而言及自己的义弟张飞,极其夸其武力,“于百万军中取敌方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一般”,曹操赐予关羽的锦衣玉袍,关羽着于衣底,表面依旧穿着旧袍。为了极力笼络关羽,曹操赐予关羽赤兔马,关羽大喜,但是关羽的喜却是若得知刘备消息,骑着赤兔马能够更早的见到刘备。这种种都足见关羽对于兄弟之情的珍视。就连枭雄曹操也禁不住叹言:“关云长真义士也!”还有一件更能表现关羽义气无双的事情,那就是“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了。在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八十三万大军溃败而逃之际,关羽奉命于华容道伏击曹操,在与曹操狭路相逢,曹军已无路可逃,几乎束手就擒之际,关羽听了曹操声泪俱下的陈词、看到曹军的惨状,想起当时曹
14、操对自己的恩情,心生怜悯,违抗军令,放曹操归去。这放虎归山的行为,在战场上因私废公,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要知道,关羽在临行前可是立下军令状的,若擒不回曹操,愿领军法,可以说是用性命在回报曹操的恩情了。有人会说,诸葛亮正是因为关羽会放曹操走,才让关羽去华容道伏击,因为当时三国鼎立的天下大势还未显现,北方的安定还离不开曹操,但是关羽不知道,他是冒着被杀的风险放走曹操的。所以后人才会赞叹关羽这种有恩报恩,为了偿还恩情不惜自身性命的侠义行为。所以,关羽的“义”涵盖了多重含义,其中既包括了自身的兄弟之义,自己内心的正义,以及对国家的忠义,正是这些义气全集中于关羽一人之身,才成就了关羽义薄云天的美名。
15、蔡东藩在后汉演义中对关羽用这么一首诗来评价关羽:“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东吴不念东风惠,万古江潮咽恨流。”7同样,对于兄弟之间的义气,刘备张飞在这一方面做的也丝毫不差。“古城聚义”,张飞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后,误以为关羽已经投降了曹操,成了曹操的走狗,见面便直接挺枪直刺关羽,而在听完关羽的解释以后,心里还是深有怀疑,要让关羽杀了追兵以表其心。七对刘备的两位夫人坦言:“忠臣宁死不受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8可见在张飞心目中,忠义的地位不容动摇。另外,在关羽败走麦城,被孙吴所杀之后,张飞的悲伤与愤怒都被作者刻画的入木三分。打骂兵士,终日买醉,最终浑浑噩噩,于睡梦之中被刺杀。一代英雄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