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论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开题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开 题 报 告姓名: 学 号: 专业: 经济学 所在院系: 经济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马克思论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开题报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土地经济学亦称国土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同志积极倡导和我国广大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共同努力而创立起来的。但是,如果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已有的原理和思想材料出发,资本论就已经包含土地经济学最主要的东西,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土地的经济性质,土地的经济意义与作用,土地所有权及其经济实现,等等。因而,我们认为,从某一个侧面来认识资本论,它
2、就是一部关于土地经济学的经典。作为经济学上的土地,有着自己许多重要的特征,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系统阐述。土地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表现在人的生产与生活的众多方面,并且这种有用性又是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延伸的。土地在人类社会初期,首先是作为人的“原始的活动场所”、“原始食物仓”和“原始的劳动资料库”存在的,成为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直接索取对象。后来,随着人自身的完善与成熟,土地又逐渐成了人类活动改造的对象,成为一切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曾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完全正确的。研究马克思土地经济学,就是要按经济规律要求
3、处理好我国土地管理和使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及其引起的土地关系的特点,以及处理这种土地关系的经济原则与方法。其基本精神对于处理今天我国的各种土地关系也是适用的。二、文献综述屈炳祥在与马克思的土地经济学中表示土地作为一种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意义的首先是因为它是人类生活中的一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作为一种资本,它又是一种特殊。它的作用就在于为它的所有者参加社会利润的瓜分提供了一种特权,因而可以使它的所有者能从别人那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此外,如果说它还有什么别的作用的话,那就是它为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
4、的利益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方式。曹振良在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三原则以土地经济学为例指出,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土地经济学来说,同样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土地经济问题的科学预见涉及的时间跨度大等原因,一方面有些论断现阶段不能或不能直接应用;另一方面又有不少问题他们没有或不可能预见到,或预示得不那么具体,需要我们按照创新发展的原则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探讨。这些问题有诸如:W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与土地市场相结合的问题;(2)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下地租形成的具体原因和形式、来源及其分配原则;(3)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是否仍然具有商品属性,或要不要商品化;(4)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微
5、观基础和宏观调控机制;(5)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的产权结构及其经营运行机制;(6)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的使用开发制度;(7)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中公有制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理论和政策等等。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必然要有大量农民从土地转出。从马克思在资本论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在西方农民从土地转出的过程是一个暴力而血腥的过程,失地农民痛苦的过程中完成了雇佣工人的身份转换。“他们大批的变成乞丐、窃贼、流浪者,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习性,但大多数是为环境所迫。因此,15 世纪末和整个 16 世纪,整个西欧都颁布了惩罚流浪者的血腥法律。”“这样,被暴力剥夺了土地、被驱赶出来而变成了流浪者的农村居民,由于这些古怪的恐怖的法
6、律,通过鞭打、烙印、酷刑,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须的纪律”。李亚锋在对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启示中说,中国实行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必然也需要转移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中国不能走西方式的农民进城方式。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土地具有一定“社会福利”性质的现状下,土地流转应当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上级行政单位的强力介入的基础上。当前,农业土地的流转中由基层政府“操刀”的情形普遍存在,潜伏隐患,基层政府方面应认真反思。城市开发商的疯狂占地已让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些失地农民生活遇到诸多困难。土地流转不应成为农民的另一个痛苦。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已影响
7、到土地流转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习惯于靠种地养活自己,担心流转土地后会失去生活的依靠。只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增强他们土地流转的意愿。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首先分析土地的经济涵义与特征,然后探讨土地的经济性质和经济意义、土地所有权及其经济实现,提出珍惜土地,爱护土地,按经济规律要求管好用好土地的策略。资本论包含了土地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框架,可以认为是一部关于土地经济学的经典。本文阐述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观点,并就其对今天处理我国各种土地关系的指导意义作了阐发。通过文献综合研究法
8、、跨学科研究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四、主要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3赵学曾. 试用资本论理论解读中国农业经济问题C/.王振中. 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9-54.4马克思.资本论: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保定学院学报2010 年第 2 期5 于光远. 谈谈刘潇然编著的土地经济学J. 中国土地. 2004(Z1) 6 陈国南. 土地经济学J. 地球科学进展. 1991(06) 3 贺汉魂,王泽应. 论非私有化是土地流转的必然选择从资本论看土地流转
9、J. 农村经济. 2009(10) 7 李亚锋. 资本论对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的启示J. 保定学院学报. 2010(02) 8 刘书楷,曲福田. 论发展中的土地经济学及其学科建设J. 中国土地科学. 2003(04) 9 贺汉魂,王泽应. 论私有化土地流转的不道德性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及其伦理蕴含探析J. 经济问题. 2009(06) 10 石忆邵,汪伟. 土地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11 曹振良. 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三原则以土地经济学为例J. 中国房地产. 1999(07) 12 雍新琴,黄朝明,尧德明,姚建忠. 土地经济学教学与考核方法改革及效果分析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0(04) 13 郭熠,李富忠,张云华. 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永佃权化”的几点思考J. 生产力研究. 2009(04)五、研究进度1.年月日-年月日,搜集资料,做前期准备2.年月日-年月日,撰写大纲,写作开题报告。3.年月日-年月日,撰写论文初稿,初稿修改4.年月日-年月日,撰写论文二稿以及修改二稿5.年月日-年月日,打印校对定稿,将定稿后的论文交给指导老师验收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