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研究摘要: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已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工作。智能化改造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实际工程中面临智能化调试复杂、变电站负荷重不能长时间停电、站内空间狭小设备安装冲突等问题,影响整个智能化改造的进程。本文重点对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进行研究。关键词: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改造20112015年,是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开展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是智能电网变电环节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已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工作。2011年8月,国网公司发布新的企业标准 Q/GDW 414 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用来指导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
2、造。技术规范体现了智能化改造二次系统优先的原则,同时对改造后的基本特征提出要求。可以看出智能化改造不只是技术与设备更新的问题,更多的是现场确定的智能化改造方案能否在工程中顺利实施,能不能在规定的停电时间内安全可靠地完成智能化改造任务。1常规变电站体系结构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的发展,常规变电站的设备具备了微机化、低功耗等特点。这些设备被安装在两个不同的功能层,即站控层和间隔层。站控层设备由远方通信接口、操作员工作站和带数据库的计算机等组成;间隔层主要由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测控、计量等二次设备组成。目前传统变电站信息采集来源于常规的电磁型电压互感器(TV)和电流互感器(TA)。TV的额定输出
3、电压为100 V或100/31/2V,TA的额定输出电流为1 A或5 A。因此,变电站设备必须通过电缆将这些采样值传送至继电保护、测控、计量等系统,同时经过各自系统的A/D转换将TV和TA的二次值变换为适用于电子电路的信号。常规变电站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 常规变电站网络结构图2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一次设备智能化、信息交互标准化、运行控制智能化以及功能应用互动化,是智能变电站最主要的技术特征。其体系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各层次内部以及层次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图如图2所示。图2
4、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图3现场施工方案研究3.1网络先行(1)网络硬件搭建网络通信线的敷设连接、光缆的敷设熔接应与二次电缆的敷设同期进行。目的有两个:统一线缆敷设计划,使施工工艺得到保障;保证网络先行,使智能化改造的后续工作能顺利进行。如果有过程层网络,按技术规范,应采用星形结构,避免环网结构交换机处理不当引起网络风暴。要保证网络顺利搭建,除了线缆敷设清册外,最好有按照站控层、间陋层、过程层分层展示的网络通信图、VLAN 配置图、网络拓扑图,结合 VLAN 设计提供IP 地址分配方案,提供物理设备编号及设备端口编号、虚端子接线图。目前,智能化作为新兴技术和观念,刚起步不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上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规 变电站 智能化 改造 实施方案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