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外贸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外贸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外贸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外贸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外贸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摘 要 中国西部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区,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在我国新提出的政策性倡议“一带一路”中也占据重要位置。而外贸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在“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动下,西部外贸的发展既要把握机遇,又要规避风险。西部地区只有深化开放合作、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扩大外贸出口、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提升外贸对西部的贡献率,才能实现自身外贸发展,并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贡献力量。关键词 “一带一路”;西
2、部外贸;外贸贡献率1 西部外贸发展的现状和近年主要举措1.1发展现状(1)整体增速快,外贸依存度低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额高达1154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增长35.4%。但我国东西部的外 贸依存度却呈现明显差异。全国的外贸依存度从1989年的24.5%增加到2015年的63.9%。而从表1看,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在2015年虽相比之前有所上升,但其外贸依存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比较。(2)贸易主体不合理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地方进出口情况统计表,2004年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其他企业的出
3、口额分别为12937亿美元、3307 9亿美元、866亿美元,分别占该地区出口额的23 7%、 60 5 %、15 8%;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其他企业的出口额分别为109. 3亿美元、291亿美元、675亿美元,分别占该地区出口额的531%、 14 1%、328%。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而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则以国有企业为主。中央企业是西部外贸主体,也是风险承受主体。中央企业是指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2005-2014年中央企业共发生风险案例25起(占比75.8%),涉及金额479.9亿美元(占比84.9%)而其中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风险案例尤为突出。(3
4、)出口商品附加值低根据2004年地方进出口情况统计表,2004年 国内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3 279. 9亿美元,占出口 贸易总额的55 3%。其中东部地区加工贸易额为 3204. 6亿美元,占国内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 97 7%,占该地区出口贸易总额的58 6%;而同期 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额为33 8亿美元,占国内 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1 03%,占该地区出口贸易总额的16. 4%。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出口额度不仅数量少,且附加值低,创汇能力差。(4)贸易地理方向集中在进出口贸易地理方向方面,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虽然己经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地理方向还是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为主,
5、据相关统计显示,2004年西部地区针对上述国家的进出口额占其外贸总额的80%以上。不过近年来,西部各省(区)对中亚、西亚以及东南亚地区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1.2主要举措自“一带一路”政策出台以来,有关部门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与之相辅相成的政策体系,或是在原有政策框架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涵,为西部外贸发展提供了设施建设基础和资金基础。在“一带一路”政策倡议下,与西部外贸发展相关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几点:(1)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优先建设领域。构建西部的现代化交通物流,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国际交通网络是“一带一路”的内在要求。通过公路、铁路等全方位的交通建设,为西部外贸
6、发展完善交通软硬件措施。(2)城市群的产生与发展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以兰州为核心的兰白西城市群,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及环北部湾城市群等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几大城市群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产业、人口,增加西部对人力资本的吸引力,推动我国人力资本的合理、有效配置。(3)南亚大通道和西藏边境口岸建设南亚大通道和西藏边境口岸建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一环,是西南地区深入开放的依托带及边陲稳定与发展的联动区,未来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4)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自天津、大连经蒙古、俄罗斯抵达波罗的海沿
7、岸,它把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同蒙古的“草原之路”倡议,俄罗斯正在推进的欧亚经济联盟有机结合起来。中蒙俄经济走廊通过交通、货物运输和跨国电网的链接,打通三国经济合作的走廊建设,推动一带一度战略目标的实现。(5)新亚欧大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从江苏沿海和山东半岛出发经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份,再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到波罗的海沿岸,是贯穿亚欧的国际大通道。新亚欧大陆桥是“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6)丝路基金 丝路基金是由中国外汇储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
8、化原则设立的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重点是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7)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建设,需要大量金融机构的投资,其中就包括亚投行。两者的关系像两个相交圆,两者之间有交集也有自己的属性。2.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外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新政策,从宏观国家和微观企两个层面都有其相应的机遇与挑战。该部分重点结合SWOT分析法进行研究,即结合西部外贸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
9、挑战(Threat)来全面分析。2.1西部外贸发展优势从国家层面来看,西部地区发展外贸有其固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地理区位优势、前期政策基础和区位优势资源等方面。(1)西部地理区位优势一方面,在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中,有5个省区与周边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2万公里。比如新疆抵触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交界,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西部地区是通往中亚、西亚、南亚以及蒙古、俄罗斯的重要通道,具有开展开放型经济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处于长江流域,可以充分利用沿江优势实现对外开放。(2)前期政
10、策基础西部大开发战略自1999年提出以来至今,使得西部区位有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已经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西部外贸发展环境已有很大改善,且政策基础稳固。(3)区位优势资源中国西部地区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西部在矿产、能源、旅游、生物等资源领域有着特殊优势,在外贸出口上占据天然优势。在水利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水电可开发水利蕴藏量占全国的81.4%。矿产资源方面,中国60以上的矿产资源在西部,其中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的潜在价值占全国的50。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依然有许多产品由于自然优势和获
11、得性优势的存在而具有绝对优势,像纺织品、服装、轻工产品、农产品等许多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类商品的出口会使西部地区的外贸活动处于一个有利的国际地位。(4)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相比东部而言,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这有助于降低成本,以提高西部外贸的竞争力。但从劳动生产率上来看,西部远远落后于东部,且劳动力素质偏低。因此,西部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不明显,仅仅视为弱优势。2.2 西部外贸发展机会若说西部外贸发展的优势主要是西部固有的区位,则机会要素的分析则多与“一带一路”新政策相关。“一带一路”不仅带来了新的商机,也提供了贸易便利化的可能,更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由东到西的梯度转移。(1) “一带一路
12、”蕴含商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贯穿欧亚非大陆,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要素各异,发展水平不一,互补性很强。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进出口双边贸易值接近7万亿人民币,增长7%左右,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未来5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因此,“一带一路”将给西部带来无限的商机(2) 形成区域效应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丝路基金”发起筹建亚投行都得到了广泛关注。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沿线已有60多个
13、国家积极响应参与。2014年由我国发起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已有57个国家正式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涵盖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其中亚洲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际20个。这有助于形成区域效应,为西部外贸发展带来机会。(3) 外贸便利化提供商机相关机制的完善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不断消除;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逐步设立和自贸区的建立也加强了投资便利化;政府相应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也有助于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总之,“一带一路”为西部外贸的便利化提供了无限可能,使得西部外贸增长潜力巨大(4) 产业由东到西的梯度转移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面临人
14、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稀缺、国内销售市场急需拓展的问题,经营压力增大;且外贸水平几乎持于相对饱和水平。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市场潜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引导东部产业向西发展,实现东西部外贸的共同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必然改革方向。产业转移被视为我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力经济支撑。2.3 西部外贸发展劣势(1)技术水平低西部中小企业往往从事 的是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科技存量相对不足,与大企业的技术差距明显。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不足(2)管理效率低下西部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水平低,
15、对企业管理缺乏整体计划,目光比较短浅,且管理机制不健全,任人唯亲,导致能人流失。(3)员工绩效低,中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 技术工艺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4)盈利能力低下企业多从事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利润较低。(5)经营不稳健。中小企业化解风险的能力弱, 习惯依靠政府政策的保护, “等、靠、要”的观念根深蒂固, 经营存在一定的投机性。(6)研发落后缺少资金的支持, 没有人才为依托,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落后,导致 R &D 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7)竞争力差。受企业各方面劣势的影响和长期作用, 西部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固有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始终处于被动不利地位。(8)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带 一路 背景 中国西部 外贸 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