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乡一体化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一体化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近年来,国家重点关注农村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并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和资源。基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经济发展的契机下为农村的发展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经历了较长的时间阶段之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已经慢慢成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基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进行深入探讨,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成果、理论依据和现存问题等角度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本文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先锋江苏省吴江市的建设现状研究作为展开对象,以小见大地论证和反映真实的农村基础
2、设施建设现状。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江苏省吴江市;乡村振兴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ha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ed a large amount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s strong support a
3、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has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in the contex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fter a long pe
4、riod of time, the results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ve gradually taken shape, and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 concern. This paper will conduct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
5、ration of the base and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ignificance, achievemen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s
6、tatus of Wu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the pioneer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s the target, and demonstrates and reflec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al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Key words: Current Status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u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Rural Re
7、vitalization目 录1绪论11.1 11.2 1 1.2.1 1 1.2.2 21.3 32 32.132.242.34 2.3.14 2.3.253 53.1 53.2 63.3 63.4 64 74.1 74.2 74.3 74.4 75 75.1 75.2 76 86.1 86.2 86.3 86.4 87 97.1 97.2 107.3 107.4 10参考文献12 城乡一体化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研究 121绪论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8、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1.2。农村社区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 它在推进农村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政治层面上,它是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经之路,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层面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所以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保证和有力支撑。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
9、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近年来,吴江区在力促第二、三产业加速转型的同时,也致力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以被列入苏州市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先导区和省级“万顷良田”试点工程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各种渠道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全区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吴江区的发展成果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本课题通过研究吴江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发展过程中问题与反思,进
10、一步进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研究。1.2 文献综述1.2.1 国外相关研究A.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础设施投资通常在社会总投资中占30%-35%。这种大规模的社会先行资本投资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不仅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获利能力,而且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可以分享外部经济利益,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获利能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逐步形成,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与
11、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有:(1)基础设施发展可以促进市场发展;(2)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可以决定一国获得外国直接投资的竞争力;(3)基础设施对成本的影响;(4)基础设施的布局形成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5)基础设施对刺激生产和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郑玉清.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国内外文献综述. 博士学位.山东省:山东农业大学,2004.。通过研究表明,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国外学者罗斯托 罗斯托(19162003 )Walt Whitman Rostow,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学术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提出经济成长阶段的理论,他把社会发展分为必须依次经过的6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
12、、起飞准备阶段、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的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里引用到起飞阶段观点。指出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一国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变革、生产力发展、经济成长的前提条件。B. 关于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主体、筹资渠道、融资模式等方面。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1790) Adam Smith,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的著作是国富论。把基础设施建设看作是国家的一项职能,认为经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研究发展中国家有义务修建公路、桥梁
13、、运河,以及建立保护通商贸易的守备队和防御工事等。19 世纪后,经济学家萨伊 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 JeanBaptisteSay,曾主编过当时颇有影响的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他最主要的著作是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认为公共教育费用有助于财富的增长。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 John Maynard Keynes,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则强调政府投资基础设施不仅是政治的需要,也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赫希曼 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
14、t Otto Hirschman)是一个德国出生的犹太思想家,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当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 。则更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后,经济学家更加强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他们在更大范围内(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展开了社会资本投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关作用的研究。1.2.2 国内相关研究A. 管理层面我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存在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内部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基础建设规划难以落实等系列问题。秦伟,孟全省针对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各个分类类别依次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
15、后、农村基础设施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魏跃军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问题。他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电网设施、农村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各视角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问题 秦伟,孟全省. 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研究.陕西农业科学.1995, (2010)01-01-04:14。其次,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全以及轻视管理的问题。毛伟强也指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包括镇乡规划变化频繁、重建轻养现象较为普遍等。房桂芝、董李刚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设无人
16、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对农村基础设施评估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管理。B.政策变迁建国初期国家实行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一直影响着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惯性的制约。孙开提出建国初期,国家通过一系列优先发展工业的倾斜政策,以农业税和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等方式实现了农业剩余向工业和城镇的大规模转移,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 孙开,田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经济经济.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2005 (18)。马子红指出在城乡二元化的投入体制下,农村基础实施投入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缺乏效率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17、马子红.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研究.农村经济.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2009(9)。李志军提出建国后实行的“重城轻乡”、“重农轻工”的发展战略削弱了农村发展的自我积累能力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自有资金来源,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基础差、底子薄,目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和小康建设的需要 李志军,刘海燕,刘继生.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平衡性研究. 地理科学.1981, (2016)06-040-07:4047。所以建国初期城乡二元化和对乡村发展的轻视导致了乡村建设缺少经济保障和资金储备。而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以
18、及乡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给乡村发展迎来了新契机。1.3 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江苏省吴江区基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案例来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问题与对策。另外,本文将结合使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通过有关文献的查阅与借鉴结合案例分析情况和具体环境条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结论。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2.1 基础设施的概念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
19、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2.2 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及分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参照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8-0
20、2。(1)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2)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主要指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3)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指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4)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主要指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2.3 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依据2.3.1 公共产品理论A. 公共产品理论概念公共产品理论指的是新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
21、变、构建公共财政收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础理论。根据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关于公共经济学理论的定义: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而凡是可以由个别消费者所占有和享用,具有敌对性、排他性和可分性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1954年,萨缪尔森在“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中, 对公共物品的性质及供给问题进行探讨时,用的是集体消费产品(collective consumption goods)一词;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一体化 农村 基础设施 建设 现状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