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从小养成,不断发展,最基本但又是终身起作用的科学素养和心理品质。它包括三个方面:丰富的科学知识,一定的智能水平和良好的科学品质。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以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让学生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知识的传授是生物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应该在生物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指示下传授知识及学科思维方式:“what”它们是什么、有什么功能,“where”它们在哪里、生活习性、解剖位置,“why”为什么,对生命现象给予科学解释,使学生获得逐层次、综合的知识,如生物的结构,
2、形形色色的植物,被子植物的生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动物的行为,细菌、真菌、病毒,人体生理卫生以及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等。 、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野外观察、采集、实地参观、种植与饲养、课堂实验与活动课都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途径。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够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生物仪器和用具,完成单因子或多因子的综合实验,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使学生获得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智力由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组成,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能力由学
3、习能力、定向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组成。一般地说,智力和知识相联系,能力与技能相联系。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统一的整体。因此,生物教学中应注重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学中的智力培养 根据生物教学的特点,智力培养要着重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运用的插图、挂图、模型、标本及实验都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视角,既要抓住实质性的东西,又要全面、细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而仔细地观察,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表述出来,而不是凭空想象、塑造脱离实际。例如,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时,首先让学生由表及里地对它们各自进行全面
4、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各部分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异。通过引导、训练,使学生在观察的速度、广度、精细度和准确度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观察必须与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不仅观察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观察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生物教学发展智力的核心,它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主要借助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联想所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在生物教学中无处不在,教学中运用的插图、挂图、模型、标本及实验都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进行形象思维
5、。逻辑思维主要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思维。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因果逻辑关系较强,在教学中可以以思维训练为主线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点拨、启发、诱导。例如,学习人体消化系统时,提出: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部位是哪里?小肠内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又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又如“根的吸水”要借助水、溶液、浓度、渗透等概念进行推理与判断。还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训练学生多种思维方法,以提高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改革实验如改变实验的某个环节、改变实验材料,通过和原实验作对照,学生会
6、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提高了做实验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异向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物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着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定向能力及创造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生物科学知识是通过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方法。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生物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它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采取明示方法教学,把学习方法明确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教师提出问题:“
7、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提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最后小组讨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实施这样教学过程,使得知识点的结论是学生利用实验自己发现的,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学会用科学方法探索生物的发展规律。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学过程中众多实验的设置,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基本途径,也为培养实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明确实验目的,熟悉使用的器
8、材,理清实验步骤。要严格遵循操作程序,仔细观察和记录每一实验现象,正确地分析并得出结论。整个实验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仅给以指点和引导,以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此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协作精神,以及操作和观察等多种能力。定向能力的培养 专心致志,严肃认真是定向能力的基本特征。实验时学生的定向能力较差,表现为盲目性大,浮躁,慌手慌脚,大喊大叫,草率或是过于小心谨慎,胆小,不敢动手。因此,实验教学中教师有“五忌”:忌过分夸大实验氛围的紧张度,忌过分夸大实验环境的危害度,忌过分夸大实验器材的贵重易损度,忌过分夸大药品的毒害度,忌过分夸大操作步骤的严密度。教师在讲清
9、楚实验目的、原理、器材、药品及必要的操作步骤后,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实验,并巡回指导,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同时,要求学生专心致志,严肃认真,胆大心细,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与他们共享实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美国著名的创造力研究专家吉尔福德认为:创造力的主要特征是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创造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可见,学生把表面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把混在一起的事物分解开来,学生见解独到,实验材料的取代及步骤的改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0、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标新立异等都属创造力之列。、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和品德、 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由三种成分组成:一是个性意识倾向性,如:兴趣、爱好、动机、目的、信念、世界观;二是情绪和意志;三是气质、性格、与认知方式。非智力因素有动力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补偿作用。教学论要求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发展。培养主体意识,激发主动学习的心向。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组织教学,营造比较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欲望。教师要热爱、尊重、关心学生。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充分肯定,对
11、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则热情地帮助、指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从已有的成功中获得激励,从而增强学习动机、热情和信心,主动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将思想和情感教育寓于知识传授之中。教学中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生物个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殖、发育和生物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向学生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进化观点和生态观点等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结合我国国情,向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成果产生的过程,科学家优秀品质、科学成果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独立个性。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生物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提高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的能力,初步具有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一般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