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需双方角度研究“网络问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doc
《从供需双方角度研究“网络问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供需双方角度研究“网络问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类 型: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题 目:从供需双方角度研究“网络问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 业:时 间: 摘 要随着互联网普及率和民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疾病咨询。再加上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网络问诊”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把互联网和医疗行业深度融合,给“网络问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网络问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本文在文献复习、问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供需双方角度研究“网络问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关键词
2、:“网络问诊”,供需,问题,建议3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people began to use the network resources for disease consultation. Coupled with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to the peopl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network interrog
3、ation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favor Del.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actively promote the Internet plus, the Interne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industry in depth, provides a broad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terrogation. But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network interrogation exists some pr
4、oblems ne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our cause.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ask based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earch on network interrog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sides.Key word: St network interrogation,
5、supply and demand, problems, suggestions目 录从供需双方角度研究“网络问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摘 要2Abstract31“网络问诊”平台的概念和意义51.1“网络问诊”平台的概念51.2“网络问诊”平台的意义51.2.1改善医患关系51.2.2降低诊疗压力51.2.3合理分配医疗资源52.1问卷调查62.2诚信问题62.3安全问题7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73.2相关部门加强监管73.3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83.4提高平台的服务质量84结语9参考文献10附件:111“网络问诊”平台的概念和意义深入了解“网络问诊”平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对于帮助我们进一步探
6、究“网络问诊”平台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互联网是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便捷,让我们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大千世界。很多问题只要在百度上一搜有好多答案。但是网络毕竟尤其局限性,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存在种种问题或者不足。 比如您有了健康疑问,在网上进行搜索,虽然找到了很多文字内容,但是您可能会发现,这些内容大致雷同,或者是有些自相矛盾,再或是所述内容与您的情况不符。 根据这些内容来诊断自己的病情?这显然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更是个性化极强的学科。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进行疾病的诊断也必须经过专业的医师才能完成。1.1“网
7、络问诊”平台的概念所谓“网络问诊”平台,其主要的含义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搭建起来的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医疗就诊咨询服务的一个网络服务平台。“网络问诊”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便于医生和患者在平台上对相关的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咨询和诊断。从目前的“网络问诊”平台的具体形式来看,主要有医学自主建立的问诊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和商业的问诊平台等。1.2“网络问诊”平台的意义 近年来,“网络问诊”平台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是因为其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网络问诊”平台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2.1改善医患关系通过“网络问诊”平台的应用,可以使得很大一部分的疾病诊断通过网络的形式就可以得到解决
8、,同时患者在网络问诊的时候,可以选择的医生也更加广泛,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自己的健康教育,这样就能够使得患者和医生的压力都得到减小,有利于改善目前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1.2.2降低诊疗压力通过“网络问诊”平台的良好应用,使得传统的通过挂号排队等方式才能进行就诊的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可以在更快的时间内投入到相关的诊疗活动中去,使得诊疗的压力获得有效的降低。另外,由于“网络问诊”平台的方便快捷,能够使得医生获得一个更加轻松的出诊环境,这样可以使得医生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工作,因此也非常有利于降低医生的诊疗压力。 表1:2016年某医院就诊人数由表(1)可见,第一季
9、度门诊人次最少,占全年的21.51%,第二季度门诊人次达全年高峰,占全年的28.97%,第四季度门诊人次下降,占全年的24.16%,二、三季度合计门诊人次占全年的54.33%,一、四两季少,各季门诊人次构成比差别存在显著性(P0.05)。从月份分布看,门诊人次从1月开始逐月上升,到5月达高峰,然后逐月下降,年底稍有回升。5、6、7、三个月是全年门诊人次较高的月份,共占全年的29.43%,2月份是全年门诊人次最少的月份,各月份门诊人次构成比差别也存在显著性(P0.05)。近年来,“隔空看病”的网络问诊形式愈发流行。人们不用出门、不用排队、不用挂号,坐在家里通过电脑就能与专家对话,问诊病情,甚至开
10、方抓药。网络问诊在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问诊”安全的讨论。尽管在“看病难、看病贵”的背景下,不少都市上班族通过网页、QQ、博客、微博等方式实现看病“省时省力省钱”的目的,但因为有以宣扬“生吃泥鳅能治病”出名的“健康教母”马悦凌的前车之鉴,“网络问诊”仍让人心存芥蒂。1.2.3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网络问诊”平台可以实现医生和患者的全天在线,同时也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不同的医生和不同的患者之间获得了更多的交流的机会,最主要的是,“网络问诊”平台使得患者免去了挂号和排队的麻烦,因此非常有利于患者在最低成本的情况下接触到更多的医生。同时“网络问诊”平台可以使医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选择
11、患者,也可以使得患者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选择医生,这样就是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意义。2“网络问诊”平台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网络问诊”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最终发现目前我国的“网络问诊”平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和安全问题。2.1问卷调查本文一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回收585份(具体的调查问卷模板见文末附件)。其中有367人表示了解“网络问诊”平台,占62.74%。有268人认为“网络问诊”平台是可信的,占45.81%,有58人表示使用过“网络问诊”平台,占9.91%。在“您认为“网络问诊”平台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
12、上,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诚信问题和安全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网络问诊”平台还不够了解,对于“网络问诊”平台的信任度也不高,真正使用“网络问诊”平台的人还是少数,总体来说,目前“网络问诊”平台在人群中的可信度和使用情况不容乐观。2.2诚信问题诚信问题是网络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网络是虚拟的空间,我们无法真正搞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到底可信不可信,“网络问诊”平台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个重大的问题。通过“网络问诊”平台,医患双方主要是靠网络上的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对彼此的了解很少,有一部分非法网站和无德医生为了获取个人的私利,而通过“网络问诊”平台进行虚假宣传,甚至直接行骗
13、,给“网络问诊”平台的声誉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是目前“网络问诊”平台的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之一。2.3安全问题所谓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患者的信息安全问题,患者在使用“网络问诊”平台的时候往往需要注册自己的个人信息,这里面就牵扯到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部分“网络问诊”平台目前无法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是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患者通过“网络问诊”平台获得了诊疗的意见和建议,那么接下来一旦发生了医疗事故,患者的生命健康出现问题,那么这个纠纷如何处理,目前也没有定论。由此可以看出,安全问题也是横亘在“网络问诊”平台继续发展的道路上的一个重大
14、障碍。“技术任性”背后潜藏安全风险古有弦丝诊脉,今有网络问诊。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医师王宇航说:“医学诊断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同一种疾病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的差别都可能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少受访专家均表示,通过网络咨询病症,看似方便省时高效,但实际上却暗藏安全风险。前段时间郑州市民张丽腿上出现不少红色瘀点,依赖网络的她立刻上网问诊,并拍了照片上传。“网上医生”诊断是红斑狼疮,建议她吃中药调理,张丽按方吃了4天药,腿上瘀点却越来越多,最后到医院诊断后才发现是血管炎。近年来,网络问诊造成的悲剧并不少见。2014年,长沙一名怀孕7月的孕妇突然腹痛,网络问诊被诊断为“肠胀气”,没有及时就医,
15、导致婴儿窒息死亡;扬州一男子为治肩周炎,食用网络医生介绍的乌头碱,导致恶心、呕吐,甚至抽搐,险些送命。记者采访了解到,大部分患者之所以相信网络问诊,是因为宣传中接诊医生大多是“专家”“主任医生”等“大牌”,但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记者在一家问诊网站上找了一位张姓的主任医师进行咨询,在对方给出一系列诊断建议后,记者追问对方是否为张主任本人时,对方回答称“我是张主任的助理”。一些医疗业内人士表示,在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现实条件下,一方面病人很希望通过网络了解医疗信息,而另一方面医疗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又无法保证,“病急乱投医”不仅可能被骗甚至危及生命。3促进“网络问诊”平台良好发展的对策虽然说“网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供需双方角度研究“网络问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 供需双方 角度 研究 网络 问诊 存在 问题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