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军考化学专项复习试题卷子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军考化学专项复习试题卷子及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11页)20222022 年军考化学专项复习测试卷年军考化学专项复习测试卷2022 年军考,军考辅导,师之航军考师之航军考,在部队考军校,军考辅导,军考真题,军考化学,化学试题,军考复习,军考培训,军考资料,军考视频,军考视频,军考资料,考军校辅导,部队考军校,当兵考军校,军考培训,义务兵考军校,解放军士兵考军校,武警士兵考军校,士兵考军校辅导,大学生当兵考军校,高中学历士兵考军校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酸性氧化物:SO2、NO、NO2、CO2、SiO2非电解质:液氨、氨水、臭氧、葡糖糖、过氧化氢电解质:氯化钠、明矾、冰醋酸、硫酸钡离子化合物:醋酸钠、硫酸铝、过氧
2、化钠、硫酸钡同位素:1H、2H、3H、1H2H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石墨烯ABCD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g H218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 10NAB32g N2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5NAC1molL1的硝酸中含有 NO3的数目为 NAD标准状况下,11.2L 苯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 3NA3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 1mol,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2H4BC4H8CC5H12DC6H64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中:NO3、SO42、Fe3+、Mg2+B1molL1的 KHSO3溶液
3、:Na+、NH4+、MnO4、ClOC中性溶液中:Na+、SCN、SO42、Fe3+D1.0molL1的 KNO3溶液:H+、Fe2+、Cl、SO42第 2页(共 11页)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CO3H2SiO3B非金属性:OSC碱性:NaOHAl(OH)3D热稳定性:K2CO3KHCO36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试剂选择错误的是()A乙烷(乙烯),溴水B乙醇(乙酸),生石灰C溴苯(溴),NaOH 溶液D乙酸乙酯(乙醇),NaOH 溶液7(1)相同条件下,某容器共收集到 1 体积 CO2、3 体积 H2,该容器中 CO2、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若该容器收
4、集的 CO2、H2两种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则 CO2、H2的质量之比是(2)44g M 和 49g N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76g B 和一定量的气体 F若 F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则标准状况下 F 的体积为(3)已知 A 是二价金属,82g 该金属的硝酸盐中含有 6.021023个硝酸根离子,则该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4)将 5mol/L 的 Mg(NO3)2溶液 a mL 稀释至 b mL,稀释后溶液中 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8按照要求填空:(1)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变的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增加 Fe 的量,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是(填增大、不变、减小
5、,以下相同)。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反应速率。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反应速率。(2)2HI(g)H2(g)+I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改变下列条件: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填正移,逆移,不移动,以下相同),颜色(加深,变浅,不变,以下相同)。加热升高温度:平衡。第 3页(共 11页)体积不变,充入 H2:平衡,颜色。(3)可逆反应 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据图判断 t2、t3时刻采取的措施 t2;t3。9 已 知 有 下 列 分 子:CH4NH3H2O CO2BF3PCl3H2SSO3SiCl
6、4C2H2(1)其中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的有(填序号,下同);(2)其中为平面正三角型非极性分子的有;(3)其中为正四面体型非极性分子的有;(4)其中为 V 型结构的极性分子的有;(5)其中为三角锥型的极性分子的有。10如图为两种铜锌原电池的示意图。(1)写出它们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电池 B 工作时盐桥中的 K+流动方向(填“向 ZnSO”或“向 CuSO”)溶 液;假 如 Zn 的 消 耗 速 率 为 2103mols1,计 算 K+的 迁 移 速率。(3)电池 A 与电池 B 比较,电池 B 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说明原因。(4)利用电池 A 进行实验,发现铜片、锌片表面均有红色物质
7、析出。实验结束时测得锌片减少了 1.97g,铜片增重了 1.92g,计算该原电池的工作效率(指参加原电池反应的锌占锌反应总量的百分率)。11单位质量产生标况下气体的体积(mL/g)是衡量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第 4页(共 11页)标。兴趣小组为探究膨松剂(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的该项指标,设计以下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装置 A 的作用是,装置 E 的名称是,碱石灰的成分是。(2)完成该实验要进行以下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连接上 D、E 装置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3)实验中称取膨松剂 6.0g,实验结束后装置 D 增重 1.32g。实验过程中装置 B 中
8、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 CO2的体积(STP)。该膨松 剂的该项指标为mL/g。12已知 X、Y 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试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YAB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将气体 Y 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会褪色的是;A品红溶液B紫色石蕊溶液C酸性 KMnO4溶液D溴水(4)为防止 X 气体污染空气,可用 NaOH 溶液吸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第 5页(共 11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D【详解】酸性氧化物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O 既不能和酸反应也不能喝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不
9、成盐氧化物;NO2和碱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 NO,故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氨水是混合物,不是非电解质;臭氧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和水,氯化钠、明矾、冰醋酸、硫酸钡均为电解质,故正确;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绝大多数为离子化合物,故醋酸钠、硫酸铝、过氧化钠、硫酸钡均为离子化合物,故正确;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而1H2H 是氢气,不是原子,故错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C60、C70、
10、金刚石、石墨、石墨烯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正确。故选:D。2B【详解】A18g H218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mol19NA,故A 错误;B32g N2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5NAmol15NA,故 B 正确;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硝酸根离子个数,故 C 错误;D标况下苯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 D 错误。故选:B。3C【详解】A.1molC2H4消耗氧气为 1mol(2+)3mol;B.1molC4H8消耗氧气为 1mol(4+)6mol;第 6页(共 11页)C.1molC5H12消耗氧气为 1mol(5+)8mol;D.1molC6H6消耗氧气为
11、1mol(6+)7.5mol,显然 C 中消耗氧气最多,故选:C。4A【详解】A酸性溶液中含有 H+,H+、NO3、SO42、Fe3+、Mg2+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 A 选;B1molL1的 KHSO3溶液,HSO3与 MnO4、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B 不选;CFe3+与 SCN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C 不选;DNO3酸性环境下能够氧化 Fe2+,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 D 不选。故选:A。5D【详解】A C、Si 位于同主族,非金属性 CSi,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为 H2CO3H2SiO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A 正确;BO、S 位于同主族,从上到下非
12、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OS,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B 正确;CNa、Al 位于同周期,金属性 NaAl,最高价含氧酸的碱性为 NaOHAl(OH)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C 正确;DKHCO3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钾,热稳定性:K2CO3KHCO3,但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D 错误;故选:D。6D【详解】A.乙烷与溴水不反应,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用洗气的方法除杂,故 A 正确;B.乙酸与生石灰反应,增大沸点差,然后可用整理的方法分离,故 B 正确;C.溴苯不溶于水,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分液可分离,故 C 正确;D.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
13、杂,故 D 错误;故选:D。第 7页(共 11页)7【详解】(1)同温同压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该容器中 CO2、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 体积:3 体积1:3;CO2、H2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根据 mnM 可知,二者质量之比为 44g/mol:2g/mol22:1,故答案为:1:3;22: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 F 的质量为 44g+49g76g17g,F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况下 F 的体积为 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11.2L;(3)A 是二价金属,其硝酸盐为 A(NO3)2,6.021023个硝
14、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 n(A(NO3)2)n(NO3)0.5mol,该硝酸盐的摩尔质量为:164 gmol1,故答案为:164 gmol1;(4)5mol/L 的 Mg(NO3)2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为:5mol/L210mol/L,将 a mL 该溶液稀释至 b mL,稀释过程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稀释后溶液中 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故答案为:mol/L8【详解】(1)改变纯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则增加 Fe 的量,其正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的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保持体积不变
15、,充入 N2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为:不变;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气体的浓度减小,则正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2)减小容器体积,减小压强,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平衡不移动;但各组分的浓度变大,颜色加深,故答案为:不移动;加深;第 8页(共 11页)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则加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体积不变,充入 H2,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碘蒸气的浓度减小,则颜色变浅,故答案为:逆向反应方向移动;变浅;(3)t2时正反应速率瞬间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然后
16、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直至重新达到平衡,说明 t2时加入了加入 N2O4;t3时正逆反应速率瞬间同时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幅度小于正反应速率,即 v(正)v(逆),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应是降低温度,故答案为:增大生成物 N2O4的浓度;降低压强。9【详解】根据杂化轨道数键数目+孤对电子对数,确定杂化轨道,再结合孤对电子对数确定空间构型;CH4分子中键数目为 4,孤对电子对数为 0,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非极性分子;NH3分子中键数目为 3,孤对电子对数为 1,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的极性分子;H2O 分子中键数目为 2,孤对电子对数为
17、 2,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 V 型结构的极性分子;CO2分子中中心原子碳键数目为 2,孤对电子对数为 2,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BF3分子中键数目为 3,孤对电子对数为 0,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型非极性分子;PCl3分子中键数目为 3,孤对电子对数为 1,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的极性分子;H2S 分子中键数目为 2,孤对电子对数为 2,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 V 型结构的极性分子;SO3分子中键数目为 3,孤对电子对数为 0,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型非极性分子;SiCl4分子中键数目为 4,孤对电子对数为 0,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非极性分子;第 9页(共 11
18、页)C2H2分子中中心原子碳键数目为 2,孤对电子对数为 2,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所以(1)其中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的有:,故答案为:;(2)其中为平面正三角型非极性分子的有,故答案为:;(3)其中为正四面体型非极性分子的有,故答案为:;(4)其中为 V 型结构的极性分子的有,故答案为:;(5)其中为三角锥型的极性分子的有,故答案为:。10【解答】解(1)由装置图可知,电池 A 与电池 B 的负极均为金属活泼性强的锌,正极均为金属活泼性弱的铜,铜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故答案为:Cu2+2eCu;(2)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19、,则电池 B 工作时,盐桥中的 K+向硫酸铜溶液方向移动;由电荷守恒可知,K+的迁移速率是 Zn 的消耗速率的 2倍,则 K+的迁移速率为 2103mols124103mols1,故答案为:CuSO4;4103mols1;(3)电池 A 与电池 B 相比,电池 B 中 Zn 和 Cu2+不直接接触发生置换反应,电子只能通过导线发生转移,使电池 B 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故答案为:Zn 和 Cu2+不直接接触发生置换反应,电子只能通过导线发生转移;(4)铜片、锌片表面均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锌部分参加原电池反应,锌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Cu2+Cu+Zn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
20、后固体减少的量为 1g,由锌片减少了 1.97g,铜片增重了1.92g 可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为(1.97g1.92g)0.05g,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m,由方程式 Zn+Cu2+Cu+Zn2+可得,解得 m3.25g,由铜片增重了 1.92g 可知,参加原电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65g/mol1.95g,则该原电池的工作效率为100%60%,故答案为:60%。11【详解】(1)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空气中的二氧化第 10页(共 11页)碳会影响实验结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装置 A 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 E 的名称为干燥管;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
21、混合物;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燥管;NaOH 和 CaO;(2)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赶走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连接上 D、E装置,点燃酒精灯,使碳酸氢钠分解,熄灭酒精灯,在再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到 D 装置中,通过 D 中的增重来测量二氧化碳的量,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故答案为:;(3)装置 B 中是碳酸氢钠的分解,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实验结束后装置 D 增重1.32g 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n0.03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nVm0.03mol22.4L/m
22、ol0.672L;单位质量产生标况下气体的体积(mL/g)是衡量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有指标为112mL/g;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0.672L;112。12【详解】A 与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可知 A 中含有 Cl;B与氯化钡溶液、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可知 B 中含有 SO42;X、Y、H2O 生成Cl和 SO42且 X、Y 均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推知 X、Y 为 SO2和 Cl2,反应为 SO2+Cl2+2H2OH2SO4+2HCl;X 能与 Fe 反应,则 X 为 Cl2,则 C 为FeCl3、Y 为 SO2;SO2通入 FeCl3铁溶液
23、生成 FeCl2、H2SO4和 HCl,则 A 为HCl,B 为 H2SO4。(1)由以上分析可知:X 为 Cl2,Y 为 SO2,A 为 HCl,B 为 H2SO4,C 为 FeCl3,故答案为:Cl2;SO2;HCl;H2SO4;FeCl3;(2)反应为二氧化硫与氯气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反 应 为 氯 化 铁 与 二 氧 化 硫 的 反 应,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第 11页(共 11页)2Fe3+SO2+2H2O2Fe2+SO42+4H+,故答案为:Cl2+SO2+2H2O2HCl+H2SO4;2Fe3+SO2+2H2O2Fe2+SO42+4H+;(3)Y 为 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氧化,使它们溶液颜色褪去,但二氧化硫溶液是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褪色,故选 ACD,故答案为:ACD;(4)为防止 X(氯气)气体污染空气,可用 NaOH 溶液吸收,发生反应为:Cl2+2OHClO+Cl+H2O,故答案为:Cl2+2OHClO+Cl+H2O。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