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十三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doc





《北海市“十三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海市“十三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doc(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海市“十三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97目 录前言i一、北海市“十二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 1 -(一)渔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1 -(二)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 -(三)现代渔业发展基础逐步完善- 2 -(四)优势水产品产业发展迅速- 2 -(五)水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 2 -(六)水域生态保护取得重要成果- 3 -(七)渔业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3 -(八)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4 -(九)渔业综合管理能力逐步提升- 5 -二、“十三五”北海市现代渔业发展形势分析- 6 -(一)优势- 6 -1比较优势- 6 -2区位优势- 7 -3政策优势- 7 -4资源优势- 8 -(
2、二)劣势- 9 -1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9 -2港口建设滞后- 9 -3渔业产业体系薄弱- 9 -4人才劣势- 10 -(三)机遇- 10 -1国家和地方对渔业发展的重视- 10 -2水产品市场需求巨大- 11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机遇- 11 -4国家西部开发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带来的机遇- 12 -5油价补贴调整带来的资金机遇- 12 -(四)挑战- 13 -1发展空间压缩- 13 -2国际、国内竞争加剧- 13 -3管理和人才挑战- 14 -4渔业资源衰退挑战- 14 -三、“十三五”现代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5 -(一)指导思想- 15 -(二)基本原则- 16
3、-(三)发展目标- 17 -四、重点任务- 20 -(一)拓展现代捕捞渔业- 20 -1大力发展外海捕捞和远洋渔业- 20 -2加强管控近海渔业- 21 -3健全渔民生产生活保障- 21 -(二)积极发展现代生态水产养殖业- 22 -1推进标准化养殖和健康养殖示范- 22 -2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和装备更新改造- 22 -3加快原良种体系建设- 22 -4扶持发展设施渔业- 23 -(三)培育现代加工业体系- 23 -1打造加工产业集群- 23 -2大力发展精深加工- 24 -3建立完整的加工产业链- 25 -4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25 -(四)完善现代物流贸易业- 26 -1建立交易市场和水产品
4、营销网络体系- 26 -2建立水产品电子商务和信息平台- 26 -3大力发展物流服务- 26 -(五)发展特色休闲渔业- 27 -1发展资源型和文化型休闲渔业- 27 -2推进海洋牧场和库区保水渔业建设- 28 -(六)推进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28 -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28 -2建立园区主体合作共赢的示范带动机制- 28 -3创新园区投融资体制机制- 29 -(七)推动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 29 -1. 拓展建设资金筹集渠道- 29 -2. 合理规划渔港功能布局- 29 -3. 积极推进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 30 -(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0 -1提升现代渔业科技支
5、撑能力- 30 -2加大现代渔业科技创新研究- 31 -3构建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 31 -4完善水产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31 -(九)完善产业软环境建设- 32 -1完善品牌建设环境- 32 -2提高组织化程度- 32 -3强化标准化建设- 33 -4简化管理程序- 33 -五、区域布局- 33 -(一)养殖业布局- 33 -1苗种生产布局- 33 -2成品养殖布局- 34 -3休闲渔业布局- 35 -4海洋牧场区布局- 35 -(二)捕捞业布局- 35 -(三)加工业布局- 36 -(四)流通贸易布局- 37 -六、重点工程- 37 -(一)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 37 -(二)水产养殖
6、产业升级工程- 38 -(三)渔船标准化升级改造工程- 39 -(四)水产加工产业升级工程- 40 -(五)休闲渔业产业发展工程- 41 -(六)现代渔港及渔业执法能力建设工程- 42 -(七)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43 -(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45 -(九)“互联网+”现代渔业推进工程- 46 -(十)东盟渔业合作工程- 47 -七、创新机制与保障措施- 51 -(一)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51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政策- 51 -2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51 -3完善法规政策- 51 -4完善部门协调机制- 52 -(二)拓展投资融资渠道- 52 -1加大海洋渔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7、- 52 -2实施金融创新- 52 -(三)创新生产经营机制- 53 -1探索渔业生产企业化经营新模式- 53 -2培育各类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53 -3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3 -(四)强化现代渔业科技支撑- 54 -1构建新型渔业科技创新体系- 54 -2大力推动渔业科技投入主体多元化- 54 -3构建渔业科技创新示范体系- 54 -(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55 -1积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55 -2构建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55 -3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55 -4大力引进各类适用人才- 56 -八、水资源论证- 56 -(一)规划目标- 56 -(二)主要涉水内容-
8、 57 -(三)水资源条件- 57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8 -(五)规划实施影响及减缓对策- 60 -1. 规划第一产业实施影响- 60 -2. 规划第二产业实施影响- 61 -3. 减缓对策- 62 -附件:1.渔业规划图件69 2.北海市“十三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告 74 前 言渔业是北海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市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海市渔业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渔业已成为全市渔民群众增加收入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制定现代渔业发展规划,有利于明确现代渔业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
9、任务、工作重点和对策措施,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促进渔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的推进渔业及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十三五”时期是北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及国家、自治区农业、水产畜牧业等有关规划部署,依据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北海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特制定北海市“十三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北海市“十三五”时期渔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产业布局和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期间指导北海市现
10、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一、北海市 “十二五”渔业发展主要成就(一)渔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渔业发展迅速,渔业产值占大农业比例达到62.98%。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多年居广西首位。2015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47.49亿元,按可比价格年均增长5.3%;水产品总产量106.4万吨、总产值160.25亿元,分别占全区的30.8%和35.2%,两项指标在全区14个地级市排名位居第一;海洋捕捞产量43.0万吨,总产值73.2亿元,比2010年增长86.0%;水产品出口总量7.3万吨,出口额3.7亿美元,水产品出口额占全区的90%。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比2010年提高
11、65.6%。(二)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以来,全市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量的比重逐渐增加,由2010年的52.0%增加到2015年的59.1%,渔业二、三产业加速发展。水产养殖设施化和集约化程度显著提升,累计建设水产苗种场120家,健康养殖示范场22家;池塘标准化改造5.3万亩。捕捞业逐渐转向外海捕捞和远洋捕捞,建设大功率灯光罩网渔船 161艘,可赴南沙生产的渔船超过300艘,渔船作业区域覆盖南海中部和南部深水区。水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以各大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加工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加工能力达71.4万吨/年。水产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冷链物流初具规模。休闲渔业加快发展,观光休闲景区、人工鱼礁
12、区、渔业体验、休闲游钓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现代渔业发展基础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累计推进建设国家中心渔港3个、一级渔港2个,中国东盟北部湾北海现代渔港经济区的营盘中心渔港工程建设加快。北海海洋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海水养殖示范基地” 6个和“对虾养殖示范片”6个,海洋农业科研中心、海洋水产繁育基地、海洋农业旅游观光园、综合服务中心挂牌建设,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19家科研机构和一批优秀企业。完成渔船升级改造696艘,总功率达193127千瓦;建立出口原料备案养殖场 79 家,拥有罗非鱼、马氏珠母贝、锯缘青蟹、龟等原良种场和地理标志产品养殖场 9 家,
13、水产良种场3家,为北海市现代渔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优势水产品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形成了以对虾、罗非鱼、文蛤、大蚝、金鲳鱼等优势品种为主导,大獭蛤、栉江珧、方格星虫、青蟹、大弹涂鱼、石斑鱼等特色名优品种稳步发展的良好格局。建成对虾、罗非鱼、文蛤、牡蛎、大弹涂鱼、金鲳鱼、方格星虫等规模化养殖基地。方格星虫、彩色珍珠、黑蝶贝、白蝶贝等养殖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精品珍珠”生产初见成效。“合浦南珠”获得国家批准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南珠养殖区域拓展到钦州、防城港及广东湛江、海南等地。充分利用周边毗邻海域培育南珠品牌珍珠产品,提高了南珠的产量和品质。(五)水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北海已成为全国最大鱼糜
14、生产基地,广西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出口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广西首个国家级示范区。全市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90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11家,自治区水产畜牧行业级水产加工龙头企业23家,其中13家企业获美国FDA的HACCP认证,11家企业获韩国注册,9家企业获欧盟注册。保通、正五、宇田、万景、北联、西河、恒兴、钦国、安邦等一批水产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从事珍珠首饰、珍珠药品、护肤品等加工生产的企业300多家,以南珠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达580多种,珍珠及相关产业年产值高达50亿元。(六)水域生态保护取得重要成果全市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
15、,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海洋公园1个,国家级滨海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保护区类型涵盖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儒艮、中华白海豚、长毛对虾、二长棘鲷、马氏珠母贝等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积极推进人工鱼礁建设,建成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1276座,形成礁区面积约106.4 公顷。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有效推进,累计放流各类苗种近10亿尾,放流品种包括长毛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锯缘青蟹、真鲷、红鳍笛鲷、卵形鲳鲹、马氏珠母贝、方格星虫、中华鲎等。(七)渔业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加强,初步形成了以国标为基础、行标为
16、依托、省级地标为配套、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标准化体系。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产地抽检合格率平均保持在97.3%以上。建立以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北海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为骨干的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监测体系,渔业养殖主要排放物得到有效控制,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水生生物资源衰退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建立重金属、油类、难降解有机物的分析实验室,特征污染物的监测能力逐渐提高。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的监控网络已基本覆盖近海重要港湾、重点养殖水域和城市沿岸海域。(八)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引进示范推广和研究开发了海水无核珍珠产业化养殖技术,大弹涂鱼与对虾轮养高效养殖技术,方格星虫与滩涂
17、贝类复合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品保色、杀菌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粤海饲料、保通、正五海产等企业组成的海洋生物产业群成为北海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广西海洋研究所被认定为自治区农业良种培养中心,合浦晟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广西对虾良种培育中心,东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马氏珠母贝良种场。科技孵化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建成3家国家星火技术培训学校、3家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星火计划农业科技专家大院、4个自治区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个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6个农村信息化基地以及50多个市县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全市发明创造工作,制定
18、和出台了北海市专利申请资助及发明专利奖励暂行办法北海市发明专利资助办法及北海市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批促进专利事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九)渔业综合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完善了养殖水域滩涂确权发证、捕捞许可、种苗生产许可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设。强化渔业执法队伍建设,市辖各区率先实施海洋与渔业统一综合执法改革,依法治渔能力有效加强。积极参与国家护渔维权巡航行动,建立了渔政与海警联合打击非法捕捞合作机制。严格执行南海伏季休渔制度,严厉打击了电炸毒鱼等严重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全面贯彻落实油价补助政策,累计发放柴油补贴31亿元,减轻了渔业燃油生产成本压力,增加了渔民补贴收入。渔船渔
19、港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立健全渔业生产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制定了北海市涉外渔业应急工作预案北海市防台风应急工作预案等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和防台防火应急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表1 “十二五”时期北海市渔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指标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属性渔业经济结构渔业经济总产值(亿元)135.32247.495.3 预期性渔业经济增加值(亿元)75128.953.9 预期性渔业产值(亿元)85.64160.253.89 预期性渔业增加值(亿元)57.88107.593.78 预期性水产品加工产值(亿元)27.8853.2912.43 预期性流通运输产值(亿元)21.
20、824.01.90 预期性休闲渔业产值(亿元)10 预期性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33.3035.36 预期性水产品加工率(%)41.549.23.5 预期性水产品供给能力水产品产量(万吨)92.5106.42.8 预期性捕捞产量(万吨)44.443.5-0.4 预期性养殖产量(万吨)48.162.95.5 预期性养殖产品比重(%)52.059.12.6 预期性中低产池塘累计改造面积(万亩)2.05.321.5 预期性产地抽检合格率(%)100.097.3 预期性渔民民生保障渔民人均纯收入(万元)1.22.010.8 预期性培训渔民数量(万人次)1.31.86.7 预期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增殖
21、放流苗种数(亿尾)0.921.5210.6 预期性海洋牧场面积(万公顷)00.01预期性国家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数量(个)22 预期性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个)11 预期性科技支撑保障科技贡献率(%)3050 预期性原良种覆盖率(%)5070 预期性遗传改良率(%)833 预期性外向型渔业水产品出口额(亿美元)1.93.714.3 预期性远洋渔业产量(万吨) 0.020.3375.2 预期性投产远洋渔船数量(艘)113预期性注:产值年均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二、“十三五”北海市现代渔业发展形势分析(一)优势1.比较优势。北海市在广西沿海三市中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渔业经济产值超过其他二市之和。经
22、过多年的发展,北海市水产业的产业链日臻完善,饲料厂家、养殖户、渔船近海远洋捕捞、水产贸易商、水产加工厂、活鲜冰鲜市场、水产干货市场、冷链物流等渐成规模。拥有较为完备的生产和服务支撑体系,在资源、资金、人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健全保障。北海国家海洋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引进大批科研单位和优秀企业入驻,有助于北海成为广西海洋渔业科技发展高地。2.区位优势。北海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西南地区通向我国沿海、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拥有铁山港和北海港两大重要出海口,区位优势极其明显。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可充分发挥海、滩、湾等资源优势,加强与珠江三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海市 十三 现代 渔业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