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射箭(三级)教练员培训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众射箭(三级)教练员培训大纲.doc(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3中国射箭协会大众射箭教练员(三级)培训大纲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射箭运动训练水平,适应大众射箭运动发展的需要,规范大众射箭教练员培训,指导基础教训人员了解掌握射箭动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根据国际箭联大众教练员培训课程和中国射箭大众射箭培训要求,订立此大纲。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针对从事射箭基础训练教学的人员,包括但不仅限于大中小学教师、射箭俱乐部教练、在职(退役)运动员和有一定射箭训练教学经验的人员。二、课程、课时安排课 程内 容课 时一射箭安全知识及要求2个课时二射箭项目概览与中国传统射箭文化特色简介2个课时三射箭运动的基本技术与训练方法18个课时四射箭教练员基本要求与规范2个课时五射箭程序教学
2、与教练员的观察2个课时六射箭标准教学流程与讲课技巧2个课时七射箭心理学与训练方法4个课时八射箭运动基本体能要求及训练方法4个课时九射箭器材介绍、装配和保养维修4个课时十射箭竞赛规则及场地要求4个课时十一理论与实践考核4个课时 共计48课时。三、课程任务和要求(一)射箭安全知识及要求*主要内容:介绍射箭运动的安全知识及要求。*任务目的:通过讲解射箭的基本安全要求,帮助学员了解射箭运动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做好预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场地安全规划、护具的佩戴与要求、射箭安全要求、射箭流程安全要求及拔箭等环节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内容提纲:1射箭场地及场馆规范与安全要求 1.1室内
3、射箭场地的安全要求1.2室外射箭场地的安全要求2射箭护具佩戴的安全规范与要求2.1护臂2.2三指护指(反曲弓)2.3大拇指护指(传统弓)2.4持弓手护手(传统弓)3射箭运动的安全要求*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在射箭场地)*内容来源:国际箭联一级教练培训师培训班讲义及自编讲义*课程讲义:1射箭场地及场馆基本安全要求1.1 室内射箭场地的安全要求1.1.1室内场地靶位的放置一定要固定,防止拔箭时箭靶倒塌,造成人身伤害。1.1.2箭靶应放在无房门一侧的区域内,防止习射过程中,有人误入,造成误伤。1.1.3室内由于高度有限,需在箭靶前方3-5米处的房顶上方悬挂硬质塑料挡板或其他隔挡物,防止初学
4、者箭支射到房顶反生反弹,伤及人身安全。1.1.4其他室内场馆必备的安全要求。1.2 室外射箭场地的安全要求1.2.1由于室外区域广阔,开放性较高,需在箭靶后方适当距离处设置足够高度的挡箭墙、布或网,或者留出足够的安全隔离区域。1.2.2 室外习射不同距离时,起射线应为同一条线,且统一射箭,统一取箭,确保习射过程的安全性。1.2.3 初学者在室外习射时应以短距离练习为主,还应配以指导人员,确保安全。 1.2.4 箭靶后留出安全隔离区域,如果是草地,至少需要留出50米以上的区域;如果是硬地,由于箭支在地面上滑行出的距离不可控,必须设置挡墙。2射箭护具佩戴的安全规范与要求2.1护臂护臂作用:护臂主要
5、是佩戴在习射者持弓手的小臂内侧,以防止弓弦打臂,造成损伤。使用方法:将护臂紧贴持弓手小臂内侧,然后用具有松紧性能的带子将护臂固定住。注意事项:近身端要贴紧手臂,切记松动,否则撒放时,弓弦易挂住护臂,造成打臂,形成损伤。部分肘关节向内凸出的学生,需要佩戴两个护臂或是加长护臂,保护好肘关节和小臂。2.2三指护指(反曲弓)护指作用:钩弦时,手指承受拉力较大,为防止长期练习导致手指被划伤,习射者均需佩戴护指。使用方法:首先选择适合自己手指大小的尺寸。佩戴后,以不太紧也不会不滑脱为宜。注意佩戴后,大拇指和小拇指的自然放松。2.3大拇指护指(传统弓)护指作用:因传统弓要求使用拇指勾弦,所以拇指承受拉力较大
6、,为防止长期习射导致拇指损伤,习射者应采用“护指”(扳指等)以保护拇指。使用方法:初学者建议佩戴皮“护指”。有一定基础后,可以更换硬扳指,在进行多箭支训练时,可以更好地保护手指。注意事项:护指尺寸的选用,以引满弓时护指与拇指的外侧留有缝隙,且不滑脱为宜,护指不宜过小或过大。2.4持弓手护手(传统弓)护手作用:护手佩戴于持弓手的拇指和食指,佩戴在虎口处,防止习射时箭羽划伤虎口处的皮肤,起到保护持弓手的作用。使用方法:根据护手的长短,佩戴于持弓手的食指与拇指上。注意事项:二指的选用需大小适宜,软硬适中,以不影响撒放时箭的飞行轨迹为宜。3射箭运动的安全要求未经许可,不碰器材。弓不空放,箭不对人。不戴
7、护具,不得习射。服从安排,搭箭向前。听从口令,齐射齐取。除有许可,不进射区。前方有人,即刻停止。取箭在侧,箭后无人。服从管理,保证安全。(二)射箭项目概览与中国传统射箭文化特色简介主要内容:介绍射箭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介绍中国传统射箭的文化特色。任务目的:通过介绍射箭运动的起源;中国古代射箭;中国现代射箭的发展;世界射箭运动的发展等,使学员初步掌握射箭的文化内涵,树立传承意识。*内容提纲:1.中国传统射箭的传承发展概论 1.1 中国传统射箭的起源与发展1.2 中国传统射箭经典理念解读1.3 中国传统射箭传承的当代意义2.国际射箭运动发展概论2.1国际射箭项目竞赛概况2.2国际射箭运动的改革与发
8、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内容来源:自编讲义*课程讲义:1中国传统射箭的传承发展概论1.1 中国传统射箭的起源与发展1.1.1 弓箭起源弓箭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创造。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制造和使用弓箭的历史。远古时期,弓箭的发明、制作与使用,可谓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恩格斯所言“弓箭对于蒙味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远古时期,人类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进行最初的生产劳动和生存防御,而“劳动是从创造工具开始的。”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根据自身经验,将工具不断改善与革新,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生
9、存。弓箭的使用,便是起源于此。1.1.2 弓箭历史发展梳理中国文化有史可考的最早朝代是商朝。商代之前,射箭的主要功能和性质没有超出狩猎和军事的范畴。商代之射仍以狩猎、军事和巫术意义上的射箭为主,但也出现了其他性质和形式的射箭活动。后来盛行的礼射竞赛,其各种竞赛要素,在商代已经做好了储备。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因而在西周早期所兴盛的最高形式的“大射礼”,只能在一些诸侯君长内展开,其规格大大下降,无法与西周金文中所反映的大射礼相提并论。尽管大射礼的规格有所下降,但是乡射礼却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据仪礼、周礼等礼书记载来看,礼射赛会已经发展到了极为完备的地步。“六王毕,四海一”之后,秦王朝及至汉朝推行的
10、是中央集权。射艺活动开始出现了两大分化。主力的“射”重回军事化,即“以射显武”,更多侧重于射箭的功力。而主礼的“射”则走向娱乐化,即以娱乐性质为主的“射”,最终发展出纯粹娱乐性质的“投壶”项目。隋唐是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全国大一统,尤其是唐朝,可谓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隋唐盛世经济繁荣、国力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也为射箭活动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从而形成了相对多元、文武兼修的特点。为了平复“五代十国”遗漏下来的政权纷争格局,以及与同时期辽、金等国不断对抗,宋朝伊始便极为重视培养武技人才,促使射艺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宋代在重视武技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射箭对人们的礼仪教化功效。元朝
11、时期,人皆善射,特别是马上射术堪称精湛,常以骑射称霸各方,达到“人不驰弓,马不解勒”的生活状态。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倡导“文武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主张“敬德尊礼”的社会管理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其统治。这也直接推动了射艺在军事、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清朝以精锐的铁骑和弓马骑射得天下。因此,清朝前期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军事武艺,特别是骑射技能。1.2 中国传统射箭经典理念解读“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
12、以观德行矣”礼记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馀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仅有存者。礼记1.3 中国传统射箭传承的当代意义1.3.1 时代需求的角度当代中国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发扬。射礼无疑是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一文化现象已经传播至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都深受中华射礼的影响。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
13、去传承中华射礼。1.3.2 文化基因的角度射箭最早的历史痕迹约在两万八千年前,与人类漫长的进化融为一体。中华射礼早在商周便有非实用性的意义表达,与中华文明的形成血脉相融。中华射礼就像文化基因一样融入到了我们的血脉中。1.3.3 文明进步的角度射箭最初是用来狩猎的,后来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射箭从实用性功能中逐步分离出一些非实用性的功能。竞技比赛、习礼修德等文化现象标志着射箭活动的发展演变。弓箭不再是野蛮的杀戮武器,而是修身养性的良方。1.3.4 社会教化的角度中华射礼在先秦时期的士大夫层面,几乎是全员参与的体育盛会,其社会教化意义重大。当时所推崇的价值观,通过射礼赛会等集体
14、活动,潜移默化的渗透进了社会骨干阶层。射礼就当时而言,可谓于国进贤、于民教化、于士修德。2.国际射箭运动发展概论射箭是人类仍在使用的最古者的技艺之一;射箭历史的发展几乎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一个从未使用过弓箭的民族。2.1国际射箭项目竞赛概况2.1.1 射箭运动项目的发展十四世纪起源于英国,十六世纪出现了三种运动形式:( 1 )对靶射箭:发展成目前的“射准射箭”;( 2 )地靶射箭:目前仍是国际箭联正式开展的项目;( 3 )漫游射箭:发展成目前的“野外射箭”。2.1.2 奥运会射箭比赛射箭是较早进入奥运会的项目之一,早在1900年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巴黎)就有射箭项目;射箭是女
15、性进入奥运会的先驱之一。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圣路易),设三个女子项目:射箭、网球、高尔夫。后来由于规则不统一,从第八届奥运会起,射箭离开了奥运大家庭,直到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又重返大家庭,但只设个人项目, 1988年汉城奥运会增加了团体项目。2.1.3 射箭项目的分类( 1 )射准射箭( Target Archery),分室外、室内;( 2 )野外射箭(Field Archery)( 3 )残疾人射箭( Para-Archery)( 4 )越野射箭(Run Archery)( 5 )滑雪射箭(Ski Archery)( 6 ) 3 D射箭(3D Archery)( 7 )地靶射箭(Th
16、e Clout Archery)( 8 )射远射箭(Flight Archery)( 9 )骑马射箭(非国际箭联开展项目) 。2.1.4 弓、箭的分类比赛用弓的分类(6大类):( 1 )反曲弓( 2 )复合弓( 3 )光/裸弓( 4 )长弓( 5 )足弓( 6 )传统弓(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土耳其等世界各国的传统弓)。前5种弓为国际箭联的比赛用弓,国际箭联对每种弓有具体规定。传统弓类似光弓/裸弓、长弓。比赛用箭的分类:从材料上分:铝合金箭、碳素箭、碳铝合金箭、竹箭、木箭等等。从各种型号、规格上分。2.2 国际射箭运动的改革与发展2.2.1 国际箭联近十多年的改革及发展为了留在奥
17、林匹克大家庭,从1987年起,在国际箭联主席(后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杰米伊斯顿的带领下,国际箭联进行了改革,先后从“国际箭联双轮比赛”改为“国际箭联大轮赛”、“国际箭联淘汰赛”,并不断完善国际箭联淘汰赛。在国际奥委会评估夏季奥运项目后(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国际箭联认为:射箭要在奥运会中强有力地提升,需尽快改变;要树立射箭的价值、形象、共同的品牌;要有定期的、有规律的闭环系列赛;要有专业团队等。2.2.2 制定“国际射箭发展计划”( 2007-2012 )( 1 ) 围绕“国际公认的奥运会重要项目”进行了系列改革5年24项任务。伦敦奥运会后持续改革推进( 2013-2015 )。( 2
18、) 近年来发展遵循的五大目标及举措五大目标:一是为世界顶尖选手提供贯穿全年度的比赛;二是培育射箭粉丝(狂热爱好者);三是始终为赞助商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四是让射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媒体曝光;五是为射箭运动的发展提供一流的领导。2.2.3 推出“新国际箭联计划”2017年国际箭联代表大会通过,目前有120个项目、计划在实施。2019年6月世界射箭锦标赛期间,第53届国际箭联代表大会总结了2017年以来改革的成绩,进一步提出改革措施:室内锦标赛不再举行,由世界射箭室内系列赛替代。该赛事为所有级别的运动员提供了一条通往世界级别比赛的道路,也为优秀射箭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收入机会。光弓被正式确认为射准射
19、箭的一个弓种,包括室外和室内,列入规则;这一改变是基于射准射箭中光弓运动员人数的增加,并为光弓运动员创造正式的世界纪录打开了大门。一一良好的治理 ( Good governance)。围绕良好治理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巩固国际箭联运动、章程的全面动议,其中包括引入任期限制等规定。2.2.4 国际、国内主要射箭赛事( 1 )国际箭联主要射箭比赛奥运会射箭比赛、青奥会射箭比赛、各类射箭世界锦标赛、射箭世界杯、世界大学生射箭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射箭比赛(非必设项目)、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射箭比赛( 2020年首次,福建晋江)。( 2 )亚洲主要射箭比赛亚运会射箭比赛、亚洲射箭锦标赛、亚洲杯(原大奖赛)
20、、亚洲青年射箭锦标赛、亚洲大学生射箭比赛(亚洲大体协主办)、亚洲残疾人射箭锦标赛等。( 3 )国内主要射箭比赛全运会射箭比赛、全国青年运动会射箭比赛、全国射箭冠军赛、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全国室内射箭锦标赛、中国箭王争霸赛、全国传统弓射箭比赛、全国野外射箭比赛等。(三)射箭运动的基本技术与训练方法主要内容:介绍射箭运动的基本技术原理和训练要求。任务目的:通过讲解射箭的基本站势、推弓、钩弦、身体准备姿势、举弓、预拉、开弓、靠弦、持续用力、瞄准、撒放、动作暂留和收势等基本动作要求和作用,以及基本的力学原理,使学员初步掌握射箭的基础训练原理、规范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其中,
21、单列两课时讲解传统弓的推弓、钩弦、靠弦、瞄准等技术环节,单列两课时讲解复合弓的钩弦、开弓、持续用力、瞄准等技术环节。*内容提纲:1.射箭基本技术教学要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 基本站势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2 推弓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3 钩弦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4 身体准备姿势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5 举弓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6 预拉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7 开弓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8 靠弦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9 持续用力
22、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0瞄准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1撒放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2动作暂留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2.传统弓特殊技术的教学方法传统弓由于弓的构造等原因,其在推弓、钩弦、靠弦、持续用力、瞄准、撒放等技术环节有着自身的技术特点,本环节将根据传统弓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讲解。3.复合弓特殊技术的教学方法复合弓由于弓的构造等原因,其在钩弦、开弓、持续用力、瞄准、撒放等技术环节有着自身的技术特点,本环节将根据复合弓的特点进行专门的讲解。*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在射箭场地)*内容来源:国际箭联一级教练培训师培
23、训班讲义(侧重教授如何对初学者或者业余选手进行技术教学,包括教学基本原则、教学方法、易犯错误与纠正、训练方法等)参考资料:射箭基础训练手册第一章;奥林匹克射箭第八章“射箭技术训练”;中国青少年射箭训练教学大纲第四部分,第一、二节;射艺第二章*课程讲义:1射箭基本技术教学要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 基本站姿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1 站立目标:建立一个一致的、稳定的、坚固的身体姿势1.1.2 身体定位:射箭运动员的运动射箭面1.1.3 基础知识平行式:两脚分别位于起射线两侧,肩膀位于臀部与脚的正上方,与靶成一条直线;脚的角度:为了保持膝关节的舒适度,可以将两脚外展10。
24、1.1.4 站立类型平行式站立暴露式站立优点:舒适;抵抗部分风的影响;射箭运动员面对靶,更有利于专注;弦间隙更好。缺点:肩部对齐不佳;臀部不稳定;持弓臂/撒放不稳定;身体重心改变。隐蔽式站立优点:有利于肩部定位;有利于撒放;抗部分风的影响缺点:射箭运动员背向起射线,因而受到干扰;臀部不稳定;持弓臂/撒放稳定性受到影响;身体重心可能改变;弦间隙不佳。1.1.5 站立个性化在其他所有技术动作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技术回顾:对齐与弦间隙之间的妥协(暴露式站立);纠正脚的定位,等待射箭继续用力和闭眼撒放的测试结果。1.1.6 站立练习标记肩的宽度,然后将箭放在地面上,紧靠着鞋;确定宽度和方向;可
25、视化练习感知练习强化掌握1.2 推弓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2.1 持弓手目标:弓/手的接触面一致,以确保每次射箭时,弓在垂直面和水平面的工作方式相同;保持良好的弦间隙;必须以较低水平的张力实现上述目标。1.2.2 持弓手推弓位置的关键点1.2.3 持弓手位置检查:用凡士林或类似产品;弦间隙与旋臂;放松1.3 钩弦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3.1 勾弦目标:钩弦位置保持一致,以确保每次射箭时弓(持弓臂)的工作方式相同;钩弦手指一致;靠弦手指位置一致,以获得相同的;靠弦-瞄准眼距离;接触箭的手指尽可能放松;实现上述目标过程中,手指必须最大程度放松。1.3.2 勾
26、弦概述:钩弦手像钩子一样牢牢钩住弦,直到撒放;钩弦动作完成后,钩弦手和臂就会非常被动,将上身靠近弓弦;许多射箭运动员将弓倾斜以观察他们的手指在弦上的位置。1.3.3 勾弦的位置:开满弓时位于第一指关节处。因为有3种瞄准方法,因此钩弦手指放置在弦上的位置也有3种。开始并尝试是成年以及青少年初学者的第一步。对于年轻射箭初学者、裸弓射箭运动员、使用瞄准器的射箭运动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技巧。1.3.4 勾弦用力:最小张力(松弛),大拇指和小指自然弯曲。1.4 身体准备姿势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4.1 身体准备姿势目标预先做好身体准备姿势(定位)以支持之后的发力。1.4.2 身体准备姿
27、势是什么?从弯曲的躯干姿势到直立并预先对齐。1.4.3 身体准备姿势怎么做?头部向上伸展,胸部下沉,背部平直,肩部下沉,身体重量平均分布在两脚上,重心低,腹部收紧。1.4.4 初步总结:整个身体位于射箭面:肩部、臀部和脚在彼此正上方。转头面向靶:鼻子和下巴面向靶身体重心略向前脚趾。1.4.5 技术要点:稳定垂直;上身放松,下身适度紧张;重心分布;身体与弓的定位;检查最初弓长。1.5 举弓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5.1 举弓目标:举弓以保持之前姿势1.5.2 举弓关键点:手臂上举;不要耸肩;肩部保持在同一高度;检查肩部状态;检查斜方肌的;紧张程度和平衡。1.5.3 举弓高度:取
28、决于开弓方法、准星、弦对齐、靶心高度。1.5.4 举弓检查:身体定位完成后闭眼;举弓时闭眼;举弓结束时睁开眼睛。1.6. 预拉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6.1 预拉目标:为了便于在正确/对齐的情况下,精确重复地完成开弓动作。1.6.2 预拉原则:预先身体对齐=肩部在臀部和脚的正上方;预先对齐。1.6.3 预拉高度:取决于开弓方法;预拉时、拉满弓后,弦对齐,总是对准黄心。1.6.4 预拉四个重要位置:身体垂直;头部 / 胸部 & 身体姿势;拉弦肩;持弓肩/胸部。1.6.5 预拉肩关节预定位:为了更好地利用骨骼结构进行对齐;预拉而不是开满弓。1.6.6 预拉练习:用镜子;在肩上放一
29、支箭;用举弓和预拉;(不是开满弓)代替。1.6.7 预拉检查:长度一致性;身体准备姿势定位后闭眼;举弓和预拉时闭眼;预拉动作结束时睁开眼睛。1.7 开弓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7.1力产生的基本原理(1)放松:来自肩下方的力;轻松的开弓动作。(2)力的平衡。(3)相互作用力:运动员的动作在射箭面成一条直线。1.7.2保持准备姿势拉弓时一直保持准备姿势,头部静止,保持持弓肩在同一高度。预拉后,持弓肩在开弓时几乎不移动。持弓肩:由于身体轻微扭转,所以允许持弓肩出现微小变化;寻找“肩部与持弓臂”的对齐和“弓弦间隙”之间的折中。1.7.3开弓的用力利用身体拉弓,力量不是来源于手臂。拉
30、弓时勾弦手腕放松。开弓时,手指不要弯曲。1.7.4拉弓勾弦手指力的分布食指 25 - 35%中指 40 - 60%无名指 25 - 35%1.7.5 拉弓的方向沿着射箭面,弓弦在眼睛和靶中间,手在同一高度。不建议开弓时将弓过于升高。1.7.6 拉弓练习自我观察:在镜子前做没有箭的开弓动作弹力带拉弓:后拉弹力带,利用弹力带、弓弦进行对齐1.7.7 拉弓速度:开弓结束阶段变慢1.7.8拉弓一致性预拉前保持睁眼;开弓时闭眼;然后睁开眼睛:准星应该在中央,且弓弦已对齐。箭头与响片的距离相同。教练先拍照,让射箭运动员评估拉弓动作是过长、相似,还是过短,然后展示照片。1.8.靠弦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
31、误与练习方法1.8.1靠位的目标:通过每次固定一致的靠位,保证拉距的一致性。1.8.2 三种瞄准方法在靠弦方面的比较直线: 沿着箭杆瞄准三角形: 用箭头瞄准四边形: 用瞄准器瞄准力线过高高低力的对齐完美极好差箭的定位:容易 & 精确在视觉上较易定位,且非常精确很难:包括上下肢不精确很难:通过触摸搭箭最后结果精确弓弦对齐不需要需要需要手在弦上的位置舒适,但 在弦上的位置不一致舒适. 但在弦上的位置并不总是一致的不舒适. 给箭施加压力& 在弦上滑动面部标志不需要需要 撒方式不正确的鼻子定位 需要难以实现基于其他类型不完全允许渐进式学习开始较难,但任何类型都能较好地进行射箭开始较难,然后转换到另一种
32、类型装备成本经济经济贵1.8.3靠位的面部标志钩弦手与面部无间隙;弦印,撒放后仍然存在;观察嘴的变化;观察搭箭位置的一致性;弦在下巴的位置;拉弦肘的高度;拉弦手最好与下颌接触。1.9.持续用力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9.1 继续用力/扩张的基本原理开满弓时的运动: 箭杆延长线上不可见的延伸,是整体动作的继续用力和扩展、扩张。1.9.2 身体扩张继续用力的特点继续用力时,呈一条直线,位于中心,对称且平衡;身体静止;稳定和有力。1.9.3 身体扩张继续用力的技巧利用身体周围和腋窝下的大肌肉群;降低钩弦肩;增加食指/下巴的接触;肩胛骨向外移动。1.9.4 继续用力的选择标准金字塔无
33、变化;箭过响片缓慢且匀速;推弓手与勾弦手保持一致;靠位与胸弦参考点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大幅度位移;有响片情况下,扩张过程保持2-4秒之间;眼睛、弓弦、瞄点和靶心在扩张过程中保持在一条线上;最终扩张动作应该能够辅佐一个沿着射箭面向后延伸的撒放动作不能保证某一个扩张技术能够为所有人都满足上述所有要求,单纯的复制和粘贴某个人的扩张技术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1.9.5 继续用力的练习为了有助于选定的继续用力技术,助教可以向正确的方向拉/推;为了加强选定的继续用力技术,利用与正确方向相反的阻力。1.9.6信号片的使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信号片?当射箭运动员能轻松应付弓重时;当射箭运动员掌握了良好的基本形式;介
34、绍信号片之前,在信号片拉响时进行撒放的预训练。对于新使用者:完成开弓,观察信号片下箭头的进展情况。保持这种进展,同时将视线转向靶并瞄准目标对于有经验的使用者:试着停止观察信号片(只看靶和瞄准器),然后决定是否观察信号片:箭头应该仅向后移动(不要停止或向前移动)心理上非常舒适。拉响信号片的节奏(开满弓后2至4秒)。1.9.7 继续用力的注意事项持续用力技术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版的技术动作,但是持续用力的方式需要与撒放动作协调一致。教练员要为射手选择适合的技术。1.10 瞄准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0.1 瞄准的基本原理准确标准的动作;一动不动地瞄准;流畅的动作有利于稳定地视线;
35、弓重的物理控制是稳定视线的另一关键标准;过度瞄准是一个圈套,因为外部狭窄注意过多;瞄准眼位置的重要性。1.10.2 “瞄准基线”瞄准基线瞄准窗瞄准器部件0一直靠近瞄准轴0远离瞄准轴因瞄准器改变而不同1.10.3 瞄准的基本方法将肩部和臀部保持在脚的正上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脚趾/脚后跟的摇摆。如何重新瞄准?例如一阵风过后,重新将肩部和臀部放在脚的正上方。1.10.4 瞄准稳定性的训练方法安装在瞄准器延长装置的激光,教练员通过观察激光来判断瞄准的稳定性。1.11 撒放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1.1 撒放的基本原理箭被推射出去时,不会改变射箭运动员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是在他/她的
36、心中,因此,撒放不应该是被触发的,而是自然产生的。只发生了一个变化:手指屈肌的收缩突然减少,然后就没其他变化了。因为所有其他活动都在继续,所以撒放也是射箭顺序动作暂留阶段的一部分。1.11.2 撒放的重要因素身体动作暂留的方向;完全一致的拉弦肘形态;钩弦手形态几乎没有变化;钩弦手的方向:在箭的延长线上,沿着颈部;动作迅速、流畅;指关节和手腕在一条直线上;一致的钩弦形态,无名指指向弓;没有使用的手指放松。1.11.3 撒放练习利用持弓手的大拇指,将拇指“穿过”3根钩弦手指;将3根手指“拉过”拇指。助教帮助进行撒放,然后射箭运动员撒放。手指始终紧贴大腿,进行模拟撒放。通过自我观察进行撒放。利用弹力
37、带进行模拟,也可以在镜子前完成或闭上眼睛。几乎相同的手型:钩弦手指始终保持在一起并处于第一远指关节处有助于将手指保持在一起,并使弦位于第一远指关节处(松弦放箭时)。 轻轻推回拉弦肘,观察和感受动作暂留。手肘的动作暂留,也可以在镜子前或闭上眼睛进行练习。视觉反馈拉弦臂角度的一致性。1.11.4 撒放关键点敏捷、迅速。拉响信号片时,缓慢是一个最大的问题,需要流畅和迅速的肌肉活动。松弦时,肌肉静止导致非常糟糕的影响。1.11.5 掌握撒放动作的有效方法感觉参考先于视觉参考的撒放练习。无箭松弦撒放的练习。拉距较短的撒放练习。1.12 动作暂留教学要点、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练习方法1.12.1 动作暂留
38、的基本原则像大多数射击类学科一样:松弦撒放时,射箭者保持与瞄准时完全相同的活动(自然和紧张)。当射箭运动员松弦撒放时,整个射箭动作还没有结束,还属于推送阶段。撒放和推送阶段,射箭运动员保持“无动于衷”“相同”。1.12.2 心理动作继续相同的精力集中与相同的面部表情。利用一面镜子,进行面部(和视觉)表情的自我控制练习。 1.12.3视觉动作继续保持瞄准,即相同的视觉焦点;通过瞄准器或箭头将视线集中在靶心;相同的眼睑开口(不眨眼、扩大等);相同的眼球硬度/软度。1.12.4 呼吸动作继续保持与放箭动作一致1.12.5 身体动作暂留全身保持与开满弓/继续用力阶段一致。大多数轴向继续用力的检查对于动
39、作暂留阶段都是有效的。(1)持弓侧身体动作暂留基本原则:持弓手推出弓的动作相同没有手干扰;相同的射箭角度动作暂留阶段相同的持弓臂位置。动作暂留阶段持弓手是唯一与弓接触的部位。因此,建议持弓手放松。原因在于放松比任何张力都更容易重复,且施力会使弓扭转。(2) 放松持弓手的练习 将弹力带折叠,模拟撒放并暂留观察是否放松;闭上眼睛去撒放感受放松;搭档通过触摸以检查持弓手指的放松度;教练员接住弓的练习;悬挂弓练习受。1.12.6视觉和心理活动的控制撒放时,视觉活动不变;瞄准时,与眼相关的所有肌肉放松;保持面部表情。(四)教练员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主要内容:介绍教练员的基本任务、主要的工作职责和基本要求。任
40、务目的:帮助教练员了解基本任务,能够在技术训练、器材知识、体能训练、心理调适和备战参赛等方面给予运动员足够的帮助。明确教练员的工作范畴、所应担当的角色等内容。*内容提纲:1.教练员的基本任务与要求1.1 教练员的目标1.2 教练员的基础与经验1.3 教练员的工作范畴1.4 教练员的任务1.5 教练员的角色2.中国射箭协会大众教练员的等级体系介绍3.国际箭联教练员培训师等级体系介绍*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内容来源:国际箭联一级教练培训师培训班讲义*课程讲义: 1. 教练员的基本任务与要求1.1 三级大众射箭教练员的目标向新手教授射箭的常用基础知识,允许将来轻松练习任何类型的射箭(任何类型的弓、训练
41、项目);在射箭俱乐部,学校,社区等均可开展训练; 1.2 教练员的基础与经验“全能”教练的概念1.2.1 教练是什么?为了使运动员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教练是需要不断进步的水平;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最大的提升,我们需要教练的协调合作。1.2.2 教练的成长之路:之前射箭经验、最初训练(一般训练、专项训练)、继续教育、经验、评估 (自己或其他人)。1.2.3 有证书的教练就是好教练吗?证书表示该教练有成为一个优秀教练的潜质,但他还需不断努力:学习 & 了解专业知识的发展等。1.2.4 怎样才算是一名好教练?使射箭运动员不断进步1.3 射箭教练员的工作范畴1.3.1 环境: 安全, 社会, 趣味性, 公平
42、等1.3.2 专项运动能力发展身体方面,技术方面,心理素质方面。1.3.3 装备1.3.4 教练的任务:环境安全方面:规则 & 意识、维护 依从性、不可置身事外;社会:融入社会、团队建设、支持者;趣味性:有趣并富有变化;公平竞争:伦理、禁用兴奋剂与健康运动;人力资源管理 :教练, 父母, 运动员,志愿者, 赞助商, 裁判, 组织者等。1.4 教练员的任务1.4.1 专项运动能力水平:技术知识 (技术与装备)、经验、与时俱进;1.4.2 规则知识:根据对象的水平;1.4.3 一般运动能力:健身知识和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和专业知识;1.4.4 教学技巧: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一般技能,通过:简单/清晰地
43、讲解、高效的教学方法、敏锐观察、合适的练习与纠正、正面反馈、等等。1.4.5 教学以及管理抉择:何地 / 设施:选择,安排,改进; 用什么/ 器材:购买,分配(调整),维护等;怎么样 / 训练:距离,练习,箭支数等;何时 / 频率: 锦标赛的数量和日期等;时间管理人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提高。选择:根据组织的方针做选择 / 教练采用或调整, 射箭运动员执行;教练自己选择/ 射箭运动员执行;将射箭运动员考虑在其中/教练和射箭运动员合作;1.5 教练员的角色1.5.1 个人品质1.有效性;2.贡献精神;3.诚恳、客观、诚实、诚信4.团队意识;5.尊重、公平、责任感。1.5.2 交流技巧1.和学
44、员交流沟通;2.善于沟通和控制;3.善于倾听;4.表达清晰;5.机智;6.善于使用肢体语言;7.热情;8.强调重点;9.幽默。1.6 教学基础安全第一;技能选择和目标设定;示范和讲解;教学方法和鼓励;射箭:距离,靶,箭,持续时间;观察和反馈;协助正确训练;个性化。2中国射箭协会大众教练员的等级体系介绍中国大众射箭教练员培养宗旨与目标;中国大众射箭教练员基本要求;中国大众射箭教练员具体等级标准;中国大众射箭教练员发展体系。3国际箭联教练员培训师培训体系介绍Level 1Level 2Level 3什么是培训概念,等级,认证目标高校承担的角色道德什么是培训:快速回顾1级培训情况,并强调二级培训的目
45、的什么是培训:快速回顾1级,2级培训,并强调三级培训的目标什么是射箭射箭运动员的任务射箭运动员的技能组别介绍训练介绍基本规则基本技术,包括射箭序列什么是射箭课程组织者选择一到多个模块:组别,训练,残疾人射箭培训师将介绍选定模块中的具体规则,设施,装备,技术安全射箭:整理运动:针对高级竞技射箭运动员安全射箭安全热身整理活动:增感作用安全射箭:整理运动:对于竞技射箭运动员培训准备和组织设备装备:选择,布置项目 班级初学者奖励计划提升其他培训内容刮风/下雨天气的射箭装备:调整视频分析技术纠正基础生物力学基础心理学其他培训内容装备:调整训练计划生理学生物力学(高级)心理学(高级)如何指导训练(尽可能贴近实际):教学过程教具观察指导比赛锦标赛准备锦标赛培训锦标赛战术相关发展一般力量:躯干稳定和小强度-基础力量专项力量一般身体平衡呼吸/射箭顺序相关发展一般力量:高强度力量呼吸/ 结束序列视觉序列和控制可视化放松压力管理相关发展一般力量: 针对性感知/感觉:一般和专项注意模式(五)射箭基础教学与教练员的观察技巧主要内容:介绍射箭技术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介绍教练员进行训练时主要的观察重点与方法。任务目的:帮助教练员建立分阶段进行技术教学的理念,在不同阶段如何进行教学的方法和重点关注的教学要点。教练员技术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教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