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oc
《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03A 0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38872020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nd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s of crane safety2020 - 03 - 31发布2020 - 05 - 01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T 3887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
2、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永锋集团有限公司、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德州市产品质量标准计量研究院、济南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宁、张波、孙肃徽、李涛、杨涛、李洪军、谭海峰、李永亮、刘大宝、赵路宁、吴忠政、苏强、商海智、阎德华。引言本标准依据起重机械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细则的要求,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和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起重机械使用管理现状编制而成。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内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管控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7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起重机械使用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起
4、重机械使用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7/T 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32016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30782017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30792017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3 术语与定义DB37/T 28822016、DB37/T 28832016、DB37/T 30782017、DB37/T 3
5、079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起重机械crane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 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 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 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 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 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3.2起重机械使用单位using unit of crane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指具有起重机械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注)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
6、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起重机械实际使用管理者。起重机械用于出租的,出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者约定。注: 单位包括公司、子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个体工商户等。3.3公众聚集场所public assembly occupancies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4 基本要求4.1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使用单位依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
7、控体系细则和本实施指南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及风险评价方法,进行起重机械的风险辨识、评价、确定风险等级,明确分级管控的责任人,落实管控措施,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使用单位根据风险管控清单,按照起重机械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形成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确定隐患排查的类型和周期,进行隐患排查。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性、针对性的前提条件;隐患排查治理是以风险管控措施为依据,是控制、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实现有效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目的。4.2 落实主体责任使用单位是起重机械使用的安全责任主体,应在本单位确定组织和实施特种设备(起重机械)风险分
8、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管部门或机构,规定该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对设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可以由其承担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负责起重机械使用的日常管理、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等,应当履行起重机械的运行、维护保养、修理、更新、改造、检验、安全技术评估等管理职责,检查确认起重机械显著位置的安全注意事项、检验标志、使用标识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配备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规定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和起重机械司机等有关人员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职责。注1: 使用特种设备总量50台
9、以上(含50台)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注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注3: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以及使用特种设备总量20台以上(含20台)的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并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其他使用单位可以配备兼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也可以委托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管理,但是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仍然是使用单位。5
10、风险分级管控5.1 风险点确定根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30782017)中关于风险点的定义,使用单位的风险点即为起重机械,与起重机械作业活动相关的风险点参照各行业门类实施指南确定。风险点名称可以用“位置+起重机”的形式来命名。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包含种类、类别、品种、型号、数量、位置等基本信息的风险点登记台账-起重机械(参见附录A.1)。5.2 危险源辨识分析5.2.1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时,使用单位应当贯彻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正确操作、精心维护的要求,辨识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 人的因素
11、应包括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起重机械司机的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配置等; 物的因素应包括起重机械日常维护保养情况、标识、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安全保护装置等; 环境因素应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构造、使用强度、使用频率等设备环境以及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等; 管理因素应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档案等。注: 三落实: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两有证:起重机械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一检验:起重机械依法检验;一预案:制定起重机械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5.2.2 危险源引
12、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起重机械相关的事故特征主要包括坠落、剪切、打击、触电、碰撞、挤压或者故障等,引发的后果主要包括人身伤害、人员受困、财产损失等。5.2.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使用单位宜采用安全检查表(SCL)法(参见附录B)进行危险源辨识,按照起重机械的区域和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要求和标准,对照检查要求和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检查要求的情况和后果等。5.3 风险评价5.3.1 风险评价方法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宜采用风险矩阵(LS)评价法(参见附录C)评价其风险程度,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并填写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5.3.2 风险评价准则使用单位
13、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设备和财产等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单位实际,明确后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适用的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具体可参照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30782017)“附录C:风险矩阵(LS)评价法”。5.3.3 风险等级起重机械风险等级是以本台起重机械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最高的等级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是利用风险评价方法来进行判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1、2、3、4、5,其中,1级为最高风险,5级为最低风险。5.4 风险控制措施5.4.1 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开展定期检验、
14、定期维保和隐患排查工作; 及时更换存在缺陷的设备零部件; 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用语,提高安全意识,降低风险; 自身技术力量不足时,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5.4.2 管理措施包括: 制定实施安全操作规程等; 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进行落实,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等; 配备足够数量的作业人员; 相关人员持证作业。5.4.3 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员工入职培训; 每年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相关标准更新发布后,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其他方面的培训。5.4.4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劳保用品等。5.4.5 应急措施包括: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
15、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5.5 风险分级管控5.5.1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A.2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实施分级管控。5.5.2 重大风险点确定原则根据起重机械使用管理的特点,除5.3中分析判定的重大风险点外,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点,用红色标识,公司级管控: 使用年限大于等于十五年的起重机械(重要零部件使用年限届满的); 额定起重量大于等于100 t的起重
16、机械; 用于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械; 发生过事故的起重机械; 负有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起重机械。5.5.3 风险告知5.5.3.1 使用单位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对内部员工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起重机械的风险等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5.5.3.2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参见附录D),制作安全防范告知卡、故障紧急处理方式等公示牌。6 隐患排查6.1 隐患排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使用单位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持续有效性进行排查确认
17、,是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使用单位应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对起重机械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确认,对管控措施不到位的隐患进行排查。6.2 隐患分类6.2.1 生产现场类隐患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等现场其他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相关规程制度等要求的问题或缺陷,排查类型清单参见附录E。6.2.2 基础管理类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排查类型清单参见附录F。6.3 排查类型、周期和组织级别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当使用单位自身技术力量
18、不足时,可以选取有相关能力的单位来协助其进行隐患排查。日常排查是指使用单位每日对在用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在日常排查时,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安全管理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报告。排查人员:安全管理员或经过使用单位培训的人员;排查周期:每日,组织级别:安全管理员负责。专项排查是指使用单位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可以分为定期排查、重点时段排查和事故类比排查等。定期排查是指使用单位结合起重机械检验周期以及单位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的隐患排查工作。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可以结合检验单位检验过程同步开展定期排查。当使用单位自
19、身能力不足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来协助进行专项排查工作。排查周期: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组织级别:安全管理员负责。重点时段排查主要是指政府重大活动或法定节假日前对起重机械安全状况、安全管理情况、应急预案情况等进行检查,特别对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排查周期:政府重大活动或法定节假日前,组织级别: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事故类比排查是对使用单位内部发生事故和故障、同类使用单位发生起重机械事故后进行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排查周期:随机,组织级别:安全管理负责人参与。6.4 隐患治理6.4.1 一般隐患治理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
20、即整改排除的隐患,立即上报进行整改。由起重机械司机、安全管理员或者有关人员发现隐患后,根据隐患情况进行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经安全管理员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6.4.2 重大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停梯,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以下情形的危险源,直接判定为重大隐患: 超过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 缺少安全装置或者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未经检验检测或经检验检测判定为不合格而继续使用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会同使用单位
21、安全部门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根据评估报告书,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 治理的费用和物资;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f)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含应急措施)。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收。7 文件管理使用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起重机械 使用 安全 风险 分级 事故隐患 排查 治理 体系 建设 实施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