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毒理学》课程质量标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药毒理学》课程质量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毒理学》课程质量标准.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Q/SXJC 0220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 发布2014-xx-xx实施2014-xx-xx发布农药毒理学Pesticide toxicology(课程编号:3024002)KC/xxx-20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1KC/10011-2014前 言为了规范课程教学,强化课程教学的目标管理,体现专业培养方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实际,特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curriculum quality criterion)。课程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课程计划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
2、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课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学校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质量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本课程名称:农药毒理学本课程英文名称:Pesticide toxicology 课程编号:3024002本课程学时/学分:48/2.5本课程先修课程:农药学、农药生物测定、农药化学、农药分析、生物化学等本课程属性:理论课本课程类型及性质:专业课、选修本标准依据GB/T1.1-20
3、09规定的规则编制。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系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志卿、胡兆农、祁志军。本标准为首次发布。I农药毒理学课程质量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药毒理学课程的简介、教学目标、总体要求、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策略、课程考核要求及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本标准适用于制药工程专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713.12006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GB 77142005 文后参考
4、文献著录规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制药工程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13】3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校教发【2006】80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校教发【2005】175号)3 课程简介3.1 中文简介农药毒理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农用药剂在靶标害物上的反应,它主要阐述农药进入靶标害物的方式、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中毒症状与特点、作用方式、作用靶标、作用机理等,为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新农药开发提供指导。3.2 英文简介Pesticide Toxicology is an electi
5、ve course of the subject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Pesticide Toxicolog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action of the target pests exposed by pesticides and is abl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pesticides and guidelines to develop new pesticides. Its main cont
6、ents are about the mode of pesticides entering their target pests, metabolism in organisms, symptoms and traits of poisoning, acting target and mode of action, etc.4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了解农药毒理学在农药学中的地位及国内外发展情况;了解农药毒理学国内外进展与发展趋势;掌握农药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理解农药毒理学与新农药开发及农药正确合理使用的关系。5 总体要求5.1知识 杀虫剂对昆虫表皮的
7、穿透及在昆虫体内的转运、代谢与排泄; 杀虫剂作用方式的概念及类别; 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各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除草剂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5.2能力 进行新农药作用方式测定与作用机理初步研究的能力; 科学解释各类农药控制有害生物本质原因的能力; 应用农药毒理学理论指导新农药创制及田间科学用药的能力。5.3素质 以农药毒理学的基本理论指导科学用药的素质; 运用农药毒理学基本原理指导新农药开发的素质。6 教学要求6.1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表1 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验习题实习讨论小计1第一章 绪论4262第二章 杀虫剂对昆虫表皮的穿透及在虫体内的分布42
8、63第三章 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121022264第四章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445第五章 除草剂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246合 计3216486.2 理论课表2 理论教学基本要求与设计章、节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第一章 绪 论1. 毒理学的定义2. 农药毒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3. 剂量概念的重要性4. 开发新型农药的各种途径5. 农药毒理学的研究方法1. 掌握农药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学科背景;2. 掌握剂量概念的重要性;3. 了解新农药开发的各种途径。1. 农药毒理学的概念及研究意义;2. 剂量与毒理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明确农药毒理学的研究范畴及意义,初步给学生建立
9、农药毒理学与新农药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关系的印象。采用深层分析法,使学生理解农药毒理学在新农药开发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采用综合分析法,从5个方面详解剂量与毒理的关系;采用课堂讨论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农药毒理学与新农药开发的关系。第二章 杀虫剂对昆虫表皮的穿透及在虫体内的分布1. 杀虫药剂的穿透与运转2. 杀虫药剂在昆虫体内的代谢与排泄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1. 杀虫剂理化性质及昆虫生理、行为对穿透的影响;2. 杀虫剂对昆虫卵壳、消化道、神经膜的穿透;3. 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分布。1. 杀虫剂对昆虫体壁的穿透;2. 杀虫剂理化性质对穿透体壁的影响;3. 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分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掌
10、握杀虫剂穿透昆虫体壁的原理及其在昆虫体内的分布规律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实例分析对比法,了解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昆虫表皮穿透的差异性;采用例证法,详解杀虫剂在昆虫体内分布的复杂性。 第三章 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1. 杀虫剂的类别与作用机理概述;2. 昆虫的神经生理;3. 神经毒剂的作用机理;4. 呼吸毒剂的作用机理;5. 消化毒剂的作用机理;6. 昆虫生长发育抑制剂的作用机理;7. 昆虫行为干扰剂的作用机理基本要求重点或难点1. 作用方式的概念、意义和类别;2. 神经毒剂的中毒症状和作用机理;3. 呼吸毒剂的中毒症状和作用机理;4. 消化毒剂的中毒症状和作用机理;5. 生长发育抑制剂的
11、中毒症状和作用机理;6. 行为干扰剂的中毒症状和作用机理。1. 五大类杀虫剂作用机理;2. 特异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3. 杀虫剂致毒症状和作用机理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技巧1. 掌握杀虫剂作用方式的概念及类别;2. 掌握常见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实例分析对比法,明确各类杀虫剂对作用靶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分析、探讨各类杀虫剂的致毒症状;采用讨论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杀虫剂致毒症状与作用机理的关系,深层次理解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与致毒症状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第四章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1. 杀菌剂毒理学作用方式及杀菌作用机制;2. 杀菌剂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药毒理学 农药 毒理学 课程 质量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