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领域绿色包装通用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通领域绿色包装通用规范.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030Z00/09 S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 201*流通领域绿色包装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packaging in circulation field201* - * - *发布201* - *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与环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8流通领域绿色包装通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流通领域绿色包装的基本要求和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流通
2、领域商贸企业绿色包装选用、作业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122.1 包装术语 第1部分:基础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 4892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B/T 8166 缓冲包装设计GB/T 9174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5233 包装 单元货物尺寸GB/T 16288 塑料制品的标志GB/T 16606 快递封装用品GB
3、/T 16716.1-7 包装与包装废弃物 系列标准GB/T 17306 包装 消费者的需求GB/T 18455 包装回收标志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20197 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GB/T 21660 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GB/T 21661 塑料购物袋GB/T 23156 包装 包装与环境 术语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984 日用塑料袋GB/T 31268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通则CY/T 132.2 绿色印刷产品合格判定准则 第2部分:包装类印刷
4、品HJ 209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包装制品XXXXXXXXXX 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定(行业标准,待发布)3 术语和定义GB/T 4122.1和GB/T 2315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色包装 green packaging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满足包装功能要求的包装。4 基本要求4.1 流通领域用包装材料和包装制品应符合相应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的要求。4.2 流通商品包装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符合GB/T 17306的要求。4.3 流通领域商贸企业应按照GB/T 19001、GB/T 24001和GB/
5、T 23331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5 绿色包装通用要求5.1 包装管理5.1.1 企业应设置绿色包装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并应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5.1.2 企业应将实施绿色包装纳入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绿色包装内控标准。5.1.3 企业应制定包装材料环境影响评估管理办法。5.1.4 企业绿色包装管理水平及绩效可参照附录A进行评估。5.2 包装材料、包装制品选用5.2.1 企业应建立绿色包装采购制度,选用无毒、无害、环保型包装材料和制品。5.2.2 包装材料铅、镉、汞和六价铬的总含量应符合GB/T 16716.1的
6、规定,环境危害物质或混合物的含量及要求应满足GB/T 16716.2的规定。5.2.3 应选用使用无毒无害再生料生产的塑料包装制品,并符合HJ 209的规定。5.2.4 宜优先使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制品和用可循环再生、可回收利用、单一材质生产的包装材料。5.2.5 鼓励使用经FSC认证的木质和纸质包装。5.2.6 鼓励企业选用淀粉基和生物降解塑料袋、无胶带瓦楞纸箱、生物降解胶带和纸基胶带。5.3 流通商品包装5.3.1 预包装商品包装5.3.1.1 企业可应用GB/T 16716.1-7对入市预包装商品包装的环境符合性能进行评估,或可由供货商提供产品包装评估报告,企业应记录并保留评估结论。5.3.
7、1.2 入市商品应不过度包装,并符合GB/T 31268的规定。5.3.1.3 预包装商品的塑料制品可按照GB/T 16288的规定,加施材料识别标识。5.3.1.4 入市商品应按照GB/T 18455的规定,加施包装回收标志。5.3.2 散装商品包装5.3.2.1 对入市生鲜农产品等散装商品包装提供的塑料袋应符合GB/T 24984和5.2.3的规定。5.3.2.2 预包装散装商品的塑料托盘和塑料膜的降解性能应符合GB/T 20197的规定。5.3.2.3 包装直接接触食物的塑料袋的卫生安全指标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806.7和GB 9683的要求。5.3.3 绿色商品包装5.3.3
8、.1 企业应推动绿色采购,推广绿色消费。5.3.3.2 可对符合绿色产品评价要求的商品设置绿色商品销售专区或专柜。5.3.3.3 绿色商品包装可参照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的有关规定。5.3.3.4 绿色商品供应商应提供绿色产品评价证书和包装材料符合环境友好要求的检测合格证明。5.3.3.5 绿色商品的包装印刷应符合CY/T 132.2的规定。5.3.3.6 企业可制定绿色产品消费奖励办法,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商品。5.3.4 售后商品盛装 5.3.4.1 对售卖商品提供的盛装用塑料购物袋应符合GB/T 21661、GB/T 21660的规定。5.3.4.2 企业应制定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参照商品
9、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执行。5.3.4.3 宜逐步推广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的使用。5.3.4.4 可通过建立积分制度等奖励措施,鼓励消费者自行携带布袋、纸袋和重复使用的塑料袋盛装购买的商品。5.4 仓储配送5.4.1 流通加工5.4.1.1 企业开展的包装作业应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5.4.1.2 企业应在分拣、打包、出库、运输、配送等环节减少对各种包装材料和包装辅助物的消耗,应充分利用商品原厂包装,减少二次包装材料消耗。5.4.1.3 包装作业应有利于重复使用或在其成为废弃物之后的处置、分类和回收。5.4.1.4 将一组货物或包装件拼装在一起形成的单元货物尺寸应符合GB/T 1523
10、3的规定。5.4.1.5 配货应采用适用的运输包装方式,并符合GB/T 9174的规定。运输包装件的平面尺寸应符合GB/T 4892中600mm400mm基础模数的规定。5.4.1.6 鼓励企业选用自动化打包设备,采用智能打包方式。5.4.2 快递配送5.4.2.1 配送包装应在充分保护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条件下,减少材料的用量,并符合GB/T 16606和GB/T 31268的规定。5.4.2.2 对易碎和价值大商品的缓冲包装可按照GB/T 8166的方法选择适用的缓冲方式和缓冲材料。5.4.2.3 可将客户同一批次不同产品订单进行组合包装,减少包装件数量。5.4.2.4 封箱作业应缩减胶
11、带宽度,宜采用点粘法、线粘法和十字粘法,减少胶带使用量。 5.4.3 包装物循环利用5.4.3.1 鼓励企业建立循环和重复使用系统,循环利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器具、周转箱,减少一次性包装物的使用。5.4.3.2 企业应采取稳定可靠的技术措施,使用过的包装器具保持、恢复原功能和清洁卫生,并保障操作者的健康和安全。5.4.3.3 企业应按照GB/T 16716.4的规定,对重复使用包装器具加施重复使用标志。5.5 回收再利用5.5.1 企业应制定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建立回收体系。5.5.2 可与产品生产企业或专业回收公司合作,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促进资源性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5.
12、5.3 企业可采取逆向物流或委托第三方的方式回收包装废弃物。5.5.4 可在符合条件的区域设置回收站点,投放专用包装物回收箱,或在合适的场所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设施,方便消费者回收包装废弃物。5.5.5 应制定包装物回收计划,积极开展回收活动,宜实行有偿回收或积分回收等措施,鼓励消费者参与包装废弃物回收。附录A(资料性附录)绿色包装评估A.1 评估方法A.1.1 企业绿色包装管理水平和效果可采用基本指标和关键指标相结合的评估方法。A.1.2 企业可对照表1和表2的评估指标和要求对绿色化绩效进行自我评估,或由第三方采用材料审核和现场评审的方式对绿色化管理水平进行评定。A.1.3 绿色包装管理水平和
13、绩效分为A级、AA级和AAA级三个等级。A.1.4 符合基本指标要求的企业可认定为A级绿色包装管理企业,同时满足基本指标要求和符合关键指标要求的企业可认定为AA级或AAA级绿色包装管理企业。A.2 评估指标和要求A.2.1 基本指标和要求 绿色包装评估基本指标和要求见表1。表1 基本指标和要求基本指标要求判据记录绿色包装管理机构应符合5.1.1的要求企业质量手册绿色包装管理制度应符合5.1.2的要求企业质量手册绿色包装采购企业应建立绿色包装采购制度管理制度手册包装材料重金属含量应符合5.2.2的要求检测报告塑料包装制品环境危害物质应符合HJ 209的规定检测报告商品销售包装应符合GB/T 31
14、268的规定实物查验塑料购物袋应符合5.3.4.1的要求检测报告包装物回收应制定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管理制度手册A.2.2 关键指标和要求 绿色包装评估关键指标和要求见表2。表2 关键指标和要求关键指标要求判据记录循环利用使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制品现场查证资源循环再生使用经FSC认证的包装材料证明材料材料降解性 使用淀粉基或生物降解塑料检测报告环保型胶带使用生物降解胶带和纸基胶带检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应用GB/T 16716对包装材料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评估回收标志应符合5.3.1.4的要求实物查证绿色商品包装印刷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CY/T 132.2的规定检测报告绿色消费建立积分制度等奖励措施,鼓励消费
15、者自行携带布袋、纸袋购物管理制度打包方式采用智能打包方式作业指导书胶带用量采用点粘法、线粘法或十字粘法封箱实物查验管理措施建立并运行循环利用系统管理制度包装物回收应建立并运行回收体系相关材料回收设施应符合5.5.4的要求现场查证A.2.3 关键指标符合项累计之和达到总评估项数50%的企业可认定为AA级绿色包装管理企业,累计之和达到总评估项数80%的企业可认定为AAA级绿色包装管理企业。A.3 评估流程企业可根据评估绿色等级确定评估范围;对照基本指标和关键指标要求,对相关材料进行内部管理评审;通过内部材料审核的企业,也可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进行外部审核评定。符合A.2.1要求的企业可认定为A级绿色包装管理企业,符合A.2.3要求的企业可认定为AA级或AAA级绿色包装管理企业。评估流程见图1。图1 评估流程图A.4 验证方法A.4.1 评估要求可通过文件审核结合现场检查的方式来验证。A.4.2 所有标准中要求的数据应优先提供测试报告。A.4.3 不能提供测试报告的,可提供文件、记录或企业声明。A.4.4 所有的管理制度、措施均应提供相应的文件和执行记录。A.4.5 所有废弃物处理均应提供回收体系的系统文件、生产方与回收方签订的合同及相关的回收记录。参考文献 1 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2 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