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心理学考核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ABBCDABDAB1、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2、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3、一个5岁三个月的幼儿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 ) 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有计划的,但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C、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D、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4、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感知 B、动作 C、表象 D、语词5、儿童最初
2、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出声的笑 C、不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皮亚杰认为智慧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其本质就是适应 B、同化是主体将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丰富和加强以适应环境 C、皮亚杰认为真正对思维发展起作用的是数理逻辑经验,其来源于物体本身 D、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决定儿童智慧发展的内部动力7 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 C、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8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
3、标志是( )。 A、神经活动参与 C、手与脚的协调 B、口腔与手的协调 D、眼手协调9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 A、动作 B、记忆 C、注意 D、口头语言10、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 A、同情 B、移情 C、分享 D、合作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的,以后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同步和去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在后是手的精细动
4、作。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5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一的支配。2、 简述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答:幼儿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那些新颖多变、活动,刺激强烈的因素又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恰当地利用这些因素非常有利于对幼儿的教育以及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 教师选择和制作的玩具、教具必须是颜色鲜明,对比性强,形象生动,新颖多变的,只有遵循这一心理规律才能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有效地达到活动的目标。要求教师说话清楚,符合儿童特点,同时说话要抑扬顿挫。这样幼儿才能够听懂教师所说的话,
5、并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恰当安排、布置教育环境,既要避免繁杂干扰,又要能适当引起幼儿的注意,利于幼儿正常活动的开展。教育内容、方法要新颖,赋予各种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因素。在恰当地利用这些新颖多变的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些鲜明、多变、强烈的事物在幼儿园的活动组织中对幼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凡是不需要幼儿注意的东西,就不应该过于鲜艳、突出和多变。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时老师手腕上的手表带换了,也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有一位幼儿园的老师烫了头发,孩子们都新奇地注意着她,老师给幼儿讲故事,孩子们的注意力却集中在老师的头发上。所以,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时,更要注意自身形象
6、以及容易分散幼儿注意力的那些因素,如不穿奇装异服等,否则将影响幼儿对活动保持注意。3、 简述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答:在当前学前教育领域,很多研究应经表明,幼儿缺乏交往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伴交往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还有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决定着他们成人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这两方面而言,对于幼儿同伴交往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幼儿,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从某一程度上来说,微观上可以改进教师教学时的教学效果,宏观上可以促进“师带徒”教学课题的研究发展。同伴是幼儿周围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交往是幼
7、儿同伴之间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表达情感和需要、传达思想、交换意见的过程。幼儿的同伴交往是相同年龄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幼儿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过程。本次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文献法,通过对古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钻研,对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作出以下分析:(一) 家长方面1.家长的交往能力2.家长对幼儿的要求(二) 教师方面1.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2.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三) 同伴方面同伴是促进同伴交往能力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同伴交往能力的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等均有显着作用,而且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
8、重要的中介因素,这也符合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三、论述题(共20分)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 (1)从不齐全到齐全。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和喜爱、惊奇、厌恶以至妒忌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2.从具体到抽象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
9、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2)从主要受生
10、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二、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着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
11、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分析兰兰的画画行为反映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 答: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无意性的特点,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零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等特点。(2) 应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答:想象力属于人所特有的高级认识的过程,想象力是人将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而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12、幼儿想象力的特点是: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内容简单、结构单一,一般都是自己生活的翻版,记忆的成分多想象的成分少,并且想象和行动相结合受情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各方面来引导发展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玩教具、讲故事、创设环境等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的学习中思维空间更大,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大有潜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大有可为。2. 试结合感知觉规律分析下面这位教师的教育行为。 幼儿园小班,故事教学活动:鲤鱼上钩。为帮助幼儿理解鲤鱼上钩的原因,能更好地理解故事,老师制作了一张抽拉式投影片。画面内容:淡淡的蓝色的河水;几条灰色的、只有大致轮廓的小鱼;淡蓝的水草,也只是一般
13、轮廓;一只红、黄相间的鲜艳的大鲤鱼,其会移动;一只带线的鱼钩挂着一条小蚯蚓(会移动)。老师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情节操作投影片。答: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进入幼儿园后,幼儿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为了让幼儿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以定期地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东西给谁吃了?为什么?等等,让幼儿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在我园组织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 为孩子做榜样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还要留给孩子们单独在一起的时间,等小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际上是给孩子作出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