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社会心理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与社会心理学.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111讲讲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健康与社会心理学1如果人类的心灵一直忙于把每件不如意的事情往悲观的方向想,则不需要敌人的出现,自己就先溃败了。Samuel Richardson,174721 压力与健康2 对压力的应对3 健康预防31 1、压力与健康、压力与健康(1 1)生活事件()生活事件(Life-eventsLife-events)丧偶、生病、背井离乡等,这些对我们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被称为生活事件。生活事件通常以应激的模式加以分类,根据个体对紧张和挑战产生的反应(包括社会、生理和心理反应),来评价生活事件的影响大小。生活事件反映了世界变化对个体健康的影响,而生活事件之所以影响
2、健康,是因为它给个体带来了压力或者应激。4(2 2)应激)应激Hans Selye把应激定义为:身体对威胁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的反应。这里所谓的威胁性事件是指负性的生活事件,这些负性的事件影响着人们的健康。Homes 和Rahe是最早研究生活事件如何产生压力的人,在他们看来,精神紧张的产生与人们应对外在事件所作出的转变与适应有关,转变越大,压力就越大。为了评估这些变化,他们发展出了“社会再适应评估表”用来测量日常生活事件所产生的转变压力。5生活事件生活改变值配偶去世100离婚73分居65入狱63亲密的家人去世63自己受伤或生病53结婚50被老板解雇47婚姻的调和45退休45家人健康的转变4
3、4怀孕40性功能障碍396新生儿诞生39工作变动39经济状况的改变38好友去世37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36与配偶吵架次数的改变35贷款超过一万美元31丧失贷款的抵押品的赎取权30工作职责的改变29子女离家29个人杰出的成就28配偶开始工作或者停止工作267学业的开始或结束26生活水平的改变25个人习惯上的修正24和上司相处不好23工作时数或者工作条件的改变20搬家20转校20娱乐的改变19教堂活动的改变19社交活动的改变18贷款(少于一万美元)17家庭联欢人员数量的改变15饮食习惯的改变15假期13圣诞节12轻微犯法118问题:客观事件是否必然有主观体验?问题:客观事件是否必然有主观体验?Ric
4、hard Lazarus认为,是主观压力不是客观压力产生问题,一个事件除非被解释为压力来源,否则算不上压力事件。因此他把压力定义为:一个人觉得无法应付环境要求时所产生的负面感受或信念。9伐木工研究伐木工研究让伐木工看一段有关工伤事故的短片(客观事件)A 提供理性看待的指导语,相当于安全教育 B 没有提供指导,引发自然反应结果正如所预测的那样,B组收到影响而产生了心跳加快等反应。研究证明了人们对负性事件的评价和其经验有关。10尽管负性事件会影响个人的感受,但Cohen等人的研究并没有证明主观压力就必然和生病有关系。他们研究了感冒人群,发现在被感冒病毒感染后,只有2060的人会真正感冒。生活压力在
5、其中起什么作用呢?11压力与感冒研究压力与感冒研究 让被试写近年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负性事件(数量)给被试注射感冒病毒或者生理盐水 结果发现那些有较多生活压力的人更容易感冒12心理压力指数感冒的比例13压力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但什么因素会让人觉得一个事件或情境是有压力的呢?心理学家Taylor和她的同事在研究中发现控制感起着重要的作用。(3 3)控制感)控制感14Shelley TaylorShelley Taylor关于乳腺癌患者的研究关于乳腺癌患者的研究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控制病情的妇女存活期要长于相反情形的人。尽管她们所用的方法不一定正确。控制的意思是指: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影响
6、周围的环境,至于结果的好坏,则取决于自己所采取的方式。15LangerLanger和和RodinRodin关于老年人控制感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关于老年人控制感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以生活在老人院的老人为被试,通过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主性,来研究控制感的影响。在研究开始的时候,老人院的主任做了一个演讲,告诉老年人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起更大的责任,之后安排了两个任务:一是让他们决定在一周内的哪两个晚上放电影,二是让他们照看一盆花木。另外还设了对照组:讲话中没有提高控制感的成分。结果证明控制感对身心健康都很重要,在18个月之后,实验组的死亡率为1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0。16Richard Schulz Richar
7、d Schulz 对自主控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对自主控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增加老人院老人控制感的方式与Rodin的不同,他让大学生在两个月内去访问这些老人,在增加控制感的一组里,由老人决定何时访问以及时间长短,而另一组则由大学生自己决定。结果两个月之后,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快乐,并且医疗服务需求少。几个月之后,Schulz再次回到那个老人院,研究这种控制感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17在实验中有控制感的那一组老人,在试验结束以后,随着大学生的离开,他们的控制感也消失了,这些控制感被剥夺以后,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变得更为糟糕。与对照组相比,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意志都瓦解了,因而死亡率很高。这个结果的启示意义:短暂
8、的控制感提升反而对个体健康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不可诱发控制感之后又剥夺之。18(4 4)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Self efficacy):):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的行为以达成目标的信念的行为以达成目标的信念。尽管相信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很重要,但Bandura认为,人们还必须相信自己能够执行一些特定的行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比如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但是否意味着他觉得坚持锻炼很容易呢?19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自我效能通过两种方式提高个体从事健康行为的可能:影响个体的毅力和努力程度:自我效能高的人设定高的目
9、标并坚持不懈,提高成功机会。影响我们在追求目标时的身体反应:自我效能高的人在从事困难工作时的焦虑感较低,免疫系统的运作较好。20自我效能的提高自我效能的提高MordechaiBlittner等人关于戒烟的研究这个计划先招募了一批成年吸烟者,先让他们填写一份问卷,之后把他们随机分配到三个组中:自我效能组:告诉被试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有坚强的毅力以及控制并战胜欲望和行为的潜力,他们应该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戒烟。接受治疗组:告诉他们是随机选取出来的,他们接受14周的治疗。无治疗的控制组:没有自我效能指导语,也没有治疗计划,只说再联系。结果治疗效果三组分别为:6728621(5 5)习得性无助感)习得
10、性无助感当人们觉得对一件事情的控制感极小或无助时,所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增加,并且会产生习得性的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将负性的事件解释为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性因素所引发的悲观状态(Abramson 1978)。人们对负性事件的归因有三种方式:稳定式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因素(智力);内在式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自己而非外在因素;整体性归因认为事件起因于某些广泛适用于许多情境的因素(智力),而非只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境的因素(音乐能力)。22我的数学不及格,我敢说是老师故意逼我们更努力一些。必须承认,我早就应该努力!不稳定的、外在的、特定的归因我的数学不及格,我一
11、直担心自己不聪明。现在我知道这是真的事实!稳定的、内在的、整体的归因增加努力习得性无助(沮丧,减少努力,学习不良)提高成绩成绩更差劲232 2、对压力的应对、对压力的应对有了压力,人们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把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时的反应方式称为应对方式(Coping style),当遇到压力性事件的时候,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具有不同的效果。24(1 1)人格与应对方式)人格与应对方式 乐观与悲观的人格乐观与悲观的人格 Michael Scheier 和 Charles Carver 等人探讨了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问题,发现有些人天生乐观,对生活总是抱着最美好的期待,有些人则总是看到生活的阴暗面。S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社会心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