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理论及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ppt
《吸附理论及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附理论及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吸附理论以及比表面积吸附理论以及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和孔结构测定夏笑虹2011-111主要内容1.吸附理论简单介绍吸附理论简单介绍1-1 吸附的基本理论1-2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1-3 吸附理论-langmuir、BET吸附理论1-4 毛细管凝聚1-5 滞后环的类型2.表面积计算表面积计算(常用计算方法-BET法)3.总孔容和平均孔径的计算总孔容和平均孔径的计算4.孔结构分析孔结构分析21-1 物理吸附理论简单介绍物理吸附理论简单介绍 吸附现象及其描述吸附现象吸附现象:adsorption 吸附作用指的是一种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物质在界面上变浓的过程。界面上的分子与相里
2、面的分子所受的作用力不同而引起的。在固相-气相、固相-液相、固相-固相、液相-气相、液相-液相等体系中,某个相的物质密度或溶于该相中的溶质浓度在界面上发生改变(与本体相不同)的现象。-吸附科学.*气固接触面来说,由于固体表面分子受力不均衡,就产生一个剩余力场,这样就对气体分子产生吸附作用。*吸附的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例如振动)。*气体分子能克服固体表面的引力,会离开表面造成脱附。*吸附与脱附之间可以建立动态平衡.3固体材料对气体的吸附现象固体材料对气体的吸附现象 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机理极为复杂,其中包含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1、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是气体分子与材料表面的化学键合过程 只发生单
3、层吸附 选择性吸附(特定气体主要H2,CO,O2对体系中各组分的特定吸附)2、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是由范德华力引起的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及 孔隙中的冷凝过程 可发生单层吸附,多层吸附 非选择性吸附 为了使足够气体吸附到固体表面,测量时固体必须冷却,通常冷却到吸附气体的沸点。通常氮气作为被吸附物,因此固体被冷却到液氮温度液氮温度(77.35K)(-195.6)4相关概念吸附剂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具有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吸附质吸附质:被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被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如氮气如氮气).通常采用氮气,氩气或氧气为吸附质进行多孔物的比表面,孔体积,孔径的大小和分布的测定。比表面比表面比表
4、面比表面通常用来表示通常用来表示物质分散的程度物质分散的程度,有两种常用的,有两种常用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1)一种是单位质量的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2)另一种是单位体积的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5 吸附量表示方法吸附量表示方法吸附量表示方法吸附量表示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重量的固体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或体积(一般换算成标准状态STP)吸附质在固体上的吸附量:=f(T,p,E)对于给定的固体对于给定的固体-气体体系,可认为吸附作用势气体体系,可认为吸附作用势E E一定。一定。在测定吸附量过程中发现,吸附剂吸附一种气体吸附质时,其吸附量()=f(T,p)(1-1)T=常数 =f(p)称吸附等温线
5、吸附等温线 (1-2)p=常数 =f(T)称吸附等压线 (1-3)=常数 p=f(T)称吸附等量线 (1-4)6多孔体和孔隙孔孔:固体表面由于各种原因总是凹凸不平的,凹坑深度大于凹坑直径就成为孔。Pore有孔的物质称为多孔体多孔体。Porous material没有孔的物质称为非孔体非孔体。Nonporous material多孔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孔直径 pore diameter、孔径分布pore size distribution和孔容积 pore volume。孔径的分类:孔径的分类:7孔的类型开孔开孔开孔开孔:分子能从外部进入的孔 open pore闭孔闭孔闭孔闭孔:分子不能从外部进入的
6、孔 closed pore 除了可测定孔外,固体中可能还有一些闭孔闭孔,这些孔与外表面不相通,且流体不能渗入。8含孔物质的密度含孔物质的密度:真密度真密度:质量除以不包括孔容积(但包括闭孔容积)在内的体积表观密度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质量除以包含孔容积的体积;容积密度容积密度bulk density:质量除以包含粉末粒子间隙的体积;孔容积孔容积 pore volume 或孔隙率 porosity:单位质量的孔容积。9孔形的分类101-2 1-2 吸附等温线类型(吸附科学)吸附等温线类型(吸附科学)吸附等温线类型 在密封体系中,某种材料在特定温度下对气体的吸附量与吸附平衡后
7、的压力有其特殊的对应关系。由Brunauer、Deming、Deming和Teller将固体-气体的几万根吸附等温线整理成五大类五大类,称为BDDT分类。后来,Sing又增加了一个阶梯型等温线,故总共是六类六类。实际的各种吸附等温线大多是这六类等温线的不同组分。设固体表面与第一层(单分子层)吸附分子的吸附作用能为E1,第n(n1)层与n+1层的作用能为En。11Brunauer分类的五种等温线类型分类的五种等温线类型、型曲线是凸形型曲线是凸形 、型是凹形型是凹形12I 型吸附等温线I 型吸附等温线型吸附等温线(E1En)在低相对压力区域,气体吸附量有一个快速增长(由于微孔的填充);随后的水平或
8、近水平平台表明,微孔已经充满,没有或几乎没有进一步的吸附发生。达到饱和压力时,可能出现吸附质凝聚。外表面相对较小的微孔固体,如活性炭、分子筛沸石和某些多孔氧化物,表现出这种等温线。13型吸附等温线型吸附等温线(E1En)在相对压力约0.3时,等温线向上凸,第一层吸附大致完成,随着相对压力的增大,开始形成第二层,在饱和蒸汽压时,吸附层数无限大。这也称BET型等温线。通常认为在等温线中部的线性区域起点处,即B 点点处单层吸附已经结束。非多孔性(或大孔)固体表面发生多分子层吸附属于这种类型,如非多孔性金属氧化物粒子吸附氮气或水蒸气。14III 型吸附等温线III 型吸附等温线(E1En)在低P/P0
9、区曲线凸向上,与II型等温线类似。在高P/P0区,吸附质发生毛细管凝聚,等温线迅速上升。当所有孔均发生凝聚后,吸附只能在远小于内表面积的外表面上发生,曲线平坦。在相对压力接近1时,在大孔上吸附,曲线上升。由于IV型等温线在相对压力约0.4时,吸附质发生毛细管凝聚,等温线迅速上升。这时脱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不重合,脱附等温线位于吸附等温线的上方,产生吸附滞后吸附滞后(adsorption hysteresis)。IV型等温线是中孔固体最普遍出现的吸附行为。16V型吸附等温线V型吸附等温线(E1En)也发生在多孔固体上,表面相互作用同型,如水蒸气在活性炭或憎水处理后的硅胶表面上的吸附。17型等温线
10、型等温线 又叫阶梯等温线step-wise isotherm 非极性的吸附质在物理、化学性质均匀的非多孔性固体上吸附时常见。VI型等温线以其吸附过程的台阶状特性而著称。这些台阶来源于均匀非孔表面的依次多层吸附。181-3 吸附式及其吸附理论吸附式及其吸附理论 吸附现象的描述除用上述的等温线外,有些吸附现象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描述。描述吸附现象比较重要的数学方程有:朗格谬尔(朗格谬尔(Langmuir)等温方程)等温方程 BET吸附等温方程吸附等温方程 Polanyi吸附理论 弗朗得利希(Freundich)等温方程 焦姆金(Temkin)等温方程19单分子层吸附等温方程 朗格谬尔(Langmuir
11、)等温方程Langmuir的基本理论:在固体表面存在着象剧场座位那样的能够吸附分子或原子的吸附位(adsorption site)。吸附位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表面,但更多的是非均匀分布。这时吸附质分子并不是吸附在整个表面,而只是吸附在表面的特定位置,这叫特定吸附(specific adsorption)模型的基本假定:吸附表面在能量上是均匀的,即各吸附位具有相同的能量;被吸附分子间的作用力可略去不计;属单层吸附,且每个吸附位吸附一个质点;吸附是可逆的.20单分子层吸附等温方程 朗格谬尔(Langmuir)等温方程 吸附平衡时,在单位时间内进入到吸附位的分子数即吸附速度va和离开吸附位的分子数即
12、脱附速度vd相等。气体的吸附速度va正比于碰撞到表面的气体分子数碰撞到表面的气体分子数,而气体的压力p又是由于许多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产生的。因此碰撞到表面的气体分子数可以用气体压力来衡量。同时,va也正比于表面的空吸附位空吸附位(还没有被吸附质分子占据的位置)的分数。如果 用表示覆盖度,即吸附剂表面被气体分子覆盖的分数,未被覆盖分数应为(1-),则 吸附速率kap(1-)(1-8)脱附速率kd (1-9)21单分子层吸附等温方程 朗格谬尔(Langmuir)等温方程当达到动态平衡时,(1-10)(1-11)其中式中:p吸附质蒸气吸附平衡时的压力;ka,kd分别为吸附和脱附速率常数;K该吸附过程
13、的吸附系数,即吸附平衡的平衡常数;K0指数表达式的指前因子,近似认为与温度无关。Q=-E,E:吸附能的大小。吸附热越大,就越容易发生吸附。22单分子层吸附等温方程 朗格谬尔(Langmuir)等温方程 如果用v(STP,ml/g)表示吸附量,vm(STP,ml/g)表示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则=v/vm,式(1-10)化简得:式(1-11)与式(1-12)都称为朗格谬尔吸附等温式,他们在用v对p作图时的形状与型吸附等温线相同。实际上,分子筛或只含微孔的活性炭吸附蒸汽时的吸附等温线就是型的,因此型又称为朗格谬尔吸附等温线。式(1-12)在用p/v对p作图时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为1/vm,截距为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附 理论 表面积 结构 测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