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优秀PPT.ppt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优秀PPT.ppt(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一页,本课件共有91页4.1 方法概述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对试样中被测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第二页,本课件共有91页Atomic Spectrometric Systemlampflamemonochromatordetector(1)Atomic AbsorptionlampFlameorplasmamonochromatordetector(2)Atomic fluorescencedetectorFlameorplas
2、maMonochromatororpolychromator(3)Atomic EmissiondetectorplasmaMassspectrometer(4)Atomic Mass Spectrometry第三页,本课件共有91页第四页,本课件共有91页原子吸收现象及其科学解释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 1817年,弗劳霍费(J.Fraunhofer)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与本生(R.Bunson)解释暗线原因:太阳外围大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结果。第五页,本课件共有91页空心阴极灯的发明空心阴
3、极灯的发明1955年Walsh“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空心阴极灯作为锐线光源解决峰值吸收测定原理,解决了理论、原理及其应用,50年代末 Varian 和 Perkin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商品仪器。参考文献:现代仪器二二五年五年第一期第第一期第62页页2004 年,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Ana2lytik Jena AG)成功地设计和生产出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contrAA,商品化连续光源原子吸收仪器。第六页,本课件共有91页电热原子化技术电热原子化技术1959年里沃夫提出电热原子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原子吸收的灵敏度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技术:Hg、As、Sb、Se、Sn
4、、Bi、Ge、Pb、Te 1968年Massmann石墨炉1974年塞曼效应和自吸效应扣除背景技术的发展,使在很高的的背景下亦可顺利地实现原子吸收测定。原子化器的进展,背景校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于A.walsh关于原子吸收的第一篇论文,即:使用锐线光源,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基态原子的浓度和它对特征辐射的吸收,符合吸收定律。第七页,本课件共有91页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发展 使用连续光源和中阶梯光栅,结合使用二极管阵列多元素分析检测器,为多元素同时分析开辟空间。联用技术用于形态分析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舒永红等舒永红等分析试验室Chinese Journal o
5、f Analysis LaboratVol.24.No.2,2005-2第八页,本课件共有91页AAS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ppb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14g。分析精度好。火焰原子吸收法相对标准差可1%。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精度一般约为3-5%。分析速度快。原子吸收光谱仪在35分钟内,能连续测定50个试样中的6种元素。应用范围广。可测定的元素达70多个,不仅可以测定金属元素,也可以用间接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不足:多元素同时测定尚有困难 相当一些元素的测定灵敏度还不能令人满意。第九页,本课件共有91页
6、4.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为特征谱线,吸收最强,最易发生,一般最灵敏)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就要从辐射场中吸收能量,产生共振吸收,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同时伴随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 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 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不同 h第十页,本课件共有91页一束频率为强度为I0的光通过厚度为L的原子蒸气,部分光被吸收,部分光被透过,透过光的强度I服从吸收定律 I =I0 exp(-k L)I0I 0透过光强度对吸收光频
7、率作图透过光强度对吸收光频率作图在频率 0处透过光强度最小,即吸收最大吸收系数k对频率v作图,所得曲线为吸收线轮廓吸收线轮廓,通过吸收系数,中心频率,半峰宽表征吸收线轮廓。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1页原子吸收谱线的宽度原子谱线的轮廓 V0=E/h中心频率:(v0)宽度(半宽):(v)谱线强度I0自然宽度:谱线的物理轮廓或者本征轮廓。微观机理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照射光宽度。多普勒变宽Lorentz变宽Holtzmark(共振)变宽自吸变宽在2000-3000K的温度范围内,原子吸收线的宽度约为10-3-10-2nm。必须使用锐线光源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1页基态和激发态原子的分布基态和激发态原
8、子的分布i:激发态 0:基态 g:统计权重 k:boltzman常数 Ei:激发态能量在火焰温度范围,Ni/N01%。基态原子数目很大,温度影响小。好处:灵敏度和精密度高T 升 Ni/No上升 Ei 升 Ni/No下降T 3000 Ni/No 10-3 可以忽略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1页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积分吸收:一定条件下,吸光原子数 No 越多,吸光曲线面积越大(峰越高),因此,理论上积分吸收与 No 呈正比。E-电子电荷 m-电子质量 c-光速 No-基态原子数 f-振子强度:能被入射辐射激发的每个原子的电子平均数正比于原子对于特定波长辐射的吸收几率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1页K d cK
9、 d =C f e2m cNo=C如果我们测量如果我们测量Krd,就可求出待测原子浓度。但是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为就可求出待测原子浓度。但是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为10-2 左右。需要用极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并且要求连续可调,无法保障信噪左右。需要用极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并且要求连续可调,无法保障信噪比。难于实现。比。难于实现。为使为使No尽可能大,则需要:尽可能大,则需要:T尽可能低。尽可能低。激发所需能级要大激发所需能级要大,控制好原子化过称,控制好原子化过称,以使激发态原子数尽可能少。以使激发态原子数尽可能少。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1页Walsh的峰值吸收理论仅考虑多普勒变宽时吸收系数在通常原子吸
10、收分析条件,吸收池内的原子浓度和温度 T不太高的条件下,采用锐线光源,发射线与吸收线中心一致,则峰值吸收系数与基态原子数(待测原子浓度)之间有线形关系。测量峰值吸收系数代替测量积分吸收系数walsh理论:峰值吸收系数与积分吸收关系其他变宽因素使得分子吸收系数变小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1页Walsh的峰值吸收理论的实现条件基于以上,对基于以上,对Km的测定实际的测定实际上测定狭小光谱范围的积上测定狭小光谱范围的积分吸收。要准确测定分吸收。要准确测定Km,则要求发射谱线与被测原子则要求发射谱线与被测原子的吸收线的吸收线 的中心波长严格一的中心波长严格一致。发射线的半宽度致。发射线的半宽度 吸收吸收
11、线的半宽度。必须要求锐线光线的半宽度。必须要求锐线光源。源。oKm即中心吸收与基态原子数呈正比,因此只要用一个固定波长的光源,在o处测量峰值吸收,即可定量。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1页原子吸收光谱的实际测量 oKm当频率为V、强度为I0的平行辐射垂直通过均匀的原子蒸气时,原子蒸气对辐射产生吸收,符合朗伯(Lambert)定律 Iv=Io e-K m L当使用锐线光源时,v很小,可以近似地认为吸收系数在v内不随频率v而改变,并以中心频率处的峰值吸收系数km来表征原子蒸气对辐射的吸收特性 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1页将上面公式代入吸收池当中的待测原子浓度与元素的浓度之间通过原子化效率存在定量关系式前面
12、已有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1页对特定待测元素,在仪器条件选定时,则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关系式:A=lgI0/Iv=KC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91页注意在定量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的有关假定和条件:当频率为V、强度为I0的平行辐射垂直通过均匀的原子蒸气时,使用中心波长一致的锐线光源时,v很小,可以近似地认为吸收系数在v内不随频率v而改变,并以中心频率处的峰值吸收系数km来表征原子蒸气对辐射的吸收特性No=C(原子化效率同试样性质和试验条件相关)在仪器条件选定时。光源温度不能高。保证尽可能多的基态原子,减少激发态原子数目。对易电离的物质,温度较高时Ni很大,Boltzmann分布中Ni/No增大,导致
13、工作曲线弯曲。因此测定需要注意:进样雾化等保证充分原子化,排出基体成分的影响和化学干扰影响。确保使用锐线光源,保证发射光源的辐射半宽度要小于吸收线宽度。仪器的测定条件要保持恒定。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1页4.3仪器构成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器、检测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1页光源:作用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1.发射的共振辐射的半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0.00050.002nm;发射锐线2.辐射强度足够大3.光谱纯度高,背景低4.稳定性好5.使用寿命长,便于操作维护。空心阴极放电灯是能满足上述各项要求的理想的锐线光源,应用最广
14、。无极放电灯应用于易挥发元素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1页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是由玻璃管制成的封闭着低压气体的放电管。空心阴极灯是由玻璃管制成的封闭着低压气体的放电管。阴极为空心圆柱形,由待测元素的高纯金属阴极为空心圆柱形,由待测元素的高纯金属阳极为钨棒,环状阳极为钨棒,环状WW、NiNi、TaTa灯的光窗材料根据所发射的共振线波长而定,在可见波段用灯的光窗材料根据所发射的共振线波长而定,在可见波段用硬质玻璃,在紫外波段用石英玻璃。硬质玻璃,在紫外波段用石英玻璃。真空环境中,内充真空环境中,内充2-10mmHg2-10mmHg氖或氩等惰性气体,其作用是产生氖或氩等惰性气体,其作用是产生离子撞击阴
15、极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材料发光。使阴极材料发光。Concepts,Instrumentation and Techniques in Atomic AbsorptionSpectrophotometryRichard D.Beatyand Jack D.Kerber Second Edition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1页1.当在两极之间施加几百伏电压时,便产生辉光放电。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当在两极之间施加几百伏电压时,便产生辉光放电。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在飞向阳极的途中,与载气原子碰撞并使之在飞向阳极的途中,与载气原子碰撞并使之惰性气体分
16、子电离惰性气体分子电离,放出二次,放出二次电子,使电子与正离子数目增加,以维持放电。电子,使电子与正离子数目增加,以维持放电。2.气体正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并向阴极作加速运动,如果正离子的动能足以克气体正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并向阴极作加速运动,如果正离子的动能足以克服金属阴极表面的晶格能,当其撞击在阴极表面时,引起服金属阴极表面的晶格能,当其撞击在阴极表面时,引起阴极物质溅射阴极物质溅射。3.除溅射作用外,阴极受热也要导致阴极表面元素的热蒸发。溅射与蒸发出来的除溅射作用外,阴极受热也要导致阴极表面元素的热蒸发。溅射与蒸发出来的原子进入空腔内原子进入空腔内形成阴极元素电子云形成阴极元素电子云,再
17、与电子、原子、离子等发生第,再与电子、原子、离子等发生第二类二类碰撞碰撞 而被而被激发激发到高能态,自发回到基态,而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的到高能态,自发回到基态,而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的共振辐射共振辐射。空心阴极灯放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空心阴极灯放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低压辉光放电低压辉光放电,放电集中于阴极空腔内。,放电集中于阴极空腔内。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1页空心阴极灯的特点由于元素可以在空极阴极中多次溅射和被激发,气态原子平均停留时间较长,激发效率较高,因而发射的谱线强度较大;由于采用的工作电流一般只有几毫安或几十毫安,灯内温度较低,因此热变宽很小;由于灯内充气压力很低,激发原子与不同气体
18、原子碰撞而引起的压力变宽可忽略不计;由于阴极附近的蒸气相金属原子密度较小,同种原子碰撞而引起的共振变宽也很小;此外,由于蒸气相原子密度低、温度低、自吸变宽几乎不存在。使用空极阴极灯可以得到强度大、谱线很窄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共振线。空极阴极灯是性能优良的锐线光源。Analytical Methods for Atomic AbsorptionSpectroscopy Copyright 1996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1页光源脉冲调制:供电峰值电流大,平均小。采用调制电源供电改善放电特性。光源脉冲调制:供电峰值电流大,平均小。采用调制电源
19、供电改善放电特性。提高输出效率,减少谱线变宽和自吸现象,消除火焰发射产生的直流信提高输出效率,减少谱线变宽和自吸现象,消除火焰发射产生的直流信号的影响,号的影响,切光器机械调制:在火焰和光源当中加入一定速度旋转的切光器。切光器机械调制:在火焰和光源当中加入一定速度旋转的切光器。光源调制:来自火焰(原子化器)的辐射背景(连续光谱,直流信号)可与待测物吸收线一 同进入检测器,尽管单色器可滤除一部分背景,但仍不能完全消除这 些背景对测定的干扰。为此,必须对光源进行“调制”。定义:将入射光的直流信号变为交流信号,利用电学原理将定义:将入射光的直流信号变为交流信号,利用电学原理将其与来自火焰的直流信号分
20、开,从而避免火焰背景干扰。其与来自火焰的直流信号分开,从而避免火焰背景干扰。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91页空心阴极灯的工作条件的选择工作电流的选择工作电流的选择。使用灯电流过小,放电不稳定;灯。使用灯电流过小,放电不稳定;灯电流过大,溅射作用增加,原子蒸气密度增大,谱线电流过大,溅射作用增加,原子蒸气密度增大,谱线变宽,甚至引起自吸,导致测定灵敏度降低,灯寿命变宽,甚至引起自吸,导致测定灵敏度降低,灯寿命缩短。缩短。不足:不足:由于原子吸收分析中每测一种元素需换一个灯,很不由于原子吸收分析中每测一种元素需换一个灯,很不方便,现亦制成多元素空心阴极灯,但发射强度低于方便,现亦制成多元素空心阴极灯,
21、但发射强度低于单元素灯,且如果金属组合不当,易产生光谱干扰,单元素灯,且如果金属组合不当,易产生光谱干扰,同时谱线强度弱。同时谱线强度弱。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91页无极放电灯Analytical Methods for Atomic AbsorptionSpectroscopy Copyright 1996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Antimony锑,arsenic砷,bismuth铋,cadmium镉,cesium铯,germanium锗,lead铅,mercury汞,Phosphorus磷,potassium钾,rubidium铷,selenium硒,t
22、ellurium碲,thallium铊,tin锡 and zinc锌.结构:石英球形物中装入待测元素或挥发性盐类,如金属、金属卤化物等,抽成真空并充入67-200Pa的惰性气体氩或氖,制成放电管(在一个高频发生器的线圈)。工作原理:放电管置于微波发生器的同步空腔谐振器中。当高频耦合能量激发充入气体原子,温度升高,是金属卤化物蒸发解离,二者碰撞使后者激发。发出特征辐射。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91页结构和原理决定其特点无电极,排出电极材料的干扰。待测元素的量很少,蒸汽压低,各种变宽因素影响很少,这种灯的强度比空心阴极灯大几个数量级,没有自吸,谱线带宽窄,背景低,更纯。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91页原子
23、化器原子化器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吸收池。待测组分转变为基态原子关键步骤。要求:原子化效率高。稳定。操作简单。干扰小1.火焰原子化法:2.非火焰原子化法:石墨炉电热原子化法。3.低温原子化器 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91页火焰原子化法 常用预混合型原子化器。1.雾化器2.混合室3.燃烧器4.火焰 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91页雾化器助燃气入口和吸液毛细管组成。作用喷入试液并雾化形成直径微米级气溶胶。工作原理高压助燃气以高速通过毛细管外壁与喷嘴间隙时,在毛细管出口处的尖端形成负压区,从而将待测试液沿毛细管吸入并被高速气流分散成许多小雾粒。要求:雾化效率高,稳定,气溶胶粒度细,分
24、布范围窄,适应性好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91页混合室由撞击球、扰流器、燃气入口和废液排出口组成。使大雾粒沉降、凝聚以液态的形式(废液)从下沉口排出;使雾粒与燃气、助燃气均匀混合,缓冲稳定混合气体压力,使火焰稳定。脱溶形成气溶胶;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91页燃烧器 最常用的是单缝燃烧器,其作用是产生火焰,使进入火焰的气溶胶蒸发和原子化。要求:原子化效率高,噪声小,火焰稳定,燃烧安全调节高度,选择适宜的火焰原子化区。调整角度,以改变吸收光程,扩大测量元素含量范围。调整燃烧器狭峰。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91页应有足够高的温度,能有效地蒸发和分解试样,并使被测元素原子化。此外,火焰应该稳定、背景发射和
25、噪声低、燃烧安全 火焰乙炔空气,乙炔笑气乙炔空气,乙炔笑气(N2O)(N2O),氢,氢-空气空气 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91页火焰的结构预热区:燃烧器缝隙出口处,在预热区试样雾粒被干燥,通常又称干燥区;第一反应区:火焰呈蓝色,蓝色主要来自于CC和CHCH的发射,干燥的试样固体微粒在该区熔化和蒸发。但是该区火焰处于局部热力学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化学平衡。原子化区(中间薄层区):该区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是最重要的区域,没有明显的标志,它的高度随火焰类型而变化,通常是基态原子浓度最大,是检测吸收区。第二反应区:该区域助燃气充足,火焰得到充分燃烧,火焰温度很高,是原子的激发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原子 吸收光谱 分析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