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级个体行为与激励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级个体行为与激励优秀PPT.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级个体行为管理心理学级个体行为与激励与激励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第四章:个体行为与激励第四章:个体行为与激励 n n第一节: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第一节: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n n一、行为的概念一、行为的概念一、行为的概念一、行为的概念 n n 1、广义的行为:客观刺激引起的内外反应。、广义的行为:客观刺激引起的内外反应。n n 2 2、狭义的行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n n 3 3、人行为的基本模式:n n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需要满足心理紧张消失新的需要n n 4 4、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自觉性与主动性、因、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自觉性与主动性、因果性、持久性与连续性、稳定
2、性与可塑性。果性、持久性与连续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二、动机二、动机 n n 1 1、动机:心理学中,把激发人的行动,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观心理因素叫动机。n n 2、动机的产生条件(1)内在条件,即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要(欲望);(2)(2)外在条件,即个体身外的刺激或诱因。n n 3、动机的分类n n(1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行动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行动机n n(2)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n n(3 3)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n n(4)主导行动机和辅助性动机)主导行动机和辅
3、助性动机第三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4、动机的功能n n (1 1)始动功能n n (2)指向功能n n (3 3)强化功能n n (4 4)调整功能 n n5 5、影响动机的因素 n n (1)兴趣与爱好 n n (2 2)价值观)价值观 n n (3 3)理想与信念 n n (4 4)抱负水平)抱负水平第四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三、需要三、需要三、需要三、需要n n 1 1、需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n n (1 1)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体验。它具有对象性、个体性、反映,它通常以
4、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体验。它具有对象性、个体性、共同性和历史制约性的特点。共同性和历史制约性的特点。n n 2 2、需要的产生:需要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当时的生理状态、认、需要的产生:需要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当时的生理状态、认知水平、社会情景等因素。知水平、社会情景等因素。刺激因素有刺激因素有刺激因素有刺激因素有 (1 1)内部刺激)内部刺激)内部刺激)内部刺激 (2 2)外部)外部)外部)外部刺激刺激刺激刺激n n 3 3、需要的种类:、需要的种类:n n (1 1)按起源:自然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按起源:自然性需要、社会性需要n n (2 2)按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按对象:物质需要、精神需要n
5、 n (3 3)按迫切程度:间接需要、直接需要)按迫切程度:间接需要、直接需要第五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4、需要的特性:n n (1)客观性n n (2)社会性n n (3)层次性n n (4)时间性n n (5)相对性第六页,本课件共有50页心理测试自我需要自我需要1、写出你最想得到的5种事物,可以是:现实的、想象的、眼前的、未来的、物质的、精神的-由于条件所限要划去一个;又由于-最后剩余的一个。说说为什么划去以及划去的顺序。点评:可以看出来每个人需要的不同。人的需要是由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支配的。第七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四、激励四、激励n n 1、什么是激励 n n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
6、动机的过程。第八页,本课件共有50页刺激内外诱因动机内驱力个体需要行为目标人类行为模式图激励的过程第九页,本课件共有50页 2、激励的意义n n 绩效F(能力激励)n n 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在一次员工激励调查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只能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给予激励,他认为他们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第十页,本课件共有50页案例:使用抽彩法降低缺勤率案例:使用抽彩法降低缺勤率案例:使用抽彩法降低缺勤率案例:使用抽彩法降低缺勤率 n n 纽纽约约人人寿寿保保险险公公司司在在每每个个季季度度结结束束时时都都把把全全勤勤员员工工的的姓姓名名放放在在滚滚筒筒中中。一一般般来来说说,公公司司的的7
7、500名名员员工工有有40004000人的名字放在滚筒中。然后开始抽奖。首先抽出的1010个个名名字字可可获获200200美元的奖励,而后的20个个名名字字可可获获100100美美元元的的奖奖励励,再再后后的的70个个名名字字可可获获得得一一天天的的休休假假。年年终终时时,还还对对那那些些全全年年全全勤勤的的员员工工再再进进行行一一次次抽抽彩彩活活动动。前前两两名名员员工工可可获获得得1000美元奖励,其后的1010名员工可获得5天天的的休休假假。在在该该措措施施实实施施了了10个个月月后,缺勤率比往年同期下降了后,缺勤率比往年同期下降了21%。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0页马蝇效应马蝇效应 n
8、n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n n 有正确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0页 3、激励的实质 实质是处理三类变量 刺激变量-刺激条件 自然 社会环境 (内外诱因、目标)机体变量-个体特性 性格 动机(需要、动机)反映变量-行为变化 激励过程的内容内容,不同制度下根本不同的-但是就形式而言都符合人行为的一般模式。(西柏坡:最后一碗粮送去做军粮,棉袄-担架、寸布-军装、好儿郎-上战场)支配行为的动机除了需要之外,还有愿望、意志、情感、兴趣、价值观等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0页 4、激励的作用 (1)促使企业管理职能完善 人的因素无法精确预测、计划和
9、控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2)实现高水平组织目标 吸引人才-美国的(IBM)待遇:养老金、保险、疗养、培训 激励员工-发挥作用3-4倍;提高工效-日本的参与:合理化建议奖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第二节第二节 激励理论与实践激励理论与实践n n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年由美国学者马斯洛(Maslow)提出 1、基本要点 人有五种基本需要。1)生理需要 是人的饥、渴、性、生育等基本生理机能 2)安全需要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 3)社交需要 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等)与归属感 4)尊重需要 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感和胜
10、利感)与社会尊重(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5)自我实现需要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社会抱负的需要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0页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54321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 2、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几点说明、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几点说明n n A 五种需要层次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五种需要层次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n n B 人的需求,不同时期和环境,有所不同,需求具有一定的主导性n n C 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在例外的特殊情况(但少数人也存在例外的特殊情
11、况(7 7种)n n 3 3、简评n n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者,他认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处于利己的本能。这种理论在西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马斯洛的理论应客观的,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评价,为我所用。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 4、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n n (1)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需要n n (2)满足职工各自不同的需要n n (3)满足要有针对性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0页人们的总需要人们的总需要合理的需要不合理的需要一时解决不了的需要当前能解决的需要靠组织帮助解决的需要靠同志帮助解决的需要不现实的需要不正当的需要靠自己努力解决的需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并做好解释工作采取措施予以支持教育引导人的总需要综
12、合分析人的总需要综合分析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二、二、二、二、ERGERG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由阿尔德弗(Alderfer)年提出,该理论)年提出,该理论是对马斯洛理论的重要补充、修正和发展。是对马斯洛理论的重要补充、修正和发展。、ERG理论的基本内容阿尔德弗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合并三个方面,即:生理需要(生理需要(ExistenceExistence)关系到有机体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报酬、福利、安全条件等 关系需要(RelatednessRelatedness)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信任、尊重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成长的需要(成长的需要(GrowthGrowth)指个人自我发展与
13、自我指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完善的需要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 2、三种关系及变化发展规律、三种关系及变化发展规律n n (1)需要满足:同一层次中,得到少量满足,会求)需要满足:同一层次中,得到少量满足,会求更多的满足。更多的满足。n n (2)需要升级:低层次越充分满足,会求高层次满)需要升级:低层次越充分满足,会求高层次满足,反之高层次的会萎缩。可能越级。足,反之高层次的会萎缩。可能越级。n n (3 3)需要挫折:需要上到高水平后,满足的少(需)需要挫折:需要上到高水平后,满足的少(需要受挫),会对低层次的需要更为强烈(贪)要受挫),会对低层次的需要更为强烈(贪)第二十一
14、页,本课件共有50页3、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与区别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与区别 (1 1)ERG理论不强调人的需要的严格顺序。即一种需要的满足,不一定会导致需求上升的趋势 (2 2)ERGERG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出现挫折,会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出现挫折,会导致需求产生倒退的现象导致需求产生倒退的现象 (3 3)ERG理论认为,关系与成长需要的满理论认为,关系与成长需要的满足,其需要有时不但不会转移,反而会有进足,其需要有时不但不会转移,反而会有进一步上升和增强的趋势一步上升和增强的趋势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三、成就需要理论三、成就需要理论三、成就需要理论三、成就需要理论
15、1 1、成就需要理论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对成就需要做了大量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对成就需要做了大量研究,1969年提出年提出 2、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麦克利兰指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前提下,人的高级麦克利兰指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前提下,人的高级需要可分为三类:需要可分为三类:(1)权力的需要:表现为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权力的需要:表现为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对政治感兴趣,谋求获得领导地位欲望,对政治感兴趣,谋求获得领导地位 (2 2)合群(友谊)的需要:表现为人与人间的友好情谊,希望与别人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交中寻求满足。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0页(3)成就的需
16、要:发挥自身能力,追求在事业上的成就。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有以下特征:(A)不回避风险(对风险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敢于负责;(B)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全神贯注地完成。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0页 不同的人的三种需要排列次序和所占比重是不同的。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高成就需要是后天培养的。高成就需要者突出的表现是高成就需要者突出的表现是-贡献比报酬更重要;喜欢挑战性工作;无视议论;成就欲无止境。3、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该理论指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在组织中起着导该理论指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
17、,在组织中起着导向作用,能导致高成就组织的产生。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向作用,能导致高成就组织的产生。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出富有创造精神和高成就需要的人。要培养和塑造出富有创造精神和高成就需要的人。高成就需要的人,不是与生俱来的。组织应当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四、双因理论四、双因理论四、双因理论四、双因理论n n 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n n 美国的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调查工程师、会计师:n n 满意、不满意、原因n n 2、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n n (1)保健因素维持因素n n 管理、监督、工作条件、福利n n (2)激励因素n n 成就感、社会认可、
18、工作的挑战性、负有重大责任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0页导致不满意的因素导致不满意的因素 有激励作用的因素有激励作用的因素504030201001020304050%发生频率的百分比安全感地位与下属的关系个人生活与同事的关系薪酬工作条件与上级的关系监督公司的政策和管理成长与发展信任责任工作自身认可成就25双因素双因素双因素双因素理论理论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 3、双因素理论的应用n n (1)注意保健因素n n (2)指导奖金发放 忌平均,变为保健因素n n (3)作好思想工作 物质与精神奖励n n (4)改进工作方式 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工作弹性化n n(以上均为“内容型”激励
19、理论)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0页五、期望理论五、期望理论(属过程型激励理论)(属过程型激励理论)案例: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案例: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案例: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案例: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圣圣诞诞节节前前夕夕,老老板板突突然然心心血血来来潮潮,于于是是交交代代总总务务部部的的小小王王,替替每每一一位位公公司司同同仁仁准准备备一一只只烤烤火火鸡鸡,送送到到同同仁仁的的家家中中,让让大大家家都都能能过过一一个个愉愉快快的的万万圣圣节节。心心想想:“今今年年公公司司经经营营得得不不错错,圣圣诞诞节节嘛嘛,大大家家要要吃吃烤烤火火鸡鸡,今今年年由由公公司司请客。请客。”老老板板第第二二天天上上班班,发
20、发现现有有两两只只烤烤火火鸡鸡,被被摔摔在在他他办办公公室室的的门门口口。他他觉觉得得既既讶讶异异又又迷迷惑惑,于于是是便便问问小小王王到到底底发发生生了了什什么么事事情情。小小王王回回答答说说:“他他们们俩俩都都嫌嫌自自己己的的火火鸡鸡比比别别人人的的小小,很很生生气气,于于是是就就其其实实火火鸡鸡哪哪有有什什么么大小,实在是太过分了大小,实在是太过分了”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其实谁不懂谁的心?其实谁不懂谁的心?n n 如果你是企业老板的话,在圣诞节来临之前,你会怎样给如果你是企业老板的话,在圣诞节来临之前,你会怎样给员工们发放福利?员工们发放福利?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0页 1 1、期
21、望理论的提出、期望理论的提出 美,弗鲁姆美,弗鲁姆1964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2、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其理论的模型由三个因素组成,即:其理论的模型由三个因素组成,即:效价 指个人对某种结果效用的价值 判断,其取值范围在+1-1之间,只有正值对人才有意义。工具性工具性个人对工作结果的预期回报。个人对工作结果的预期回报。括对工作结果的预期(一阶结果)和对工作结果的预期回报(二阶结果)期望期望 达到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它是一达到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它是一种主观概率,取值在种主观概率,取值在0101之间。之间。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50页依据上述三因素,可以得出依据上述三因素,
22、可以得出 期望理论的基本公式 E E(激发力量)(激发力量)=效价效价 期望值n n 人的期望模式:n n 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组织奖励-个人需要3 3、期望理论个现实意义、期望理论个现实意义 该理论启发人们在管理工作中,应正确处理的三种关系:努力和绩效的关系:努力和绩效的关系:取决于对目标的期望概率,不取决于对目标的期望概率,不宜过高或过低。宜过高或过低。绩效和奖励的关系:绩效和奖励的关系:绩效的取得必须给予奖励,绩效的取得必须给予奖励,奖励的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奖励的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满足需要应因人而异,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满足需要应因人而异,应采取自
23、助餐式的奖励。应采取自助餐式的奖励。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0页个人努力个人绩效组织奖励个人目标期望工具效价强回避高概率低概率强偏好不关心高概率低概率效价工具性期望0+1-10+10+1期望理论 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0页 六、公平理论六、公平理论六、公平理论六、公平理论 由美国学者亚当斯(Adams)19671967年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及其同生产率的关系中提出,理论主要研究社会收入公平的合理性问题。1 1、社会公正心理与公正分配的三个原则、社会公正心理与公正分配的三个原则公平分配按劳分配,即根据投入量及其效果进按劳分配,即根据投入量及其效果进 行行分配,多用于经济活动,以提分配
24、,多用于经济活动,以提 高经济效益。高经济效益。平等分配无差别分配,简便易行,能使群体获得无差别分配,简便易行,能使群体获得和谐和安定,促进友好。和谐和安定,促进友好。必要性分配按需分配,有利于促进他人的发展与幸福,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0页2、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工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更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自己收入与付出之比同他人收入与付出之比的比值。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0页自己P“报酬”O投入I他人O“报酬”O投入IP同O比较 OP OO IP IO增加结果减少投入减少结果增加投入满足(心理平衡)满足(心理平衡)公平理论公平理论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0页
25、 综合激励理论 综合激励理论的提出 波儿特1968年提出 综合极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激励努力绩效满足感F=E.V内在奖励外在奖励绩效的期望概率报酬的估价值组织帮助环境条件能力技能角色认知组织评价个人评价公平感综合激励模式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0页不公平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对工作能产生不良感应。(五、六属过程型激烈理论)(五、六属过程型激烈理论)你在感到不公平时可能会有哪些你在感到不公平时可能会有哪些表现?表现?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七、强化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提出,主要是研究行为结果对动机的反作用。1、理论要点斯金纳认为,对人的强化(行为改造)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26、,即:令人愉快的行为发生表扬、奖励行为重复发生(正强化)令人愉快的行为发生轻视、不予理睬行为淡化(自然消退)令人不快的行为发生强制、威胁、惩罚行为消失(惩罚)令人不快的行为发生警告、否定为逃避惩罚而增强某种行为(负强化)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0页 2、强化理论的意义 (1 1)工作中,应坚持采用正强化为主的原则 (2 2)重视强化工作的及时性、客观性(以事实为依据)(3 3)交替运用各种强化程序,如:)交替运用各种强化程序,如:固定时间间隔强化(计时工资)固定时间间隔强化(计时工资)可变时间间隔强化(奖金)可变时间间隔强化(奖金)固定比率间隔强化(等额计件)固定比率间隔强化(等额计件)可变比
27、率间隔强化(不等额计件)(此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此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0页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与管理态度与管理 n n一、态度的概念一、态度的概念 n n1,态度:是个人对态度对象(包括人、事和物)较为固定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n n2 2,态度的构成:认知、情感、意向,态度的构成:认知、情感、意向 n n二、态度的特征:二、态度的特征:n n1 1、社会性、社会性 n n2、指向性 n n3 3、内隐性、内隐性 n n4、协调性、协调性 n n5 5、稳定性、稳定性 n n6 6、态度的核心、态度的核心 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三
28、、态度对行为的影响n n1、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n n2、态度影响行为结果。n n3、态度影响忍耐力。n n4、态度影响相容性。n n5、态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四、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四、态度的形成与转变n n1 1、态度的形成:指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态度的形成:指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的态度到复杂的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单的态度到复杂的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程。程。n n2 2、态度的转变就是指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程。、态度的转变就是指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程。n n3 3、态度形成和转变的过程
29、、态度形成和转变的过程 n n(1 1)服从(顺从)服从(顺从)n n(2 2)同化)同化 n n(3 3)内化)内化 n n4 4、影响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影响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 n n(1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n nA A 需要与愿望的满足需要与愿望的满足n nB B 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n nC C 个人所属的团体个人所属的团体n nD D 个性特点个性特点n nE E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 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2 2)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n nA A 从信息接受者来看:自己原有态度体系的特点、个性特点、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 n nB 从信息发出
30、者或宣传者角度来看:宣传者的权威、宣传者的个性特点、与被宣传者之间的关系 n nB 从信息交流过程来看:宣传形式、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要求等 n n(3)态度转变的几种方法:)态度转变的几种方法:n nA A 参与活动 n nB B 输送新知识输送新知识 n nC C 角色扮演 n nD D 利用团体规范 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4 4)态度转变的理论)态度转变的理论 n n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n n 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1957年提出,这一理论试图解释年提出,这一理论试图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失调意味着任何的不和
31、谐,如个体可能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失调意味着任何的不和谐,如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费斯汀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将试图费斯汀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将试图去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去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强烈。人们消除认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越强烈。人们消除认知失调的愿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知失调的愿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
32、:造成失调的重要造成失调的重要性。性。当事人认为自己影响、应付失调的能力有多大。当事人认为自己影响、应付失调的能力有多大。因失调因失调而可能得到的报偿又多大。而可能得到的报偿又多大。n n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1 1)逻辑的违背;()逻辑的违背;(2 2)文化价值的冲突;(文化价值的冲突;(3 3)观念层次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4 4)新旧经验的矛)新旧经验的矛盾。盾。n n 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1 1)改变或否定不协)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使双方趋于协调。以调认知因素的一方,使双方趋于协调
33、。以“抽烟抽烟”与与“致癌致癌”的不协调性关系来说明。可以用的不协调性关系来说明。可以用“戒烟戒烟”,也可以用,也可以用“怀疑抽烟怀疑抽烟致癌致癌”的理由来协调。(的理由来协调。(2 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使之趋于协调。(度,使之趋于协调。(3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以缓和双方的矛)引进新的认知因素,以缓和双方的矛盾。如盾。如“抽过滤嘴香烟或尼古丁少的香烟抽过滤嘴香烟或尼古丁少的香烟”,“我有抵抗力我有抵抗力”。这些都是通过自我调节,道道认知平衡而改变原有态度。这些都是通过自我调节,道道认知平衡而改变原有态度。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海
34、德的海德的P-O-XP-O-X模型模型n n 这是海德于这是海德于19581958年提出的平衡理论。他认为人们的认知体年提出的平衡理论。他认为人们的认知体系中存在某些使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一致的压力。他认为,系中存在某些使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一致的压力。他认为,我们认知的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事物或概念)有的各我们认知的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事物或概念)有的各自分离,有的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被我们所认知。而自分离,有的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被我们所认知。而与这种过程形成一体的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单元关与这种过程形成一体的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单元关系,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单元,它可
35、以形成类似、接近、相属系,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单元,它可以形成类似、接近、相属等不同的单元关系。人们与各种认知对象发生心理联系时都等不同的单元关系。人们与各种认知对象发生心理联系时都会产生喜欢或讨厌、赞成或反对的评价或感情,我们称之为会产生喜欢或讨厌、赞成或反对的评价或感情,我们称之为情感关系。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情感关系。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海德认为,式和结构。海德认为,P P(主体的人)(主体的人)OO(客体的人)(客体的人)X X(客体(客体的事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衡状态,的事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
36、平衡状态,另一种是不平衡状态。如果个人对单元中另两个对象(即另一另一种是不平衡状态。如果个人对单元中另两个对象(即另一个人与事物)的态度是属于同一方向的,则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个人与事物)的态度是属于同一方向的,则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情感关系是一致的,这些态度是平衡的;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情感关系是一致的,这些态度是平衡的;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情感关系矛盾时,其态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情感关系矛盾时,其态度体系便呈现出不平衡状态。海德认为,根据度体系便呈现出不平衡状态。海德认为,根据P-O-XP-O-X模型中三模型中三者建立的情感关系,可以推出八种模式状态
37、,其中四种平衡,者建立的情感关系,可以推出八种模式状态,其中四种平衡,四种不平衡。四种不平衡。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50页第四节第四节 价值观与人的行为价值观与人的行为n n一、一、一、一、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的内涵n n 价值观价值观价值观价值观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的信念和判断。n n二、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法n n 1 1、理性价值观n n 2、唯美的价值观、唯美的价值观n n 3、政治的价值观n n 4、社会的价值观n n
38、 5 5、经济价值观、经济价值观n n 6 6、宗教性价值观、宗教性价值观第四十六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三、我国传统的价值观n n 1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并说:“天行健,君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鬼”的精神,强
39、调人生幸福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不可少的。2 2、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主义实践。3 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40、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第四十七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 4 4、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
41、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5 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认为“朝闻
42、道朝闻道 ,夕死可矣,夕死可矣“。宣扬。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强大动力。6 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充满温馨与和谐,才
43、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第四十八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从另一角度看,我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还可表述为:n n中庸n n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朱熹语)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朱熹语)n n主要含义:主要含义: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 都有一定的常规(标准),若超过或未达到该标准,则不利于事物本身的发展。最理
44、想的结局就是遵守这一常规,都有一定的常规(标准),若超过或未达到该标准,则不利于事物本身的发展。最理想的结局就是遵守这一常规,不偏不倚,因此,几千年来,中国人凡事都讲究不偏不倚,因此,几千年来,中国人凡事都讲究“度度”,反对超越常规,反对根本性变革,(历史上改革者的下场,反对超越常规,反对根本性变革,(历史上改革者的下场)强调持续强调持续和稳定。和稳定。n n重人伦n n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西方文化以重自由为主要特色)。由此强调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强调血缘家族关系,以及以血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买东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西方文化以重自由为主要特色)。由此强调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强调血缘家
45、族关系,以及以血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买东西时身边人说的比广告有效)。西时身边人说的比广告有效)。n n重面子n n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概与传统文化强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概与传统文化强调“礼礼”有关。面子有关。面子 ,即在人际交往中,即在人际交往中 讲究自己的形象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重视讲究自己的形象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重视了脸面,对丢脸的事深恶痛绝,对露脸了脸面,对丢脸的事深恶痛绝,对露脸 的事心向往之。时刻注意的事心向往之。时刻注意“留面子留面子”、“给面子给面子”,若丢面子而大为光火。(如消费中的攀比),若丢面子而大为光火。(如消费中的攀比)n n重人缘n n“人缘
46、人缘”在国人的为人处事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调节和心理平衡作用在国人的为人处事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调节和心理平衡作用 ,也是衡量自己和他人人际关系好坏的一个重,也是衡量自己和他人人际关系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并认为一切都是缘要尺度。并认为一切都是缘 。缘?。缘?是一种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命定的或前定的人际关系。是用宿命论的观点解释现实中是一种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命定的或前定的人际关系。是用宿命论的观点解释现实中的现象,将自己的一切遭遇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看成是前世以定好的、无可奈何的东西。的现象,将自己的一切遭遇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看成是前世以定好的、无可奈何的东西。n n重意轻利n n注重情谊和精神价值。强调人
47、与人的感情与道义。(朝里有人好做官注重情谊和精神价值。强调人与人的感情与道义。(朝里有人好做官)第四十九页,本课件共有50页n n章结:n n1、本章的知识体系n n2、本章的重点内容n n3、课外阅读资料n n4、本章思考题:n n 1 1)简述需要层次理论,)简述需要层次理论,ERG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理论要点。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的基本理论要点。后两种理论对需要层次理论有什么补充与发展?后两种理论对需要层次理论有什么补充与发展?2)2)简述双因素理论的要点。双因素理论对改进管理工作有什么价值?简述双因素理论的要点。双因素理论对改进管理工作有什么价值?3)3)期望理论中,人的激励取决于哪些因素?如何处理努力与绩效,绩期望理论中,人的激励取决于哪些因素?如何处理努力与绩效,绩效与奖励,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效与奖励,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3)3)简述公平理论的要点。管理者应如何处理职工的不公平感的问题?简述公平理论的要点。管理者应如何处理职工的不公平感的问题?4)4)简述强化人的行为的四种基本类型。如何正确运用各种强化手段?简述强化人的行为的四种基本类型。如何正确运用各种强化手段?第五十页,本课件共有50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