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训练:柳永.docx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训练:柳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训练:柳永.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训练-柳永1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赞美郡守,最后一句的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C“天堑无涯”的意思是天然壕沟广阔无边,“天堑”在这里指钱塘江。D“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写出了杭州的富庶与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
2、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注】孤:通“辜”,辜负。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处”三句是写即目所见之远景,疏朗的清秋之景中流露出独自倚阑远望的忧思。B“晚景”两句,意思是人到晚年,眼中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的感叹。C“故人”两句,情与景交织在一起,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可看作全词的主旨。D“难忘”二字唤起对往事的回忆,“海阔山遥”一句表明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3请结合意象的运用,赏析“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的意境
3、。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一寸金柳永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注释】本词约写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为柳永登进士第之前游历成都时所作,此时柳永已四十多岁。井络:井为星宿名,井络指井宿的区域,既专指岷山,又泛指蜀地。摸石:成都风俗活动。月令广义:“成都三月有海云山摸石之游,求子,得石者生男,得瓦者则生女。”梦应三刀:晋书王浚传:“浚夜梦悬三刀于卧
4、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薄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成都)乎?果迁竣为益州刺史。”后常用指官吏升调。桥名万里:万里桥在成都市南锦江上。三国时蜀费祎出使吴,诸葛亮于此饯行,祎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而得名。文翁:为汉景帝时蜀地郡守,于成都市中办起官学,招属县弟子入学。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为台鼎。此指朝廷。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作开头,以“控西夏”三字托一组四字对句“井络天开,剑岭云横”,突出了两蜀地势的雄伟和地理位置的重要。B“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几句写游人如织,熙熙攘攘,那些衣饰华美的俊男靓女,本身就是一
5、道美丽的风景。C“梦应三刀,桥名万里”用王浚迁为益州刺史和诸葛亮送费祎出使吴国的典故,暗指某官员升调为成都地方长官。D“空遗爱”三句,是说此地的长官虽然不被两蜀三川的百姓爱戴,但他的治绩会在蜀地百姓中传为佳话。5结合词作内容,从整体上比较本词与柳永的另一首写钱塘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的相同点,从题材、表现手法、主旨三个方面分别加以概括。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一寸金柳永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
6、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起首二句突出了两蜀地势雄伟和地理位置的重要,其中的“井”与“扪参历井仰胁息”中的“井”同义。B“控西夏”指出两蜀地处西北军事对垒要冲的形势,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在此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C下阕多处运用典故,推许地方官员的施政理念,赞颂他的政绩,甚至超过了历史上的诸葛亮和文翁。D结尾表达对治蜀官员即将升迁到朝廷高位的祝愿,表明这首词是作者进呈给地方官员的投献之作。7上阕是怎样展开对成都风物的描画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暮雨初收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
7、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注】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云泉约,指与美丽的景色相约。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六句写傍晚泊船情景。暮雨暂歇,夜幕降临,泊船江边,江水平静,对面岛屿上,水蓼疏淡,阵阵苇风带来凉意。B上片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桐江波静、蓼草疏淡、船载灯火是静景,舟船帆落、渔人飞艇是动景,这里的动反衬出环境的静。C下片中“桐江好”,回叙旅途所见,以“好”字涵盖桐江之美
8、,从烟、波、山着笔,言简义丰,极为传神。D下片中的“归去来”化用了晋代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开头一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9王粲,字仲宣,所作从军行有“从军有苦乐”一句。柳永以此典作结,隐含哪些“苦乐”?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注】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成底事:一事无成。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
9、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10对这首词内容和情感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写天将暮时,又起小雨,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B上片“几许渔人飞短艇”中,“几许”犹云多少,加上“飞”字,表现了渔人们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的匆忙劳累。C下片前六句,句短调促,语意连贯,一气呵成,描写了江山之美。其中“严陵滩”三字为下文抒情埋下了伏笔。D这首词从夜晚泊舟写到心绪,再从早上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1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阅读下面
10、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呤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形胜”“繁华”四字是点睛之笔,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B“绕”写出树木环绕堤岸的迤逦之态,化静为动,恬静优美;“卷”写出钱塘江潮的澎湃与浩荡,形象逼真,撼人心魄。C下片重点写西湖,从湖山盛景
11、、桂子荷花、昼夜笙歌、湖中人物等四个方面,展现了杭州物阜民丰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D结尾“好景”二字表面指杭州美景,实指孙何的政绩成就,“凤池”二字包含了对他早日被召回京城,得到提拔的友情祝愿。1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人们津津乐道,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这句话以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南下攻宋。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特色。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早梅芳海霞红柳永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
12、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注】柳永:北宋著名词人。此词是柳永游杭州所作并投献给时任杭州知府孙沔的。孙沔因战功以枢密直学士、给事中知杭州,不久又迁为枢密院副使,与词中所写人事相合。故都:指杭州。五代时吴越王钱缪建都于此。元侯:诸侯之长,此处颂扬地方官地位显赫。峻陟:威严地登上。枢庭:犹枢府,政权的中枢,宋代多用以指枢密院。铃斋: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周星: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投献词,自有“贡谀”成分,但词中所展现的杭州社会生活图景、自然风光的确是北宋前期“承平气象”的真实写照。B上阕绘杭州之景,下阕写镇杭之官。从“贡谀”的角度说
13、,上阕是背景与陪衬;从反映都市生活角度说,上阕是词的精华。C词的下阕,颂扬镇杭之官的事功人品。按顺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征战立功,二为政绩卓著,三为衣锦还乡,并预祝其升迁。D全词音调谐美,风格雄奇畅朗。状故都杭州繁华美丽之景,如在眼前;叙孙沔征战立功后,荣归故里的闲适生活,令人神往。15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词上阕写景的艺术手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
14、恁凝愁。16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凄寂可伤,在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情怀。B“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C“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这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D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情感奔放不羁。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17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15、完成下面小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注:“颙望”即仰望;“争”同“怎”。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含义不一致的一项是()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风雨潇潇,鸡鸣胶胶(诗经郑风风雨)B关河冷落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C何事苦淹留停驾兮淹留,徘徊兮故处(潘岳哀永逝文)D倚阑干处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总写秋景,一个“对”字引
16、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时节入秋,加之一番秋雨,更显气肃天清、明净如水。B“渐霜风”三句,由远及近描绘了寒风渐冷渐急、关河冷落,余辉映照高楼的景象。在深秋萧瑟的景象中表现了游子情怀。C“是处”两句,写低处所见,花败叶残,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于“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此二句既是景物描写,也是心情抒发。D全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20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请结合下片中的词句简要赏析。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17、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水龙吟西湖怀古(宋)陈德武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1)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注释:(1)天吴: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神。2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
18、正确的一项是()A陈词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结以“都忘却,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B陈词下片通过重重幻想,层层转折,将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婉深刻。C柳词上片描写杭州风光与繁华,下片描写西湖,展现杭州宁静的生活景象。D柳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白描式地勾勒出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22清刘熙载艺概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下列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A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19、月。柳永雨霖铃C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D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23“十里荷花”和“三秋桂子”在这两首词中的作用一样吗?请结合两首词的词意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伫倚危楼风细细”写抒情主人公一个人久久地立在高楼上,向远处眺望,用“风细细”为眺望添加一点背景,使画面活跃起来。B“草色烟光残照里”点明登楼眺望
20、时间,写主人公到黄昏还不忍离去;“无言谁会凭阑意”写没有人理解主人公登高远望的心情。C“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两句写出词人对饮酒很有兴趣,为了追求“一醉”,他不拘形迹,不仅痛饮,还借高歌来寻找乐趣。D全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词人不轻易说破自己最深层的情感,而是在字里行间隐约透漏,直到最后才真相大白。25全词是如何运用多种抒情手法来抒发感情的?请结合全词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慢江枫渐老柳永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
21、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2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卜算子慢,词牌名,又名“卜算子”。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后来词和音乐失去联系,词牌只作为一种固定的文字声韵格式。B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C“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眼前之景深深地触动诗人的感情,承上启下,承上文的写景,启下文的抒情。D“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秋雨初停,天高山青,将山峰望穿,词人的怀人之情也在这雨后晴景中得以消解。2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古倾怀冻水消痕注
22、柳永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染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楼迥眺。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榭,烂漫莺花好。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注此词乃柳永游历江南时所作。2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冻水消痕,晓风生暖”两句运用骈偶句式写出早春景象,也交代了此词写作于冬春之交。B词人倚靠着高楼的桅杆远眺,春日的美景尽收眼底,词人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景物。C下阕中词人追思青春年少时的美好时光,那时的词人连日饮酒听歌,纵情享乐,很是畅快。D“名园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