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设计标准规范.doc
《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设计标准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设计标准规范.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中医内科技术操作规范一、咳嗽一、咳嗽咳嗽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辩证分型治疗】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自,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组成: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生甘 草、生姜。止嗽散(医学心悟)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 芥、陈皮、甘草
2、。(2)风热犯肺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喉燥痛,咯痰不爽,痰稠或黄,咳时汗出、口渴,头痛,恶风。舌苔 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代表方:桑菊饮(伤寒论)加减。组成: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苇根。(3)风燥伤肺主症:干咳、呛咳、喉痒、咽干痛。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干,头痛,身热。舌苔薄自 或薄黄,质红少津。脉浮数。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组成:桑叶、杏仁、豆豉、南沙参、大贝母、梨皮、栀子。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_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减,痰粘 稠,食后或进肥甘厚味加重。胸闷
3、脘痞,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组成: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生姜。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予、白芥子、菜菔子。(2)痰热郁肺主症:咳嗽气粗 l,痰多质稠或黄,咯吐不爽。胸胁闷胀,隐痛,身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代表方:清金化痰汤(统旨方)加减。组成:黄芩、山栀、桔梗、贝母、知母、桑白皮、瓜蒌、甘 草、橘红、茯苓。(3)肝火犯肺主症:上气咳逆阵作,而赤咽干,痰少难出。胸胁胀痛,与情志有关,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代表方:黛蛤敬合黄芩泻白散加减。组成:黛蛤散(验方)青黛、海
4、蛤壳。 泻白散(伤寒论)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4)肺阴亏虚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带血,声嘶,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午后颧红,盗汗神疲。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代表方: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组成: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桑叶、生甘草、生扁豆。【协议处方】复方支气管炎片【疗效评价】-_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 二、眩二、眩 晕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 “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
5、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包括西医的耳源性眩晕(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前庭神经元炎) ,位置性眩晕(眩晕病) ,脑性眩晕(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辩证分型治疗】1. 肝阳上亢主 症: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 法: 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加减。组 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黄芩、杜仲、桑寄生、山栀、
6、益母草、茯神、夜交藤。2. 气血亏虚主 症: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恍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 法: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_代表方: 归脾汤(济生方 )加减。组 成: 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至、酸枣仁。3. 肾精不足主 症: 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恍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治 法: 偏阴虚:补肾滋阴。偏阳虚:补肾助阳。代表方: 偏阴虚:左归丸加减。偏阳虚:右归
7、丸加减。组 成: 左归丸(景岳全书 )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右归丸(景岳全书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4. 痰湿中阻主 症: 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诞,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治 法: 燥湿化痰,健脾和胃。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加减。组 成: 半夏、天麻、陈皮、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5. 瘀血阻窍主 症: 眩晕,头痛,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治 法: 去瘀生新,活血通窍。代表方: 通窍活血汤(医林
8、改错 )加减。组 成: 麝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白芷、菖蒲、老葱、鲜姜、大枣、酒。-_【协议处方】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疗效评价】1. 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 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 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 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三、中三、中 风风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临床见症不一,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
9、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名之为“中风” ;又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 。现代医学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脑血管病。【辩证分型】1. 中经络(1)风痰入络主 症: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治 法: 祛风化痰通络。代表方: 真方白丸子(验方)加减。组 成: 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豨莶-_草。(2)风阳上扰主 症: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治 法: 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代表方: 天麻钩藤
10、饮(杂病证治新义 )加减。组 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黄芩、杜仲、桑寄生、山栀、益母草、茯神、夜交藤。(3)阴虚风动主 症: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治 法: 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代表方: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加减。组 成: 牛膝、白芍、玄参、代赭石、龙骨、生麦芽、天冬、川楝子、生牡蛎、茵陈、甘草、生龟版。2. 中腑脏(1)闭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痰热腑实主 症: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
11、糊,肢体强急,痰多而粘,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淤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治 法: 通腑泄热,熄风化痰。代表方: 桃仁承气汤(奇效良方 )加减。组 成: 桃仁、大黄、芒硝、甘草。痰火郁闭主 症: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_治 法: 熄风清火,豁痰开窍。代表方: 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加减。组 成: 羚羊角、桑叶、川贝、鲜生地、钩藤、菊花、白芍药、生甘草、鲜竹茹、茯神。痰浊郁闭主 症: 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治 法: 化痰熄风,宣郁开窍。代表方: 涤痰汤(济生方 )加减。
12、组 成: 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2)脱证(阴竭阳亡)主 症: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治 法: 回阳救阴,益气固脱。代表方: 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组 成: 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 )人参、附子、姜、枣。生脉散(内外伤辩惑论 )人参、麦冬、五味子。3. 恢复期中风病急性阶段经抢救治疗,若神志渐清,痰火渐平,饮食稍进,渐入恢复期,但后遗症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此时仍须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针灸与药物治疗并进,可以提高疗效。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标本兼顾或先标后本等冶
13、法。治标宜搜风化痰,通络行瘀;肝阳偏亢者,可采用平肝潜阳法。治本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或阴阳并补。(1)风痰郁阻主 症: 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治 法: 搜风化痰,行郁通络。-_代表方: 解语丹(妇人大全良方 )加减。组 成: 白附子、石菖蒲、远志、天麻,全蝎、羌活、白僵蚕、南星、木香。(2)气虚络瘀主 症: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淤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治 法: 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代表方: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加减。组 成: 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地龙、牛膝。(3)肝肾亏虚主 症: 半身不遂,患肢僵
14、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或舌淡红,少苔无苔,脉沉细。治 法: 滋养肝肾。代表方: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世医得效方 )加减。组 成: 熟地、巴戟、山萸肉、石斛、肉苁蓉、附片、五味子、肉桂、云苓、麦冬、石菖蒲、远志、薄荷、生姜、大枣。【协议处方】及辨病治疗:舒血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疗效评价】1. 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 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 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 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_四、不四、不 寐寐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15、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医学包括表现为睡眠障碍为主的神经官能证,更年期综合症,贫血等病症。【辩证分型治疗】1实证(1)肝郁化火主症: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 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减。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柴 胡、木通。(2)痰热内扰主症: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16、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黄连、竹茹、大枣。2虚证(1)心脾两虚主症: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代表方:归脾汤(济生方)加减。组成: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枣仁。(2)心肾不交主症: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_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组成:六味地黄丸(
17、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交泰丸(韩氏医通)黄连、肉桂。(3)心胆气虚主症:虚烦不寐,触事易惊,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组成: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人参、茯苓、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酸枣仁汤(伤寒论)酸枣仁、茯苓、知母、甘草、川芎。【协议处方】刺五加注射液心神宁片【疗效评价】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五、胸五、胸
18、痹痹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_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包括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引起的胸前区疼痛。【辩证分型治疗】1. 心血瘀阻主 症: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治 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加减。组 成: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甘草。2. 痰浊闭阻主 症: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
19、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治 法: 通阳泄浊,豁痰宜痹。代表方: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组 成: 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涤痰汤(济生方 )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3. 寒凝心脉主 症: 卒然心痛如纹,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治 法: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代表方: 栝蒌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组 成: 栝蒌桂枝汤(金匮要略 )瓜
20、蒌、桂枝、芍药、甘草、大枣。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细辛、桂枝、芍药、甘草、通-_草、大枣。4. 气阴两虚主 症: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黄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治 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代表方: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组 成: 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黄芪、炙甘草、肉桂、丹参、人参、白芍、五味子、茯苓、远志、熟地、橘皮、白术、当归。5. 心肾阴虚主 症: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21、。治 法: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代表方: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伤寒沦 )加减。组 成: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人参、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茯苓、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丹参、桔梗、当归、辰砂。炙甘草汤(伤寒沦 )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大枣。6心肾阳虚主 症: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治 法: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代表方: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组 成: 参附汤(正体类要 )人参、附子。右归饮(景岳全书 )肉桂、炙甘草、热地,山萸肉、仙灵脾、补骨脂、制附子、枸杞、
22、杜仲。【协议处方】-_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冠心合剂:半夏、郁金、丹参、川芎、降香、瓜篓、薤百、南星【疗效评价】1. 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 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 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 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 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六、肋痛六、肋痛肋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包括:肝胆疾病、病毒性甲乙型肝炎、肝硬化、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结石、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膜炎等。【辩证分型治疗】1肝郁气滞主症: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
23、,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暖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纪)加减。组成:柴胡、枳壳、白芍、甘草、香附、川芎、陈皮。2肝胆湿热主症: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粘,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利湿。-_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常用药:龙胆草、山栀、生地黄、川楝子、当归、泽泻、黄芩、木通、车前子。3瘀血停着主症: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痞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治法:祛瘀通络。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组成
24、: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甘草。4肝阴不足主症: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苦。脉细弦而数。治法:养阴柔肝。代表方: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组成: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疗效评价】1临床痊愈:主次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主症明显好转,次症基本消失3有效:主次症状均好转4无效:主次症状均无明显好转【附注】1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诊断,检查,治疗常规。2参照西医相关病种的疗效判断标准。七、胃七、胃 痛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 技术 操作 设计 标准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