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系统检查头颅 (2)优秀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骨骼系统检查头颅 (2)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骼系统检查头颅 (2)优秀PPT.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骨骼系统检查头颅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1页 v 第一节、头颅检查v一、头颅检查注意事项:v 1、头部的解剖较复杂,多种组织居于颅内,互相重叠,摄影时必须将头颅、X线管中心线做多方位的倾斜,才能使某些组织结构清晰显示。多用到中心线向足侧倾斜的角度v2、为了摄影位置准确,必须应用头部的一些重要的定位点和标准连线。v瞳间线:为左右瞳孔间的联线或左右外眦角连线。v听眦线:外眦角与外耳孔中点的连线,又称头颅基底线。v听眶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1页v矢状面和矢状线;v水平线和水平面;v冠状面;v3、头颅骨摄影时要用滤线栅,吸收散射线,提高摄影效果。v4、由于新的检查技术的出现(
2、CT、MR),许多传统的头颅位置不用或少用,如:颌下顶位、眼眶位、颞骨岩部乳突的许、梅式位、视神经孔位、鼻窦的一些摄影和位置等。v5、主要介绍几个组合体位:头颅正、侧、切线位;内听道汤、格式位;鼻副窦柯、华式位;颧弓大华式位和顶颌斜位;鼻骨侧位;眼眶异物位;下颌骨多用全景片代替。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1页头型标准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1页 v v 二、头颅检查的具体体位v1、标准头颅后前位:(常规正位PA)v 体位:俯卧,头颅正中矢状面置于台面中线并垂直于台面,听眦线与台面垂直,双侧外耳孔与台面距离相等。呈标准头颅后前位固定。v 距离:100cmv 中心X线入射点:(1)对准枕外隆突下方3cm处垂
3、直射入。(2向足侧倾斜15-20。角通过鼻根射入。v 滤线器:+v 用途:(1)常规位置。(2)观察前额和眼眶病变。该位置可在眼眶内显示双侧的颞骨岩部和内听道。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1页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1页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1页v2、标准头颅侧位:v 体位:俯卧,头侧转,被检侧紧靠台面。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平行,枕外隆突与眉间连线中点置于台面中线,瞳间线与台面垂直,呈标准头侧位固定。v 距离:100cmv 中心X线入射点: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入。v 滤线器:+v 用途:常规位置,观察眼眶及蝶鞍形态。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1页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1页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1页v3、颅
4、底颌下顶位:(颅底颏顶位)亦可仰卧于摄影台一端,头后仰下垂。v 体位:仰卧,背部垫高,髋膝屈曲,头尽量后仰,头顶与台面接触,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一致且垂直,听眦线与台面平行,固定。v 距离:100cmv 中心X线入射点:对准双下颌角连线中点与听眦线垂直射入。v 滤线器:(+)v 用途:观察颧弓及颅底病变。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1页颅颅 底底 轴轴 位位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1页颅底颏顶位(颅底颌下顶位)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1页v4、内听道汤、格氏(组合)v 1)内听道汤式位:呈标准头颅前后位摆放,枕外隆突置于暗盒中心上方5cm处v 距离:(垂直距75cm)斜线距100cmv 中心X线入射点:
5、向足侧倾斜30。角,对准眉间上方10cm处从枕外隆突下方射出。v 滤线器:(+)v 用途:观察枕骨病变或内听道开口。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1页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1页汤氏位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1页v2)、内听道格氏位:(内听道经眶位)v 体位:呈标准头颅后前位摆放,双外耳孔连线中点对暗盒中心。v 距离:100cmv 中心X线入射点:对准双外耳孔连线中点垂直入射v 滤线器:(+)v 用途:观察内听道病变。(双内听道对称显示于眼眶中央),目前被CT或MRI取代。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1页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1页内听道经眶位(格氏位)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1页v5、颞骨岩部轴位(Mayer梅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骼系统检查头颅 2优秀PPT 骨骼 系统 检查 头颅 优秀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