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讲义--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讲义--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讲义--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1)中国版图之确立:秦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2)中国民族之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3)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汉武帝时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课题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
2、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2.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一、秦的统一1完成统一条件客观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主观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国日益强盛;远交近攻的策略过程灭掉六国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开疆拓土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14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图解历史2确立政治制度及巩固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三公九
3、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分掌具体事务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巩固统一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链接选择性必修1P4、30(1)秦朝的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2)秦朝的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概念阐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1)君主专制:古代中国的政体。指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
4、形式,体现在地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中国古代的主权结构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影响疆域辽阔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社会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暴政而亡残暴统治徭役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等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众在大泽乡起义 。陈胜起义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
5、却日益壮大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楚汉战争时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性质:地主阶级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争。结果:刘邦击败项羽深层归纳秦朝建立后反对其统治的群体人民因为负担沉重、法律严酷反对秦朝的统治;知识分子因为“焚书坑儒”反对秦朝的统治;六国旧贵族企图恢复旧有的权势反对秦朝的统治。“大一统”内涵的变化材料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
6、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材料导读(1)材料前半部分涉及夏、商、西周时代“大一统”的主要体现。(2)材料后半部分涉及从春秋战国直到秦朝,早期的“大一统”内涵所发生的变化及在此基础上新的“大一统”的内涵。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其变化的原因。试答:_答案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或分封制到郡县制)。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
7、,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1)疆域奠定:集全国之力北御匈奴,开拓东南及南方边疆。(2)大一统观念:废除列国间重重关隘及限制,“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3)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秦始皇开启了大一统工程,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整合了天下的经济政治秩序,确立了大一统格局,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下面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材料导读“中央”政府内部及“”指向(体现了决策方式);“地方”行
8、政层级及“”指向(体现了郡县制的推行);“中央”与“地方”间“”指向(体现了管理方式)。依据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试答:_答案(1)集中方向: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2)优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缺点: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易造成决策失误;权力过度集中,地方无权,不利于调动地方工作的积极性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皇帝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表现为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绝对性、独
9、断性。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其特点是分工负责、互不相属、互相牵制,都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免,以皇权为中心郡县制,即地方行政制度既是对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否定,也是对战国时期郡县制的继承、发展和完善,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封建”概念的演变从“天下共主”到“天下独主”材料有不少学者指出“封建专制”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在马、恩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何怀宏也指出,“封建专制”“从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10、”“封建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权力分散。因而,如果是封建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一人专制”。摘自黄敏兰从四种“封建”概念的演变看三种“封建社会”的形成材料导读材料主题是有关“封建专制”的评价。(1)学者观点集中论述了“封建”与“专制”不相兼容。(2)实际上,古语“封建”指“封邦建国”,即分封制;“专制”是指决策方式,权力高度集中。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封建专制”一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试答:_答案我同意“封建”与“专制”两个概念是不相兼容的观点。第一,“封建”的本义是分封,即统治权的分散,“专制”的本义是
11、权力高度集中,一人独断。第二,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的职位是世袭的,在自己的领地内完全独立自主,贵族享有的种种世袭特权,周王不能随意取消,这也是数百年后周朝统治瓦解的重要原因。第三,秦至清,皇帝一人大权独揽,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皇帝(或朝廷、中央)任命的职业官僚取代了以前的世袭官僚,中央牢牢控制各部门和地方。为维系专制统治,中央政府不断分散和削弱地方权力,使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周朝时周天子与地主诸侯王的关系。所以,“封建专制”这一词是荒谬的。先秦贵族政治与秦汉官僚政治的差异比较项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官吏选拔由世卿世禄制产生由皇
12、帝任免,由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产生权力运作自主性,可以决定治下的一切事情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主动性权力机构比较简单多个机构的相互制约,导致政府机关庞大,有时甚至臃肿、运转不灵收入来源贵族的领地官员的俸禄;贪污受贿(20207月浙江选考)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右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A秦始皇长城 B灵渠C郑国渠 D都江堰解题揭秘找准题眼:抓住题干核心信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分析材料:对照地图,辨别古代重大工程的时间、位置等信息明确答案
13、:位于甘肃临洮一带,这是秦长城的西起点,故选A项阅卷点评失分 时空观念错位。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位于广西境内,位置在关中地区,与灵渠位置不符,排除B项;郑国渠是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四川成都地区,与郑国渠位置不符,排除C项;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湘江流域,与都江堰位置不符,排除D项视角1皇帝制度的特征与秦的专制统治1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A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B体现了皇权上天赐予的神秘性C意在突
14、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国古代皇帝的各种行为都有专用的称呼,由此可知体现了皇帝的独尊性,即突出了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故选C。2谥号是古代帝王、后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极高的人死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秦始皇即位后,认为谥号易导致“子逆父、臣谤君”,因此将谥号制度废除。这一做法()A解决了父子君臣间的矛盾B维护了中央政府的威信C杜绝了臣子对君父的威胁D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答案D解析谥号易导致“子逆父、臣谤君”实际上是有可能损害皇帝的尊严和独尊的地位,所以废除谥号制度是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故选D。视角2秦朝巩固统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577599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