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全科医学教材教学教材.ppt





《病毒性肝炎全科医学教材教学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肝炎全科医学教材教学教材.ppt(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毒性肝炎全科医学教材甲型肝炎甲型肝炎其他肝炎其他肝炎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戊型肝炎肝炎的种类肝炎的种类病病 原原 学学 五种肝炎病毒五种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发现发现73年年Feiston70年年Dane89年年Chroo77年年Rizzeetto89年年Reyes归属归属嗜肝嗜肝RNA病毒科病毒科嗜嗜肝肝DNA病病毒毒科科黄病毒科黄病毒科卫星病毒科卫星病毒科杯杯 状状 病病毒毒结构结构无包膜无包膜球形核衣壳球形核衣壳27-32nm)包膜:包膜:HbsAg核核 心心:HBcAg、HBeAg、DNA、DNA-P(Dane颗颗粒粒42/27nm)
2、包膜包膜核心核心(55nm)缺陷病毒缺陷病毒(依依 赖赖 HBsAg复复制)制)(36nm)(同同HAV)(32-34nm)基基因因组组(Kb)RNA(7.5)单单股股线线状状正正链链DNA(3.2)双双股股环环状状有有缺缺口口负负 链链 上上 四四 个个ORF10个亚型个亚型RNA(9.4)单单股股线线状状正正链链UTR-编编码码区区(S/NS)-UTR6个个基基因因型型,准种准种RNA(1.7)单单股股环环状状负负链链RNA(7.5)(同(同HAV)编编码码区区三三个个ORF抗抗原原/抗抗体体13111 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HAVHAV是微小是微小RNARNA病毒(病毒(P
3、icornavirusPicornavirus)科的一员。)科的一员。HAVHAV主要在肝细胞胞浆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主要在肝细胞胞浆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中排出。HAVHAV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HAV图图 HAV HAV电镜照片,无包膜,球形,电镜照片,无包膜,球形,2020面体对称面体对称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HBVHBV是嗜肝是嗜肝DNADNA病毒病毒(HepadnavirusHepadnavirus)科中正嗜肝科中正嗜肝DNADNA病病毒属的一员。毒属的一员。乙型肝炎病人或携带者的血清中有种颗粒:乙型肝炎病人或携
4、带者的血清中有种颗粒:小球形颗粒:直径小球形颗粒:直径15-25nm15-25nm管形颗粒:直径管形颗粒:直径22nm22nm、长、长50-230nm50-230nm大球形颗粒:直径大球形颗粒:直径42nm42nm大球形颗粒大球形颗粒管形颗粒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图图 HBV HBV三种颗粒,电镜,负染三种颗粒,电镜,负染120000120000 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HBV)颗粒,)颗粒,又称又称DaneDane颗粒。颗粒。图图 HBV HBV球型颗粒球型颗粒图图 HBV HBV三种颗粒模式图三种颗粒模式图 图图 Dane Dane颗粒示
5、意图颗粒示意图DaneDane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含包膜:含HBsAgHBsAg、糖蛋白与细胞脂肪、糖蛋白与细胞脂肪核心:含环状双股核心:含环状双股DNADNA、DNAPDNAP、HBcAgHBcAg和和HBeAg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是病毒复制的主体。HBVHBV基因组又称基因组又称HBV DNAHBV DNA环状部分双股环状部分双股DNADNA:全长全长3182bp3182bp长的负链(长的负链(L L):):分分 S S、C C、P P、X X区区短的正链(短的正链(S S)图图 HBV HBV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结构HBVHBV有三个主要抗原抗体系统
6、,即表面抗有三个主要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与抗体系统、核心抗原与抗体系统、原与抗体系统、核心抗原与抗体系统、e e抗原与抗体系统。抗原与抗体系统。(1)(1)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系统:该系统包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系统:该系统包括表面抗原括表面抗原(HBsAg)(HBsAg)与表面抗体与表面抗体(抗一抗一HBsHBs)、)、前前SlSl抗原与前抗原与前S1S1抗体、前抗体、前S2S2抗原与前抗原与前S2S2抗抗体。体。HbsAgHbsAg本身无传染性,但是本身无传染性,但是HBVHBV存在的存在的间接指标,故间接指标,故HBsAgHBsAg也是传染性的一个标志。也是传染性的一个标志。HBsAgHB
7、sAg转阴后一段时间,在疾病的恢复期,转阴后一段时间,在疾病的恢复期,抗一抗一HBsHBs开始出现,在开始出现,在6 6一一1212个月内,逐步个月内,逐步上升至高峰,至上升至高峰,至1010年内转阴,是一种保护年内转阴,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性抗体。(2)(2)核心抗原与核心抗体系统:核心抗原核心抗原与核心抗体系统:核心抗原(HBcAg)(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血中无游离的血中无游离的HBcAgHBcAg,血液中,血液中HBVHBV颗粒经处颗粒经处理后才可检测到理后才可检测到HBcAgHBcAg,是病毒复制的标,是病毒复制的标记。而核心抗体记。而
8、核心抗体(抗一抗一HBc)HBc)出现于出现于HBsAgHBsAg出出现后现后3535周,当抗一周,当抗一HBsHBs尚未出现,尚未出现,HBsAgHBsAg已消失,血中只检出抗一已消失,血中只检出抗一HBcHBc,此阶段称,此阶段称为窗口期。低滴度为窗口期。低滴度IgGIgG型抗一型抗一HBcHBc是过去感是过去感染的标志:高滴度提示染的标志:高滴度提示HBVHBV有活动性复制。有活动性复制。(3)e(3)e抗原与抗原与e e抗体系统:抗体系统:HBeAgHBeAg一般仅见于一般仅见于HBsAgHBsAg阳性血清,出现时间稍晚于阳性血清,出现时间稍晚于HBsAgHBsAg而而消失较早,它与消
9、失较早,它与HBV DNAHBV DNA和和DNApDNAp密切相关,密切相关,是是HBV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在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时,在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时,e e抗体抗体(抗一抗一HBe)HBe)在在HBeAgHBeAg阴转后出现,表示阴转后出现,表示HBVHBV复制减复制减少少,传染性减低,一般持续传染性减低,一般持续l-2l-2年。抗一年。抗一HBeHBe长期存在时提示长期存在时提示HBV DNAHBV DNA已和宿主已和宿主DNADNA整合。整合。(4)HBV DNA(4)HBV DNA位于位于HBVHBV核心部位,与核心部位,与HBe
10、AgHBeAg几几乎同时出现子血液中,称为游离型乎同时出现子血液中,称为游离型HBVDNAHBVDNA,是,是HBVHBV感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感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在慢性在慢性HBVHBV感染时可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感染时可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称整合型中,称整合型HBV DNA HBV DNA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HCVHCV的抗原抗体系统:由于的抗原抗体系统:由于HCVHCV在血中浓度在血中浓度低,一直未能在血中检出低,一直未能在血中检出HCVHCV抗原抗原(HCVAg)(HCVAg)。抗一抗一HCVHCV并非保护性抗体,相反,它的检并非保护性抗体,相反,它
11、的检出说明血液有传染性。出说明血液有传染性。用套式用套式RTPCRRTPCR法可直接从血清和肝组织法可直接从血清和肝组织中检出中检出HCV RNAHCV RNA,表明血液中有,表明血液中有HCVHCV存在,存在,是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抗病毒治疗后如是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抗病毒治疗后如HCVHCV阴转,则是治疗有效的证据。阴转,则是治疗有效的证据。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HDVHDV是沙粒病毒科(是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Arenaviridae)病毒属(病毒属(DeltavirusDeltavirus)的成员。)的成员。图图 HDV HDV示意图及电镜图示意图及电镜图
12、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HDV)HDV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有HBVHBV的存在才能复制,基因组为的存在才能复制,基因组为RNARNA。一个抗原。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抗体系统。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组为基因组为RNARNA。抗一。抗一HEVIgMHEVIgM和和IgGIgG在血清中基本在血清中基本上同步出现,上同步出现,IgMIgM消失较早,消失较早,IgGIgG于于9-129-12月后达月后达低水平。低水平。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甲型甲型乙型乙型丙型丙型丁型丁型戊型戊型传染源源急性病人急性病人隐隐性性感感染染者者急性病人急性病人慢性病人慢性病人
13、慢性病毒携带慢性病毒携带(同乙型)(同乙型)(同乙型同乙型)(同甲型同甲型)传播传播途径途径粪粪-口口体液(水平):体液(水平):输血输血/血制品血制品注注射射器器/针针制制品品/手手术术皮肤黏膜损伤皮肤黏膜损伤性接触性接触母婴(垂直)!母婴(垂直)!(同乙型)(同乙型)(尤尤输输血血/血血制品)制品)(同乙型同乙型)(同甲型同甲型)易易感感性性与与免疫力免疫力终身免疫终身免疫较较持持久久(产产生生抗抗-HBs者)者)未明未明未明未明不持久不持久流行流行特征特征可暴发可暴发秋秋 冬冬(散散发发)全全球球不不均均衡衡散发散发/家庭集聚家庭集聚不明显不明显全球不均衡全球不均衡散发散发/输血流行输血
14、流行不明显不明显全球不均衡全球不均衡散发散发不明显不明显全全球球不不均均衡衡可暴发可暴发秋秋冬冬(散散发发)全全球球不不均均衡衡甲型肝炎甲型肝炎传染源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起病前起病前2 2周到周到ALTALT高峰期后高峰期后1 1周为传染性最强周为传染性最强 临床上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临床上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 输血后引起甲肝较为罕见输血后引起甲肝较为罕见易感人群:在甲型肝炎流行地区,成年人大多易感人群:在甲型肝炎流行地区,成年人大多数通过隐性感染而获得抗一数通过隐性感染而获得抗一HAV-IgGHAV-I
15、gG;6 6个月以个月以下的婴儿可从母体被动获得免疫,故甲型肝炎下的婴儿可从母体被动获得免疫,故甲型肝炎的发病集中于幼儿。甲型肝炎病后可获得稳固的发病集中于幼儿。甲型肝炎病后可获得稳固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可维持终身。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可维持终身。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传染源传染源急性、慢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病急性、慢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毒携带者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产后
16、密切接触传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现已证实唾液、精液和阴道密切接触传播:现已证实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出分泌物中都可检出HBVHBV。其他如虫媒传播途径等尚未得到证实。其他如虫媒传播途径等尚未得到证实。易感人群易感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通过隐性感染可获得免疫,随着年龄增长,通过隐性感染可获得免疫,至至3030岁以后,我国有接近半数的人可检出岁以后,我国有接近半数的人可检出抗一抗一HBsHBs,故,故HBVHBV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少年。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少年。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传染源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患者,以慢性患者尤为重要。主要为急、慢性患者,以慢性患者尤为重要。血清抗血清抗HC
17、VHCV阳性的亚临床感染者也可能长期阳性的亚临床感染者也可能长期存存在传染性。在传染性。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相似输血和注射途径传播输血和注射途径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凡未感染过凡未感染过HCVHCV者均易感者均易感抗一抗一HCVHCV为非保护性抗体为非保护性抗体戊型肝炎戊型肝炎传染源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发病前患者发病前9 9日至发病后日至发病后8 8日均可在粪便中检日均可在粪便中检出出HEVHEV。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易感人
18、群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感染普遍易感。儿童感染HEVHEV后,多表现为隐性感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染。成人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提示病后免疫不持成人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提示病后免疫不持久,但第二次发病未见报道久,但第二次发病未见报道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 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无黄疸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型肝炎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动性肝炎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淤胆
19、型肝炎。甲型甲型乙型乙型丙型丙型丁型丁型戊型戊型范围(范围(d)5-4530-18015-150未定未定10-70平均(平均(d)307050未定未定40各型肝炎潜伏期各型肝炎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甲型甲型乙型乙型丙型丙型丁型丁型戊型戊型范围(范围(d)5-4530-18015-150未定未定10-70平均(平均(d)307050未定未定40 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甲、戊型多见,总病程急性黄疸型肝炎:甲、戊型多见,总病程1-41-4个月个月黄疸前期(平均黄疸前期(平均5-7d5-7d):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发病):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发病较急,常伴全身症状(发热、全身乏力)、消化较急,常伴全
20、身症状(发热、全身乏力)、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发腹泻)、尿色逐渐加深。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发病较慢,常无发热。病较慢,常无发热。注意甲肝黄疸前期传染性注意甲肝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最强。(一)(一)急性肝炎急性肝炎黄疸期(黄疸期(2-62-6周):自觉症状好转,但尿色继续加深,周):自觉症状好转,但尿色继续加深,出现黄疸,约于出现黄疸,约于2 2周内达高峰。可有肝大(部分有周内达高峰。可有肝大(部分有脾大)、有触痛,肝功能出现异常。脾大)、有触痛,肝功能出现异常。恢复期(恢复期(1-21-2
21、月):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脾回缩,月):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复常肝功能复常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是一种轻型肝炎,由于无黄疸而不易被发现是一种轻型肝炎,由于无黄疸而不易被发现但发生率远远高于黄疸型。但发生率远远高于黄疸型。(二)(二)慢性肝炎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3 3型肝炎。型肝炎。(1)(1)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迁延半年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迁延半年以上,但总的趋势是逐渐好转;只有少数以上,但总的趋势是逐渐好转;只有少数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2)(2)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肝炎 医学 教材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