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十四章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l1.1.遗赠的概念特征遗赠的概念特征l2.遗赠与遗嘱继承、赠与的异同遗赠与遗嘱继承、赠与的异同l3.3.遗赠扶养协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遗赠扶养协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ll 一、遗赠一、遗赠 (一)遗赠的概念特征(一)遗赠的概念特征1.概念概念遗遗赠赠是是指指公公民民以以遗遗嘱嘱的的方方式式将将个个人人财财产产的的一一部部分分或或全全部部的的赠赠给给国国家家、集集体体或或法法定定继继承承人人以以外外的的人人,并并在在遗遗赠赠人人死死后后发发生生法法律律效效力力的的单单方方民民事事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在在遗遗赠赠关关系系中中,立立遗遗嘱嘱人人称称为为遗遗
2、赠赠人人,接接受遗赠财产的人称为受遗赠人或遗赠受领人。受遗赠财产的人称为受遗赠人或遗赠受领人。依据第依据第16条:条:公公民民可可以以立立遗遗嘱嘱将将个个人人财财产产赠赠给给国国家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2 2 遗赠的法律特征遗赠的法律特征l(1 1)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l单方的表现:单方的表现:l-遗赠人单方,不需要征得受赠人同意;遗赠人单方,不需要征得受赠人同意;l-受受遗遗赠赠人人单单方方,根根据据自自己己的的意意愿愿决决定定是否接受是否接受;(2 2)遗赠是无偿法律行为)遗赠是无偿法律行为 设设立立遗遗赠赠制制度度的的目目的的,在在于
3、于给给受受赠赠人带来财产利益。人带来财产利益。虽虽然然可可以以附附加加义义务务,但但所所加加的的负负担担并并不不构构成成遗遗赠赠财财物物的的对对价价。因因此此,附附加的负担并不影响其无偿性。加的负担并不影响其无偿性。(3 3)是遗赠人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是遗赠人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l 因因为为遗遗赠赠人人死死亡亡是是受受赠赠人人取取得得财财产产的的前前提提条条件件;如如果果没没有有其其死死亡亡,已已立立了了遗遗嘱嘱,受赠人也不得要求执行。受赠人也不得要求执行。l遗赠人也可以随时解除遗赠人也可以随时解除(4)标的是遗赠人的遗产或财产权利标的是遗赠人的遗产或财产权利l标的是遗赠人的财产或财产权利,也
4、标的是遗赠人的财产或财产权利,也可以是免除其财产债务。可以是免除其财产债务。l标的只能是财产利益而不能是财产义标的只能是财产利益而不能是财产义务。务。(5 5)受遗赠权不能由他人代替行使受遗赠权不能由他人代替行使l受遗赠权是遗赠人指定的主体(国家、集体和法受遗赠权是遗赠人指定的主体(国家、集体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享有的财产权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享有的财产权.l其权利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权利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l(即不能代位继承,但并不影响其代理人代为行(即不能代位继承,但并不影响其代理人代为行使该权利)使该权利)l-先先于于遗遗赠赠人人死死亡亡的的,其其受受赠赠权权消消灭灭,遗遗赠赠不不生效
5、;生效;l-明确表示放弃的,按法定继承处理;明确表示放弃的,按法定继承处理;(6)遗嘱人遗赠财产不得违背法律规遗嘱人遗赠财产不得违背法律规定定1)只能处理其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只能处理其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2)为为法法定定继继承承人人中中的的“双双缺缺人人”保保留留必必要要的的继继承承份额;份额;3)不不得得以以遗遗赠赠财财产产的的方方式式逃逃避避其其依依法法应应当当缴缴纳纳的的税款和债务(先扣税和债务,再进行遗赠)税款和债务(先扣税和债务,再进行遗赠)4)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二)遗赠与遗嘱继承、赠与的联系区别(二)遗赠与遗嘱继承、赠与的联系区别1.1.遗
6、赠与遗嘱继承的联系与区别遗赠与遗嘱继承的联系与区别相同点相同点(1 1)都都是是公公民民采采用用遗遗嘱嘱的的方方式式处处分分财财产产,并并在在死死后生效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后生效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2 2)都是遗产所有权转移的方式;)都是遗产所有权转移的方式;(3 3)都可以设定附随义务;)都可以设定附随义务;不同点不同点(1 1)权利主体的范围不同)权利主体的范围不同 遗遗赠赠:受受遗遗赠赠的的是是国国家家、集集体体及及法法定定继继承承人人以外的个人以外的个人 遗遗嘱嘱:继继承承人人是是法法定定继继承承人人中中的的一一人人或或者者数数人;人;(2 2)接受遗产的)接受遗产的方式不同方式不同
7、遗遗赠赠:受受遗遗赠赠人人接接受受遗遗赠赠的的,应应当当在在知知道道受受遗遗赠赠后后两两个个月月内内,作作出出明明确确的的接接受受遗遗赠赠的的意意思思表表示示;到到期期没没有有表表示示的的,视视为为放放弃弃受受遗赠;(明示)遗赠;(明示)遗遗嘱嘱:而而遗遗嘱嘱继继承承人人自自继继承承开开始始至至遗遗产产分分割割前前未未明明确确表表示示放放弃弃继继承承的的,即即视视为为接接受受继承。(明示、默示均可)继承。(明示、默示均可)(3 3)客体的范围不同遗遗赠赠:受受遗遗赠赠权权的的客客体体只只是是遗遗产产中中的的财财产产权权利,而不包括财产义务;利,而不包括财产义务;不承担义务;不承担义务;遗遗嘱嘱
8、:而而遗遗嘱嘱继继承承权权的的客客体体是是遗遗产产,既既包包括括被被继继承承人人生生前前的的财财产产权权利利,也也包包括括被被继继承承人生前的财产义务;可人生前的财产义务;可承担义务;承担义务;(4 4)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遗赠:不直接参与分配,从执行人手中遗赠:不直接参与分配,从执行人手中 取得;取得;遗嘱:直接参与分配而取得;遗嘱:直接参与分配而取得;2 遗赠与赠与的联系与区别 赠赠与与:是是当当事事人人通通过过赠赠与与合合同同约约定定,一一方方将将自自己己 所所有有的的财财产产无无偿偿地地转转移移给给另另一一方方所所有有的的民民事事法法律律行为。行为。联系联系:-都是属
9、于处分个人财产的法律行为都是属于处分个人财产的法律行为区别:(1 1)法律行为的性质不同)法律行为的性质不同遗赠:单方法律行为;遗赠:单方法律行为;赠与:双方法律行为;赠与:双方法律行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经经过过公公证证的的或或者者具具有有救救灾灾、扶扶贫贫等等社社会会公公益益、道道德德义义务务性性质质的的赠赠与与合合同同,赠赠与与人人不不交交付付财财产产的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2 2)处分财产的方式与限制不同)处分财产的方式与限制不同遗赠:用遗嘱的方式,并保留必继份;遗赠:用遗嘱的方式,并保留必继份;赠与:以合同的方式,无限制;赠与:以
10、合同的方式,无限制;(3 3)生效的时间不同)生效的时间不同遗赠:死后生效;遗赠:死后生效;赠与:生前完成交付;赠与:生前完成交付;(4 4)适用法律不同)适用法律不同 遗赠:继承法;遗赠:继承法;赠与:合同法;赠与:合同法;(三)遗赠的效力(三)遗赠的效力l1.1.遗赠的生效条件遗赠的生效条件l(1 1)符合遗嘱有效条件。)符合遗嘱有效条件。l实实质质:遗遗嘱嘱能能力力、意意思思表表示示、合合法法性性(个个人人财财产产、必必继继份份、受受赠赠人人合合法法、不不违违反反法法律律的的强强制制性性规规定)定)l(2 2)符合遗嘱形式要件)符合遗嘱形式要件:遗嘱形式遗嘱形式5 5种之一种之一;l(3
11、)3)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l不接受,按照法定继承处理。不接受,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受遗赠人合法的认定:l-受遗赠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受遗赠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l-受赠人没有丧失受遗赠权受赠人没有丧失受遗赠权l(是是否否丧丧失失按按照照继继承承权权丧丧失失的的规规定定认认定定和和处理处理)2 遗赠的无效与不生效(同遗嘱的不遗赠的无效与不生效(同遗嘱的不生效)生效)l(1)无效的情形:)无效的情形:不具备合法性的,部分无效或者全部无效;不具备合法性的,部分无效或者全部无效;l(2)不生效的情形:)不生效的情形:l丧失受赠权;丧失受赠权;l先于赠与人死亡;先于赠与人
12、死亡;l遗赠物不存在;遗赠物不存在;l附解除条件的,遗赠人死亡前条件已成就;附解除条件的,遗赠人死亡前条件已成就;如:如:泸州案件中,对黄某的遗赠是否有效,几种不同的看法: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宣告遗赠行为无效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宣告遗赠行为无效。因为黄某的行为。因为黄某的行为违反了违反了“公序良俗公序良俗”的民法基本原则和的民法基本原则和婚姻法婚姻法确立确立的一夫一妻制原则。的一夫一妻制原则。第二种意见认为:应确认遗赠合法有效。因为符合第二种意见认为:应确认遗赠合法有效。因为符合继承继承法法第第16条的规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凡是具有完全民事条的规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
13、能力的人,均有绝对地、自由地、不受限制地处分行为能力的人,均有绝对地、自由地、不受限制地处分自己的合法财产的权利。自己的合法财产的权利。第三种意见认为:应确认遗赠部分有效。必须处理的是其第三种意见认为:应确认遗赠部分有效。必须处理的是其个人所有的财产,不得处分属于其妻子所有的财产个人所有的财产,不得处分属于其妻子所有的财产。(五)遗赠的接受和放弃(五)遗赠的接受和放弃l 第第25条条l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视为放弃受遗赠。l继承开始后,
14、执行人或者遗嘱人的法定继承人应继承开始后,执行人或者遗嘱人的法定继承人应当通知受遗赠人,如果受遗赠人是无行为能力或当通知受遗赠人,如果受遗赠人是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者要通知其法定代理人。者限制行为能力者要通知其法定代理人。1.接受接受-必须明示必须明示 明示方式:书面或者口头明确告知其他继承人、明示方式:书面或者口头明确告知其他继承人、执行人及基层组织等;执行人及基层组织等;明示的期限:从知道受遗赠之日起算,明示的期限:从知道受遗赠之日起算,2个月内作个月内作出;出;(即有表示接受的期限限制,超过了丧失受遗赠(即有表示接受的期限限制,超过了丧失受遗赠权。该期限是除斥期间,期满未行使权利的
15、丧权。该期限是除斥期间,期满未行使权利的丧失实体权利)失实体权利)l2 放弃放弃-默示、明示均可;默示、明示均可;l 第第25条:条: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l在期限内,也可以明确表示自己不接受。在期限内,也可以明确表示自己不接受。案案2:范宁有权依舅父留下的口头遗嘱:范宁有权依舅父留下的口头遗嘱向李丁索要遗赠的向李丁索要遗赠的10幅名画吗?幅名画吗?l范宁的舅父李豪是个画家,离婚后与儿子李丁一起生活。范宁的舅父李豪是个画家
16、,离婚后与儿子李丁一起生活。范宁范宁10岁时离开父母到省城舅父家寄宿上学,并向舅父岁时离开父母到省城舅父家寄宿上学,并向舅父学画。学画。1988年考上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年考上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2004年年6月月10日李豪外出写生,因车祸负重伤。日李豪外出写生,因车祸负重伤。12日,李丁与范宁日,李丁与范宁赶到,由在场一名医生、两名护士作证,李豪留下口头赶到,由在场一名医生、两名护士作证,李豪留下口头遗嘱:自己死亡后,将本人多年珍藏的遗嘱:自己死亡后,将本人多年珍藏的10幅名画赠给范幅名画赠给范宁。但当时范宁只是痛哭而未作是否接受的意思表示。宁。但当时范宁只是痛哭而未作是否接受的意思表示
17、。2005年年1月,范宁想起舅父留下的口头遗嘱,遂向李丁月,范宁想起舅父留下的口头遗嘱,遂向李丁索要索要10幅名画。李丁不给。范宁于是起诉到人民法院。幅名画。李丁不给。范宁于是起诉到人民法院。案案3:l李树纲以打渔为生,有两层楼房一幢,共李树纲以打渔为生,有两层楼房一幢,共12间间房。其女李玲出嫁多年,常有来往。长子李全喜,房。其女李玲出嫁多年,常有来往。长子李全喜,用自己经商收入建房用自己经商收入建房4间,自成家庭;李全喜前间,自成家庭;李全喜前妻早丧,遗子李山;后妻任平,生子李林。李山妻早丧,遗子李山;后妻任平,生子李林。李山是复员军人,为成立小家庭也用复员费购置新房是复员军人,为成立小家
18、庭也用复员费购置新房2间,其妻何慧,生女李洁。李树纲的次子李全间,其妻何慧,生女李洁。李树纲的次子李全兴已病故,妻子王氏带儿子李明星另嫁。李树纲兴已病故,妻子王氏带儿子李明星另嫁。李树纲有一友宋建曾帮助过李树纲,李树纲想赠与一笔有一友宋建曾帮助过李树纲,李树纲想赠与一笔钱,但其未接受。李树纲即写下字据将自己房屋钱,但其未接受。李树纲即写下字据将自己房屋2间待自己死后赠给宋建的儿子宋明。今年间待自己死后赠给宋建的儿子宋明。今年l初,李树纲、李全喜、李山三人出海打渔,遇台初,李树纲、李全喜、李山三人出海打渔,遇台风船毁人亡,但各人死亡时间不能确定。丧事完风船毁人亡,但各人死亡时间不能确定。丧事完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赠 抚养 协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