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计划与目标管理.ppt





《管理学原理计划与目标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计划与目标管理.ppt(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学原理计划与目标管理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五章第五章 计划计划 n第一节第一节 计划的特点与作用计划的特点与作用 n第二节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类型 n第三节第三节 计划的原理(原则)计划的原理(原则)n第四节第四节 计划的程序与方法计划的程序与方法 第一节第一节 计划的特点与作用计划的特点与作用 一、计划的含义一、计划的含义二、计划的性质和内容二、计划的性质和内容一、计划的含义一、计划的含义n(一)计划的概念(一)计划的概念n(
2、二)计划与决策的关系(二)计划与决策的关系(一)计划的概念(一)计划的概念n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n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二)计划与决策的关系(二)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
3、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相互联系的概念。二、计划的性质和内容二、计划的性质和内容(一)计划的性质(一)计划的性质(二)计划的作用(二)计划的作用(三)计划的内容(三)计划的内容(一)计划的性质(一)计划的性质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二)计划的作用(二)计划的作用 1 1、为组织活动的分工提供依据、为组织活动的分工提供依据 2 2、为组织活动的资源筹措提供依据、为组织活动的资源筹措提供依据 3 3、为组
4、织活动的检查与控制提供依据、为组织活动的检查与控制提供依据(三)计划的内容(三)计划的内容(5W1H)1 1、做什么(、做什么(What to do it?What to do it?)2 2、为什么做、为什么做 (Why to do it?Why to do it?)3 3、何时做、何时做 (When to do it?When to do it?)4 4、何地做、何地做 (Where to do it?Where to do it?)5 5、谁去做、谁去做 (who to do it?who to do it?)6 6、怎么做、怎么做 (How to do it?How to do it?
5、)第二节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类型 n一、计划的类型一、计划的类型 n二、计划的权变因素二、计划的权变因素 一、计划的类型一、计划的类型(一)按计划期的长短(一)按计划期的长短(二)按计划的职能空间(二)按计划的职能空间(三)按计划的性质(三)按计划的性质(四)按计划的约束力(四)按计划的约束力(五)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五)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六)按计划的对象(六)按计划的对象(七)按计划的表现形式(七)按计划的表现形式(一)按计划期的长短(一)按计划期的长短n1 1长期计划长期计划 n2 2中期计划中期计划 n3 3短期计划短期计划(二)按计划的职能空间(二)按计划的职能空间n
6、1 1业务计划业务计划 n2 2财务计划财务计划 n3 3人事计划人事计划 (三)按计划的性质(三)按计划的性质n1 1战略计划战略计划n2 2战术计划战术计划 n3 3作业计划作业计划 (四)按计划的约束力(四)按计划的约束力1具体计划具体计划 具体计划是指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具体计划是指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不容易引起误解的计划。在模棱两可,不容易引起误解的计划。2指导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只是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指出重点但不只是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指出重点但不限定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限定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五)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五)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1、例行
7、活动程序性计划、例行活动程序性计划 2、非例行活动非程序性计划、非例行活动非程序性计划(六)按计划的对象(六)按计划的对象 n1 1、综合计划、综合计划n2 2、局部计划、局部计划n3 3、项目计划、项目计划(七)按计划的表现形式(七)按计划的表现形式 1目的和使命目的和使命 2目标目标 3战略战略 4政策政策 5程序程序 6规则规则 7规划规划 8预算预算 1、目的和使命、目的和使命 既是既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对应社会需求的一种本要求,也是组织对应社会需求的一种经营定位,称之为宗旨。经营定位,称之为宗旨。2、目标、目标 目标是宗旨的具体化,是表明目标是宗旨的具体
8、化,是表明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成果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成果或结果。或结果。3、战略、战略 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在整体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在整体上所做的谋划,包括发展方向、行动方上所做的谋划,包括发展方向、行动方针和资源分配方案。针和资源分配方案。4、政策、政策 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组织成员的思想与行动用来指导和沟通组织成员的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方针的明文规定。5、程序、程序 它规定了如何处置那些重复发它规定了如何处置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做法。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做法。6、规则、规则 规则也是一种计划,只不过是规则也是
9、一种计划,只不过是一种最简单的计划,它是在具体场合和一种最简单的计划,它是在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组织成员采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组织成员采取某种行为的规定。取某种行为的规定。7、规划(方案)、规划(方案)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所必需的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所必需的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的资源等而制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的资源等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定的综合性计划。8、预算、预算 预算是一种数字化的计划,是预算是一种数字化的计划,是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也可称之为也可称之为“数字化数字化”的计
10、划。的计划。二、计划的权变因素二、计划的权变因素 1组织的层次组织的层次2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的生命周期计划的权变因素计划的权变因素3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 4未来许诺的期限未来许诺的期限第三节第三节 计划的原理计划的原理 n一、限定因素原理一、限定因素原理 n二、许诺原理二、许诺原理n三、灵活性原理三、灵活性原理n四、改变航道原理四、改变航道原理n五、综合平衡原理五、综合平衡原理一、限定因素原理一、限定因素原理n所谓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所谓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现的因素。n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这些因素
11、,就可以影响组织仅仅改变这些因素,就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目标的实现程度。二、许诺原理二、许诺原理n合理的计划要确定一个未来的时期,合理的计划要确定一个未来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实现决策中所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实现决策中所许诺的任务所必须的时间。许诺的任务所必须的时间。三、灵活性原理三、灵活性原理n理想的计划要留有余地,要有灵活性,理想的计划要留有余地,要有灵活性,即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有能力做出改即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有能力做出改变而不必花费太大的代价。变而不必花费太大的代价。四、改变航道原理四、改变航道原理n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或航
12、道)可以因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进(或航道)可以因新情况的出现而不断进行调整。行调整。五、综合平衡原理五、综合平衡原理第一,计划工作与组织层次、组织部第一,计划工作与组织层次、组织部门的关系。要求各层次、各部门之间门的关系。要求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的计划要保持平衡。的计划要保持平衡。第二,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平衡与第二,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平衡与协调。协调。第四节第四节 计划的程序与方法计划的程序与方法 n一、计划工作的程序一、计划工作的程序 n二、计划编制的方法二、计划编制的方法 一、计划工作的程序一、计划工作的程序(一)计划的编制(一)计划的编制(二)计划的实施、检查与调整(二)计划的实施、检查
13、与调整(一)编制计划的程序(一)编制计划的程序 n1 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n2 2、认清现在、认清现在n3 3、研究过去、研究过去n4 4、确定前提条件、确定前提条件 n5 5、拟定、评价并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拟定、评价并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n6 6、制订主要计划、制订主要计划 n7 7、制订派生计划、制订派生计划 n8 8、编制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编制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二)计划的实施、检查与调整(二)计划的实施、检查与调整 l1计划的实施(执行)计划的实施(执行)l2计划的检查、调整计划的检查、调整 计划的制定(计划的制定(Plan)、实施()、实施(Do)、检)、检查(查(Check)与
14、调整()与调整(Action)构成了)构成了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完成后又进入下一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完成后又进入下一个循环,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循环。由此个循环,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循环。由此形成了形成了PDCA循环。循环。计划的循环计划的循环图图 PDCA循环循环二、计划编制的方法二、计划编制的方法 n(一)综合平衡法(一)综合平衡法 n(二)滚动计划法(二)滚动计划法 n(三)线性规划法(三)线性规划法 n(四)盈亏平衡法(四)盈亏平衡法(一)综合平衡法(一)综合平衡法n在计划编制过程中,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在计划编制过程中,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根据综合平衡的原理,全面分析各方面因根据综合平衡的原理,
15、全面分析各方面因素,统筹安排诸要素,使其比例适当、协素,统筹安排诸要素,使其比例适当、协调运行的一种计划技术。调运行的一种计划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中的平衡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中的平衡 n(1 1)销)销产供平衡产供平衡n生产与需求的平衡:以销定产生产与需求的平衡:以销定产 n生产与物资的平衡:以产定供生产与物资的平衡:以产定供 n生产与技术准备的平衡生产与技术准备的平衡 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中的平衡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中的平衡 n(1)销产供平衡n(2 2)生产能力的平衡)生产能力的平衡n生产任务与劳动力的平衡生产任务与劳动力的平衡n生产任务与设备能力的平衡生产任务与设备能力的平衡n生产任务与生
16、产面积的平衡生产任务与生产面积的平衡 n(3 3)资金平衡)资金平衡 综合平衡表综合平衡表 项目项目需要需要来源来源余余(+)(+)缺缺(-)(-)平衡措施平衡措施一、一、1 1、2 2、二、二、合计合计(二)滚动计划法(二)滚动计划法o就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就是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地结合起来。(三)线性规划法(三)线性规划法n线性规划是求一组变量的值,在满足一线性规划是求一组变量的值,在满足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下,使组线性等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原理 计划 目标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