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2).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第第第第 4 4 4 4 章章章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放大电路基础4.1 BJT(晶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4.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4.3 放大电路分析方法放大电路分析方法4.4 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4.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4.6 组合放大电路组合放大电路4.7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4.1 BJT(Semiconductor Transistor)NNP发射极发射极 E基极基极 B集电极集电极
2、C发射结发射结集电结集电结 基区基区 发射区发射区 集电区集电区emitterbasecollectorNPN 型型PPNEBCPNP 型型ECBECB4.1.1 BJT 的结构简介(的结构简介(结构、符号和分类)结构、符号和分类)结构特点:结构特点: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最高;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最高;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于发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于发 射区,且面积大;射区,且面积大;基区很薄,一般在几个基区很薄,一般在几个 微米至几十个微米,且微米至几十个微米,且 掺杂浓度最低。掺杂浓度最低。三三极极管管符符号号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分类:分类:按材料分:按材料分:硅管、锗管硅管、锗管按结构分:按
3、结构分:NPN、PNP按使用频率分:按使用频率分:低频管、高频管低频管、高频管按功率分:按功率分:小功率管小功率管 1W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4.1.2 放大状态下放大状态下BJT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控制下,通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是在一定的外部条件控制下,通过载流子传输体现出来的。过载流子传输体现出来的。1.1.三极管放大的条件三极管放大的条件内部条件内部条件 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 基区薄且掺杂浓度最低基区薄且掺杂浓度最低 集电区掺杂浓度低,集电结面积大集电区掺杂浓度低,集电结面积大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集电结
4、反偏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NPN+ebcReRcVEEVCC发射结正偏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集电结反偏1.1.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1)1)发射区向基区扩散载流子(发射区向基区扩散载流子(多子自多子自2)2)由电子由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形成发射极电流 IE。IE(基区空穴扩散运动因浓度低而忽略基区空穴扩散运动因浓度低而忽略)2)载流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形载流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形 成复合电流成复合电流IBN。极少数少子极少数少子(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与空与空穴复合,形成复合电流穴复合,形成复合电流IBN 。绝大多数少子绝大多数少子(自由
5、电子自由电子)向集向集电结方向扩散形成。电结方向扩散形成。基区空基区空穴来源穴来源基极电源提供基极电源提供(IB)集电区少子漂移集电区少子漂移(ICBO)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IBIBNIEPIENICBO3)3)集电区收集少数载流子(集电区收集少数载流子(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形成,形成集电极电流集电极电流ICN 。ICIBN=IB+ICBO;即:即:IB=IBN ICBO IC=ICN +ICBO 动画动画(内部载流子的运动)(内部载流子的运动)ICN基区的多子空穴因基区的多子空穴因浓度低,其扩散运浓度低,其扩散运动可以忽略动可以忽略基区的少子自由电子基区的少子自由电子因浓度很
6、低,其漂移因浓度很低,其漂移运动可以忽略运动可以忽略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2.2.电流分配关系电流分配关系根据传输过程可知根据传输过程可知:IE=IB+ICIC=ICN+ICBOIB=IBN-ICBONPN+ebcReRcVEEVCCIEIBIBNIENICBOICICN 为电流放大系数,为电流放大系数,它只与管子的结构尺寸和掺杂浓度有关,它只与管子的结构尺寸和掺杂浓度有关,与外加电压无关与外加电压无关。一般。一般 =0.9 0.99: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设设=传输到集电极的电流传输到集电极的电流发射极注入电流发射极注入电流即即=,=,通常通常ICICBOI
7、CNIE则有则有ICIE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动画(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动画(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直流(直流 )是另一个电流放大系数,是另一个电流放大系数,同样,它也只与管子的结构尺寸同样,它也只与管子的结构尺寸和掺杂浓度有关,与外加电压无关。和掺杂浓度有关,与外加电压无关。一般一般 1。: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设设=,=,则则ICNIBN根据根据IBN=IB+ICBOIE=IB+ICIC=ICN+ICBO=ICNIEIC=ICN+ICBO =IBN+ICBO =(IB+ICBO)+ICBO =IB+(1+)ICBO =IB+ICEO其中其中ICEO=(
8、1+)ICBO(穿透电流穿透电流),当当ICBO很小时,很小时,=ICNIBNIC-ICBOIB+ICBOICIB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3.BJT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举例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举例 若若 vI=20mV,使,使 iE=-1 mA,当,当 =0.98 时,则时,则 iC=iE =-0.98 mA,vo=-iC RL=0.98 V,电压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iE=+iE共基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1k+ebcReRLVEEVCCIEIBIC+-vEBvCB vo+-vI+-Av=49vovI0.98V20mV共基极交流电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流放大系数模模 拟拟 电电 子
9、子 技技 术术 当当 vI=20mV,使使 iB=20A,设设 =0.98,则,则电压放大倍数:电压放大倍数:vO=-iC RL=-0.9mA1k=-0.98 V4.共射极连接方式共射极连接方式动画(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动画(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交流)(交流)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射极放大电路IB+iB vo+-vI+-+ebcVBBVCC-vBE+vBE1k RLIC+iCIE+iEAv=-=-49vovI-0.98V20mV共射极交流电共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流放大系数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当当vCE=0V时,相当于发射结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时,相当于发射结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当
10、当vCE1V时,时,vCB=vCE-vBE0,集电结已进入反偏状态,集电结开始收集集电结已进入反偏状态,集电结开始收集 电子,基区复合减少,电子,基区复合减少,同样的同样的vBE下下 IB减小,特性曲线右移。减小,特性曲线右移。(1)输入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4.1.3 BJT的的V-I 特性曲线特性曲线导通电压导通电压 VBE硅管:硅管:(0.6 0.8)V,通常取通常取 0.7V。锗管:锗管:(0.1 0.3)V,通常取通常取 0.2V。1.1.共射极连接时的共射极连接时的V-I 特性曲线特性曲线动画(入特性曲线)动画(入特性曲线)输入输入回路回路输出输出回路回路iB+ebcVBBVCC-i
11、CiERBRC+vBEvCEO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2 2)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共射极连接时输出特性的三个工作区: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共射极连接时输出特性的三个工作区:放大区、饱和区、截止区。放大区放大区饱饱和和区区截止区截止区放大区:放大区:条件: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特点:特点:水平、等间隔。水平、等间隔。vCE对对iC的影的影 响由基区宽度调制效应产生,响由基区宽度调制效应产生,即即iC随随vCE增大而略有增加。增大而略有增加。截止区:截止区:条件:条件:两个结反偏两个结反偏 特点:特点:iB=0,iC=ICEO0;iC iB 当当
12、三极管三极管进入饱和区或截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时,将产生非线性失真止区时,将产生非线性失真。因为因为vCE=vCB+vBE,当当vCE增加时,由于增加时,由于vBE变化变化较小(例如硅管的较小(例如硅管的vBE一般为一般为0.7V左右),故左右),故vCB(集电结反向偏压)随之增加。(集电结反向偏压)随之增加。vCB的增加使集电的增加使集电结的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增加,致使基区有效宽度结的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增加,致使基区有效宽度减小,这样在基区内载流子的复合机会减少,使减小,这样在基区内载流子的复合机会减少,使电流放大系数电流放大系数增大,在增大,在iB不变的情况下,不变的情况下,iC将随将随vCE的
13、增大略有的增大略有增大,特性曲线略微向上倾斜,此增大,特性曲线略微向上倾斜,此现象称为基区宽度调制效应。现象称为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动画(输出特性曲线)动画(输出特性曲线)2.2.共基极电路的共基极电路的V-I 特性特性 曲线(见书曲线(见书P110)饱和区:饱和区:条件:条件:两个结正偏两个结正偏 vCE v BE vCB=vCE vBE 0 特点:特点:iC不再随不再随iB的增加而线性增的增加而线性增 加,即加,即iCiB,此时此时iC V(BR)CEO V(BR)EBOICMV(BR)CEOPCM安安 全全 工工 作作 区区iCvCE/V过过 损损 耗耗 区区O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14、 术术4.2 4.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组成放大电路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组成放大电路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1给所选用的放大管提供直流电源,以作为电路输出能源和设置合给所选用的放大管提供直流电源,以作为电路输出能源和设置合 适的静态工作点。适的静态工作点。2 2电源的极性和大小应使电源的极性和大小应使BJT的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同时使集电结的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同时使集电结 处于反向偏置;即保证处于反向偏置;即保证BJT工作在放大区。工作在放大区。3 3电阻取值得当,与电源配合,使放大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电流。电阻取值得当,与电源配合,使放大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电流
15、。4 4输入信号必须能够作用于放大管的输入回路。输入信号必须能够输入信号必须能够作用于放大管的输入回路。输入信号必须能够 改变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产生改变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产生vBE,或改变基极电流,产,或改变基极电流,产 生生iB(或或iE)。)。5 5当负载接入时,必须保证放大管输出回路的动态电流当负载接入时,必须保证放大管输出回路的动态电流iC C能够作用能够作用 于负载,从而使负载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信号电流或信号电压。于负载,从而使负载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信号电流或信号电压。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4.2.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基本组
16、成如下:基本组成如下:三极管三极管T:是核心元件,:是核心元件,起放大作用。起放大作用。直流电源直流电源VBB、电阻电阻Rb:通过电阻:通过电阻Rb 使发射结正偏,产生基极直流电流使发射结正偏,产生基极直流电流IB。直流电源直流电源VCC、电阻电阻Rc:通过电阻:通过电阻Rc,并与并与VBB和和Rb配合,给集电结提供反配合,给集电结提供反 偏电压,使偏电压,使BJT工作于放大状态。工作于放大状态。电电 阻阻Rc的另一个作用是将集电极电流的的另一个作用是将集电极电流的 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再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由于发射极是输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再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由于发射极是输 入回路
17、和输出回路的共同端,所以称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共同端,所以称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动画(静态工作点)动画(静态工作点)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即放大区),(即放大区),以保证信号以保证信号几乎不失真几乎不失真地放大。地放大。放放大大作作用用实实际际上上是是放放大大器器件件的的控控制制作作用用,放放大大器器是是一一种种能能量量控控制制部部件件。同同时时还还要要注注意意放放大大作作用用是是针针对对变变化化量量而而言言的的。图图4.2.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vs+-VBBVCC
18、TiB+-vBE+-vCERbRciCiE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1.静态静态(直流工作状态直流工作状态)输入信号输入信号vi0时,放大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态称为静态静态或或直流工作状态。直流工作状态。4.2.2 4.2.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动态动态 输入正弦信号输入正弦信号vs后,电路将处在动态工作情况。此时,后,电路将处在动态工作情况。此时,BJT各极电流及电压各极电流及电压都将在都将在静态值的基础上静态值的基础上随输入信号随输入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直流通路直流
19、通路 VBBVCCTIBQ+-VBEQ+-VCEQRbRcICQvs+-iBvBEvCEVBBVCCT+-+-RbRciC交流通路交流通路 vs+-Tib+-vbe+-voRbRcic上次课上次课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 4.3.1 4.3.1 图解分析法图解分析法4.3 4.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1.1.静态工作点的图解分析静态工作点的图解分析 图解分析法就是利用图解分析法就是利用BJT的的V-I 特性曲线及管外电路特性曲线及管外电路的特性,通过作图对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进行分析。的特性,通过作图对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进行分析。将图将图4.2.1所示电路改画成图所
20、示电路改画成图4.3.1的形式,并利用虚线把电路分成三部分:的形式,并利用虚线把电路分成三部分:BJT、输、输入端的管外电路、输出端的管外电路。入端的管外电路、输出端的管外电路。采用该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必须已知三极管采用该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必须已知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静态时,令图中静态时,令图中vs0,既得该电路的直流通路。,既得该电路的直流通路。在输入回路中,静态工作点在输入回路中,静态工作点(IBQ、VBEQ)既应在)既应在BJT的输入特性的输入特性曲线上,又应满足外电路回路方程曲线上,又应满足外电路回路方程vBE=VBB-iBRb,显然两点即(显然两点即
21、(VBB,0)、()、(0,VBB/Rb)决定这一直线。)决定这一直线。交点交点Q即为静态工作点即为静态工作点VBEQ、IBQ。IBQQOiBvBEQVBEQ电容对直流而言相当电容对直流而言相当于开路;交流电压源于开路;交流电压源内阻很小,对直流而内阻很小,对直流而言相当于短路。言相当于短路。图图4.3.1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原理图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原理图vs+-iBvBEvCEiCVBBVCCT+-+-RbRcVBBVCCT+-+-RbRc直流通路直流通路 IBQVBEQVCEQICQ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 与输入回路相似,在输出回路中,与输入回路相似,在输出回路中,静态工作点(
22、静态工作点(ICQ、VCEQ)既应在)既应在BJT的的输出特性曲线上,又应满足外电路回路输出特性曲线上,又应满足外电路回路方程方程vCE=VCC-iCRc,显然两点即(显然两点即(VCC,0)、()、(0,VCC/Rc)决定这一直线。交)决定这一直线。交点点Q即为静态工作点即为静态工作点VCEQ、ICQ。VCCQiC/mAvCE/V100 A80 A60 A40 A20 AIB=0 AOICEOVCCRc斜率为:斜率为:IBQICQVCEQVBBVCCT+-+-RbRc直流通路直流通路 IBQVBEQVCEQICQ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 放大电路在接入正弦信号时工作情况的图解分析放
23、大电路在接入正弦信号时工作情况的图解分析 2 2 动态工作情况的图解分析动态工作情况的图解分析假设在静态工作点的基础上,输入一微小的正弦信号假设在静态工作点的基础上,输入一微小的正弦信号 vs。iBvBEQiCvCEib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iBIBQtiCICQtviVBEtvOVCEQt通过图解分析,可得如下结论:通过图解分析,可得如下结论:1.vi vBE iB iC vCE|-vo|2.vo与与vi相位相反相位相反;3.可以测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可以测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4.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vCE怎么变化怎么变化vCE 与与 vi 反
24、相!反相!vCE也沿着也沿着负载线变化负载线变化#动态工作时,动态工作时,iB、iC的实际电流方向是否的实际电流方向是否改变,改变,vCE的实际电压极性是否改变?的实际电压极性是否改变?实际方向均为正实际方向均为正值,没有改变。值,没有改变。动画动画(共射放大交流波形)(共射放大交流波形)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3.3.静态工作点对波形失真的影响静态工作点对波形失真的影响截止失截止失真的波真的波形形 饱和失真饱和失真的波形的波形截止失真:截止失真:由于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于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太低,太低,达到了三极管的截止区而引起的非达到了三极管的截止区而引起的非 线性失真。对于
25、线性失真。对于NPN管,管,输出电压输出电压 表现为顶部失真。表现为顶部失真。饱和失真:饱和失真:由于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于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太高,太高,达到了三极管的饱和区而引起的非达到了三极管的饱和区而引起的非 线性失真。对于线性失真。对于NPN管,管,输出电输出电 压表现为底部失真。压表现为底部失真。动画(动画(Q点与波形失真点与波形失真)模模 拟拟 电电 子子 技技 术术注意:对于注意:对于PNP管,由于是负电源供电,失真的表现形式与管,由于是负电源供电,失真的表现形式与NPN管正管正 好相反。好相反。#放大区是否为绝对线性区放大区是否为绝对线性区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放大电路的动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2 双极结型 三极管 放大 电路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