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第四版课件(李建东、郭梯云-)-第2章教学提纲.ppt
《移动通信-第四版课件(李建东、郭梯云-)-第2章教学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第四版课件(李建东、郭梯云-)-第2章教学提纲.ppt(3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 调制解调 移动通信-第四版课件(李建东、郭梯云-)-第2章第2章 调制解调 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带宽有限,它取决于使用的频率资源和信道的传播特性;第二,干扰和噪声影响大,这主要是移动通信工作的电磁环境所决定的;第三,存在着多径衰落。针对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已调信号应具有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的能力。高的频谱利用率要求已调信号所占的带宽窄。它意味着已调信号频谱的主瓣要窄,同时副瓣的幅度要低(即辐射到相邻频道的功率要小)。对于数字调制而言,频谱利用率常用单位频带(1Hz)内能传输的比特率(b/s)来表征。高的抗干扰和抗多径性能要求在恶劣的信道环境下,经过调制解调后
2、的输出信噪比(S/N)较大或误码率较低。第2章 调制解调 对于调制解调研究,需要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可实现性。如采用恒定包络调制,则可采用限幅器、低成本的非线性高效功率放大器件。如采用非恒定包络调制,则需要采用成本相对较高的线性功率放大器件。此外,还必须考虑调制器和解调器本身的复杂性。综上所述,研究调制解调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调制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已调信号的频谱特性、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解调后的信噪比或误码率性能等。第2章 调制解调 下面以调频信号为例说明调制解调的过程及其信号特征和性能。设载波信号为(2-1)式中,Uc载波信号的振幅,c载波信号的角频率,0载波信号的初始相位。(2-2)式
3、中,(t)为载波的瞬时相位。第2章 调制解调 设调制信号为um(t),则调频信号的瞬时角频率与输入信号的关系为(2-3)(2-4)式中,kf为调制灵敏度。第2章 调制解调 因而调频信号的形式为为调制指数。(2-5)(2-6)(2-7)(2-8)假设则式中,第2章 调制解调 将式(2-7)展开成级数得式中,Jk(mf)为k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2-9)(2-10)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1FM信号的频谱(mf=2)第2章 调制解调 若以90%能量所包括的谱线宽度(以载频为中心)作为调频信号的带宽,则可以证明调频信号的带宽为B=2(mf+1)Fm=2(fm+Fm)(2-11)若以99%能量计算,则
4、调频信号的带宽为(2-12)FM信号的产生可以用压控振荡器(VCO)直接调频,也可以将调制信号积分后送入调相器进行间接调频。FM信号解调可采用鉴频器或锁相环鉴频。第2章 调制解调 在接收端,输入的高斯白噪声(其双边功率谱密度为N0/2)和信号一起通过带宽B=2(mf+1)Fm的前置放大器,经限幅后送入到鉴频器,再经低通滤波后得到所需的信号。在限幅器前,信号加噪声可表示为r(t)=uFM(t)+n(t)=Uccosct+(t)+xc(t)cos(ct)-yc(t)sin(ct)=Uccosct+(t)+V(t)cosct+(t)=Uc(t)cos(t)(2-13)第2章 调制解调 式中,Uc(t
5、)经限幅器限幅后将为一常量,而(2-14)在大信噪比情况下,即UcV(t),有(2-15)第2章 调制解调 鉴频器的输出为(2-16)式中,第一项为信号项,第二项为噪声项。第2章 调制解调 经过低通滤波后,信号的功率为(2-17)噪声的功率为(2-18)从而得输出信噪比为(2-19)第2章 调制解调 因为输入信噪比为(2-20)所以经过鉴频器解调后,信噪比的增益为(2-21)但在小信噪比情况下,即UcRm,也就是说,伪码的宽度Tp远远小于信码的宽度,即TpTb,这样才能展宽频谱。模2加法器运算规则可用下式表示:(2-94)第2章 调制解调 当m(t)与p(t)符号相同时,c(t)为0;而当m(
6、t)与p(t)符号不同时,则为1。c(t)的波形如图2-51(b)中的第(3)个波形。由图可见,当信码m(t)为0时,c(t)与p(t)相同;而当信码m(t)为1时,则c(t)为p(t)取反即是。显然,包含信码的c(t)其码元宽度已变成了Tp,亦即已进行了频谱扩展。其扩频处理增益也可用下式表示(2-95)在Tb一定的情况下,伪码速率越高,亦即伪码宽度(码片宽度)Tp越窄,则扩频处理增益越大。第2章 调制解调 通常载波频率较高,或者说载频周期Tc较小,它远小于伪码的周期Tp,即满足TcTp。但图2-51(b)中(4)示出的载频波形是Tc=Tp,这是为了便于看得清楚一些,否则要在一个Tp期间内画几
7、十个甚至几百个正弦波。对于PSK来说,主要是看清楚已调波与调制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图2-51(b)中(5)为已调波s1(t)的波形。这里,当c(t)为1码时,已调波与载波取反相;而当c(t)为0码时,取同相。已调波与载波的相位关系如图2-51(b)中(6)所示。第2章 调制解调 2.5.3 伪随机伪随机(PN)序列序列 1.码序列的相关性码序列的相关性 1)相关性概念前面讨论中,伪随机码在扩频系统或码分多址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这类码序列最重要的特性是它具有近似于随机信号的性能,也可以说具有近似于白噪声的性能。但是,真正的随机信号或白噪声是不能重复再现和产生的。我们只能产生一种周期
8、性的脉冲信号(即码序列)来逼近它的性能,故称为伪随机码或PN码。选用随机信号来传输信息的理由是这样的:在信息传输中各种信号之间的差异性越大越好,这样任意两个信号不容易混淆,也就是说,相互之间不易发生干扰,不会发生误判。第2章 调制解调 理想的传输信息的信号形式应是类似白噪声的随机信号,因为取任何时间上不同的两段噪声来比较都不会完全相似,若能用它们代表两种信号,其差别性就最大。换句话说,为了实现选址通信,信号间必须正交或准正交(互相关性为零或很小)。所谓正交,比如两条直线垂直称为正交,又如同一个载频相位差为90的两个波形也为正交,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2-96)第2章 调制解调 一般情况下,在数学
9、上是用自相关函数来表示信号与其自身时延以后的信号之间的相似性的。随机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的定义为(2-97)式中,f(t)为信号的时间函数,为延迟时间。Ra()的大小表征f(t)与自身延迟后的f(t-)的相关性,故称为自相关函数。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随机噪声的自相关性。图252(a)为任一随机噪声的时间波形及其延迟一段后的波形。图252(b)为其自相关函数。当=0时,两个波形完全相同、重叠,相乘积分为一常数。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2随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a)波形;(b)自相关函数第2章 调制解调 自相关函数只用于表征一个信号与延迟后自身信号的相似性,而两个不同信号的相似性则需用互相关函数来表征。
10、互相关性的概念在码分多址通信中尤为重要。在码分多址系统中,不同的用户应选用互相关性小的信号作为地址码。两个不同信号波形f(t)与g(t)之间的相似性用互相关函数表示为(2-98)第2章 调制解调 2)码序列的自相关 采用二进制的码序列,长度(周期)为P的码序列x的自相关函数Rx()为(2-99)式中,xi是周期长度为P的某一码序列,而xi+是xi移位后的码序列。第2章 调制解调(2-100)自相关系数值最大不超过1。有时,将自相关函数归一化,即用自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性。对式(299)进行归一化,则自相关系数x()为第2章 调制解调 下面通过实例来分析自相关特性。图2-53所示为四级移位寄存器组
11、成的码序列产生器,先求出它的码序列,然后求出它的相关系数。假设起始状态为1111,在时钟脉冲(CP)作用下,逐级移位,D3D4作为D1输入,则n=4码序列产生过程如表2-3所示。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3n=4码序列产生器电路第2章 调制解调 表2-3n=4码序列产生过程第2章 调制解调 可见,该码序列产生器产生的序列为111100010011010其码序列的周期P=24-1=15。下面分析该码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假定原码序列为A,码元宽度为Tc,其波形如图2-54所示。该码序列位移4比特(即=4Tc)的码序列为B,则AB如图中所示,即可求得自相关系数为-1/15。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4
12、15位码序列0时的自相关系数(a)=4Tc;(b)=Tc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4(b)示出的是该码序列与右移1比特的码序列,其自相关系数也为-1/15。同理,其他的值,=nTc(n=1,n=2,n=14),自相关系数均为-1/15。只有=0时,即码序列A与码序列B完全相同,此时自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即为1,如图2-55所示。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515位码序列=0时的自相关系数第2章 调制解调 由图2-54和图2-55可见,对于二进制序列,其自相关系数也可由下式求得(2-101)式中,A是相对应码元相同的数目,D是相对应码元不同的数目,P是码序列周期长度。第2章 调制解调 例如图254所
13、示,=4Tc时,A=7,D=8,其自相关系数为(7-8)/15=-1/15;对于图255所示情况,由于A=15,B=0,所以a(0)=15/15=1。根据上述分析,码序列的自相关系数a()与位移比特数之间的关系如图256所示。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6n=4,P=15码序列的自相关系数曲线第2章 调制解调 3)码序列的互相关 两个不同码序列之间的相关性,用互相关函数(或互相关系数)来表征。对于二进制码序列,周期均为P的两个码序列x和y,其相关函数称为互相关函数,记作R(x,y),即(2-102)其互相关系数为(2-103)第2章 调制解调 在码分多址中,希望采用互相关小的码序列,理想情况是希
14、望x,y()=0,即两个码序列完全正交。图2-57示出的是码长为4的4组正交码的波形,它们之中任两个码都是正交的,因为在一个周期中,两个码之间相同位的与不同位的数目均相等,即A=D,故=0。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7码长为4的4组正交码的波形第2章 调制解调 2.m序列序列 二进制的m序列是一种重要的伪随机序列,有优良的自相关特性,有时称为伪噪声(PN)序列。“伪”的意思是说这种码是周期性的序列,易于产生和复制,但其随机性接近于噪声或随机序列。m序列在扩展频谱及码分多址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在m序列基础上还能构成其它的码序列,因此无论从m序列直接应用还是从掌握伪随机序列基本理论而言,必须
15、熟悉m序列的产生及其主要特性。第2章 调制解调 1)m序列的产生(1)m序列的含义。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顾名思义,m序列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或其延迟元件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在二进制移位寄存器中,若n为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级移位寄存器共有2n个状态,除去全0状态外还剩下2n-1种状态,因此它能产生的最大长度的码序列为2n-1位。产生m序列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称作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第2章 调制解调 产生m序列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其反馈线连接不是随意的,m序列的周期P也不能取任意值,而必须满足P=2n-1(2-104)式中,n是移位寄存器的级数。例如,n=3,P=7
16、;n=4,P=15;n=5,P=31,等等。在CDMA蜂窝系统中,使用了两种m序列,一种是n=15,称作短码m序列;另一种是n=42,称作长码m序列。第2章 调制解调(2)m序列产生原理。图2-58示出的是由n级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码序列发生器。寄存器的状态决定于时钟控制下输入的信息(“0”或“1”),例如第i级移位寄存器状态决定于前一时钟脉冲后的第i-1级移位寄存器的状态。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8n级循环序列发生器的模型第2章 调制解调 图中C0,C1,Cn均为反馈线,其中C0=Cn=1,表示反馈连接。因为m序列是由循环序列发生器产生的,因此C0和Cn肯定为1,即参与反馈。而反馈系数C1,C2
17、,Cn-1若为1,参与反馈;若为0,则表示断开反馈线,即开路,无反馈连线。一个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能否产生m序列,决定于它的反馈系数Ci(C0,C1,Cn的总称)。表2-4示出了部分m序列的反馈系数Ci。第2章 调制解调 表表 2-4 部分部分m序列反馈系数表序列反馈系数表 第2章 调制解调 反馈系数Ci是以八进制表示的。使用该表时,首先将每位八进制数写成二进制形式。最左边的1就是C0(C0恒为1),从此向右,依次用二进制数表示C1,C2,Cn。有了C1,C2,值后,就可构成m序列发生器。例如,表中n=5,反馈系数Ci=(45)8,将它化成二进制数为100101,即相应的反馈系数依次为C0=1,
18、C1=0,C2=0,C3=1,C4=0,C5=1。根据上面的反馈系数,画出n=5的m序列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59所示。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59n=5,Ci=(45)8的m序列发生器原理图第2章 调制解调 根据图2-59所示电路,假设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状态,即可产生相应的码序列,其周期P=2n-1=25-1=31。表2-5(略)为n=5,Ci=(45)8的m序列发生器各级变化状态,初始状态为00001。第2章 调制解调 可见,码序列周期长度P=25-1=31。上面假设一种初始状态,如果反馈逻辑关系不变,换另一种初始状态,则产生的序列仍为m序列,只是起始位置不同而已。表2-6示出了几种不同
19、初始状态下输出的序列。第2章 调制解调 表2-6Ci=45不同初始状态下的输出序列第2章 调制解调 由表2-6可知,初始状态不同,输出序列初始位置就不同。例如初始状态“10000”的输出序列是初始状态“00001”输出序列循环右移一位而已。值得指出的是,移位寄存器级数(n)相同,反馈逻辑不同,产生的m序列就不同。例如,5级移位寄存器(n=5)、周期为P=25-1=31的m序列,其反馈系数Ci可分别为(45)8、(67)8和(75)8,其产生的不同m序列如表2-7所示。第2章 调制解调 表2-75级移位寄存器的不同反馈系数的m序列第2章 调制解调 2)m序列的特性 m序列是一种随机序列,具有随机
20、性,其自相关函数具有二值的尖锐特性,但互相关函数是多值的。下面就m序列主要特性进行分析。第2章 调制解调(1)m序列的随机性。在m序列码中,码元为“1”的数目和码元为“0”的数目只相差1个。例如级数n=3,码长P=23-1=7 时,起始状态为“111”,Ci=(13)8=(1011)2,即C0=1,C1=0,C2=1,C3=1。产生的m序列为1010011。其中码元为“1”的有4个,为“0”的有3个,即“1”和“0”相差1个,而且是“1”比“0”多1个。第2章 调制解调 又如级数n=4,码长P=24-1=15时,起始状态为“1111”,Ci=(23)8=(10011)2,即C0=1,C1=0,
21、C2=0,C3=1,C4=1。产生的m序列为111100010011010,其中,“1”为8个,“”为7个,“1”与“0”相差1个,且“1”比“0”多1个。第2章 调制解调 表2-8“111101011001000”游程分布第2章 调制解调 一般m序列中,游程总数为2n-1,n是移位寄存器级数。游程长度为K的游程出现的比例为2-K=1/2K,而1Kn-2。此外,还有一个长度为n的“1”游程和一个长度为(n-1)的“0”游程。除了上述的随机性之外,m序列与其循环移位序列逐位比较,相同码的位数与不同码的位数相差1位。例如原序列xi=1110100,那么右移 2 位的序列xi-2=0011101,它
22、们模2加后为xi=1110100 xi-2=00111011101001第2章 调制解调(2)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根据式(2-99)知,在二进制序列情况下,只要比较序列an与移位后序列an-对应位码元即可。根据上述m序列的特性,即自相关函数为R()=A-D(2-105)式中,A为对应位码元相同的数目;D为对应位码元不同的数目。第2章 调制解调 自相关系数为(2-106)对于m序列,其码长为P=2n-1,在这里P也等于码序列中的码元数,即“0”和“1”个数的总和。其中“0”的个数因为去掉移位寄存器的全“0”状态,所以A值为 A=2n-1-1(2-107)“1”的个数(即不同位)D为 D=2n-1
23、(2-108)第2章 调制解调 0时(2-109)根据移位相加特性,m序列an与位移后的序列an-进行模2加后,仍然是一个m序列,所以“0”和“1”的码元个数仍差1。由式(2-106)(2-108)可得m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为第2章 调制解调 当=0时因此,m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为=00,=1,2,P-1(2-110)当=0时,因为an与an-0的码序列完全相同,经模2加后,全部为“0”,即D=0,而A=P。由式(2-106)可知第2章 调制解调 假设码序列周期为P,码元宽度(常称为码片宽度,以便于区别信息码元宽度)为Tc,那么自相关系数是以PTc为周期的函数,如图2-60所示。图中横坐标以/Tc表示
24、,如/Tc=1,则移位1比特,即=Tc;若/Tc=2,则=2Tc,即移位2比特,等等。在|Tc的范围内,自相关系数为|Tc(2-111)第2章 调制解调 图2-60m序列的自相关系数第2章 调制解调 由图2-60可知,m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在=0处出现尖峰,并以PTc时间为周期重复出现。尖峰底宽2Tc。Tc越小,相关峰越尖锐。周期P越大,|-1/P|就越小。在这种情况下,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就越好。自相关系数()或自相关函数R()是偶函数,即R()=R(-),或()=(-)。由于m序列自相关系数在Tc的整数倍处取值只有1和-1/P两种,因而m序列称作二值自相关序列。第2章 调制解调(3)m序列的互相
25、关函数。两个码序列的互相关函数是两个不同码序列一致程度(相似性)的度量,它也是位移量的函数。当使用码序列来区分地址时,必须选择码序列互相关函数值很小的码,以避免用户之间互相干扰。第2章 调制解调 研究表明,两个长度周期相同,由不同反馈系数产生的m序列,其互相关函数(或互相关系数)与自相关函数相比,没有尖锐的二值特性,是多值的。作为地址码而言,希望选择的互相关函数越小越好,这样便于区分不同用户,或者说,抗干扰能力强。互相关函数见式(2-102)。在二进制情况下,假设码序列周期为P的两个m序列,其互相关函数Rxy()为Rxy()=A-D (2-112)第2章 调制解调 为了理解上述指出的互相关函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第四 课件 李建东 郭梯云 教学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