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统计学第3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社会经济统计学第3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经济统计学第3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3.1 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3.2 统计分组 3.3 次数分布 3.4 统计整理数据的显示3.1 统计数据整理概述一、统计整理的含义:对原始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汇总,使之系 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反映数据分布规律的工作过程。三、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四、统计数据的审核:统计数据的检查和处理。1、完整性审核 2、准确性审核:逻辑检查;计算检查。3、适用性和时效性审核(二手数据)二、统计整理的内容:审核;分组;汇总加工;编制图表;系统积累。3.2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原则1、概念:按照某个或若干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部分;其中每个部分成为组。
2、例如,按照性别,人口可以分为男、女两组。2、原则:(1)组间差异性(分)、组内同质性(合);(2)互斥原则、穷尽原则。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1、划分现象类型;2、揭示现象内部的结构;3、研究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三、分组标志的选择 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2、选择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3、根据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选择。四、统计分组的分类 1、按分组标志类型:品质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2、按分组标志数量和排列方式: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平行分组。男女90 以上男女80 90男女70 80男女60 70男女60 以下男女90 以上80 9070 8060 7060 以下3.3 次数
3、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和构成要素1、概念:分组及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次数)按一定顺序形成的排列,也称为次数分布数列,简称分布数列。2、要素:分组;次数。按性别分组次数(频数)男30女20合计50频率(%)6040100次数分布表二、次数分布数列的分类 1、品质分布数列 2、变量分布数列(1)离散型:单项、组距(等距、不等距);(2)连续型:等距、不等距。单词按字母数分组单词数0 2183 5146 8159 11212 141合计50学生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50 60560 701370 801880 901290 1002合计50工人平均日产量(件)工人人数1521331841252合
4、计50人口按年龄分组人口数(万人)1岁以下11 7岁67 17岁1217 55岁24.655以上8.1合计51.7单项数列 等距数列 不等距数列 三、组距数列的编制 1、基本概念(1)组限 组的最小值(下限);组的最大值(上限);(2)组距=上限-下限(组限重叠)组距=相邻两组限之差(组限重叠、不重叠)(3)组中值 闭口组:组中值=(下限+上限)/2 缺下限:组中值=该组上限 相邻组组距/2 缺上限:组中值=该组下限+相邻组组距/2学生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60以下560 701370 801880 901290以上2合计502、编制步骤(以等距数列为例)(1)排序,计算全距:全距=最大值 最小值
5、;例,全距=99 56=43;(2)确定组数K,计算组距 d:组数根据数据多少、经验、习惯等确定,5 20 组;组距=全距/组数 的调整;例,K=5,43/5 =9,取 d=10;8988769974608260898693999482777997789592878479659867597284855681777365668363797056596060636565666770727374767777787979798182828384848586878889899293949597989999某班40位同学统计学成绩(3)确定组限:最小组下限小于等于最小值;最大组上限大于等于最大值;组限选方
6、便的数或 引起事物质变的界限;连续型变量分组组限重叠;离散型变量分组组限不重叠;56596060636565666770727374767777787979798182828384848586878889899293949597989999某班40位同学统计学成绩(4)计算频数,编制变量数列:56596060636565666770727374767777787979798182828384848586878889899293949597989999某班40位同学统计学成绩按成绩分组人数比重(%)50 602560 70717.570 801127.580 90123090 100820合计4
7、0100某班学生统计学成次数分布表3、组距数列编制原则(1)适合于连续变量或离散变量取值较多场合;(2)组数根据数据多少、经验、习惯等确定,5 20 组;(3)组距或组限使用方便的数,或体现质变的临界值;(4)数据分布均匀,使用等距分组;不均匀,使用不等距分组;根据需要拆分、合并组,或使用开口组;(5)连续型变量分组组限重叠,上限不在本组内;(不重不漏)(6)离散型变量分组组限不重叠,下限、上限都在本组内;(7)频数合计与原始数据个数相等。【例例】某50名居民月纯收入资料如下表所示,试对数据进行分组,并编制次数分布表。150035601280148019304607401850171013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经济 统计学 统计数据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