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的税收规避策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的税收规避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的税收规避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的税收规避策略企业会计准则发布至今已经六年了,现今的很多非上市公司从规范自身核算、迈向资本市场等长远目标出发,均选择了适用本准则体系。而在我国现行的财、税两条线并行的情况下,现实中存在着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为了规避税务风险、减少年终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的工作量,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实际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均出现了对其规定有意无意地忽略不理,而进行以税收政策为导向的税务型会计核算。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以下统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讲
2、解(2023)(以下简称准则讲解)、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内容,对实际工作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时所出现的几种税务型核算方式进行一些案例分析。 一、以竣工结算作为自行建造工程成本确定的时间界限 案例1A公司于2023年2月初开工自营建造了一幢办公大楼,于2023年9月末时,已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完成办公大楼主体工程的施工和安装,账面归集的在建工程金额为150万元,估计继续发生在办公大楼的工程款为2万元。9月底,公司相关办公机构和人员陆续搬入新办公大楼办公。12月31日,工程全部完工,办理竣工结算手续并交付相关发票后,A公司方才办理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账
3、务处理,总金额为153万元,本年未计提折旧。假设该办公大楼预计使用年限20年,预计净残值为0,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且会计与税法规定一致。 实施条例规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因此,A公司财务人员对此项业务作了如上的处理。但对于自行建造(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的确认时点,会计准则规定,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何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呢?就是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1)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完成;(2)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与设计
4、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 为指导实际业务中的规范操作,对于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应用指南明确规定,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结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为了尽量缩小财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国家税务总局又在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2379号)中作了补充规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关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关于 中的 税收 规避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