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教师工作计划通用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心理教师工作计划通用范文三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心理教师工作计划通用范文三篇 没有安排的工作注定是要走弯路的,为了避开工作中的盲目性,我们该写一份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安排啦,你真的会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心理老师工作安排通用范文三篇,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老师工作安排1 我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询问为重”总体发展思路。通过对学生心理现象的解析,增加宣扬普及心理健康学问的实效,进一步推动普及心理常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心理保健途径的工作 逐步做好“五个坚持”,即坚持心理健康教化与思想教化相结合、坚持普及教化与个别询问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化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教化与自我教化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
2、题相结合,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健全的人格,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化工作每年都上一个台阶。 现将安排制定如下: 一、加强心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1、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化重要意义的相识。在我校“德教一体”一直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也应当做到“人人是心育工作者”,因为心育是德育及其他各育的基础。要尽快形成由心理老师为主体,导师长、导师、教职工全员参加的心理健康教化工作队伍。 2、更好地提高每位导师长心理素养,请心理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与培训,学校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心理健康教化资源,常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化活动,让我们的导师长不但具有较好教学阅历,更要有很好的心理素养。好的
3、心理素养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导师长要充分发挥角色优势,既要当好班级管理的“行政长官”,又要当好学生的心理导师。 3、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心育工作水平。通过更多更好的培训和个人学习,更进一步地提高心理询问的水平。 二、接着开设心理健康教化课程 小一,帮助学生进一步相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培育坚韧的意志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初一,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青春期性健康教化,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 高一: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的心情管理、生命教化。 三、健全心理健康教化制度 1、完善心理询问室。进一步完善心理询问室。作为个别心理询问的特地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干脆关系
4、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好的心理询问环境能使来访的学生降低焦虑,消退疑虑,愉悦心情,达到更好的沟通与沟通。 2、丰富个别心理询问的内容和途径 询问内容主要有学习心理辅导、心情心理辅导、交往心理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等等。 询问途径:一是学生自愿前往询问;二是导师长导师举荐;三是辅导导师访谈。 3、办好心理询问信箱,使那些不愿和辅导导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求帮助。同时,要建立健全心理询问工作制度(如保密原则等)。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导师、导师长、学校刚好了解学生,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辅导与询问工作。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化专题讲座 依据学生实际须要确定讲座的专题
5、,如青春期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心情心理辅导、人际交往心理辅导等,原则上每学期实行一至两次讲座。可请心理专家来学校为师生实行讲座。 五、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教化要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1、老师结合学科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自信念教化;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留意、记忆、情感、意志品质;指导学生驾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变更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即老师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同等、轻松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合作性更好的发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3、老师利用教材和课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六、创设良好的校内心理氛围 1、做好心理健
6、康教化的宣扬工作。要通过黑板报、宣扬展板、橱窗、广播、校内网等大力宣扬心理健康学问:如心理保健常识、调整心情的方法、老师论坛、学生论坛等等。 2、通过老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内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 3、通过创建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以及校内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内心理氛围,使学生耳闻目睹,提高心理素养。 心理老师工作安排2 一、目的意义 新世纪的人才,须要具备在生理素养、心理素养、社会文化素养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小学教化须要从培育21世纪现代化建设须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
7、人才目标动身,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化,全面推动素养教化。心理健康教化立足以人为本,让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陶冶学生的心理情操,熬炼学生的心理素养,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把和谐、同等、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寓于健康教化活动中。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运专心理学、教化学的原则与方法,以小学心理健康教材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有关切理健康方面的教化、询问和行为训练,培育他们良好的心理素养,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特点 心理健康教化的内容,除包括解除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患之外,还包括中小学生的全面心理健康。主要有
8、:学习心理:学习活动在促进心理成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化,使中小学生喜爱学习,驾驭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心理:自我意识就是人除了意识到四周世界的存在外,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及自我与四周世界的关系,成熟的自我意识包括相识自己身体和生理状态,相识自己心理状况,相识自身与外界关系;交往心理:良好的社交实力对于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化中,主要是增加学生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克服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每课内容分档案馆、询问台、活动区、实际园四方面支配,档案馆供应各种心理问题案例素材;询问台是对案例的从心理学、教化学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9、;活动区是师生探讨、表演再现案例的内容,让学生加深理解;实际园是让学生通过探讨、调查、访问等,进行心理熬炼、培育心理素养等。全书共分三十课六单元,一学年教学。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过程分析,科学地“诊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源、合理的归因。强调和学生探讨和沟通的过程,更多的以心灵的感化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助人自助。 2、难点:探究促进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从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地发展。宣扬推广各种维护心理健康的科学学问和方法。指导和训练学生运专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克服心理障碍,使自身的心理和行为更趋完备健康;了
10、解并驾驭良好的人际交往方法,提高社会适应实力。 三、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强化行为为指导和行为训练,教学各种心理健康教化渗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安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同时留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协助教学,使之更加 生动形象直观,从心理询问、心理讲座入手,进而将心理健康教化贯穿于全部教化教学活动中。采纳如下方法进行: 1、心理询问法:通过心理询问,订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学生对自己与环境有新的相识,以达到对生活有比较良好的适应; 2、分题探讨法:把大的主题分成几个小专题,每组学生只探讨一个小专题,最终集中沟通; 3、设题展示法:确立主题后,学生分
11、别打算材料,集体展示,进行总结; 4、小品表演法:将心理健康教化的内容渗透于小品之中,确定主题后,由学生自编节目,自行安排角色,自己演出,然后大家探讨,升华主题。小品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有音乐、唱歌、舞蹈、相声、快板、竞赛、嬉戏穿插其间; 5、设境讲解法:先创设情境,后讲解点拨。讲解中有信息、有学问、有思想、有新的语言; 6、故事启迪法:讲解并描述生动故事,使学生从中明白事理,要求故事真实、贴切、新奇、敏捷; 7、社会活动法:从主题设计始,经活动实践,最终沟通体会。 心理老师工作安排3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下面是中学心理老师工作安排,希望能
12、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敬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依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须要为学生供应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特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工作目标 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学校发展规划支配,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适合我校学生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化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促进学校和谐氛围的形成。各年级目标详细如下: 高一年级:进行角色的转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建立新环境中新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重新自我定位,相识自我,悦纳自
13、我。 高二年级:生命教化,学会感悟生命、体验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 高三年级:挖掘与培育学生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特性心理特征,学会驾驭自我心态、心情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以的状态面对高考。 三、工作内容 经过一年多的心理健康教化工作的开展,学生和老师能够较为正确地看待心理健康工作,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化工作基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详细的实施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化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新学期心理健康教化工作将接着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要内容。 (一)心理学问的宣扬与普及 主要以展板、网络两种宣扬方式为抓手,开展好心理学问的宣扬与普及工作。本学期力争在男、女生宿舍楼前的宣
14、扬栏开拓一块心理阵地,定期更新心理学问结合上学期的工作阅历,高三年级从本学期起先编辑高考加油站月报。利用家校通平台,定期为家长们发送一些家庭教化方面的学问。 (二)心理健康课程&讲座的开设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化上的重要作用,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三)个体辅导与询问 学校心理工作室主动面对学生和老师开放,耐性地帮助学生和老师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解快乐结。做好来访者记录,为来访学生建立具体的档案资料,并跟踪调查。除了常规的面对面个体询问外,新学期将开通心理信箱、QQ在线询问(仅限周六上午)。“心理信箱”这种方式对一些不擅长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非常便利,而有些话又
15、是碍于颜面不好当面说的,信箱可省去羞涩的顾虑。QQ在线询问,这种既隐藏又方便利的沟通方式,能够很好地打消一些学生的思想顾虑,很好地表达自己内在的心理困惑。 (四)建立高一学生心理档案 从本届高一新生起先,与班主任老师联合,进行心理调查,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学生个体心理资料。综合把握学生的智力、情感、学习适应、特性特征等方面的状况,对学生的素养做出总体评价,并相应建立起学生的心理档案。对在普查工作中发觉存在肯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关注、引导和帮助。 (五)朋辈辅导 1、特色地开展心理社团活动。新的学期,心理社团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招新工作。簇新血液注入后,需加强对社团干部的培训与管理,增加社团成员间的
16、凝合力,创建性地开展符合中学生口味的心理社团活动。 2、心理委员的选拔与培训。高一年级每班选拔一个擅长心理沟通的学生,做学生心理辅导员。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帮助老师解决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刚好反馈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学生心理辅导员实行周汇报制度,定期探讨,定期总结。 (六)生活老师心理沙龙 宿舍是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重地,加强与生活老师的互动与沟通,提高生活老师处理与管理学生问题的实力显得尤为必要。利专心理团体辅导的方式,在活动中,帮助生活老师清晰地觉察与相识学生的问题与自身的压力,采纳短讲、团体共享探讨等脑力激荡方式相互启发,寻求有效化解学生问题以及自我身心调整的方法。 四、详细工作支配 9月 1
17、、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课走进心理世界&其次课拨快乐灵迷雾适应中学生活; 2、启动20xx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3、制定心理社团招新以及新学期工作安排; 4、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5、出高三年级第1期心理月刊高考加油站; 6、家校通:家庭教化学问宣扬。 10月 1、高一年级室外心理活动+室内课程; 2、高三年级心理讲座:选择自己的高三状态; 3、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4、心理社团活动; 5、完善高一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 6、高三心理月报第2期。 11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心理橱窗宣扬; 3、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4、生活老师心理沙龙; 5、高三心理月报第3期; 6、心理社团活动。 12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3、高二年级心理讲座生命的色调; 4、高三心理月报第4期; 5、心理社团活动。 1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3、高三心理月报第5期; 4、心理社团活动&总结。 2月 1、高三月报第6期; 2、学期末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