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5篇.docx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5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5篇 教学设计在每位老师的教学生涯中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在制定教学设计之前,肯定要仔细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1 教学内容: 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挚友,谁能把自己喜爱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日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精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
2、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觉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像,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精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沟通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妙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
3、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似乎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宏伟气概。) 9、小组代表沟通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竞赛读。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 (留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精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
4、爱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沟通自学状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翱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岸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开心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
5、、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拓展训练 1背两首古诗 2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2 【教学目标】: 1.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华蜜的含义。 2.发觉身边的华蜜,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华蜜,并懂得珍惜华蜜。 3.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学写随感,合演课文剧,提高合作探究实力。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华蜜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华蜜的含义,发觉身边的华蜜,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华蜜,并懂得珍惜华蜜。 【课前打算】: 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6、、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板书“华蜜”这个词。 2、你觉得什么是华蜜?读课题。 【设计图意:把华蜜提出来让学生探讨,引发对华蜜的思索。这样一起先就把文本的基本点华蜜提出来思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爱好。】 二、检查初读,把握全文。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请学生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出来。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较好的自学实力,通过导读课上的初读和预习,孩子们已基本驾驭了字词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上让孩子再读课文,老师作一个简洁的检查,既巩固了预习和初读的成果,发觉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刚好订正,更是让孩子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把握全文。】 三、突破难点,理解华蜜
7、的含义。 1、华蜜是什么?才智姐姐怎呀说的? 2、谁能把“惊诧”换个词。(要求学生整句读,并且读出惊诧的语气) 【设计意图:理解“惊诧”,并通过换词丰富孩子的词汇。】 3、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说第三个孩子说(引读) 4、(板书:靠劳动、尽义务,做有益的事)你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找出中心句,围围着中心句去理解课文。】 5、默读课文,看看三位青年是怎样理解的。划出有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生汇报。 【设计意图:才智姐姐对华蜜的诠释中,“义务”一词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比较难理解的。突破了这个难点,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在这里把难点让孩子提出来,并交给他们解决的方法,有利于下面的阅读
8、。】 6、小结,理解“义务”。(生说自己的理解,出示: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7、医生,你有不同的经验吗?(请其他孩子说)说完读句子。 8、你们是怎样弄明白华蜜是什么的?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青年,想象一下他做了什么,编一个故事,从而明白华蜜的含义的。同桌互说。汇报。 9、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说) 【设计意图: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的对话,对三个青年人找寻华蜜的详细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想象这里面详细的故事,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学生绽开再想象,编出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在他们的脑海里,“义务”“华蜜”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9、。】 10、(出示图画)从那些句子感受到他们的华蜜?有感情读有关句子。 【设计意图:长文短教,突出重点、难点。三个孩子疏通泉眼,砌井加盖这部分内容显浅易懂,孩子一读就懂,让他们简洁来讲讲就可以了。并且有了前面对华蜜的理解,孩子们更能感受三位青年重回树林后华蜜的感觉。】 11、小结: 四、拓展训练,抒写华蜜的感受。 1、学生讲让别人得到帮助的华蜜呢?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发觉华蜜,感受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华蜜,并懂得珍惜华蜜。】 2、不同的人对华蜜的理解有不同的答案,(投影小诗)来,一起读。 对于老师来说,华蜜是(投影出示有关老师的华蜜的小诗,读诗) 你觉得华蜜是(投影出示) 【设计意图:深化拓
10、展对华蜜的理解,把生活中的赐予别人的事情或者别人赐予自己的事情写成华蜜小诗,让学生明白华蜜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对华蜜有不同的诠释。我们应当珍惜华蜜,更要付出和赐予,让别人获得华蜜自己会更华蜜。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华蜜的深化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到了诗歌的写法,仿写诗歌。】 五、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以华蜜为主题写一篇随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把课文改编为课文剧,找几个伙伴合作表演。 【设计意图:这个童话的主题是华蜜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职责,做对别人有益的事。但事实上华蜜的确是多元的,有许多种含义,通过这节课,信任孩子能写出有关华蜜的感言。合演课文剧是课后也
11、是本单元的要求,同时也是孩子们喜爱做的实践作业,让他们自由选择,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作业成为孩子们爱做、乐做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 华蜜是什么 劳动 华蜜靠尽义务 做有益的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3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读通课文,品尝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华蜜是什么;通过详细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相识和行为。 3.情感目标:理解华蜜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觉身边的.华蜜,并懂得珍惜华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华蜜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每
12、天能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华蜜!你认为什么是华蜜呢? 2.华蜜有许多表达的方式,有位作家说,华蜜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华蜜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 1.自由读阅读导航。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思索,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沟通汇报。 (1)认读词语 彼此疏通砌成澄澈惊诧强健痕迹耕地 (2)课文写十年前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才智的女儿的祝愿,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华蜜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语文 教学 设计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