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救治中的精要与共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脏骤停救治中的精要与共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骤停救治中的精要与共识.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 O G O心脏骤停救治中的精要与共识心脏骤停救治中的精要与共识 2010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李欣李欣 副副教授教授 关于心肺复苏指南关于心肺复苏指南关于心肺复苏指南关于心肺复苏指南v2010年10月颁布的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基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由数百位国际复苏科学家和临床专家对数千份已经过同行审核的发表论文进行评估、讨论和辩论后制定v已经成为全球临床医师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指导性文献 CPCR的概念v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室颤、室速)呈节律极缓
2、慢或不规则的曲线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呈一较平滑的直线无脉搏性电活动呈规则或不规则、极缓慢和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但听诊无心音v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CPCR):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恢复濒死病人的心跳、呼吸和大脑功能,进而挽救生命的治疗方法和技术CPCR的核心技术v体外电除颤体外电除颤 1956,Zoll首次成功应用v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1958,Peter Safar首次描述v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 1960年,Kowenhoven明确提出CPCR的三个阶段:的三个阶段:v第一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BLS的主要目标是向心肌及全身重要
3、器官供O2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胸外按压(C),除颤(D)四个步骤 v第二阶段: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ACLS主要为在BLS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及药物等来保持自主呼吸和心跳建立人工气道(A)、进行机械辅助通气(B),使用电除颤、心电监护和药物维持和改善循环状况(C),鉴别诊断寻找病因(D)四个步骤。v第三阶段: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PLS主要为脑复苏及其它器官损害的处理脑复苏;器官(心、肺、肾)功能保护;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vBLS的步骤检查患者反应 启动EMS体
4、系检查呼吸和脉搏(仅针对医务人员)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给予人工呼吸除颤基本生命支持(BLS)的内容和流程vBLS的内容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人工循环(C,circulation)电除颤(D,defibrillation)1、心脏停搏的判定v专业人员专业人员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v非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青紫v要求在10秒种内完成意意 识识 判判 断断v判断患者反应 可采取轻拍或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叫:“您怎么了”。注意:如果患者有头颈部创伤或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能移动患者。呼吸判断要领呼吸判断要领v若无下
5、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先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觉有无气息再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动作最后仔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 呼救和启动紧急救援系统(EMS)v目击者在现场呼救目击者在现场呼救v使用电话呼救使用电话呼救EMSv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Activating the EMS颈动脉:食指和中指,喉结侧下方2-3cm,胸锁乳突肌凹陷处脉搏判断脉搏判断 抢救的体位要求抢救的体位要求v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v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v身体平直,无扭曲v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C Circulation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人工循环)v胸外按压是在胸骨下段提供一系列压力,胸外按压
6、是在胸骨下段提供一系列压力,这种压力通过增加胸内压或直接挤压心这种压力通过增加胸内压或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液流动,可为脑和其它重要器脏产生血液流动,可为脑和其它重要器官供血、供氧官供血、供氧 C Circulation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人工循环)v胸外按压技术胸外按压技术用手指按压在患者近侧的胸廓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找到肋骨与胸骨连接处将手掌贴在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不要按压剑突无论手指是伸直,还是交叉在一起,都不应离开胸壁定位:手指按在患者的胸廓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胸、肋骨连接处;另一手掌贴在胸骨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在上,手掌根部长轴和胸骨的长轴保持一
7、致v部位:胸骨中线下部位:胸骨中线下1/21/2处处v双臂绷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双臂绷直,肘关节不得弯曲v双臂形成一直线,与患者胸部垂直,用上半身重量双臂形成一直线,与患者胸部垂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压垂直往下压v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部,放松不离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部,放松不离位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人工循环)C Circulation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人工循环)v频率:至少频率:至少100100次次/min(18/min(18秒钟内完成秒钟内完成3030次次)v深度:胸骨下陷深度:胸骨下陷 5cm5cmv每次按压应都能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每次按压应都能触摸到颈动脉搏
8、动vB B与与C C反复交替进行,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反复交替进行,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为3030:2 2v错误错误1 1:肘部弯曲。错误:肘部弯曲。错误2 2:手掌交叉:手掌交叉A A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Airway)(Airway)患者无反应患者无反应/无意识时,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把咽喉部阻塞,加上可能能把咽喉部阻塞,加上可能存在的分泌物等,产生气道存在的分泌物等,产生气道阻塞。阻塞。A A 徒手开放气道徒手开放气道(Airway)(Airway)v仰头抬颏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
9、骨处,向上抬颏,使舌离开咽喉部,气道开放此手法可导致颈部后仰,在无颈部创伤使用。A A 徒手开放气道徒手开放气道(Airway)(Airway)v托颌法托颌法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此法效果肯定,但费力,也有一定技术难度此法效果肯定,但费力,也有一定技术难度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 清洁气道清洁气道(Airway)(Airway)v如果患者假牙松动,应取下,以防脱落阻塞气道v同时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B B 人工呼吸
10、人工呼吸(Breathing)(Breathing)v常用人工呼吸方式口对口呼吸一手捏住患者鼻孔,用口唇把患者的口罩住,吹气每次吹气持续2秒以上,确保有胸廓起伏气道建立前按压/通气为302;插管后为51口对鼻呼吸口对气管套管呼吸球囊面罩通气v急救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必须使患者的肺膨胀充分。 口对口呼吸 口对鼻呼吸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单向阀单向阀 氧气接口氧气接口 口对面罩通气口对面罩通气口对面罩通气口对面罩通气 单人从旁侧操作单人从旁侧操作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时易于兼顾时易于兼顾 仰头举颏手法仰头举颏手法 球囊面罩装置通气v由一自动充气皮囊与一无重复吸入活瓣组成v
11、可与面罩、气管导管及食管阻塞通气管合用v所有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技能并要求定期检查救护人员的熟练程度球囊球囊球囊球囊-面罩通气面罩通气面罩通气面罩通气v关键是通气量,使胸廓有足够明显的抬高 一人:困难,效差一人:困难,效差二人:容易,效佳二人:容易,效佳选择适合面罩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操作者在患者头手法手法提下颌、开放气道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适量通气操作顺序操作顺序C-A-B儿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婴儿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婴儿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D(Defibrillation)电除颤)电除颤v大多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脏骤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救治 中的 精要 共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