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语中的生物学知识-大一医学生物学试题.docx
《2023年成语中的生物学知识-大一医学生物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成语中的生物学知识-大一医学生物学试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成语中的生物学知识:大一医学生物学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6-0096-01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不少成语都隐藏了丰富的生物学学问,将适当的生物成语引入课堂,不仅丰富课堂内容,更能加深学生们对生物学学问的驾驭,现列举一些反应生物种间关系的成语。1.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捕食该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是一种绿色小昆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古人误认为蜾蠃喂养螟蛉为子,常把螟蛉比方为义子。其实不然,蜾蠃常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产卵在它们体内,待卵孵化后
2、就拿螟蛉作为食物。不难看出,该成语反映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现象。值得留意的是,蜾蠃只是螟蛉的拟寄生者,它们不是真正的寄生关系,因为真正的寄生者是不以宿主为食的。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和适应的相对性韩诗外传卷十中记载:“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后,举颈而欲啄而食之也。”螳螂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腿呈镰刀状,活动灵敏自如,能出其不意地捕食蝉。然而有时螳螂却顾此失彼,乐极生悲,在其身后的黄雀对之虎视眈眈,随时可美餐一顿。螳螂依靠其身体的优势轻易地捕食蝉,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螳螂在捕食蝉的同时,也被黄雀捕食这正是适应相对性的最好体现。此外,螳螂吃蝉,黄雀捕食螳螂,这也反映生态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成 中的 生物学 知识 大一 医学 试题
限制150内